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阴阳双补更好的药,补肾阴阳双补更好的 *** -生活-

补肾阴阳双补更好的药,补肾阴阳双补更好的 ***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 0
张仲景最得意的补肾方,阴阳双补,肾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均可用

日常之中,不少民众深知补肾之要,尤其是对于年纪稍大的朋友们。中医认为,一个人的衰老过程是从肾的亏损开始的。这意味着,让肾保持旺盛,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今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补肾配方,源于张仲景——古代医学巨匠的智慧,适用于肾阳虚、肾阴虚及肾阴阳并虚的情况。

说到肾,它被视为身体阴阳的基石。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元阴元阳是怎样影响其他脏腑的,为其提供滋养与温暖。就好比房屋的地基,而肾的阴阳就如同房屋的供电供水系统,保障着生活的正常运行。因此,肾被称为水火之家。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呢?简单地说,肾阳虚的人会感到身体偏凉,比如四肢发冷、腰部不适,甚至失去了对事物的兴趣。而肾阴虚的朋友们则会有身体偏热、易烦躁、夜晚失眠等症状。那种阴阳并虚的情况呢?大家可以注意白天的症状偏阴虚,而到了夜晚则偏阳虚。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张仲景的补肾秘方:“肾气丸”。其中,干地黄、山药和山茱萸具有滋阴之效;而附子和桂枝则偏向于温阳。但你可能会发现,虽然这个方子主张补阳,却并不过分强调阳气。这恰恰揭示了张仲景对肾阴阳的深刻理解:阴为本,阳得阴而生,所以关键是滋养肾阴,使阳气自然上升。

最后的三味药:泽泻、茯苓与丹皮,主要是为了清除因肾阳不足产生的体内废物,使脏腑得到真正的净化与轻盈。

这个方子恰到好处地调和了补与泄,照顾了肾的阴阳平衡。亲爱的读者,是否已经明白并学到这些知识呢?期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心自己的健康,补足肾的阴阳。

体倦乏力,脾肾两虚?一剂还少丹健脾益肾、阴阳双补,延缓衰老

为什么有的人二三十岁的年龄却总是感到体倦乏力,而有的人五六十岁还是充满活力?今天沈医生给你讲清楚,再分享一味中成药,助你健脾益肾、阴阳双补、延缓衰老。

如果你经常感到乏力,怕冷、手脚冰凉,吃不了凉的,一吃就拉肚子,小便频数,尿不尽,特别是晚上,不停起夜,还有口燥咽干,眼睛干涩,腰膝酸软,出汗多,睡眠质量差的表现,这多见是阴阳两虚了。阳虚不能温煦身体,冷的症状就会显现,阴虚不能滋润脏腑,就会滋生虚火,出现干、热的表现。阴阳都不足了,身体自然会感觉到疲乏劳累,人体衰老的进程也会加速。

那怎么样才能把丢失的阴阳补回来呢?这时候我们要抓住这两个脏腑。之一个是先天之本肾,肾藏精,参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和筋骨的强健、血液的生成密不可分,还能帮助身体把邪气挡在外面。第二个是后天之本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能够把吃进来的营养精微运输到全身各处,脾胃强了,无论是阴虚还是阳虚都能补上。

今天分享的这味还少丹是一味中成药,包含有15味药,能够平补阴阳、健脾益肾,因为药味比较多,我分为5组来为大家讲解。

之一组是补充阳气的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肉苁蓉、巴戟天都能够补充肾阳,专治肾阳虚引起的腰膝冷痛、尿频尿急、小便清长。此外,巴戟天能够走肝经,强筋骨,帮助缓解全身疼痛。小茴香能够温暖脾胃,补充阳气,清理脾胃中的寒气,缓解腹胀腹痛。

第二组是熟地、杜仲、牛膝、枸杞、楮(chǔ)实子,它们都是补益肝肾的药物,能够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耳聋耳鸣、口渴内热。熟地还能益精填髓,来缓解须发早白,杜仲、牛膝强筋骨,枸杞、楮实子还能益精明目,缓解两目干涩。

第三组是大枣、茯苓、山药,它们都可以补益脾胃。其中山药还能够养阴,涩精止带,对于尿频、遗J有很好的疗效。茯苓有利水、宁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用于小腿一按一个坑的慢性水肿,还用于失眠多梦。

第四组是远志、菖蒲,二者皆入心经,远志安神益智,石菖蒲开窍豁痰,对于健忘、失眠有很好的改善,同时能够将心肾沟通起来,让心火能够下温肾水;又能够推动肾水上行,制约心火。

第五组是五味子、山茱萸,这两味药既能补益又能收敛固涩,能够防止体内的阴阳之气再度流失,同时将补进去的精华紧紧留在体内不外泄。

以上五组药精妙搭配,帮助我们的身体补充丢失的阴阳,虽然没有返老还童那么夸张,但是却能补足肝肾,让我们行走有力量;健脾和胃,让我们能够合理进食,气血生化有来源。确实称得上还少丹。

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教你更多中医知识。

身体早衰?分享两味中药,阴阳双补,补肝肾、强筋骨、增力气


你是否常常伴有头晕、眼花、耳鸣,牙齿松动,筋骨僵硬,失眠健忘的症状?

那你可能是身体早衰了,今天教你用一个方子,只需两味中药就可以补回来。

那么,身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呢?这些问题在中医上讲大多是肝肾亏虚所致,中医上讲,肝主血,开窍于目,如果肝血亏虚的话视物功能就会受损,肾于耳窍相通,有主骨生髓之效,所以肝肾不足就会出现健忘、头晕眼花、牙齿松动、身体僵硬等现象,统称为身体早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良方,天丝饮,出自《辨证录》,组方只有两味药,巴戟天和菟丝子,可补肝明目,补肾聪耳,阴阳双补,强健筋骨。

我们先来看方中的巴戟天,巴戟天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强健筋骨、补阴助阳的功效,其药性缓和,还可以安五脏、补肝肾、增强记忆力,让你的精气十足,神思敏捷。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萎软的患者。



再来看菟丝子,菟丝子味辛,属温药,入肝肾脾胃经,不仅滋补肝肾,还可以温脾健胃,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之说,还可以起到养阴通络,布散阳气,聪耳明目的作用。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浑身乏力,腰膝酸软、心肾不足的患者。



最后我们俩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以上两味药材均属温药,药性缓和,具有阴阳双补,肝肾同调,强筋健骨之功效,对于健忘、眼花、耳鸣的人是一个非常精简的好方。如果你有类似症状,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辨证,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边留言或后台咨询我都可以

未老先衰,阴阳两虚?一个古方,阴阳双补,补肾填精,重返年轻

现在很多朋友都感觉,明明自己还年轻,但经常感觉腰酸背痛走路没劲,还经常感觉两个眼睛疲劳干涩,还总是忘事,头发掉的也是越来越多了,偶尔还会出现一些白头发。真的是老了吗?

如果,你有上面这些症状,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其实在中医看来就是肾虚了,我们常说肾藏精,而精呢又分阴阳,人体四肢全身的筋骨都需要肾精去濡养的。肾精充足则筋骨强壮,腰腿有力头发和牙齿都比较坚固,不容易出现脱离的情况。

而肾精中的肾阳又可以温暖我们的四肢,使我们可以抵御外面的邪气肾阴可以滋润我们的全身,使阴阳平衡。但是如果出现了肾精和肾阴,肾阳不足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刘医生就来给你推荐一个方子,来滋肾阴,补肾阳,益精填髓,防止未老先衰

他主要由熟地黄、山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制附子、巴戟天、肉苁蓉、制附子、肉桂、茯苓、石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16味药组成。我们来分析下这些药物。

之一梯队: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其中熟地黄和山茱萸不仅能滋补肾阴,还能补肾精,配合肉苁蓉和巴戟天来温补肾阳的药物,这四味药搭配阴阳并补,益肾填精。不仅解决了因肾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的症状,而且还可以改善阴虚引起的虚火旺盛和阳虚推动无力的情况。

第二梯队肉桂和制附子,这两味药也是用来温补肾阳的,是两个大辛大热之药,和上面两位补肾阳药不同的是,他可以温助真元,因为肾阴虚会导致阴虚火旺,阳气上浮,导致火不归元,就会出现遗精、滑精的情况,而肉桂和制附子可以引火归元,解决了阴虚引起的手脚冰凉,四肢怕冷,尿频尿多等症状。

第三梯队麦冬、五味子和石斛,这三味药具有滋阴敛液的作用,和前面的药搭配可以增强他们补肾阴,益肾填精的功效。对于肺肾阴虚引起的干咳,潮热盗汗,心烦燥热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第四梯队茯苓、石菖蒲、远志、茯苓,这几味药都是用来健脾、化痰、祛湿的,因为肾主水液,肾虚本来就容易产生痰湿,而前面又用来大量滋补的药物,会给脾胃增加负担,所以又加了健脾的药物。这几味药可以改善因肾虚导致的四肢困重,手脚无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最后就是薄荷、生姜和大枣了,薄荷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生姜和大枣这两味药可以调和其他药物,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你学会了吗?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下面留言。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肾强一倍,命长百倍,张仲景补肾之一方,阴阳同补,肝肾同养

到了临床我才明白,肾比我想的更加重要,几乎所有疾病,发展到最后都能和肾挂钩。

肾是我们体内很重要的一个脏,被称为是先天之本,因为肾啊,藏有肾精,肾精能化肾气,肾气又分为肾阴和肾阳,肾阳主推动、温煦,给我们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动力;而肾阴呢,主滋润和制约肾阳,防止身体热太盛。

所以如果说肾虚了,肾的封藏功能失职,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腰腿酸软无力啊、耳朵里总是嗡嗡响、听力下降啊,小便频、夜尿多,功能下降,怕冷或者是怕热,体虚多汗,甚至是脱发、牙齿松动等早衰的问题。

那今天和医生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方子是什么呢?就是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方中一共8味药,茯苓、山药、山茱萸、干地黄、桂枝、附子、牡丹皮、泽泻。现在一般都认为这个方啊,是一个补肾阳的方子,但是我为什么说它是阴阳同补,肝肾同养呢?

方中的干地黄有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的作用,同时呢,它又不像熟地黄那么滋腻;山茱萸呢可以补肝肾,固摄精气;山药一方面能健脾,另一方面还能补益肾精。这三个,是“三补”。茯苓健脾益肾,泽泻、丹皮能降相火,同时茯苓和泽泻配合,还有利湿的作用,这三个是“三泻”。桂枝、附子温肾助阳,是用来鼓舞肾气的。

我们可以看到,方中有大堆滋补阴津的药物,添加了少量温补的药,意在什么呢?不仅仅在于生火助阳,而是在于化 *** 来补益肾气,肾气呢,再来化生肾阴和肾阳。所以说这个药啊,你不要认为它就是一个补肾阳的方,其实是阴阳同补、肝肾同养的!

好了,那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个药有没有中成药啊?现在大家见到的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跟这个方子的组成都非常接近,但是都不完全一样,所以在选择使用的时候呢,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可以让专业医生帮你辨证!

男人补肾别只会用六味地黄丸,这剂双补丸让你阴阳双补,精血共济

男人补肾别只会用六味地黄丸了,这剂双补丸让你阴阳双补,精血共济。想必一提起肾虚,大家之一个想到的就是六味地黄丸,但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一些五心烦热、盗汗遗精、夜尿多等人群,这一类人是属于肾阴虚。

但如果你是经常怕冷,胃寒腹泻,还伴有痿软无力,时短易泄等症状,可以用金匮肾气丸,这一类人属于肾阳虚。有的人可能会疑惑,那我要是怕冷又怕热,阴阳都虚怎么办?赵医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方子,帮你实现阴阳双补,点赞收藏好,听我接着讲。

如果是肾阴阳都虚的话,属于阴阳两虚,身体上通常表现为五心烦热、腰膝酸冷、痿软易泄的现象,怕冷又怕热,阴虚久伤阳,阳虚久伤阴。中医上认为,在补阳的同时还要兼顾补阴,在补阴的同时也要兼顾补阳,这样阴阳才可以得到更好的补充。而双补丸方中仅有简单的两味药,菟丝子和熟地黄。

菟丝子是一味辛甘的药材,可以入肝肾脾经,起到补肾益精,平补阴阳的作用;熟地黄的味甘性温,可以入肝肾两经,是一味滋阴的良药,有填精益髓、滋补阴血的功效。以上两味搭配,可以阴阳双补,大补精血。对于一些阴阳两虚引起的五心烦热、腰膝酸冷、痿软易泄症状有着不错的改善。

补肾阴阳双补最好的药,补肾阴阳双补最好的方法-第1张图片-

精血亏虚?一剂双补丸,两味中药,阴阳双补,大补精血、延年益寿

很多人问我肾虚怎么补,如果你肾虚时间不长,仅仅是阴虚或者阳虚,比如说阴虚的话,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等,但是症状不那么明显,用点六味地黄丸就可以,那如果说你是阳虚呢?经常怕冷,有点尿频,舌头颜色颜色有点淡,那么用点金匮肾气丸就可以,但是我们肾呢,它是水火之宅,阴阳之根,肾虚、除了阴虚、阳虚、还有阴阳两虚的,这时候怎么补呢?

你会发现很多人肾虚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即怕热又怕冷的情况,这种就是阴阳两虚了,因为中医上讲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意思就是肾阴虚时间久了可以导致肾阳虚,肾阳虚时间久了也可以导致肾阴虚。所以我们在补这个肾阴或者是肾阳的时候呢,我们也是要兼顾阴阳两者之间的关系。明代中医张景岳就有这么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那么,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因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意思就是补阳要兼顾补阴,补阴也要兼顾补阳,

那今天和医生就教你用两味中药,阴阳双补,哪两味中药呢?就是菟丝子和熟地黄,这两味中药是出自方剂,双补丸,双补丸,顾名思义就是阴阳双补、精血共济的一个方子。

这其中菟丝子可以平补阴阳,既能补肾阳,又能益 *** ,不燥不滞,是平补肝、肾、脾三经阴阳的良药,湿可燥,燥可润,虚可补,实可清,寒可温,热可降。无论何种体质都可以用。

熟地黄,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作用。凡血虚、肾阴虚及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各种证候,比如肝肾阴虚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等,以及肝肾精血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血虚萎黄、眩晕耳鸣等都可以用。

两味药组合滋阴补阳、大补精血、适用于阴阳两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房劳伤肾等症。大家学会了吗?

附子理中丸的最强搭配,脾肾同补,阴阳双补,燥湿化痰,还不上火

附子理中丸是非常经典的方子,很多人都用过,但是要么没啥效果,或者是上火失眠等问题,那如果说你也有此类,今天我教你几个经典的搭配,让你手里的附子理中丸,作用翻个倍。

首先我们说一下附子理中丸它是干嘛的,它主要成分就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和甘草,具有很好的温中健脾,以及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手足不温呀,腹疼冷痛,呕吐窜稀等情况,具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那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中医藏像学说里,把它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的精气都生于脾,所以很多疾病的基础,都是脾胃不好导致的,那如果说脾胃虚寒了,肾虚,阳虚,痰湿等等情况,都是有可能会出现的,所以李东垣才会认为,万病皆归于脾,那到底该如何用,接下来就让我和大家讲一下。

首先可以搭配个知柏地黄丸,阴阳双补的同时,还不容易上火。

现在单一阳虚,或者是阴虚的人就比较少了,那如果说你平时有四肢冰凉,怕冷,或者是腰膝酸软,经常拉肚子,尿频等情况,同时呢,又可能会出现烦躁怕热,盗汗失眠,或者是手脚心发热,静不下心来办事的情况,那这就可能是阴阳两虚了。

第二个,我们可以早上附子理中丸,然后晚上二陈丸来燥湿化痰。

痰湿本身就是一团阴邪,如果你平时经常咳吐白痰,稀痰为主,并且还伴随着喜欢喝热饮,手脚冰凉,怕冷,或者是大便长期不成形等情况,那这个时候多见是脾胃虚寒,导致的痰多了。

不过和医生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这个方子整体是温燥的,所以对于气血亏虚,阴虚火旺的体质人群,是不建议使用的,容易上火失眠,或者是引起其它不良反应,还有就是,中成药药性偏弱,更好找专业中医辨证一下,看一下具体适合用多少量容易出效果,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怕冷又怕热,阴阳都虚怎么办?分享3个中成药,阴阳双补平补肝肾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之前看过我视频的人都知道,怕热的人是阴虚,怕冷的人是阳虚,若这两种情况都存在话,且还伴有小便频繁夜尿多,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功能减退、晚上睡觉还盗汗等情况,这多见就是阴阳两虚了。

那什么原因导致的阴阳两虚呢?中医认为多见是阴液不足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是阳虚久了累及阴,致使阴阳两虚了,怎么讲呢?我们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生长,所以不管是阳虚还是阴虚,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另一方出现问题,从而导致阴阳两虚,那如果说你阴阳两虚了,该怎么办呢?这里李医生就给大家分享3个中成药,帮你同补阴阳、平补肝肾,大家可以看看哪个适合你。

那首先之一个就是龟鹿二仙膏,龟鹿二仙膏的成分主要有滋阴的龟甲枸杞、补阳的鹿角、以及补气的党参,由此诸药合用,既可以补足阴,又可以补足阳,很适合用于肾阴阳两虚的人群,所以如果说你有出现腰膝酸软、手脚冰凉暖不热、小便不利或是小便频数,但同时还伴有身体发热、潮热盗汗这些,那这时候就可以用它来改善。

第二个就是参茸补肾片,这个中成药从说明书来看主要有补益肾阳、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阴阳两虚引起的男性功能减退,比说举而不坚或是中途疲软,另外还可以用于自觉 *** 寒冷,晚上睡着不自主的遗精,或是清醒状态下自动滑出,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参茸补肾片。

第三个就是斑龙丸,斑龙丸可以阴阳双补、交通心肾,也是用于阴阳两虚的常用药,所以如果说你出现了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的症状,比如说白天手脚冰凉,晚上手心出汗,有烦热的情况,或者是还出现了身体早衰,年纪轻轻长有白发这种情况,那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斑龙丸来肝肾同调,阴阳共济。

以上就是3个可以用于阴阳两虚的中成药,大家学会了吗?好了,那今天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身体不适还是要线下就医,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一下,我是中医李小娟

阴阳两虚?送你六味中药,补阴又补阳,激发你的免疫力

现如今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注养生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好多人去看中医调理身体,拿到了一堆中医诊断,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不知所云,诸如心阳虚、肝阴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等。一会儿这阴虚了,一会儿那阳虚了,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须知,中医的好多理论都是源于阴阳的。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阴阳。

先说说阳。

所谓“阳”啊,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阳气。身体内的阳气就像是太阳一样,具有温熙我们身体的作用。所以,一个人若是阳气亏虚,首先就会有怕冷的症状。你去看,有些人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也要穿上厚厚的棉拖鞋,不然整个脚底板是拔凉拔凉的。

阳气不仅可以温熙我们的身体,还有推动的作用。好多老年人之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正是心阳亏虚所致,须知,心主血脉,心阳亏虚,血液失去了阳气推动的力量自然就容易运行缓慢,久而久之,气滞血瘀,血管中就容易形成瘀血和斑块,供给给心脏的血液大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由此而来。

有些人老容易腹泻,往往是吃什么就拉什么,而且这群人压根儿吃不了寒食,什么都得吃热的,哪怕是在四十度的高温天,饮料也得喝热的人才觉得舒服。其实啊,这主要是脾胃阳虚所致。众所周知,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负责腐熟消化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然后将水谷精微通过脾脏转运至五脏六腑。大家试想一下,若是脾胃失温,像个饥寒交迫的难民,哪还有力气替我们消化健运水谷?然而,这些水谷精微始终还是要找寻出路的,既然不能往上走,那势必只能向下走了,因此而症见腹泻便溏。

现在天气也逐渐转凉了,好多人尿频的问题是越来明显了。你说一个晚上起个四五次夜的,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质量,晚上睡不好,白天的精神自然就差。而中医认为,尿频的问题,大都和肾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我们身体中的尿液大都是储存在膀胱之中,而膀胱之中储存的又并非全是尿液,其中还包括可以为人体所重复利用的清液。须知,尿液的归途是向下排出体外,而清液则是要向上重归于肺,而想要将尿液和清液分开,靠的就是肾阳。如果把膀胱比作是一个盛满水的水壶,尿液和清液就是这水壶中的水,那么,肾阳就是这水壶底下的火,火够旺,清液才可以被一点一滴地向上蒸腾,最后留下的几乎全都是尿液而排出体外。反之,若是肾阳不足的人,清液难以和尿液分开,就只能全都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因此而见尿频。

讲完了阳,我们再来说说阴,

与阳相对的,阴就像是潺潺的流水,涓涓的细流,滋润着我们的身体。所以,阴虚的人大都会觉得干燥,同时啊,体内阴不制阳,虚阳上越,因此,阴虚的人多怕热,我们习惯地称之为阴虚燥热。

我们身边总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一方面呢,是遗传因素,或者啊,多由胃阴虚所致,因为浮阳可以加快胃腐熟消化的功能,所以,胃阴虚的人常常会有饥饿感,即便是刚吃完饭没多久。

有些人上了年纪后,腰腿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了,除此以外,还伴有耳鸣、眼花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毫不相干,其实啊,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所致。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筋,开窍为目;肾藏精主骨,开窍为耳。而人随着年龄渐长,肾气渐衰,加上肝肾本为同源,是故肝气也跟着一起衰败,而肝肾精血亏虚,自然就会有筋骨不利,耳目不荣等问题。

此外,有些人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这汗就偷偷地流出来了,这主要是由于心阴虚所致的盗汗。中医认为,晚上睡觉的时候,阳气固脱于外,体表失去了阳气这道天然屏障,汗液自然就悄悄流出,而一旦醒来,阳气各就其位,汗也就止住了。

然而,阴虚有好,阳虚也罢,两者并不单独存在。须知,阴阳不仅是相互制约的,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阴虚久了,阴无以化阳,阳气也会遭到损伤,反之亦然。中医称之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方子名曰斑龙丸,出自《医学正传》。

何为斑龙?

《古方选注》中?就?讲了?,“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故得称龙;鹿有文,故称斑。”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方子?用的?正是?鹿角?,故名斑龙。

斑龙丸:鹿角胶、鹿角霜、补骨脂、熟地黄、菟丝子、茯苓。

大补元阳:鹿角胶、鹿角霜、补骨脂

鹿角胶、鹿角霜均为鹿角加工而得。

众所周知,鹿是山野间最为灵动的生命之一,雄鹿顶着鹿角,日复一日地奔走于丛林中、草原上,鹿角向阳而生,也收尽了太阳的能量和光芒。可以说,鹿角要比我们以前说的那些草本、木本的温阳药要强效得多。

鹿角

鹿角为血肉有情之品,其专走督脉,善填益元阳之气而充盈人之髓海。

其中,鹿角胶温通而善通督脉之血;

鹿角胶

而鹿角霜善通督脉之气。

鹿角霜

补骨脂,原名叫作“破故纸”,是随外蕃海舶而来,蕃人称其为“补骨鸱”,音译为“破故纸”。然,音译字本无绝对,所以,后人又将破故纸称作“婆固脂”、“补骨脂”。

大家可以去看,补骨脂的形状和肾非常的相似,其色黑,中医认为,黑色入肾经。是故,补骨脂功善温补肾阳。

须知,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得到了温熙,五脏六腑的阳气又怎会虚损?

补骨脂

滋阴补液:熟地黄

这里滋补阴液只用到了一味熟地,不是说养阴不重要,而是说熟地可以养阴的一把好手。

熟地,是由生地炮制后而得,其性温,主入肝肾经,功善大补肝肾精血。

我们刚刚就讲过了,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精之处也!可以说,肝肾精血是生命的源头活水。

所以你可以去看,但凡是针对上焦、中焦的治疗大都是治标。相较而言,充足下焦肝肾阴血,为生命灌根才是治本之道,好多慢病反反复复总是好不透,其实就是光治标了,而忽略了治本。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久病及肾”,说的是大多数的疾病到最后几乎都是殊途同归,都会耗竭肾精,伤及生命之根基,伤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免疫能力、纠错能力、自稳能力,所以很多疾病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缠绵难愈。

而熟地大补肾水,益精填髓,熟地可以把虚损掉的阴液一点一滴地全都补回来,肝肾精血充足了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日,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熟地

阴阳双补:菟丝子

菟丝子,又名吐丝子,其味甘性平,主入肝、肾经,是滋补肝肾之常用药,

菟丝子放在这里主要有两大作用,

一来能助熟地滋补阴液,让源头活水在我们的体内流淌起来;

二来,可以协助鹿角、补骨脂大补元阳,让身体内的小太阳持续地发光发热。

此外,《本草汇言》中还讲了,菟丝子“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足以可见,菟丝子实为阴阳双补之要药。

菟丝子

利水泄浊:茯苓

最后,用了一味茯苓

茯苓放在这里,主要用到的是其泄浊的功效,给邪以出路,茯苓正合适。

但凡是摘采过茯苓的朋友都知道,茯苓木而生,这里的木说的是松柏,所以要想采摘茯苓,就得先找到松柏,然后啊,再看看土壤的干湿度。因为茯苓既吸收了松柏的灵气,同时也吸收了附近的湿气

跑到我们的身体内也是如此,茯苓可以把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先吸附过来,再通过其利尿的功效,将湿浊从小便而出。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茯苓


方子讲到这里算是讲完了,然而,斑龙丸只是阴阳双补的基础方,方中偏于温阳。

若是阴虚甚者,可酌加龟甲、山药等养阴生津的药材;

龟甲

山药

标签: 肾阴 更好 阳双补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