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履组成语,以及如履的成语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带有履字的四字成语
1、步履艰难,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lǚ jiān nán,意思是形容事物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出自《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
2、如履平地,汉语成语,拼音是rú lǚ píng dì,释义: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或某些事情十分轻易。出自《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3、削足适履(xuē zú shì lǚ)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削足适履(履:鞋)指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4、步履维艰,汉语成语,拼音:bù lǚ wéi jiān,意思是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出自《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
5、如履薄冰(拼音:rú lǚ bó bī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诗·小雅·小旻》。如履薄冰的原义是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
二、用履字组成语有哪些
1、衫:上衣;履:鞋子。 *** 长衫, *** 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2、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3、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 *** 。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4、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三、履怎么组四字成语
1.带履的四字成语
带履的四字成语:
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履霜坚冰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履舄交错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履险如夷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履霜知冰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履丝曳缟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履汤蹈火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履险若夷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 *** 。同“履险如夷”。
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履穿踵决、履险如夷、履霜知冰、履舄交错、履霜之戒、履盈蹈满、履机乘变、履险若夷、履险蹈危、履薄临深。
1.履穿踵决 [ lǚ chuān zhǒng jué ]
释义: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出处:《庄子·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2.履险如夷 [ lǚ xiǎn rú yí ]
释义: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3.履霜知冰 [ lǚ shuāng zhī bīng ]
释义: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4.履舄交错 [ lǚ xì jiāo cuò ]
释义: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5.履霜之戒 [ lǚ shuāng zhī jiè ]
释义: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出处:《易·坤》:“履霜坚冰至。”
四、带履字的四字成语
1、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2、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3、履霜坚冰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4、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5、履舄交错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6、履险如夷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7、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8、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9、履霜知冰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10、履丝曳缟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11、履汤蹈火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12、履险若夷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 *** 。同“履险如夷”。
13、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五、履的四字成语
1、履丝曳缟、履舄交错、履机乘变、履险蹈危、履霜之戒、履险若夷、履薄临深、履汤蹈火、履仁蹈义、履盈蹈满、履霜坚冰、履信思顺、履穿踵决、履险如夷、履霜知冰、履足差肩、如履薄冰、履仁蹈义、郑人买履、临深履冰、临深履薄、削足适履、步履蹒跚。
2、临深履尾、西装革履、黄冠草履、席履丰厚、纳履踵决、刖趾适履、如履平地、如履如临、不衫不履、纳履决踵、安常履顺、遗簪堕履、章甫荐履、履险如夷、跋履山川、剑及履及、遗簪坠履、郑人实履、足不履影、履霜坚冰、履舄交错。
3、履盈蹈满、行不履危、履险若夷、冠履倒置、履舃交错、据义履方、履穿踵决、分香卖履、履险蹈危、履机乘变、步雪履穿、履信思顺、戴玄履黄。
4、履薄临深、含霜履雪、承星履草、戴圆履方、戴清履浊、戴天履地、衣敝履空、冠袍带履、杖履纵横、履霜知冰、正冠纳履、鸣玉曳履、戴霜履冰、冠履倒易、履丝曳缟、截趾适履、履汤蹈火、衣弊履穿、杖履相从、遗簪弊履、冠上履下。
六、带有履字的成语
1、1安常履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
2、2步履维艰步履:行动;维:文言助词,无实义;艰:困难.指行走十分困难,行动很不方便
3、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4、4截趾适履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5、5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 *** 长衫, *** 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6、6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7、7戴天履地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 *** .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8、8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9、9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10、10冠履倒置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1、11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12、12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13、13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14、14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5、15履霜坚冰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16、16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17、17履舄交错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18、18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19、19履险如夷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20、20临深履薄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21、21卖履分香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22、22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3、23席丰履厚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24、24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5、25以冠补履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26、26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27、27杖履纵横〖解释〗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28、28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29、30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30、31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31、32戴霜履冰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32、35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33、42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34、44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35、45履霜知冰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36、46履丝曳缟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37、47履汤蹈火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38、52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39、53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谓获 *** 厚禄.
40、54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41、55曝骨履肠暴露 *** 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42、56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43、57如履如临《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44、60刖趾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45、61章甫荐履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46、63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47、 *** 整冠纳履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48、65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49、66登锋履刃〖解释〗踩踏 *** 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50、67登高履危〖解释〗比喻诚惶诚恐.
51、68监市履狶〖解释〗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52、69截趾适履〖解释〗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53、70西装革履〖解释〗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七、带履的成语
1、带履的成语有:如履如临、剑及履及、履穿踵决、步雪履穿、履险若夷、遗簪堕履、履舄交错履险如夷、冠上履下、杖履相从、郑人实履、足不履影、履信思顺、章甫荐履、履盈蹈满、登高履危、履霜知冰、西装革履、如履平地、登锋履刃。
2、履(拼音:lǚ)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踩踏,大约到战国末期引申为名词鞋子。大约到了唐代,“履”在表“鞋子”义的常用词地位被“鞋”取代。履由踩踏又引申为经历、做、实践,又引申表示居处。
3、“履”的基本义是穿鞋行走、践踏的意思。裘锡圭先生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履”》一文中指出,西周金文中在 *** 土地的占有权或使用权时,通常要踏勘一次四界,实地把土地的范围正式确定下来,这种踏勘地界的行为叫做“履”。从踏勘地界的行为的角度出发,“履”就有走过、踩踏的意思。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履组成语和如履的成语有哪些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