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国际通道入口1,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 0
中越班列成泰越水果进军中国便捷通道

中新社南宁7月1日电 (蒋雪林 莫育杰 刘雅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1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通过中越班列运输方式进口到中国的泰国和越南水果共计3.8万吨,同比增长164.95%。中越班列已成为泰越两国水果进军中国的便捷通道。

2020年2月25日,广西凭祥铁路口岸经中国海关总署正式验收通过,获得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后,越南水果首次通过该口岸入境。2020年至今,凭祥铁路口岸共计进口水果73293吨。

据介绍,从凭祥铁路口岸进口的水果中,有泰国的榴莲、山竹和越南的荔枝、菠萝蜜等,这些水果通过中越班列运输入境后,将迅速转运至广州、上海、北京、郑州、重庆等地。

广西物 *** 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进口东盟水果销往国内的企业,今年开始,该公司选择铁路运输。“水果对运输温度、时效、装载加固等都有较高要求。”据该公司总经理黄树威介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他们看到新的机遇。铁路运输具有一站式办理、无纸化和快速通关等优势,为其货物通关节约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能更好地满足水果运输要求。”

今年上半年,中越班列累计开行173列,发送集装箱货物519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9.3%、26.3%,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完)

南亚观察|印度的玛玛拉普拉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10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 *** 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今日印度》10日报道,两国领导人预计还将一同到访金奈附近的滨海小镇玛玛拉普拉姆。玛玛拉普拉姆(Mamallapuram),又称马哈帕利普拉姆(Mahabalipuram)。这是位于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座海边小镇。这是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此地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时隔63年后的再次到访。玛玛拉普拉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非常陌生的地方,但却是南印度重要的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也许应该从玛玛拉普拉姆在泰米尔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印文明交流中的地位谈起。

印度泰米尔文杂志报道1957年周总理访问泰米尔纳德邦的资料照片

历史上的玛玛拉普拉姆

关于玛玛拉普拉姆这座城市的起源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该地以7世纪帕拉瓦(Pallava)王朝(275-897)的国王玛玛兰(Mamallan)命名,以纪念他主持建造了该城市独特的印度教宗教建筑。普拉姆(Puram)在梵语中是“城市、地方”的意思,该地因此得名Mamallapuram,意为“玛玛兰之地”。也有人认为该城市的起源与《毗湿奴往世书》中提到的一位叫摩诃钵利(Mahabali)的阿修罗王有关。这位明君牺牲自己而兑现诺言赠与毗湿奴的化身侏儒筏摩那(Vamana)三步之地,为了纪念他的慷慨守信,将他的国土称为Mahabalipuram,意为“摩诃钵利之地”。

古代时期玛玛拉普拉姆是孟加拉湾的重要海港,也是3至7世纪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两个重要城市之一(另一个为首都坎奇)。这里还是泰米尔艺术、建筑与文学的重要中心,尤其以达罗毗荼式的庙宇建筑和雕刻艺术著称。这里的海岸神庙、战车神庙、阿周那苦修岩壁石刻等建于7、8世纪的宗教建筑群,于1984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关于玛玛拉普拉姆的早期历史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根据泰米尔洪水神话,大约在公元前一万至一万三千年,这里曾被洪水淹没。海洋学家于2002年研究了此海域海床中被淹没的城市遗迹,英国历史学家汉考克(Graham Hancock)等学者认为洪水神话并非毫无根据,这里曾存在“超乎想象的古老文明”。

《十大歌集》(作者注:早期泰米尔语文学都写在棕榈叶上) 来源:新印度快报

众所周知, 古代印度人鲜有记录历史的习惯,然而文学却十分发达。包括玛玛拉普拉姆在内的泰米尔地区的古代社会文化风俗大多可以通过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前后的泰米尔桑格姆(意为“社团”)诗歌来窥见。相关的诗歌多收录在《十大歌集》和《八大诗集》中。其中《十大歌集》的最后一部名为《长歌者唱诵集》(Perumpanatrupadai)的诗集里,在歌颂坎奇(Kanchi)国王时,提到了公元二世纪时期一个叫尼佩亚坞(Nirppeyarvu)的海港城市,被泰米尔语学者认为是今日的玛玛拉普拉姆。根据诗歌所唱,那里物产丰富,食物充足,牧人笛声悠扬,甘蔗清甜,夏日悠长但水源充沛。这里的国君英明慷慨,在他的统治之下“毒蛇不咬人,猛兽不作恶,节气无误,风调雨顺。”在诗歌中,这里是商业中心,常有外地盐商带着妻子和货物一路贩盐来到此地:商人们“赶着驴子驮着黑胡椒和菠萝蜜”,穿过丛林到此圣地,他们“腰间带匕首,手持弓箭,精壮如战神塞犍陀”。“妇女在沙滩、水池嬉戏,把金耳饰放在水边,无人偷窃”。根据诗歌,“热情好客”是当地人更大的特点,在《长歌者唱诵集》的500联诗句中,详细描写了在当地渔民家、森林中和农民家里外来的客人将受到何种款待:

招待客人的米饭“如银耳般闪着白光,堆起如蚁穴。”

“甘蔗汁尽情享用。”

“如槟郎树干一般 *** 鼓起的蓝色皮革容器,盛满美酒招待客人。”

“渔民网获鲜虾,以鱼肉、肥猪肉和棕榈酒美酒招待游吟诗人。”

“如果你穿着旧衣衫,国王一定会帮你换上新袍。”

玛玛拉普拉姆所在的帕拉瓦王朝曾为德干地区萨德瓦哈纳王(Satavahana)的封邑,后逐步南迁。到了7世纪国王马亨德拉·瓦尔玛一世(Mahendravarman I)(600-630)及其子那罗新诃·瓦尔玛一世(Narasimhavarman I)(630-680)两位国王在位期间,国力达到鼎盛。国王信仰印度教,该地区使用的语言有梵语、巴利语和泰米尔语。梵语为官方语言,当时的玛玛拉普拉姆是南印度的梵语学术中心。而两位国王执政期间,玛玛拉普拉姆还成为艺术与文化中心。 马亨德拉·瓦尔玛一世本人就是诗人、剧作家和音乐家,且擅长辩论。他早年信仰耆那教,后在湿婆派仙人Appar劝说之下改信印度教,并资助建立起多处达罗毗荼式印度教庙宇。南印度的印度教石庙主要分石窟神庙和石砌神庙两大类型。马亨德拉·瓦尔玛一世开创了洞穴式石窟庙宇建筑的样式,有许多保存到了今日。

马亨德拉·瓦尔玛一世的儿子那罗新诃·瓦尔玛一世是帕拉瓦王朝另一位伟大的皇帝。他又名Mamallan,或Mahamallan,意思是“大摔跤手”,也被认为是玛玛拉普拉姆名字的来源。他在位期间功绩超过父王,多次进攻北部的遮娄其王朝,为父血洗战败耻辱。中国僧人玄奘即在那罗新诃·瓦尔玛一世在位期间(642年)访问南印度。

帕拉瓦王朝时期,印度与世界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频繁。从考古出土的钱币可以推测,帕拉瓦王朝与罗马、中国和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有贸易往来。其文化艺术对东南亚高棉艺术和扶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标志之一就是柬埔寨国王敬称中的“跋摩”Varman就来源于帕拉瓦王朝国王的名字。扶南国早期(4世纪)的国王拔陀羅跋摩(Bhadravarman)是之一位使用此敬称的君主。这位扶南国王通晓吠陀,精通梵语,积极传播印度教。此外,受帕拉瓦王朝影响,高棉的许多历史手稿都由帕拉瓦时期的格兰塔字母(Grantha)撰写而成。当地的八臂毗湿奴神像也被认为是受到了此时期南印度造像影响。

玛玛拉普拉姆的建筑遗产

五战车神庙 周欣 摄

玛玛拉普拉姆的悠久历史和艺术资源集中体现在宗教建筑和石刻方面。而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存的宗教建筑群,几乎都是帕拉瓦王朝时期所建。其中著名的一处即五战车神庙(Five Ratha),由那罗新诃·瓦尔玛一世主持建造于7世纪。这五座庙,分别颂敬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般度族的五子和他们共同的妻子黑公主。五子中的双生子无种和谐天共享一座寺庙,因此共计五处。每座庙都是由一块单独的巨石雕刻完成,风格各异,外壁由浮雕和壁画装饰,五座庙之间多为印度教传统的大象、神牛南迪等雕像所装饰。神庙内部空间简单,与外部精雕细琢形成强烈对比。虽然最初这些战车神庙被用来祭祀,现今却未在庙内供奉任何神灵,也不用于祭祀活动,实质上是仅作观赏用的建筑。

“阿周那的苦修”岩壁石刻 周欣 摄

另一处值得一提的艺术瑰宝是“阿周那苦修”(Arjun’s Penance)岩壁石刻,又叫“恒河降世”,是一处巨大岩壁上的大幅石雕,约30米长,15米高。雕刻内容反映了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般度族的第三子阿周那为了求湿婆神赐予法宝而虔诚苦修的情景。岩壁还雕刻有湿婆神为防止恒河降入人间导致的洪水泛滥,散开发辫让水流从发间缓缓流入人间的神话传说。

紧邻“恒河降世”的是克里希那主题石窟,为七世纪中期帕拉瓦王朝所建。内部岩壁长约9米,高近4米,雕刻了印度教天神克里希那举起牛增山保护人群和动物免受因陀罗降下的暴雨袭击等故事,以及天神与牧女们嬉戏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雕刻的细节深受泰米尔古典文学巅峰“桑格姆诗歌”的影响。牧民和牧女是桑格姆爱情诗中的常见描写对象。诗中的牧女放牧,常常是“一手拎陶制水罐,头顶棕榈叶编织的软垫”。《八大歌集》中的《美情境》(Natrinai)和《爱情短句》(Kurunthogai)中提到,牧女放牧还随身携带一根管子以在生火时保持煤炭不灭。《伽丽爱情诗》(Kalithogai)曾描写两个牧人唱起森林之歌,牧女们坐在棕榈叶编织成的软垫上聆听。这些诗歌中的场景,都细致地体现在了这座克里希那主题石窟的内壁雕刻细节里。如果了解桑格姆诗歌,定能体会到石刻细节的精美以及艺术背后的文化传承之意。

海岸神庙 周欣 摄

玛玛拉普拉姆又被西方一些探险者称为“七宝塔”(Seven Pagodas),而现在这里并没有七座宝塔。这就不得不提到现在位于海岸边的一座“海岸神庙”。根据传说,玛玛拉普拉姆地区曾经有7座海岸神庙,又称七宝塔。其中六处已经被海水淹没,目前仅存一处,即这座著名的海岸神庙。 由于常年经历海风侵袭和高温气候,这座建设于700-728年之间的石庙受侵蚀严重,但是外形依然优美,部分外部雕刻仍保持了千年前的精美。

这座海岸神庙即具有早期达罗毗荼庙宇的典型特点:石砌石庙,圣室呈规整的方形或矩形,圣室上部为四角锥形,整体庙宇布局呈院落式,外部围绕院墙,材质以花岗岩为主。后来的达罗毗荼式庙宇基本都是依照帕拉瓦王朝时期的形制。这一时期,庙宇还没有称为国王宣誓财富和权力的手段,因此海岸神庙看上去远没有10至11世纪朱罗王朝的石庙高大宏伟,但雕刻纤细优美,形态气势庄严。玛玛拉普拉姆的海岸神庙由三座神殿组成,较高的殿堂用来供奉湿婆林伽,底部大厅为长方形高大空间,顶部为金字塔式覆盖八角形盖石,石上有雕刻。中间神殿供奉毗湿奴,另一侧神殿也供奉湿婆。此殿外有一圈低矮的石墙,顶部排列公牛难迪雕像。

关于另外6座神庙是否存在一直未有定论。2004年12月一场海啸袭击了玛玛拉普拉姆,海岸线后移近五百米后,曾经被海水淹没的石雕大象、狮子和飞马等得以显现。甚至有游客称目睹另外六座庙短暂露出水面。海啸后考古人员在水底发现多处图案清晰的矩形石块和庙宇的建筑物部分,如巨型狮子石刻和一些台阶等。由于狮子、孔雀、大象等都是帕拉瓦王朝常用的装饰图案,因此很多专家认为七宝塔的传说有一定可信度。这也为玛玛拉普拉姆这座小镇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玛玛拉普拉姆见证中印文明交流

玛玛拉普拉姆不仅是自古以来的抱诚守真之地、泰米尔人艺术和文化自豪感的来源,其所在的泰米尔地区还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传播和贸易往来的重要一站,是两大文明交流的见证之地。

中国与南印度地区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史可追溯到汉代,《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厓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 ”。《太平御览·黄支国》中记载道:“黄支国,去合浦日南三万。国俗与朱崖略同。武帝时来贡,且多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黄支国即位于现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境内。

玄奘在640年左右游历南印度,他在《大唐西域记》中描写的“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即位于今天的泰米尔纳德邦。

少林寺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根据《续高僧传》、《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和《传法正宗记》等记载,是印度帕拉瓦王朝坎达·瓦尔玛国王第三子,在约520-527年间自“南天竺”来华。“菩提达磨尊者,南天竺国人也,姓刹帝利,初名达摩多罗,父曰香至,盖其国之王,达磨即王之第三子也。”

宋元时期,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达到顶峰。掌控整个孟加拉湾海上贸易通道的朱罗王朝一度成为中东货物运往中国的中转之地。宋代文献中详细记录了朱罗王朝的地理位置、城市设置、使者多次来访的准确时间、婚俗、宴请习惯等详细信息。

即使在清朝闭关锁国时期,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的贸易,马德拉斯(现泰米尔纳德邦首府)、东南亚与中国也曾紧密联系。

总之,近两千年来中国和泰米尔地区的人员往来和文明交融未曾间断。中印两大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成为交流互鉴的动力。这正是两国当下加强合作的天然基础,是共同前进的有利资源。在新的时代,中印更应以开放宽容的胸襟促进两大文明和谐共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做出贡献。1956年周总理访问玛玛拉普拉姆时,正值 “中国印度亲如兄弟” (Hindi-Chini Bhai Bhai)两国关系的历史更好时期,据印度媒体报道,当时很多印度儿童挥舞鲜花夹道欢迎,并打出了“中印友谊万岁”的标语。而此次为了迎接习主席的到访,玛玛拉普拉姆提前数日就开始了修缮路面、布置欢迎标语等迎接工作。泰米尔语桑格姆诗歌中有一名句:“四海皆为家,人人皆兄弟。”(?????? ??? ??????? ??????.)希望中印两国首脑的此次会晤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契机。

广西东兴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运营

中新网防城港5月14日电 (翟李强 王伟臣)5月14日,约300吨的菠萝蜜、火龙果、泰国榴莲等水果从越南芒街有序进入广西东兴,在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经东兴海关检疫后迅速通关。据悉,这是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监管场地获批后首批入境的东盟水果。

通关仪式 翟李强 摄

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是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运输口岸,对应口岸为越南芒街口岸北仑二桥通道,是直通中国西南中南和东盟陆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载东盟水果的物流车辆在东兴口岸通关 翟李强 摄

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健介绍,广西东兴口岸是中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际性一类口岸,与越南芒街口岸连接,是中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北仑河二桥进出口货运量不降反增,达到85.58万吨,同比增长18.07%。

李健指出,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节节高升,但进口货物品种较为单一,水果只能通过东兴互市区浮桥通道以互市贸易的方式进口,并且只能进口越南水果,业务量小,完善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迫在眉睫。

东兴口岸综合查验平台 翟李强 摄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获得我国检验检疫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目前已有47个国家或地区50多种新鲜水果获得准入,其中越南只有9种水果获得检疫准入,分别为芒果、龙眼、香蕉、荔枝、西瓜、红毛丹、菠萝蜜、火龙果和山竹,因此目前越南产的新鲜水果只有这9种水果可从东兴口岸进口。

为适应边境贸易不断发展,2020年4月29日,中国海关总署和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经过协商,新增东兴口岸为双方指定的水果过境第三国出入境口岸。今年4月27日,经海关总署批准,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可以开展进境水果监管作业。

东兴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李树庆介绍,按照海关总署规定,新鲜水果途经第三国进口的,须由海关总署与原产国主管部门签署议定书,因此目前东盟国家只有越南和泰国准入的新鲜水果可以直接从东兴口岸进口。

据了解,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配备有2个冷链查验平台和4个普通查验平台,200吨冷库以及400吨检疫处理能力,能满足进境不同水果种类存放、查验、检疫处理等检验检疫要求。

菠萝蜜国际通道入口1,-第1张图片-

东兴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林表示,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首批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的正式运营,为广西增加了一条高效便捷的水果进境通道,也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乃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水果产业开放合作、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通道。东兴市将持续加大对联检部门监管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边境口岸的营商环境,努力建设中国-东盟区域规模更大、专业化程度更高、辐射范围最广的水果进口贸易的进境水果服务平台,努力打造一个立足广西,覆盖东盟,辐射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水果贸易中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卡努狂飙菠萝蜜,华东沿海戒备超强台风

台风是自然界最强大的风暴之一,它们可以带来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等灾害,给人类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在今年太平洋台风季中,一颗名为“卡努”的台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它不仅是今年第6号台风,也是今年之一颗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台风。它的名字由泰国提供,意为菠萝蜜果。这种水果外表坚硬,内部甘甜多汁,但如果不小心吃到了刺,会让人感到剧痛。同样,“卡努”这个台风也有着甜蜜和刺痛的两面性。它给华东沿海带来了灾难性的威胁,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卡努”于7月28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当时它只是一个热带低压。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它迅速增强,并于7月30日加强为台风级。7月31日清晨,“卡努”已加强为强台风级,并继续向北偏西转西北方向移动。8月1日,“卡努”达到了超强台风级别,更大风速达到了每秒55米(16级),相当于每小时198公里。这是今年太平洋上之一颗超强台风。

“卡努”的快速增强得益于多种有利的气象条件。首先,它所处的海域海温较高,达到了28-30摄氏度,这为它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其次,它受到南海季风的水汽输送,使得它的水汽含量更高。再次,它处于一个高层出流通道的位置,使得它上层能够有效地排出热量,增强了对流。最后,它受到的垂直切变较小,使得它的结构不受破坏,保持了完整对称的形态。

“卡努”的路径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在7月31日之前,副热带高压较强,使得“卡努”向北偏西转西北方向移动。但在8月1日之后,副热带高压受到北侧高空槽的打压,出现了减弱和断裂,使得“卡努”转向偏北方向移动。8月2日夜间,“卡努”移入东海,并逐渐减弱。8月3日,“卡努”以强台风级别登陆浙江温岭,并迅速减弱为热带风暴。8月4日,“卡努”在安徽消散。

“卡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风和雨。由于“卡努”的强度较大,它给沿途的海域和陆地带来了强风。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卡努”登陆时的中心更大风速达到了每秒45米(14级),相当于每小时162公里。它还造成了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的风浪增大,部分海域的浪高达到了6-9米。这对过往的船只和沿海的渔业、航运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卡努”也给沿途的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卡努”影响期间,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台湾花莲县玉里镇累计降水量达到了1005.5毫米,创下了台湾有记录以来更大的单站降水量纪录。这些降水导致了部分地区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台风“卡努”的形成和消亡与多种气象因素有关。首先,台风需要温暖湿润的海水作为能量来源,一般在海面温度高于26.5℃的区域才能生成和发展。其次,台风需要有一定的初始扰动,如热带东风波、赤道低压槽等,这些扰动可以引起大气的上升运动和低压形成。再次,台风需要有适宜的大气环境,如副热带高压的引导、高空出流通道的维持、垂直切变的减小等,这些条件可以促进台风的旋转和增强。

当台风满足以上条件时,它就会进入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低压中心的上升运动导致气压进一步降低,气压梯度力增大导致风速加快,地转偏向力增大导致涡度增加,涡度增加又促进上升运动加强。同时,在上升运动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热中心附近的空气,使得抽气作用更强。这样一来,原来一个不起眼的扰动就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气旋。

当台风遇到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时,它就会开始衰减和消亡。这些因素包括:海面温度降低、水汽供应不足、陆地摩擦阻力增大、垂直切变增强、高空冷空气侵入等。这些因素会打破台风的正反馈机制,使得其能量耗尽或者结构破坏。

“卡努”这个超强台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台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它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全球变暖,海洋表面温度上升,为台风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和水汽。一些研究表明,未来台风可能会更加频繁、强烈和持久,给沿海地区带来更大的灾害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十年来,中国进口水果量翻了一番——越来越多进口水果摆上“中国果盘”

近日,“榴莲盲盒”的话题火了起来,超越上届“网红”智利车厘子,一跃成为“顶流”。细数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水果,菲律宾鳄梨、柬埔寨香蕉、泰国金枕榴莲、智利车厘子……这些“洋”水果频频刷新“存在感”,成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水果品类。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着世界近70%的西瓜、近一半的苹果,也是猕猴桃更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低关税、快速检验检疫等政策出台,越来越多进口水果进入中国市场,被摆上中国家庭的“果盘”,满足了消费者多元需求。

这些年来,进口水果价格、种类、数量有什么变化?中国消费者感受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国际水果交易区内,商贩正在用叉车卸货。记者 孔德晨摄

之一棒:批发市场

“这是个‘勤行’”

“我们在澳洲水果产地有自己的农场,当地果农按照要求种好水果后在工厂包装好,空运直达我们这里。”北京新发地进口水果展销中心私营业主马涛告诉记者,他们是进口水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流通的“之一站”,也是连接产地与商超、电商、社区团购等经销商的纽带与桥梁。

深夜12点半,新发地进口水果展销中心零星灯火闪耀,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北方更大的水果批发市场逐渐“苏醒”,即将开始一天的忙碌。

“这是个‘勤行’。”马涛和朋友正从满载一车火龙果的卡车上卸货,他告诉记者,凌晨2点起陆续会有人来采买,他们开始忙于走货,走完货约早上七八点钟,算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一些档口、散户来购买。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正说着,马涛仓库的门开了,浓郁的榴莲香味扑鼻而来。他告诉记者,他是北京最早一批做猫山王榴莲的商家,入行已有约15年了,如今不仅在国内福建、河南、东北等多地经营,在国外产地也有自己的农场。“头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水果品类不多,最早是新西兰的奇异果、秘鲁牛油果很受国内消费者青睐。”马涛说。现如今,新发地的进口水果从市民常见的车厘子、澳柑、火龙果、榴莲、红提、新奇士橙、菠萝蜜、奇异果、香蕉,到不常见的巴拿马凤梨、泰国红宝石柚、比利时长柄梨等应有尽有。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植物检疫要求公告,截至2022年底,去年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6种鲜食水果签署了输华检疫要求。在进口水果准入不断增长的推动下,2022年中国水果进口仍呈上升趋势,全年总额达到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92.1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水果进口总量为733万吨,同比增长4%,相比于2012年的不足345万吨,进口量十年翻了一番。

不仅品类更加丰富、数量更多,马涛觉得客户对水果品质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以前水果店来我们这儿拿橙子,喜欢一款外观口感都一般但出汁量大的品种,用来做果汁成本较低。”马涛说,“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对橙子品质、口感和甜度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就会选择用其他品质更好的橙子。”

“我们这行赚的是辛苦钱,一天24小时不间断忙碌,例如这车火龙果,品质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但一箱其实我们也就赚一到两块钱,这一车能挣个1500元到2000元左右。”谈及盈利和收入,马涛坦言:“这也没准儿,水果变化太快,若行情一下不好,我今天挣这些,明天说不定就赔钱,盈利和亏损每天都在变。”

一个新发地,有几百家像马涛这样的水果私营业主。前两年生意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马涛明显感到消费在逐渐复苏。“最难的时候大家都难,只要同甘共苦熬过来不就好了么?”马涛笑着说,“我相信进口水果这行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国家给的政策越来越多,大家都愿意去做,放眼全世界,只有咱们国家才会给到这么多的政策优惠。”

第二棒:线下商超

“让国内消费者之一时间尝鲜”

从马涛手里接过“接力棒”,进口水果便摆上各大商超、生鲜平台的货架,进入消费者的视野。

在北京盒马X会员店,最热闹的莫过于榴莲货架前。榴莲按品种和重量细分,消费者根据自己喜好挑选后排队结账,再现场开“榴莲盲盒”,这样的“玩法”吸引了不少人,长队排了一圈又一圈。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盒马售卖的榴莲经过精细挑选,不会出现干包榴莲,品质都有“保底”。“一般来说,买这种一口价139元榴莲的人最多,开出的果肉各不相同,就看个人运气了。”该工作人员说,“大部分榴莲品质都能称得上一句‘报恩榴莲’,‘榴莲刺客’一般不会出现。”

在进口水果中,榴莲深受中国消费者宠爱。2022年,榴莲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水果中稳居之一位,达40.3亿美元,进口量达到82.5万吨,相比2014年增长了将近两倍。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间,中国鲜食榴莲进口量复合增长率达17%。

“今年4月,盒马榴莲的销售月环比增长75%。消费者对品质、品种有了更高需求。盒马也将引进一些少见的鲜果榴莲品种,比如托曼尼、干尧、猫山王和黑刺等。”盒马水果采销总监陈杨辉告诉记者,今年是泰国猫山王榴莲种植初期,虽然产量不多,但盒马将结合产地情况以产定销,让国内消费者之一时间尝鲜。

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国际水果运输业发展也日渐迎来新的突破。进口水果频频刷新“存在感”,离不开冷链技术的助力。

就在前不久,一架搭载着龙宫果、彩虹芒果、南多美芒果、小众榴莲、山竹等18吨泰国新鲜水果的航班降落在浙江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这是盒马与东航物流合作的泰国水果包机,把泰国田头采摘的新鲜水果飞速运到国内。

“这次包机运输,主要是想让消费者品尝到泰国当地的小众水果。其中一款龙宫果,果实储存周期短、物流要求高。”陈杨辉介绍,通过与东航物流合作的包机形式,可以实现机舱内多温层冷链,满足不同水果的储存要求。

“在泰国水果产季,包机每周至少两班,当天凌晨起飞后,中午抵达宁波。水果通关后将依托盒马全国多温层供应链 *** ,率先上架盒马华东地区门店。后续随着供应产量增加,来自泰国的鲜果将陆续上架全国其他城市。”陈杨辉说,未来,盒马将通过海外的各大直采基地,把进口车厘子、苹果、提子、柑橘等当季鲜果带给国内消费者。

第三棒:端上餐桌

“进口水果已经成为我家‘果篮’常客了”

从线下商超、线上生鲜平台卖出,进口水果终于端上万千中国家庭的餐桌。消费者对进口水果如何看待?

“近年来,进口水果已经成为我家‘果篮’的常客了。”住在深圳市的张嘉伟告诉记者,菲律宾香蕉、新西兰奇异果等是他常买的水果品类,好吃不贵。“泰国金枕榴莲、智利车厘子等偶尔也会买,但毕竟价格挺贵的,所以我家买得不算多。”张嘉伟说。

回忆起十年前,张嘉伟颇有感慨。“那会儿提到进口水果,给人的印象就是贵。”他说,“因为价格普遍偏高,口感到底有没有那么好吃,其实没有太多人关注,买的人也少。不像现在,除了常见的水果,很多小众进口水果在市场上轻松就能买到,消费者愿意购买不仅是因为价格打下来了,更是出于尝鲜的心理。”

张嘉伟表示,他主要看产地来选购水果,有些进口水果的确好吃,但有些国产水果口感更好,因此“进口”在他心中并不是高品质的代名词,要视情况而定。“咱们国家也应有‘水果自信’。比如芒果,我觉得海南的金煌芒就是更好吃的。”张嘉伟说。

消费者对进口水果有更直观、更全面、更客观的看法,正是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日渐提升的真实写照。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RCEP区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生产地,汇聚了全球主要的大米、棕榈油、橡胶、水产品等生产地。一年多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热火朝天。

以菲律宾为例,在中国对东盟成员国关税承诺表中,榴莲在RCEP生效之一年,基准关税从此前的20%立即降为0。在菲律宾榴莲进入中国市场后,让菲律宾山竹获得准入成为多方共同努力的下一个目标,中国消费者将能品尝到更多新鲜味道。

目前,全国各地海关加码通关便利度,更大程度方便进口水果进入中国。

今年一季度,上海口岸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干鲜瓜果及坚果38万吨,货值17.5亿元。在上海海关所属外高桥港区海关的监管保障下,已有近30万吨泰国椰青、越南香蕉、柬埔寨香蕉和马来西亚榴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农产品在上海外高桥口岸顺利通关。为保障进口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鲜水果快速通关,让国内消费者更快品尝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果的美味,外港海关开辟“绿色专属通道”确保“快查快放”。“在抵港前,我们会通过关企联络员机制,提前对接进口商掌握到港信息。统筹安排人力资源,落实提前申报、无陪同查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确保货物到港后之一时间实施查验。”外港海关负责进口水果查检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 孔德晨)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越南物流广西中越口岸有哪些

众所周知,广西很多地方也都是和越南相接壤的,其中中越两国的人民更是往来不断,而且边境贸易的关系也一直在日益密切。目前广西开放的国家级中越边境口岸有很多。

1、广西东兴口岸——出入境的客流量最多

位于广西防城港东兴市南部,也就是广西北仑河和越南哥龙河的交界处,东兴市的西南部和越南的芒街仅一河之隔。

还有就是目前的东兴口岸不仅是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道,而且还是通往东南亚各个国家的重要通道之一。

该口岸是1958年建立的一个国家一类口岸,后来在1978年的时候关闭,直到1994年经过批准后才重新对外开放的。

2、广西凭祥口岸——全国更大的东盟水果进出口口岸

位于广西崇左凭祥市区的南区凭祥火车站内,该口岸与越南的谅山相对应,也是广西的国家一类口岸。

凭祥口岸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最近几年的货物和人口出入境流量的增加,逐渐成了目前全国更大的东盟水果进出口口岸。

比如:2016年,从广西凭祥口岸进出口的水果数量就远远超过了200万吨。

还有就是对于热带水果的进出口来说,基本都是贵在保鲜。所以交通线可谓是这些热带水果运输的“生命线”。比如:山竹、菠萝蜜、榴莲、龙眼等水果!

2018年,中越国际道路运输开启了试运行,而这也正式宣布了中越铁路口岸真正意义地实现了直达运输的道路模式之一了。

3、广西友谊关口岸——历史文化最为悠久

位于广西崇左凭祥市的西南边陲。因此对于友谊关来说,迄今为止已经有大约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了。

而且该口岸还是国家一类口岸。不仅是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口岸,而且还是东盟的各个国家中更大的陆路口岸。

该口岸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友谊关下居然有着10多个雷场,以及数10万枚的地雷,仍然在对我国边关人民的生命造成着巨大的威胁。

然后在1993年的时候,承诺彻底清除该地方的地雷,为此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排雷,共计清除了友谊关30多平方千米的雷区。

还有就是友谊关口岸处于中越交通的要道。比如说我们从友谊关口岸出发,经过越南、老挝、泰国就可直接到达马来西亚。


4、广西水口口岸——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口岸

位于广西龙州县西端的水口镇,属于国家一类口岸,而且该口岸与越南驮隆口岸仅一河之隔,口岸建设于1792年。

也就是在清朝乾隆五十七年的时候,该口岸就已经对外开放了。后来在1978年的时候,因为中越边境的关系紧张导致了该口岸的关闭。

然后直到1992年中越国际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水口口岸才1993年的时候正式恢复对外开通。



5、广西龙邦口岸——进口越南铁矿量更大的陆路边境口岸

位于广西百色靖西市的南部,属于是国家一类口岸,与越南雄国口岸相对应。更是中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因为该口岸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所以对于龙邦口岸来说,目前已经成为了广西海拔更高的边境口岸了。


6、广西爱店口岸——东南亚更大的中药材边境贸易口岸

位于广西崇左宁明县爱店镇境内,地处中越边境广西东路1223号界碑,与越南峙马口岸相对应。

从2015年起,自从国家对爱店公路口岸进行对外开放以来,该口岸也从公路二类口岸渐渐地升级到了一类口岸。

因此近几年来,宁明县也在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而且还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这里的中药材贸易十分的红火。

目前在口岸经营药材的商家已经高达100多家了。还有就是从这里销售出去的中药材基本都是销往到了东盟的各个国家,为此还受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欢迎。

其主要经营的药材品种有:麦冬、伏苓、当归、丹参等80多个。平均每天的药材出口量都在100吨以上,因此爱店口岸也慢慢成为了全国更大的药材集散地。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口岸已经成为了规模更大、品种最多的中药材边境口岸了。也就是说除了中药材以外,还有海产品和其他的农副产品等1000多种交易的品种。


当然了,广西除了以上这“6个之最”的中越边境口岸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一些口岸。比如:“峒中口岸、平孟口岸、浦寨口岸、里火口岸”等等!

其中:峒中口岸,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了;还有平孟口岸,于2016年正式开通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努力,以至于现如今被人们称为是“后起之秀”的广西口岸!

进口水果安全快速入市来

记者 康 安 通讯员 邓 敏

临近春节,进口水果成为消费者热捧的“香饽饽”。1月28日,在全国更大的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凭祥,满载越南火龙果、西瓜、菠萝蜜、芒果等水果的货车经对车轮及车身进行喷淋消毒后,从越南新清—中国浦寨货运专用通道入境,经严格消毒等防疫措施后,驶入海关监管区进行查验。

“现在是越南西瓜上市的高峰期,每天公司有50多辆运输西瓜的货车入境。特别是临近春节,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火龙果和菠萝蜜销售大幅增长。”广西凭祥市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农安阳介绍,水果入境后从凭祥水果交易市场发往长沙、广州、嘉兴等地。

“从去年11月底开始,平均每天从越南入境的水果货车有300辆左右,预计到春节前,数量还会有所增加。”友谊关海关监管科关员李巍介绍,为了让越南水果尽早进入消费者的年货购物车,友谊关海关深化边境贸易改革,积极推进“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平台系统建设,通过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场所内车辆全程可视化追踪、查验随机派单、待查车辆排队智能叫号、货物通关状态实时查询,极大提升了边境贸易智能化监管水平。据统计,该系统上线后,浦寨互市进口量提升46.7%,海关查验效能提高约40%,场站调度人员人力成本减少50%,有效提升了海关监管效能和通关便利化水平。

“为确保春节口岸疫情防控安全,我们对中越口岸(互市点)实行跨境代驾模式,进出境货运车辆由跨境代驾司机驾驶,中越跨境代驾司机按7天一个周期进行核酸检测。”凭祥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对口岸(互市点)进境冷链食品实行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口岸(互市点)进境冷链食品车辆在指定货场内由有资质的消杀公司进行预防性消毒,并出具全面消毒证明后方可离场进入市场流通。

来源: 广西日报

卫星见证,一条路如何改变“高原孤岛”

图为 *** 自治区墨脱县局部卫星图,这是一个森林与冰雪相生相伴的地方。卫星数据来源:资源三号

“进藏难,进墨脱更难” 。

“墨脱”,藏语中意为“隐秘的莲花”。隐秘意味着闭塞,因为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这座“莲花秘境”难为外人所触及。路,是打破这片秘境最直接的通道,一条公路如何改变这座“高原孤岛”?思客通过卫星观测,踏入这块因路而变的神秘土地。

“人间绝域”意味着什么?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岗日嘎布山阻隔,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墨脱县奔境而过。

墨脱县地理位置示意。底图来源:天地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片土地成为青藏高原上最为奇绝的地方之一。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温润季风,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不断深入,形成一个强大的水汽输送通道;冬天,北边的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天然壁垒,又成功地阻挡住寒流来袭,一个镶嵌在高寒青藏高原边沿的“温暖之地”由此诞生。

镶嵌在雅鲁藏布江峡谷深处的“秘境”墨脱。卫星数据来源:SENTINEL-2

绝美风景的背后,是难以言喻的危险。一旦大雪封山和发生泥石流,道路阻隔,这座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当中的人间绝域就会变为“高原孤岛”。

公路未通时,墨脱的路是踩出来的羊肠小道、简易的溜索以及木桥藤桥。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生活于此的珞巴、门巴、汉、藏等各族群众世世代代只有翻越雪山和沿江河两岸绝壁才能出山。

从墨脱至波密县扎木镇卫星三维实景。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能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是墨脱人世代所盼。

在这里筑路,有多难?

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北上,遇雪山阻隔,使墨脱年降水量达到4000mm。地震、泥石流、滑坡、塌方、水毁、雪害等危害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均集中在这一地区,修建墨脱公路一度被认为不可能的事。

2020年12月20日,近地面风速、相对湿度观测。

自上世纪60年代末,国家就开始修建打通墨脱的公路,边修边塌,屡建屡毁,但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墨脱公路的建设。2009年4月,国家投资9.5亿元对公路全线改建。

进出墨脱的两条通道,修通公路前,沿途需4-5天。卫星数据来源:SENTINEL-2

这条北起波密县扎木镇,跨越江河、翻山越岭,抵达墨脱县城的山间公路,全线117.278公里。北段是喜马拉雅高山寒带,南段是雅鲁藏布热带雨林,南北高差达2000~3000米,山势异常险峻。

横卧中部的嘎隆拉山脉,成为墨脱公路的“季节大门”。嘎隆拉隧道的贯通,打破了墨脱一年只通车3个月的“冰封”。

嘎隆拉隧道口。图片来源:墨脱旅游

嘎隆拉隧道全长3310米,平均海拔3700米进口海拔3771米,出口海拔3630米,更大埋深821米,北南出进口落差达128米,因地形复杂,被称作“隧道地质病害百科全书”。

嘎隆拉隧道南北高差达128米,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

天堑变通途。2013年10月31日,经历半个世纪的努力,这条艰险的公路终于修通,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正式纳入中国交通版图,墨脱就此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2020年,扎墨公路迎来柏油路面,2020年4月,从林芝首府八一镇到墨脱县城的班线客运车开通。从5月开始,进入墨脱的扎墨公路告别了四驱车越野时代,正式进入了两驱车时代。

2020年4月,墨脱县农村客运班车正式开通,途经全县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

短短的7年时间,墨脱公路再变样,从泥泞之路到柏油路的全面铺设,雨季的泥石流塌方减少,危险系数有效降低。

“莲花秘境”,不再遥远

如今,一条柏油路,从波密翻越嘎隆拉直抵墨脱县城,沿途不绝于耳的瀑布群,曾经的藤桥溜索也逐渐被更多人了解。

位于墨脱县南部的果果塘大拐弯。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不再遥远的不仅仅是墨脱“秘境”,也让更多的墨脱特产走出大山。

当地农牧民因地制宜,在拥有暖湿气候的墨脱种上了亚热带水果。香蕉、柠檬为主,蜜柚、木瓜、甘蔗、芒果、柑橘和菠萝蜜为辅,使亚热带水果种植业成为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随着公路的开通,墨脱茶叶很快走俏外地。2012年,当地开始试种茶叶,3年后茶青成熟。经过几年的发展,墨脱已建成高标准茶园25个,面积近8000亩。每年,全县茶青采摘量近5万斤。

“种什么长什么”的天然优势,在通路之后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8年,墨脱全县脱贫摘帽。一栋栋新房建起,各式车辆络绎不绝,民宿、饭馆红红火火,有机茶走俏市场,年轻人返乡创业、扎根故土……地图上的坐标,不再是高原孤岛,而是小康家园。

派墨农村公路卫星三维实景,派镇至多雄拉山口段。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如今,第二条通往墨脱的公路——派墨公路正在如火如荼修建中,计划于2021年7月1日全线贯通。派墨公路建成后,将形成进出墨脱的环线,打破墨脱交通瓶颈,极大地缓解进出墨脱难的问题。

畅通,让墨脱变得“触手可及”,墨脱的未来,更会因路而兴。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联合出品

策划:刘娟

监制:李晓云

作者:祁丽君 郭建伟

制图:祁丽君

卫星技术:罗亦萱 孟繁星

卫星数据:李雁飞 朱立博

动效 *** :段立红

编辑:舒克凡

校对:马宇聪

卫星三维技术:数字地球平台

卫星技术支持单位: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资源三号、Sentinel-2

广西防城港冷链产业入黔,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22日讯 (记者 王新伟)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和贵州省贵阳市日前联合举办“2019广西防城港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项目和冷链产业(贵阳)推介会及防城港·东南亚海鲜水果美食节”,防城港带来了涵盖现代物流、飞地经济园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国际医学医药产业、跨境经济合作区、临港工业、大型专业市场七大领域共46个招商项目。

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和协议5个,其中意向采购协议3个,总值4100万元。同时签约的还有合作框架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等2个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将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南北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防城港市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引起众多企业家高度关注,贵州多家大中型企业代表、嘉宾参加了推介会,涵盖冷链物流、科技产业、进出口贸易、食品加工、文化旅游、连锁餐饮服务、项目投资等多个行业领域,两地企业也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宽两地企业之间的合作渠道。

2019广西防城港·东南亚海鲜水果美食节汇集了防城港市50多家企业带来的近300余种东南亚海鲜、水果、绿色食材及优质农产品制品,这里有龙虾、对虾、石斑鱼、大蚝、金鲳鱼、鳕鱼、带鱼、鱼胶、海参、鱿鱼、墨鱼、海鸭蛋等海鲜产品以及榴莲、山竹、芒果、菠萝蜜、凤梨、百香果、红毛丹、龙眼等上百种各具特色的东南亚热带水果。美食节活动期间还展示了东南亚民俗风情歌。

据了解,本次“一会一节”是防城港市为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开放合作北联行动,深化防城港市与贵州的交流,拓展跨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取得实效。通过与贵阳市人民 *** 联合举办“一会一节”活动,深入地推进与贵州各界“常态化”“无缝化”的深度合作,大力发展冷链产业,共同打造陆海联运、南北联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火龙果、菠萝蜜、榴莲!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入境首批东盟水果

5月14日,满载着火龙果、菠萝蜜和泰国榴莲的13辆集装箱车辆,从越南芒街有序进入中国东兴。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于4月27日经海关总署批准,可正式办理进境水果业务,至此,东兴实现北仑河二桥和互市区浮桥“双通道”开展水果进口业务。

通关仪式现场。

等待通关的车辆。

据悉,当天首批进境的水果275吨,货值约776万元。“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可进境水果,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一家水果进口企业负责人农丽清说:“当前的通关速度和现代化水果储存条件,能更大程度保障进口水果的新鲜程度和口感,不仅为企业节省成本,还能让消费者吃到更新鲜的水果。”

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是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运输的口岸,对应口岸为越南芒街口岸北仑二桥通道,是直通中国西南中南和东盟陆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盟水果车辆通关。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获得我国检验检疫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目前已有47个国家或地区的50多种新鲜水果获得准入,其中越南只有9种水果获得检疫准入,分别为芒果、龙眼、香蕉、荔枝、西瓜、红毛丹、菠萝蜜、火龙果和山竹,这9种水果只能通过东兴互市区浮桥通道以互市贸易的方式进口,业务量小。

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健表示,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开展水果业务意义重大,为广西增加了一条高效便捷的进境水果贸易通道,也为西南、中南地区乃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农业发展和合作打通了通道。

东兴将以此作为契机,努力建设中国-东盟区域规模更大、专业化程度更高、辐射范围最广的水果进口贸易的进境水果服务平台,打造一个立足广西,覆盖东盟,辐射西南、中南地区的水果贸易中心。

来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05/14/716431.html?_s=1621003577

标签: 菠萝蜜 入口 通道 国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