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鱼类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来源,而其中一种备受争议的食材就是鱼翅。鱼翅是一种常见的高级菜品,被广泛用于宴会和婚庆等场合。但是,有很多人并不清楚鱼翅到底是哪种鱼的哪个部位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鱼翅的来历和 *** 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鱼翅来自于鲨鱼的鳍。鲨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鱼类,拥有锋利的鳍。而鳍鲨具有特别发达的胸鳍,这也是鱼翅的来源之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鲨鱼都适合 *** 鱼翅,只有部分鲨鱼的胸鳍才能制成高品质的鱼翅。
*** 鱼翅的过程并不简单,首先需要将鲨鱼的胸鳍割下,然后将鱼翅与身体分离。然而,这种捕捞方式对鲨鱼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条鲨鱼被捕捞用于 *** 鱼翅,导致许多鲨鱼濒临灭绝。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停止食用鱼翅,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环境。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关于鱼翅的主要观点。首先,鱼翅是来自鲨鱼的胸鳍,只有部分鲨鱼的胸鳍适合 *** 。其次,鲨鱼的捕捞过程对鲨鱼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应该呼吁停止食用鱼翅以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环境。
最后,我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鱼翅的来历和 *** 过程,并引起大家对于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
清朝人爱吃又贵又难吃的鱼翅,因为有钱又有好厨子徐克拍过一部很像功夫片的厨艺电影,叫做《金玉满堂》, 结尾时,反派鬼脚七输急了,反咬钟镇涛等人食用珍稀保护动物,却原来他们的猴脑是拿豆腐做的。
电影里充满了最贵的食材——熊掌、象鼻、猴脑、鱼翅,儿时看电影时就很疑惑,这些东西看起来就不怎么好吃,怎么就如此珍贵呢?尤其是鱼翅,实在看不出哪里好。后来翻了翻书,对这件事愈加迷茫起来。
鲨鱼最早被注意并记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荀子·议兵》说“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意思是说当时的楚国士兵配备了鲨鱼皮和犀牛皮 *** 的铠甲,其坚韧程度堪比金石。用鲨鱼皮来装饰刀剑、服饰的历史从没有中断过,历代均有记载。
鲨鱼皮上布满连续铺排的盾鳞,是由髓腔上覆盖象牙质构成,上面外包一层珐琅质,非常粗糙,所以古人还注意到鲨鱼皮的另一种用处——打磨,可以揩木也可以磨刀,《说文解字》形容这种质感是“皮上有沙”,鲨鱼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鲨鱼肉却没有那么受欢迎,因为鲨鱼肉比较粗糙,而且是体积越大越粗糙,还含有大量的尿素,煮熟之后散发出一股浓重的尿骚味,所以古籍中对食用鲨鱼肉的记载阙如,捕鲨非常危险,偶有搁浅、被渔网缠住而死的,即便有人尝试食其肉,大约也没有兴趣坚持不懈地探索让它好吃的烹饪 *** 。
冰岛人吃发酵的鲨鱼肉,据说鱼肉富有弹性,味道像臭奶酪一样浓郁,甚至还有点奶油和坚果的香气。波利尼西亚的岛民会用猪肉钓鲨鱼,再吃下鲨鱼肉,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都会变成鲨鱼,吃鲨鱼肉可以获得先祖的力量,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
有人以为宋朝《尔雅翼》里说的“沙鱼”就是鲨鱼,“南人皆盐为脯,刮皮去其沙,剪以为鲙,可寄千里”说的就是吃鲨鱼脯干,但从描述来看,这种“沙鱼”状如鳖而无足,尾长尺许,其中还有一种胡沙“大而长喙”,怎么看怎么不像鲨鱼,倒像是舟山渔场的渔民捕捞上来的鳐鱼,罗愿把关于“鲛”的材料都集在这一条里,估计是考证错了。郝懿行《记海错》叙述说:“沙鱼色黄如沙,无鳞有甲,长或数尺,丰上杀下,肉瘠而味薄,殊不美也”,算是为鲨鱼肉难吃盖棺论定。
那面对小则一米有余,大则数米的鲨鱼,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就没有想过吃点什么吗?想过,吃皮呗。梅尧臣有一首诗《答持国遗魦鱼皮脍》,“海鱼沙玉皮,翦脍金齑酽……终当饭葵藿,此味不为欠”,说的就是吃鲨鱼皮脍,是将鲨鱼皮加工后细切成丝,至于究竟是怎么加工的,缺少材料支撑,鲨鱼皮非常柔韧,又有软骨包甲,估计要煮很长时间。
再吃就是尾部,也就是鱼唇的部分。喜欢看蔡澜美食节目的朋友或许记得有一次他专门讲解过一道失传的名菜“唇夹翅”,因为太费材料、工时,直呼加再多钱也不做了,就是用这个部位做。除了鲨鱼皮脍和鲨鱼唇,直到宋代,似乎再没有发现鲨鱼的其他部位有什么食用价值,元人也没有费这许多脑子来琢磨这么危险还不好吃的海洋动物,所以吃鱼翅的事,只能从明代说起。
明朝的著作中关于鱼翅的记载不少,《酌中志》便记有明神宗喜欢吃“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用焉”,《明宫史》又记有明熹宗喜欢吃“一品锅”,这个“一品锅”实用鱼翅、燕窝、鲜虾等多种原料炖制而成的。另外,明熹宗赐宴科举中人的“鹿鸣宴”的菜单里,也有“鲨鱼翅六两”的记载。
所以吃鱼翅的历史,不妨说就是从明朝开始的。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有个特点,上行下效,只要是宫廷餐桌上吃,官员们一定吃得更过分,以致于和他们相交往的其他社会阶层也染上这种癖好,鱼翅就是这样。
为什么明朝时突然兴起吃鱼翅的风气呢?我的推测是价高味美的海鲜代替河鲜、江鲜成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因此传说能解“消鱼积”的鱼翅就成了食用过多优质蛋白而致积食的南方人的药膳,而且用肥鸡、火腿等物同熬,熬烂一点,口感是不错的,因此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鲨鱼“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宋氏养生部》中也有记载,称之为“魦鱼鬐干”,可见明朝人对鱼翅的功能的确已有所认识。
但明朝人食用鱼翅,毕竟没有普及。梅节校《金瓶梅》第五十五回中,西门庆攒足寿礼贺蔡京的生日,蔡府大管家接待他,上的是“几十样大菜,几十样小菜,都是珍馐美味,燕窝鱼翅,絶好下饭,只没有龙肝凤髓;其余奇巧富丽,便是蔡太师自家受用也不过如此。”这句话在有些版本中是没有的,张竹坡、文龙的会评本中,就是“不一时,只见剔犀官桌上摆上珍羞美味来,只好没有龙肝凤髓罢了,其余般般俱有,便是蔡太师自家受用,也不过如此。”所以我总疑心梅节校本中的“鱼翅燕窝”是后来加上去的,不然明朝就识得鱼翅捞饭了吗?别的世情小说里都没有这种提法,单单《金瓶梅》的其中一个版本吃起鱼翅来,未免太奇怪了。
更爱鱼翅,到了无翅不席的程度的,是清朝人,明朝人尚没有这样的气派。鱼翅到了清朝,《医林纂要》称鲛沙翅,《本草纲目拾遗》叫沙鱼翅,《本草求原》叫金丝菜,《岭南杂记》名之鲨鳍,可见是吃惯了的,研究得透彻,记载也多。而且赋予它种种好处,“味甘性平,补五脏,消鱼积,解蛊毒;益气开膈,托毒,长腰力;清痰,开胃,进食。”比明朝医家更进了好几步。
清朝人吃鱼翅到了什么程度呢?据徐珂《清稗类钞》的说法,清末东南各省普通宴席,也是必须上鱼翅的,而且并不好吃,“皆知其无味”,但不得不有,否则就“为主人慢客而为之齿冷矣”,徐珂不太能理解,认为“鱼翅非隽味,嗜之者真肉食之鄙夫也。”
这当然就比袁枚所在的那个时代,又更进了一步。乾隆年间,据《随园食单》讲,也不过是以金陵为首的南方世家子弟的盘中之物,烹调还不是很得法,常常以蟹粉配鱼翅,在袁枚看来,蟹粉的味道不足以让鱼翅变得好吃,但“鱼翅之弊,蟹粉染之而有余。”
鱼翅不见得好吃,这或许就是鱼翅广受欢迎的原因——难得、贵、费工时。鲨鱼并不好捕捞,尤其是以清朝渔民的技术水平而言,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最悍者沙,……其翅猛恶,噬人,泅水者遇之必毙,海上畏之,号曰海狼。”因为难捕,所以鱼翅是很贵的,在一份 1764 年广州流通货物价格表中出现了有关鱼翅价格的记载:优等鲨鱼翅每担白银10-20两,一级细鲨鱼翅每担24两,其价格竟远远高出了琥珀、燕窝。
成品更贵。何刚德著《春明梦录》说“八十金食一碗鱼翅者矣”。《清稗类钞》说“粤东筵席之肴,最重者为清炖荷包鱼翅,价昂,每碗至十数金”。晚清改革派政论家汪康年在自己的《笔记》中说有四个福建京官儿,在1904年做了一次鱼翅宴,用一百六十两银子买来上等鱼翅,拣选干净,平铺在蒸笼里,蒸到熟烂,按《随园食单》等书的说法,至少就是两天。再将精选的火腿四只,鸡、鸭各四只来配它,煮到完全融化后取汁儿,再用这汁儿来煨鱼翅,这当然没法不好吃,花费也是不小,四个京官儿每人出了三百多两银子,相当于一个知县四年的工资。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白银帝国的上层官员,奢侈起来就可以到这个程度。
这样的费工时,对于要办宴席的人来说,是很愿意付出的一种代价,因为可以使菜色显示出与众不同,《醒园录》《随园食单》《岭南杂记》《旧中国杂记》的主人们,都识得这种美味,而东南各省的普通人家就未必识得,他们雇佣的流水厨子不一定有家厨这样的耐心和技艺,但他们还是很愿意在每次宴席上看见鱼翅,即便并不吃它,可见风气的根深蒂固。
《金玉满堂》的结尾,赵文卓、张国荣等人用豆腐做出极其鲜美的味道,用平凡的食材做出好尾,和用最贵最难得的食材,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妙之处的体现,论吃,我们是专业的。
鱼翅一种价格比较贵的食材,只会在一些宴会档次比较高的餐桌上见到。鱼翅在大家眼里一直都是一种上佳的补品,鱼翅具有的食用价值很高,很多人也认为鱼翅虽然贵,对身体的好处非常多。但鱼翅的功效到底有哪些?真的有这么好吗?鱼翅的功效可不可以被其他的食材所替代?
鱼翅是由胶原蛋白所组成的,是一种蛋白质,但这种蛋白质是不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的,会在肠胃中被消化,从而转化成氨基酸在被人类所吸收。鱼翅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和牛奶或者是鸡蛋这种奶制品的含有蛋白质的成分是一样的,但是鱼翅的价格却高于远远高于这些食材。
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帮助大家滋阴补阳,并且开胃,也可以帮助大家防止骨骼老化以及骨刺这种疾病的出现,除此之外,鱼翅中含有的胶原蛋白,也可以帮助大家美容养颜,并且增强皮肤屏障,是一个非常好的美容食品。但是,胶原蛋白也不能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被人体吸收的蛋白含量非常的少。
鱼翅中特别含有的鲨鱼软骨素可以帮助大家起到防癌抗癌,并且滋养皮肤的功效。鱼翅还可以帮助大家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可以帮大家缓解一些心血管疾病。鱼翅还可以帮助大家健胃消食,消除肚中的胀气并且可以清痰淤积。鱼翅还可以提高大家的身体免疫力,一些贫血或者是营养不良的人可以使用病假可以防止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虽然鱼翅的功效如此之多,但是鱼翅没有一个特别的功效是完全不可取代的。比如说,燕窝也有美容养颜功效,并且价格还低于鱼翅。甚至于,猪皮身上所含有的胶原蛋白成分也可以达到这个功效。
鱼翅的 *** 手法非常的残,忍将鲨鱼的翅膀割断,每吃一对鱼翅,就有一个鲨鱼因此失去性命。爱护自然,从我做起。再者,鱼翅的味道也不是特别好,并且还昂贵,鱼翅是个性价比不好的东西,各位可以寻求一些替代,从而达到鱼翅所具有的功效。
鱼胶也叫作鱼肚、鱼鳔,曾错误的认为指的是鱼肚皮,后来偶然得知,根本不是什么肚皮,而是我们平时扔掉的鱼鳔,是鱼鳔的干制品,大多数鱼都具有,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为鱼提供暂时的氧气呼吸,年轻人拿鱼胶并不当回事,但在老年人的眼中,这可是好东西,质量上乘的顶级鱼胶,价格不菲,可与鱼翅齐名,比如白花胶、金钱鳘鱼胶等,当看到价格时,我也算之一次开了眼界。
在众多的海产品中,鱼骨、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被视为宴席上的上乘佳肴,俗称“海八珍”,鱼胶晾干燥后,比较白且透明,部分呈现黄色,皱皮布满裂纹,著名的“海八珍”之一,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在广东、香港一一代比较流行,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称得上是有价无量。
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广东人是最会吃的,能熟练掌握各种鱼胶的特点,一般张大体厚,色泽明亮者为上品;张小质薄,色泽灰暗者为次品,发黑的表示已经变质,鱼胶通常来源于石首鱼,对其的需求造成加州湾石首鱼、黄唇鱼等多种物种濒临灭绝,鱼胶营养丰富,含有84%的蛋白质,含脂肪0.2%,讲究火候,工艺复杂,制做精巧等多种特点。
鱼胶不仅是名菜佳肴,老年人更爱食用,可补气血,润肺健脾,滋肝养胃、止血抗癌等功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女人则把它视为养颜真品,对身体各部分均有补益能力,是补而不燥之珍贵佳品。
正确鉴别 *** ,靠的是经验和技巧!
1、色泽
首先看色泽,漂亮的鱼胶经过制干后,应保持色泽好、涨力大、半透明,体厚片大,一般常见的是偏黄色鱼肚。
2、外形
鱼肚越大越厚,涨力越强,说明质量越好,价格越贵,而其他一些小鱼肚,外形偏薄,这样价格不高,形体平坦、完整,边缘齐整为佳。
3、干潮
鱼肚越干越好,对光照看,应透明感,质地洁净,无血筋等物,色泽透亮为佳,受潮鱼肚灰暗无光泽,质次。有的鱼肚在干制时中心部分未能干透,呈四面透明,唯独中心呈玉白色,此种鱼肚被称为“花心鱼肚”质差。
银耳莲子炖鱼胶
食材:鱼胶、莲子、银耳、红枣、冰糖
1、鱼胶、银耳、红枣泡一泡洗净备用,重点处理莲子,开水中浸泡5-8分钟,掰成两瓣,有芯的去芯。
2、鱼胶、银耳、莲子,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小火炖一个小时。
3、炖完再加入冰糖、红枣闷一会待冰糖融化搅拌一下即可。
鱼胶鸡汤
食材:鱼胶两片、鸡半只、姜两片、枸杞、红枣
1、鱼胶提前一天浸泡,上锅再蒸5分钟,拿出继续泡到第二天,隔中要换水。
2、鸡要焯水洗干净,加入鱼胶一起煲,1小时左右加入盐码味,即可开吃。
鱼胶排骨汤
食材:鱼胶两片、排骨、黄芪、枸杞、生姜、料酒
1、排骨切块,下锅焯水后,洗干净备用。
2、鱼胶提前泡几个小时,用剪刀剪成块,或者用到斩块,先泡发再炖。
3、将排骨,鱼胶,黄芪,枸杞,生姜倒入电炖锅中,加适量的水,盖好盖子。
4、小火炖3个小时,开锅加两勺料酒,少许盐调味。
鱼胶里面丰富的胶质,让汤汁变得浓稠美味。鱼胶的营养成分也不少,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着滋补身体的作用,冬天来一碗美味的黏糊糊的鱼胶汤,实在是一种享受!
目前市面上,高质量的鱼胶,500克价格约一万元,甚至几十万都有,普通价也要几百元,野生稀有鱼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更大,由于太过稀少,有不良商家造价,依次充好,买时应万分小心,食用假鱼胶,对人身体并无益处,相反还会损坏健康。
词语出处折叠《旧唐书·突厥传上》:“﹝ 颉利 ﹞为 大恩 所挫,於是乃惧,仍放 顺德 还,更请和好,献鱼胶数十斤,欲令二国同於此胶。”
宋何薳《春渚纪闻·买烟印号》:“ 黄山 张处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制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制佳者,不减 沉珪 、 常和 。
天价鱼翅,营养价值到底有多高?答案真是意外鱼翅这种东西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被贴上了具有神奇功效标签的一种保健食品,一般患了重病或者为了保养身体,都会宣扬吃点鱼翅什么的。很多人送礼为了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看重或者看重礼品的价值,都会选择送鱼翅。
吃过鱼翅的人应该都知道,鱼翅本身并没有什么味道,它全靠很多新鲜的调料做成,在一些大酒店里,鱼翅是一道平常而又鲜美的菜品,很多人觉得既享受了美食,也对身体大有好处,都吃得非常开心。
鱼翅到底有多高的营养价值呢?
鱼翅是由鲨鱼身体各个部位有鳍的地方切下来做成丝 *** 而成的一道美味,与鱼翅齐名的还有燕窝、海参和鲍鱼,这听起来都相当的豪华与奢侈,既然这么出名,它的价格自然卖的很贵,是一般的平常人家吃不起的。
吃鱼翅延年益寿是大多数人深信不疑的一点。专家分析说,其实鱼翅并没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鱼翅之所以这么昂贵,被大家传的神乎其技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鱼翅的来源很难,从深海里捕杀鲨鱼,再从庞大的鲨鱼身上截取那一点鱼翅,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另外,鱼翅本身含有极高含量的蛋白质,这个蛋白质与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牛奶等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差不多,但是这种蛋白质并不能完全被人体所吸收利用,鱼翅含有的其他营养物质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鱼翅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成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比较容易的被人体吸收利用,进而也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鱼翅被烹饪成菜作为食疗的一道菜品,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开胃健脾提高免疫力补充营养的作用。吃鱼翅在我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国外大多数国家是并不推崇吃鱼翅的。
吃鱼翅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残忍的做法,是某一些地方遗留下来的落后的习俗。作为文明国家来说,无论是自然保护的角度还是补充营养的角度,吃鱼翅就是一件既不科学又不环保的一项做法,也应该拒绝食用鱼翅。
鱼翅在现在被大多数人视为富贵奢侈的象征,而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太大作用,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清楚的认识鱼翅的作用。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句广告语
欺骗了中国人近20年
中国人吃鱼翅导致鲨鱼过度捕捞濒临灭绝,这个新闻大家都听过吧。
中国人喜欢吃鱼翅,几乎每顿大席之中必有“鱼翅”,“鱼翅”作为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深入人心。
但这一切都隐藏着一个针对中国人的巨大“陷阱”。
(李安《饮食男女》)
(徐克《满汉全席》)
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走出,中国人的饮食很快也成为西方媒体的谈资。
中国也被打上“鱼翅大国”这一深深烙印。
*** 、报纸、媒体无一不明地表示着中国人吃鱼翅的决心和水平,但在外国人看来,这一切都没这么简单。
(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中国美食游记)
首先,是“割鳍弃体”的捕捞手段过于残忍——
要在鲨鱼活着的时候,生生割下他的鱼鳍,保证鱼翅的新鲜。
随后还要将奄奄一息的鲨鱼放回大海,失去利用价值的鲨鱼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其次,鱼翅的营养成为也备受质疑——
鱼翅不光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具有神经毒素BMAA,过度食用可能导致神经元毒性损伤,进而引起侧索硬化、帕金森样痴呆等脑退化疾病。
(图源:MDPI)
“中国人吃鱼翅”的舆论风波在2004年到达顶峰,一家名为野生救援(WILDAID)国际NGO组织, *** 了NBA球星,一线歌星代言,通过与100多家媒体合作,覆盖上了亿中国观众。
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将中国人吃鱼翅,食用野生穿山甲,钟爱野味等一系列行为斥责成破坏自然生态,甚至是物种屠杀。
一时间,举国痛骂。
然而近20年过去,“ *** 中国人吃鱼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我们可以先看看数据。
2021年1月初,CNN发表了一篇专门针对鲨鱼的调查,文章中提到——
过去50年时间,鲨鱼数量下降了71%,不仅如此,四分之三的鲨鱼物种正濒临灭绝。
(图源:CNN)
当野生救援协会的口号铺天盖地,当所有中国人群情激愤 *** ,为什么鲨鱼正濒临灭绝?
时间来到,2014年马年春节前夕。
野生救援WildAid特邀记者来到了中国浙江的蒲岐镇,在野生救援WildAid笔下,蒲岐镇成了一个极为恐怖的血色魔窟。
调查人员相信这里是全球更大的鲨鱼工厂,仅一家工厂每年就要屠宰600多条鲨鱼。
(图源:野生救援公众号)
而这场有关鲨鱼的屠杀,也被写成了“暴利产业链条”——
“渔民出海捕获鲨鱼都可以赚取到非常高的回报。例如一条鲸鲨据称已可以卖到人民币200,000元(31,000美元)。买卖完成后,鲨鱼就会在码头内被立刻砍成段,或者整条被运送到第三方加工厂,而蒲岐加工厂就是第三方加工厂之一。”
随着蒲岐镇被曝光,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开始盯着这里,更多捕杀细节被公布,最知名的就是“割鳍弃体”。
*** 上蜂涌而至的咒骂和 *** 声很快淹没了这座小镇,无数“鲨鱼工厂”被迫关闭,蒲岐镇从此再无大型鲨鱼加工厂。
其实早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 *** 就出台规定“不得在公务接待出现鱼翅 *** 的菜肴”。
而民间的 *** 在NGO的宣传下也跟上来了,野生救援中国办公室表示,广告一出82%的受访者都表示拒绝食用鱼翅。
商务部统计,鱼翅销量在两年内锐减,截止2013年鱼翅羹的销量同比下降70%,原材料从4776吨下降至不到40吨,不到原来的1%。
事情到这里应该皆大欢喜吧。
但联合国农粮组织的数据却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
鲨鱼的过度捕捞现象几乎没有任何改善,甚至一度高达年捕捞90万吨的级别,这还只是联合国农粮组织的基础数据。
2021年《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
“全世界很多珊瑚礁附近都没有鲨鱼的踪迹,意味着鲨鱼数量稀少得已经无法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正常作用。”
其实,中国自始至终都不存在规模性捕捞鲨鱼,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甚至,连“割鳍弃体”的现象也几乎没有,为什么这么说?
野生救援在蒲岐镇的采访断章取义,只报道了血腥的场景,却没有报道,从鱼皮到鱼肉,再到鱼内脏,加工厂几乎全部将鲨鱼利用了起来。
单单营造出“中国人喜欢消费鱼翅“这个点进行攻击。
这是一个价值呈现的问题,而非过度捕捞现象。
“割鳍弃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自从那次报道采访后,蒲岐镇的人谈鲨色变,很少有人再敢接受媒体采访关于鲨鱼产业的报道。
接下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把中国吃鱼翅这个脏水泼过来之后,对西方国家有什么好处?
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被活生生扔进大海的鲨鱼不光是少了“鱼鳍”,肚子也被掏空了。
美国国家地理曾出过一个纪录片,其中一个镜头引起了关注,一条没有被割鳍的鲨鱼也被扔进了海里。
原来,鲨鱼身上最值钱的不是什么“鱼翅”,也不是“鱼肉”。
是鲨鱼的肝脏。
这才是西方国家真正的目的。
美国《国家地理》在2021年11月13日报道,由于鲨鱼肝中含有鲨鱼烯,可以改善疫苗接种者的免疫系统。
角鲨烯这个成分是由瑞典科学家卡约博士1906年发现的,并因此在当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后来被逐渐应用在药品和保健品之中。
1997年医药公司chiron(美国)在流感疫苗中首次使用鲨鱼烯,后来GSK(英国)、Novaritis(瑞士)也开始使用。
鲨鱼烯这个成分在哪里呢?
就在鲨鱼的肝脏之中。
抗癌、抗衰老、增强抵抗力等一系列功效被西方人所熟知,鲨鱼成为了他们不必可少的保健品原料。
(被挖出肝脏的鲨鱼)
可海洋中鲨鱼的产量有限,欧美国家争前恐后紧盯这块肥肉,自然不想让中国在公海中也捕捞鲨鱼。
于是他们就想出了一条计策,利用NGO组织这个白手套,在中国宣传“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 中国人对鱼翅的消费,从而减少鲨鱼的捕捞。
中国人不敢捕捞鲨鱼了,那鲨鱼不就是欧美国家的囊中之物吗?
当然这还不算完,为了彻底打消中国人对公海鱼类的惦记,全球的环保组织借由中国人口问题大作文章。
图片来源:Alex Hofford / Greenpeace
2014年的一则旧闻,中国一家远洋捕捞公司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承认超额捕捞大目金枪鱼而无需担忧受到惩罚或影响赢利。环保组织提出质疑,公司上市受阻。
报道中称,中国渔船已多年违反国际渔业捕捞公约,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超额捕捞被列为“脆弱”等级的大目金枪鱼。
真的是中国渔企违反规定吗?
我们可以看看所谓“海洋渔业的国际公约”到底是什么?
“海洋渔业的国际公约”相当于巴黎气候大会中针对中国碳排放收钱是一样的东西。
西方清楚自己国家对于海洋物种山呼海啸般的需求——
美国对三种濒危双髻鲨进行过度捕捞导致濒临灭绝;
法国西班牙采用围网的形式导致北大西洋鼠鲨濒危;
意大利在经济危机后,将地中海的鲨鱼捕捞精光......
这就是所谓的“公约”,西方话语主导下的霸权世界。
关于中国渔权的问题,此前@赛雷话金就已经扒了一遍这些NGO组织和他们在中国的 *** 人。
*** 中国人吃鱼翅的人,和那些让中国人不要吃海鲜的是同一拨人。
无一例外,这些境外组织在中国鼓吹的环保主义,都是要瓜分公共资源,以供他们国内疯狂生长的消费欲。
来看看世界人口分布,全世界人口78亿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14亿,占大约18%,也就是说,5个人里面,不到一个是中国人。
如果鱼类资源能被吃进,为什么不要求剩下的82%少吃?
归根到底,中国人到底是不是人?
作为一个纯粹的环保主义者,这些口号和条幅最应该出现在时代广场和华尔街,而不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
鱼翅这种东西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被贴上了具有神奇功效标签的一种保健食品,一般患了重病或者为了保养身体,都会宣扬吃点鱼翅什么的。很多人送礼为了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看重或者看重礼品的价值,都会选择送鱼翅。
吃过鱼翅的人应该都知道,鱼翅本身并没有什么味道,它全靠很多新鲜的调料做成,在一些大酒店里,鱼翅是一道平常而又鲜美的菜品,很多人觉得既享受了美食,也对身体大有好处,都吃得非常开心。
鱼翅到底有多高的营养价值呢?
鱼翅是由鲨鱼身体各个部位有鳍的地方切下来做成丝 *** 而成的一道美味,与鱼翅齐名的还有燕窝、海参和鲍鱼,这听起来都相当的豪华与奢侈,既然这么出名,它的价格自然卖的很贵,是一般的平常人家吃不起的。
吃鱼翅延年益寿是大多数人深信不疑的一点。专家分析说,其实鱼翅并没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鱼翅之所以这么昂贵,被大家传的神乎其技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鱼翅的来源很难,从深海里捕杀鲨鱼,再从庞大的鲨鱼身上截取那一点鱼翅,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另外,鱼翅本身含有极高含量的蛋白质,这个蛋白质与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牛奶等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差不多,但是这种蛋白质并不能完全被人体所吸收利用,鱼翅含有的其他营养物质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鱼翅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成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比较容易的被人体吸收利用,进而也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鱼翅被烹饪成菜作为食疗的一道菜品,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开胃健脾提高免疫力补充营养的作用。吃鱼翅在我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国外大多数国家是并不推崇吃鱼翅的。
吃鱼翅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残忍的做法,是某一些地方遗留下来的落后的习俗。作为文明国家来说,无论是自然保护的角度还是补充营养的角度,吃鱼翅就是一件既不科学又不环保的一项做法,也应该拒绝食用鱼翅。
鱼翅在现在被大多数人视为富贵奢侈的象征,而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太大作用,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清楚的认识鱼翅的作用。
鲨鱼应该是这样的吗
在浙东沿海小镇蒲岐,以加工中国人视为珍馐,而全球人骂不绝口的鱼翅而名声远扬。摄影师来到这个被称为“中国鲨鱼村”的浙东沿海小镇一探究竟。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却以鲨鱼加工鱼翅而在网上引起反响。靠加工鲨鱼致富的蒲歧村,面对环保呼声也充满困惑。对于摄影师的到来,他们高度警觉:不仅不与摄影聊“鲨鱼”,甚至看到摄影师的相机,更是说“谢绝拍摄”,有点谈“鲨”色变。
暴雨将至,蒲岐鲨鱼村上空乌云翻滚。村内,上百名民工凭着一双巧手,把这种形象凶残的海中猛兽,幻化成珍馐百味。中国大陆、连同香港和台湾,长踞鱼翅消费家的榜首,鲸吞全球九成五的鱼翅,蒲歧镇居功不少。
村民从冻库扛出鲨鱼,这些鲨鱼是从外地运到村里进行深加工的。镇上鼎盛时期,有21家从事鲨鱼加工的企业。8家规模较大,其他均是作坊式。但现在,作坊式加工厂已经关停了一半。采访中,蒲岐人觉着满腹委屈:正规做生意,为何招来如此骂声?他们的心情也很复杂,既担心祖传的营生被毁,却又无可奈何。关上门、闭上嘴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村民从冻库扛出鲨鱼,准备加工。。英国网友热议:被杀的鲨鱼成了代表中国财富的鱼翅汤,中国人将会吃掉任何四条腿的东西…好吧,也许除了桌子。
鲨鱼屠宰厂
一名工人切割鲨鱼,屠鲨刀手基本功,要蹲近10个小时,为保肉质新鲜,之一刀至最后一刀间不能停顿。美国野生救援组织创始人史帝夫说,鲨鱼数量正在全球范围内锐减,有些鲨鱼种群数量下降的幅度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在大西洋西北部,锤头鲨的数量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减少了大约百分之八十九,长尾鲨减少了百分之八十,大白鲨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九…
对于蒲岐鲨鱼加工业来说,更好的日子和最坏的日子似乎同时来到。2004年,乐清市获得了由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颁发的“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称号,蒲岐镇是乐清鲨鱼加工的唯一产区。随后,全国各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国内的鲨鱼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当地渔商说,“以前要靠送货上门打开局面。现在不用了。”而与此同时,鲨鱼的数量则在日渐减少。你呼吸的每一秒,就有3条鲨鱼毙命,而每年全球有7300万鲨鱼惨遭猎杀。
女工正在清洗鱼鳍,蒲岐镇以前的鲨鱼加工,更多的只是肢解鲨鱼,然后将它们卖给饭店。如今,有的加工企业已能从鲨鱼头骨中,提取鱼脑,研制保健品。另一些微妙的变化也在发生。蒲岐镇多数渔商不愿意自己子女再从事和鲨鱼相关的行业。
工人们将鱼鳍收集后,会进行清洁、消毒、漂白、日晒等多个工序,最后生产出富豪食客追捧的鱼翅。在中国鱼翅汤是一道美食,而鱼翅是世界上最贵重的鱼产品之一。它们是鱼翅汤的主料,每碗鱼翅汤的价格高达68英镑。在中国鱼翅汤是财富,好客和地位的象征,通常出现在特殊场合,比如婚礼和宴会上。
工人把用盐腌好的鲨鱼肉放在晾晒场,晒干后的鲨鱼肉转售供煲汤。
在蒲歧村的一座简易工棚里,20多名妇女正在分割鲨鱼头部的软骨。旁边的浸泡池里,泡着鲨鱼的骨头,在高温炙烤下,鱼腥味呛人。一名村妇低声告诉记者,这里只是加工鲨鱼鱼唇、鱼骨、鱼肉、鱼肚、鱼头等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而真正的鲨鱼加工基地,以加工值钱的鱼鳍为主,那里的卫生条件好,工人待遇高。 乐清的村民都跑去加工鲨鱼,渔民的捕鱼船因行业式微而慢慢淡出自己的本行。
物以稀为贵,加上食客们对“鲍参翅肚”营养价值的迷信,鱼翅从来就不便宜。普通货色的售价在每公斤4000元人民币左右,若光顾高档酒家,很可能得花上近万元,才品尝到相同质量的贵价鱼翅。一晃7年过去,蒲岐镇仍在加工鲨鱼,不过数量远远低于从前,不知这一现象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鲨鱼数量在锐减。长此以往,人类终会将自己赶出地球
现在有些人会热衷于买点鲍鱼、海参、鱼翅或者燕窝等昂贵的食材来犒劳自己,给自己补一补,他们相信这些山珍海味会起到很好的大补作用,所以很多人愿意花高价买这些食材,
那这些食材真的有这么好的功效吗?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谈一谈这些山珍海味的营养价值究竟有多高?
那我们先来说一说鲍鱼。
鲍鱼虽然名字当中有鱼但它实际并不是鱼,鲍鱼是贝类的一种,从营养成分上来分析,不管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还是维生素的含量,其实跟河蚌、田螺的样价值都是相当接近的。
只要我们生活当中能够吃到其他的贝类,其实完全可以代替鲍鱼这样的食材。
第二个是鱼翅。
我们通常说的鱼翅是指来自于鲨鱼的胸鳍、尾鳍、臀鳍和背鳍,鱼翅之所以被大家所钟爱,主要是因为鱼翅里面富含胶原蛋白。
许多销售鱼翅的商家会宣传称鱼翅里面富含胶原蛋白,可预防骨骼老化、滋养皮肤、延年益寿等,而实际上虽然鱼翅里面有胶原蛋白,但是生活当中有很多食物也是富含胶原蛋白的,比如说猪皮、猪蹄和凤爪等食物同样都富含胶原蛋白。
而且你知道吗?其实人体是可以自行合成胶原蛋白的,只要我们每天吃足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像鱼、禽蛋、瘦肉、豆制品或奶制品,当你优质蛋白量摄入充足,同时再摄入足量、新鲜的蔬菜、水果的话,那人体就可以自行合成足够人体需要的胶原蛋白。
而且通过人体自行合成的胶原蛋白往往更靠谱,因为我们吃胶原蛋白的时候,食物当中的胶原蛋白在消化吸收的过程当中吸收利用率比较低,真实情况是胶原蛋白在蛋白质类大家族当中属于不完全蛋白,也就是说属于品相最差的那种。
所以大家不必因为痴迷于胶原蛋白,非要选择价格很昂贵的鱼翅类食物,一方面我们多吃鱼禽蛋、瘦肉、豆制品、奶制品可以代替它;另外一方面,如果你非要直接摄取胶原蛋白的话,猪皮、猪蹄、鱼皮和凤爪当中都能满足你,没有必要花这么高的代价。
第三个是海参。
海参,又名刺生海黄瓜,海参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关于胶原蛋白的真相,上面已经说过了,它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神奇。
不过这两年对于海参的研究发现,海参有海参皂甙等生物活性物质,海参多糖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所以很多人愿意花重金来购买海参坚持来食用。
其实只要我们在饮食上面注意食物多样、注意新鲜、清淡、均衡,再加上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我们的免疫力本身就会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而一个人的免疫力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是说我只要吃了海参,我的免疫力就一定会高起来,所以海参这样的食物大家也不必痴迷。
第四关于燕窝。
燕窝其实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当然现在的研究发现燕窝里面含有一些唾液酸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并像厂家和商家所宣传的那么神奇,燕窝更不能成为解决我们健康问题的灵丹妙药。
并不是只要吃了这些神奇的食物,就可以吃出健康,那古代的帝王将相,他们能够几乎天天吃这些山珍海味,但未必见得经常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一定健康、一定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决定我们健康的因素当中,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这生活方式就涵盖了饮食、睡眠、心理、运动等多个因素,而在饮食方面并不建议大家靠一两种神奇的食物去获得健康,我更建议大家做到多样、新鲜、清淡、均衡和适量这样的原则。#非常病例#
那有些人可能会问这些食物没有那么神奇,那它们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面就提到,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关系。
鲁迅先生说过“物以稀为贵”,所有这些所谓的山珍海味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更稀少罢了,而跟它们的营养价值没有直接的关系。
那当然我也不是说这燕窝、海参、鱼翅、鲍鱼就一无是处,从此没有必要去吃它们,如果你有条件吃一吃也不错,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健康的希望都寄托在它们身上。而对于像我这种苦逼的、普通的工薪阶层<捂脸>,我们真没有必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买这些昂贵的食材。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关注我,关注健康,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鱼翅汤的潜在健康风险,你都了解吗?以下文章来源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作者捷西,本文已授权
鱼翅干,
是用鲨鱼的鳍加工而成的,
它通常被用来 *** 鱼翅汤,
是亚洲地区受欢迎的一种海产,
在当地被认为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然而据最新发表的研究<1>指出,
一些鱼翅的汞浓度较高,
当被人类食用时,
可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鲨鱼保护宣传日之际,
一起与熊猫君了解下……
鲨鱼体内为什么会出现汞?
贸易中较为常见的鲨鱼物种都是长寿的肉食性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占有重要地位<2,3>。
这样的寿命与饮食特征令有毒金属在鲨鱼体内蓄积,并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生物放大作用,例如砷(As)、汞(Hg)与它的有机形式甲基汞(MeHg)。
这些元素进入海洋食物网,在被人类食用后,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包括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汞与甲基汞)以及皮肤癌、膀胱癌和肺癌(砷)<4,5>。
上述这些金属在长期低剂量摄入下,会与胎儿的认知发育并发症有关联;在个别极端情况下,还与婴儿死亡有关联<4,5,6>。
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斐济 ? Cat Holloway / WWF
根据过去的研究,我们了解到鲨鱼肉的汞含量经常高于标准<7>,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委员会(EC)、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等机构也建议儿童和孕妇避免食用鲨鱼肉,但没有针对鱼翅的此类建议。
且根据此前对其他鱼类和鲨鱼身体部分的研究发现,重金属浓度与个体大小有关,也就是说,在高营养级的大型鱼种中,金属污染水平会更高。
因此,研究人员从内地与香港地区抽样,对鱼翅贸易中最常见的九种大型鲨鱼进行了全面的有毒金属评估,包括大青鲨(Prionace glauca)、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路氏双髻鲨(Sphyrna lewini)、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等;同时也对这九种鲨鱼的鱼翅干进行了研究分析。
商店内出售的各种海产品 ? WWF-Hong Kong / Chai
研究结果
在对模拟研究与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九种鲨鱼的鳍中汞含量经常高于标准,且根据零售市场调查显示,这九种鲨鱼在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地区占比很高,这表明市场上流通的鱼翅汞含量也很可能比较高,值得关注。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亚速尔群岛 ? naturepl.com / Nuno Sa / WWF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预测毒性风险,对影响金属污染的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在这里,研究人员主要确定了每个物种的一般生态型和营养级。
根据研究发现,在沿海和沿海半海洋生态中,加工鱼翅的汞浓度较高。有可能与沿海环境更接近点污染源与流域径流相关。
公牛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墨西哥 ? Simon Lorenz / WWF-Hong Kong
海洋环境中的重金属在通过食物网积聚后,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不利影响,长期频繁食用鱼翅汤也可能导致慢性汞中毒,特别是孕妇和儿童需要避免食用鲨鱼制品。
除了重金属含量高外,鱼翅的加工过程往往还会用到过氧化物或漂白剂处理,然后又被放到肮脏的街道或屋顶进行晾干,产生额外的健康风险,值得大家关注。
践行可持续生活与饮食
除了关注我们自身的健康风险以外,鲨鱼在海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牠们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鲨鱼相对生长缓慢,需要多年才能成熟,且每胎繁殖幼鲨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这些特征令牠们特别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的威胁。
这些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鲨鱼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每年有数百万条鲨鱼被捕捞,以满足对鲨鱼鳍和肉的持续需求。在全球已知的1038种鲨鱼或鳐鱼当中,差不多1/4的物种已被IUCN评定为有“灭绝”的危险。
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哥斯达黎加 ? Cat Holloway / WWF
但不仅仅是鲨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全球海鲜需求持续增加。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全球水产需求增加了5倍。
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超过1亿吨的海鲜产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全球90%的鱼类资源已处于充分或过度捕捞状态……
那么,我们作为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对自身健康和海洋生态保护有益的海鲜,避免购买被过度捕捞海洋物种呢?
大家可以参考WWF发布的《海鲜消费指南》(含有“谨慎食用”、“减少食用”和“鼓励食用”的建议目录)来挑选对环境友好的海鲜产品,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不破坏海洋环境和物种多样性。
《海鲜消费指南》封面图与部分内容示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