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是什么之乡的简称 安徽省黟县简介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黟县是什么之乡的简称和安徽省黟县简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黟县是什么之乡的简称以及安徽省黟县简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我的家乡黟县怎么写
  2. 徽州一府六县分别是什么
  3. 我是学旅游的,中国的国画之乡是黟县还是箫县
  4. 什么是徽州四雕
  5. 四大名砚台是什么

一、我的家乡黟县怎么写

1、我的家乡黟县,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古诗有云: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2、家乡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她自然景观特色鲜明,与古建筑景观相得益彰。不必说那古朴的西递宏村,那透着泥土芬芳的青石板,那刻着岁月流年的木雕楼,那一砖,那一瓦,点滴之间,都是我对家乡美好记忆。塔川红叶秋色秀丽;木坑竹海滴翠迷人;打鼓岭自然山水引人入胜;奇墅湖水上度假优势明显;龙池湾农家乐园是徽州民间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缩影,各景点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不同,优势互补。

3、除了美妙的景观,历史名 *** 是让这个从秦代就存在的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历史的韵味。有清代著名理学家俞正燮,黟山派篆刻开宗 *** 黄士陵,"张 *** 剪刀"首创者张 *** ,一代富豪胡贯三,名女赛金花等一大批名人志士。

4、吃,也是家乡的一大特点。央视播出过美丽乡村行中有一集就是说的家乡的吃,毛豆腐算是最有 *** 的食物之一吧。很多外地来的游客,都会好奇那豆腐上怎么会毛茸茸的,也自然好奇它的味道,用油炸至金黄就可以吃了,很多形容不出那是什么样的味道,像是很多种味道的综合,对于我来说,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5、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是不管去到哪里,家乡的白墙黛瓦最是让我感觉平和致美的。

二、徽州一府六县分别是什么

1、徽州一府六县指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徽州古称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但所辖六县并未变动。此六县之地元代称徽州路,明清时称徽州府,因徽州府的建制历时最久,因而又称为一府六县。

2、婺源:1934年由于 *** “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 *** ,1947年 *** 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3、现黄山市屯溪区原属徽州府休宁县,徽州区以及黄山区汤口镇及屯溪区的篁墩及西溪南的长林村原属歙县。

4、如果说1934年婺源改隶江西成为肢解徽州的开始,那么1983年和1987年的两次行政区划变动则使徽州再次 *** :1983年徽州地区的太平县(不属徽州一府六县,而为原明清时宁国府辖地)与原徽州府治(今歙县)所辖的汤口等地划属安徽省直辖,成立县级黄山市;

5、1987年县级黄山市撤销,并入由“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的地级市。两次区划变动有其内在联系,这便是所谓的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改名事件中,撤销了1983年在黄山脚下成立——省辖县级黄山市,与原徽州地区合并组建地级黄山市,将黄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从此,徽州不复存在了。

6、与此同时,将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绩溪划给了宣 *** 辖,使得原徽州地区被搞得残缺不全。徽州的历史地理继1912年废府留县、1934年婺源隶赣后再次被人为地割断了,给徽州一府六县百姓、给热爱徽州文化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痛和遗憾,这是行政区划史上的一大败笔。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府六县

三、我是学旅游的,中国的国画之乡是黟县还是箫县

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地,秦置萧县。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 *** 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 *** 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 *** 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 *** ,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

四、什么是徽州四雕

1、“徽州四雕”是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4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为古徽州地区明清时期建筑的装饰 *** 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2、徽州四雕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徽州四雕是在发达的徽州文化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产物,是徽州能工巧匠的佳作。

3、致富了的徽商回到家乡,花巨资修建了很多祠堂、牌坊、宅第等,这使徽州雕刻有了“用武之地”,客观上促进了徽州雕刻艺术的发展。

4、另外,徽州自古多能工巧匠,多才多艺的能工巧匠在雕刻上肯花费时间,加上匠心独运,使得徽州四雕艺术特色独具、精湛隽永、日臻完美、登峰造极。

5、徽州四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时达到极盛,尤其是其刀功、技艺已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雕者执刀有力,运刀自如,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体现了刀法与艺术一致,内容与风格统一的手法。

6、四雕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其表现形式要求以刀代笔,立足于一个雕字。因此工匠在立意构思上,要对造型构图 *** 、技巧以及视觉效果等做全盘考虑。

7、徽雕艺人不但具有浓厚的传统技艺功底,而且具有一定的模式化造型,一般先审材度势,大处着眼,即确定好雕刻对象的位置、比例、上下关系。

8、同时还要考虑好某处应用某种技法,如对称、呼应、疏密、虚实、明暗、刚柔以及立体感、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感等技巧和形式美的规律,都要有所权衡,做到胸有成竹。

9、然后再分层次运刀,遂将整体的构图化为简略而又不失局部细致入微的刻画。

10、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和线刻等来造型。雕刻精巧高超,或纤细,或粗犷,或严谨,或奔放。

11、徽州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内部建筑的重点部位上,如主梁、构架、斗拱、雀替、门、窗、扇板、栏板,以及家具装饰上。

12、明代的木雕装饰整洁明快、线条粗拙奔放,图案多呈菱形、方格形、回文形等几何形状。而清代的木雕雕工精细、考究,雕镂的层次更多。

13、始建于宋代,在明代嘉靖年间大修过的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的木刻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梁勾、梁托和门楼的雕龙画凤、历史戏文之外,整个落地门窗的木雕布局有“荷花、花瓶、百鹿”3种图案。

14、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各种荷花随风招展;悠悠漫步、回眸引侣、幼鹿吮乳、母鹿抚舔等各种形态的梅花鹿在自如生活;各种形状、千刀细刻、精致美观的花瓶,犹如“仙境”般的雕版令人陶醉。

15、荷花图意味着“和为贵”,教育后人清清白白做人做事;百鹿图意在祝愿祖祖辈辈延年益寿;花瓶图象征着世世代代平安的生活憧憬。

16、黟县宏村承志堂的木雕饰件是中晚清时期作品的 *** ,特别是厅堂梁枋上的木雕极为精细,枋中心有一组群雕,梁两头有弯月曲线。主枋上一幅“百子图”,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17、构图之精巧、造型之优美,表意之深刻,堪称木雕中的珍品。西厢房的“八骏图”、东厢房的“十鹿图”,采用突起式浮雕,人物众多,或弈棋,或吟诗,或踏青,或细语,神态各一、细腻逼真。

18、许多图案都是在三四厘米厚的木板上雕刻出六七个层次,其技艺令人惊叹。

19、徽州石雕主要用在外部门罩、大门口装饰上,以及漏窗、天井、庭院的石桌、石凳、梁柱的柱石等,如抱鼓石、石狮以及石窗、石栏杆、门额等。

20、由于黟县西递产的“黟县青”大理石,质地坚韧,纹理细腻,富有光泽,成为雕琢石雕作品的优良材料。

21、石雕题材造型丰富多样,果木、动物、云彩、花叶,不一而足。石雕图案多有“喜鹊登梅”、“岁寒三友”等。

22、徽州石雕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23、有一对保存完好的黟县青大理石石雕宝瓶,其瓶身所饰山水云雾花纹图案,采用了浮雕与镂空雕刻相结合的手法,令人叹为 *** 斧神工。

24、西递村“西园”中有一对漏窗,左为松石图案,奇松从嶙刚怪石上斜向伸出,造型刚劲凝重;右为竹梅图案,弯竹顶劲风,古梅枝婆娑,造型婀娜多姿,刀工精美至极,堪称石雕艺术精品。

25、徽州砖雕多用于装饰门罩,贴墙牌坊、屋脊上的人字封檐、庭院漏明窗以及隐壁、照壁上。在宽不盈尺,厚不及寸的幅面上,或奇花瑞兽,或人物山水,或楼台亭阁,各臻其妙。

26、明代的砖雕图案简洁,以平、浮雕为主,风格粗犷朴素。清代砖雕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

27、在见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多层镂空的画面,从近景至远景,前后 *** ,层次分明,令人产生精妙无 *** 美感。

黟县是什么之乡的简称 安徽省黟县简介-第1张图片-

28、徽州古建筑十分看重门楼门罩的装饰,素有“千斤门楼四两屋”之称,门楼上的主要构件就是砖雕和石雕,尤以砖雕为多。

29、徽州砖雕的用料与 *** 极为考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砖为材料,先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画,局部“出细”,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凸现出来。

30、砖雕在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古老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依然是玲玲剔透,耐人寻味。

31、砖雕取材则多选自民间传说戏文故事,如“ *** 过海”、“刘海戏金蟾”、“郭子仪拜寿”等,简单的则是八宝、双钱、瑞兽、香草等图案,体现了房主人祈求吉祥、丰收、富贵、长寿等美好寄托。

32、由于徽州建筑多为砖木石结构,竹楼极少,因此竹雕用于建筑物的装饰较为少见。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如常见的工艺品,包括屏风、告屏、挂屏、 *** 花瓶、文具盒、 *** 盒、烟灰盒、茶叶简、帽商、笔筒、筷筒、楹联、腕枕、餐具等,都饰以竹雕。

33、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这些作品,有名人的书法墨迹,有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有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有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极其广泛。

34、清代时,徽州竹雕无论在内容、形式、技术各方面都日趋丰富和完善、由于拼接工艺的发展,竹雕突破了大小的 *** ,使较大面积的竹雕成为可能,使竹雕器具的 *** 更加方便灵活。

35、有一把竹制茶壶为徽州竹雕的杰作。

36、此壶通身竹质,自底至盖,以及盖上的纽,均为竹子做成。壶上雕刻精细,显身为八面柱体形,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为画,皆各类花草。三面为字,一写道“客到相待时”;二写道“茶来渴者多”;三写道“竹壶世间少”。

37、无论字,还是画,用刀均细腻,线条流畅。

38、此壶是高11厘米,直径88厘米,口径45厘米。一壶配4杯,壶带杯,杯拥壶烘月托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五、四大名砚台是什么

1、四大砚台指的是广东肇庆市的端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砚是一种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中端砚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2、洮河砚因洮河而得名,简称洮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石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洮砚石产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洮河之滨,是水成岩的一种,又名辉绿岩。洮河砚,以其细密晶莹、清丽动人、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等特点,为历代皇家所珍藏,备受文人雅士青睐。

3、歙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涧为更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4、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

关于黟县是什么之乡的简称,安徽省黟县简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黟县 安徽省 简称 简介 么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