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一名淡水钓鱼达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你想要钓获的鱼。无论是想钓到何种鱼类,对当地鱼类习性和摄食习惯了解的越多,对当地钓鱼法规了解的越多,就能成为越棒的渔获专家。
一、去哪里钓淡水鱼?
很多地方都可以钓到淡水鱼,如湖泊、水库、河流、溪流、池塘等,您可以和您的家人一起去享受钓鱼的乐趣,探寻各种各样的淡水鱼。建议在钓鱼之前了解当地的规定。
二、常见的受欢迎的淡水鱼
鲫鱼
鲫鱼
鲫鱼分布广,繁殖快,耐受力强,食性杂,喜爱群游,常栖息在杂草丛生地,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鲫鱼胆小而警觉,稍有惊动即逃。同时,鲫鱼还常因气温的变化而游弋于不同水域,并随之改变其食性。它在产卵期也不停觅食,故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能钓到鲫鱼。
鲤鱼
?
鲤鱼,杂食性鱼类,垂钓爱好者常钓的鱼种之一,体型较大,属底层鱼类,常生活在水草,沼泽,池塘或者是缓流的河流处,一般在夏季垂钓该鱼种居多,冬季鲤鱼进入休眠期,并不适于垂钓。
草鱼
草鱼
?草鱼,常见的大型淡水对象鱼,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地区,一般喜欢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以及靠近岸边的多水草地带,性活泼,经常成群觅食,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翘嘴
?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
鳡鱼
?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
鲶鱼
?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
黑鱼
?
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水草茂盛、软泥底质的湖泊、水库、河流、河沟及池塘中,平常潜伏在水底,摄食或水中缺氧时才到水体中上层活动。黑鱼对不良水质、水温和缺氧适应能力较强。
鲢鱼
又叫白鲢、水鲢,是中国四大鱼家之一,是一种典型的虑食性鱼类,它们形态和鳙鱼相似,性情暴躁、善于跳跃,是一种较宜养殖的一种淡水鱼
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大头鱼,有“水中清道夫”,是中国特有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经济价值较高
鳜鱼
?
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也食虾类,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
狗鱼
?
栖息在淡水的溪流或湖泊中,属肉食性鱼类,以小鱼、昆虫及两栖类等为食,成鱼冬季会往水较深的地方迁移。
马口鱼
生活在溪流中的一种小型鱼类,一般常见的体型在一两左右,三两以上的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大物”了,喜欢生活在水流清澈、水温较低的水体中,因此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能路获,路亚马口鱼更好的杀手锏就是亮片。
“臭鳜鱼”是八大菜系里徽菜的招牌菜,而且是年夜饭的必备。有人说,自古以来,鳜鱼就是我国淡水鱼中的名优养殖种类,价格也比较高,是年菜中的“贵族”。肉质细腻鲜美,无肌间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接受度高,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鳜鱼苗种供给充足,养殖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价格平稳,未来鳜鱼养殖产业发展仍将在特色淡水鱼中保持一枝独秀。与此同时,鳜鱼加工、物流、电商、餐饮等第二、三产业也将会快速融合发展。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结果
鳜鱼养殖
当前鳜鱼养殖主要以活饵料鱼投喂为主,鳜鱼养殖成本中更大的是饵料投入,称为活饵鳜;另外,目前也开发出了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投喂的养殖方式,称为“饲料鳜”。
鳜鱼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专养、池塘套养、湖泊增养殖、饲料养殖。
养殖成本
活饵鳜
当前鳜鱼养殖主要以活饵料鱼投喂为主,鳜鱼养殖成本中更大的是饵料投入,饵料成本约占总成本90%左右,苗种费、水电费、渔药费、塘租费、捕捞费、折旧费等其他费用共占10%左右。2022年,每斤鳜鱼大约需要饵料鱼5-7斤,以投喂鲮鱼仔计算,鲮鱼仔价格4.0~6.0元/斤不等。养殖一斤鳜鱼饵料成本,早中批的成本在25-27元之间,晚批则要32元左右,加上租金、水电、人工、动保等项,早中批综合成本需要28-30元,晚批跨年的综合成本在35元上下。
饲料鳜
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投喂的养殖方式,2022年饲料成本约占总成本55%~60%左右,苗种费、水电费、渔药费、塘租费、捕捞费、折旧费等其他费用共占40-45%。以人工配合饲料驯化成功的鳜鱼苗种价格(规格8~10cm/尾)约4-4.5元/尾。每斤鳜鱼饲料成本约10-12元,加上租金、水电、人工、动保等项,总成本达到18-20元。
鳜一年可养三茬,根据放苗时间可分为早鳜(4、5月份放养)、中鳜(6、7月份放养)、晚鳜(8、9月份放养);早鳜当年8~9月份上市,中鳜当年10~12月份上市,晚鳜次年4~8月份上市。其他省份养殖密度1000~2000尾/亩左右,平均亩产500~1000kg,养殖成活率低,饵料鱼一般也从广东购买鲮鱼水花。当前鳜的投喂方式仍以全程活饵料鱼投喂为主,近年来,广东等地已积极开展人工配合饲料投喂的尝试,并有较多成功的案例。
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光兆称,2022年是饲料鳜鱼养殖里程碑式的一年。饲料鳜养殖产量首次突破万吨级,养殖区域从广东向全国范围遍地开花,包括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河南等地均涌现出大量成功案例。预估2022年全国鳜鱼总产量35万吨左右,按这个推算,饲料鳜的产量占比还不到5%,所以饲料鳜养殖的潜力还很大。
图片来源:滕氏水产商务网相关报道(图源:极目新闻)
经济效益
鳜鱼池塘养殖盈利能力在淡水养殖品种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以配合饲料投喂养殖的方式成本利润率显著高于以活饵投喂的养殖方式。广东地区养殖密度高,根据2022年12月-2023年1月的行情,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方式平均经济效益8~10元/斤,投喂活饵料养殖方式平均经济效益不大,一些从业者反映几乎为0。
全年概括下来,2022年鳜鱼价格波动较大,价格浮动在26~50元/斤,以塘口均价30-33元/斤计算两种养殖方式的经济效益:活饵料饲料投喂养殖的平均总成本为30.5元/斤,净利润为-0.5~2.5元/斤;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养殖的平均总成本为18-20元/斤,净利润为8-10元/斤。但由于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与管理技术尚不成熟,实际养殖成功率不高。
综合评价
由于鳜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即自开口起以活鱼饵为食,活饵料鱼生产供给是制约鳜鱼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随着国家环保措施增强、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实施,对饵料鱼生产和产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鳜鱼活饵料鱼养殖产量将产生一定的压力。一方面,要立足现有的养殖基础和技术,开展饵料鱼扩繁养殖技术,提高饵料鱼产量;研发部分替代饵料鱼,目前鳜鱼饵料鱼主要为鲮鱼,但鲮鱼不耐寒,或将其他养殖效益低的养殖种类开发为饵料鱼。
另一方面,鳜鱼驯化与饲料养殖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缺乏摄食人工饲料鳜鱼品系、商品化鳜鱼人工饲料还不完善,因此,人工饲料养殖鳜鱼覆盖率低。通过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团队与知名企业合作攻关,继续开展鳜鱼食性驯化技术、易驯食品系选育技术、鳜鱼实用配合饲料开发,以及鳜鱼饲料养殖配套技术等,将是鳜鱼育种、饲料和养殖发展的重点方向。
病害是鳜鱼养殖产业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由于各地水质情况差异、养殖生产与管理技术尚不完善,病害是鳜鱼苗生产、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中的更大危害,细菌、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时有发生,死亡率较高,目前,对病原精准诊断技术、快速诊断技术还不够完善,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也不完善;虽已建立了特定疾病的基本防控技术,但综合防治技术尚不健全。
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是鳜鱼产业持续发展和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疫苗批准和使用是未来鳜鱼病害防控的重要方向,预期可明显降低养殖死亡率,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同时,对鳜鱼质量安全建设至关重要。在疾病防控中,还要结合各主要地区的水质、饵料鱼等环节,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结果
综合来看,目前鳜鱼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苗种质量仍需提高,养殖产业受制于饵料鱼供给,病害困扰,质量安全还需加强管理。
END
提示:
* 本文为“食材界”原创,欢迎业内外媒体转载。
* 关注“食材界”微信公众号(ID:ShicaiWorld)
超市碰到这鱼我从不放过,刺少肉细嫩,特别鲜,冬至家宴少不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鱼自古以来就和“鲜”离不开关系,肉质细嫩鲜美的鱼肉总是餐桌上更受欢迎的菜肴之一。不管从鱼的种类上,还是鱼的烹饪 *** 上,都是繁不胜数,鱼的营养价值也极高,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良好的来源,而且鱼肉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老人孩子更是应该多吃一些。
鱼我最喜欢吃刺少肉细嫩的,没有细小的碎刺是更好的,鲳鱼就是其中一种,鲳鱼长的十分扁平,只有中间一根主刺,肚子上的肉很多很细嫩,每次到菜市场碰到鲜活的鲳鱼,我从来都不放过,一条一斤多重的鲳鱼,足够家人吃上一顿,价格也只有十几元,比吃别的肉便宜多了,而且味道也是一等一的鲜,今天来分享一道“开屏鱼”,样子美观大方,肉质鲜香,马上临近冬至节气,冬至也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家宴上做一盘漂亮又好吃的开屏鱼,一定能获得家人的称赞,是少不了的一道佳肴。
开屏鱼
所用食材:鲳鱼一条,姜一块、大葱一根、青红线椒各一根,料酒3勺,蒸鱼豉油4勺,盐适量。
之一步:鲳鱼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先把鱼鳍都剪掉,然后将鱼头和鱼尾切掉;从背部开始切均匀的片,鱼肚子部分保留2厘米左右的连接不要切断。
第二步:鱼头和鱼尾从中间切开一些,鱼尾沿着中间的鱼骨剖开,切掉鱼骨,让鱼头和鱼尾都能竖立起来。
第三步:将鱼全部放入碗中,加入3勺料酒,撒上一勺盐,切一些姜片和葱丝,抓匀了腌制10分钟备用。
第四步:蒸鱼的盘子底部铺上姜片和葱丝,将鱼散开来摆入到盘中,鱼头放在前面,形成孔雀开屏的样子。
第五步:蒸锅内水烧开,鱼整体放入蒸笼,撒上一些姜丝和葱丝,开大火蒸10分钟。
第六步:鱼蒸好以后,挑去葱姜丝,再重新放上一些新的,在散开的鱼肉上装饰一些切的青红椒片,均匀的撒上4勺蒸鱼豉油。
第七步:锅中烧两勺油,烧至冒烟后,浇在鱼肉和葱姜丝上,这样一道美味可口,样子美观大方的开屏鱼就做好了,能为你的家宴提供不少喜庆的气息呢。
——老井说——
鲳鱼中间的鱼骨比较硬,更好用锋利的大菜刀来切,双手压刀,就可以轻易的切成均匀的片。
最后的油要用味道比较小的油,如玉米油,色拉油等,以免夺去鱼的鲜味。
如何判断一条鱼是否新鲜
1、几乎没有腥味,鱼腥味大都是鱼不新鲜造成的,新鲜的鱼腥味很小或没有腥味。
2、新鲜的鱼蒸熟以后,鱼眼会吐出,鱼肉也会鼓出来。
3、鱼肉有弹性,手指按压上回立刻复原,不新鲜的鱼按上去会形成一个坑。
厨艺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见。#你好,冬至#
推进配合饲料替代饵料鱼,浅谈鳜鱼养殖的新趋势以及相关解决办法我是市井觅食记,一个80后家庭“主厨”,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近年来,鳜鱼作为中国淡水鱼中具有代表性的名贵高档鱼类,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和消费,鳜鱼市场消费量越来越大导致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早期鳜鱼养殖主要采用土塘喂活饵料鱼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产量不高,养殖过程中对于活饵料的需求比较大,极大的限制了鳜鱼养殖行业的发展。近两年也有养殖户根据鳜鱼的食性特点,跟其他品种进行混养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鳜鱼的养殖依旧无法像其它品种鱼规模化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鳜鱼养殖过程中饵料选择的特殊性上,因此解决活饵问题成为目前鳜鱼养殖更大的瓶颈和行业机会。
鳜鱼饲料鱼鲮鱼
今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了2020年配合饲料替代野杂鱼的行动方案: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试验,推广点数量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各地要聚焦重点品种,因种施策、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各地渔业主管部门也是响应通知内容,这其中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也相应制定了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建立花鲈、石斑鱼、大口黑鲈、鳜鱼、青蟹等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试验推广点13个。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鳜鱼饲料化养殖的趋势和解决途径。
鳜鱼产业发展模式
半人工养殖模式
鳜鱼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很长,通过渔业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鳜鱼的种苗人工繁育技术现阶段已经非常成熟,鳜鱼产业的种苗来源可以很好的受到人为的控制。但是产业的发展受制于鳜鱼的摄食行为和生活习性,导致早期鳜鱼养殖产业发展需要全程投喂活饵料鱼进行养殖。全程投喂活饵给鳜鱼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瓶颈,这种情况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也急需去改变。
鳜鱼产业规模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鳜鱼需求不断增长,国内鳜鱼养殖整体呈增长趋势。2012年,鳜鱼淡水养殖产量28.15万吨,2019年增长到33.71万吨。虽然2018年鳜鱼养殖产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呈现增长趋势。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鳜鱼产业近十年的发展,相比较于其他特种鱼类,无论是产量、规模增长都不是很快,跟近些年的一些网红品种(黄颡鱼、鲈鱼)差距更是明显。
图片来源于:智研咨询
鳜鱼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良种普及率低
目前在鳜鱼养殖的过程中,种苗的抗逆性差,养殖平均成活率在60%左右。生长形状平均下滑20-30%,饵料系数也在提高。增加了饵料资源的消耗和有机物的排放,增加了养殖成本和水体环境治理的成本。
土地占用大
鳜鱼养殖对于土地占用率高,现实中鳜鱼:饵料鱼的养殖面积约为1:4.鳜鱼的养殖面积如果是100万亩,饵料鱼的养殖面积就将近400万亩,大大的提高了养殖面积。
食物利用率低
一般养殖过程中,鳜鱼的饵料系数为3.7,按照30万吨的产量来统计,全国鳜鱼养殖需要消耗120万吨野杂鱼。这跟其他品种鱼类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饵料系数差异明显,大大降低了食物的利用率。
环境压力大
大量活饵鱼的摄食,会产生大量的排泄有机物。另外没有摄食到的活饵料鱼,在水体中的排放会进一步给水体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在高温季节这些没有完全消化、分解的有机物,会给养殖水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并有可能进一步影响鳜鱼的正常生长。
病害影响大
在鳜鱼的养殖过程中,彩虹病毒、蛙病毒、神经坏死病毒、寄生虫病等都对鳜鱼养殖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让养殖户遭受巨大损失。
鳜鱼病害饲
实现鳜鱼饲料化养殖的途径
解决饲料化养殖的行为和摄食途径
鳜鱼在进行饲料化养殖之前,首先要对养殖鱼类进行驯食。在训食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避免饵料替换一步到位,导致鱼类不适应从而影响鱼类生长。
解决鳜鱼饲料化养殖的环境改良途径
在鳜鱼饲料化代替野杂鱼饲养的过程中,对于水体环境的改良也能促进鳜鱼饲料化养殖的进程。
解决鳜鱼饲料化养殖的育种与制种途径
目前杂交鳜鱼存在转食性良好的品种,这些品种投入到养殖生产当中,可以大大的减低鳜鱼饲料化养殖的难度。
解决鳜鱼饲料化养殖的营养学途径
目前市场上的鳜鱼配合饲料品种多样,标准不一。目前鳜鱼养殖的饲料配方没有其他的养殖品种深入,饲料企业、研究人员还是要不断地去完善配方,使得营养水平能够完全适应鳜鱼生长的需要。
市场上已经开始使用的鳜鱼饲料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提出了配合饲料替代野杂鱼的行动方案,在一定的程度上将会影响传统鳜鱼养殖行业。作为养殖户还是要做好技术储备,在适当时机转变养殖模式,跟上水产健康养殖步伐,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春天吃鱼,内行人专挑这6种,顺应时节,鲜美营养高,关键还不贵导语:春天,遇见这6种鱼别手软,肉厚刺少,鲜美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一片!大家都知道,春天是尝鲜的季节!每天去菜市场时,不仅可以买到很多新鲜的时令蔬菜和野菜,还有很多河鲜和海鲜可以选择!而在河鲜和海鲜中,鱼类绝对是更受欢迎的一种!
大家都知道,鱼肉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也很丰富!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春天多吃鱼肉,不仅可以尝鲜,还可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俗语说:“不时不食”。不管是吃蔬菜还是吃鱼,都是要讲究时节的。那么,春天多吃几种鱼比较好呢?
一、鲫鱼
鲫鱼是春天必吃的一种“河中鲜”。虽然鲫鱼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是当属春天的“开河鲫鱼”最鲜美!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常吃鲫鱼有益气补虚、养肝明目、健脾养胃、健脑益智等功效。鲫鱼的做法很多,不管是红烧、清蒸、炖汤还是油炸,都很好吃!但是,鲫鱼的刺比较多,炖汤喝更好一些。
二、桂鱼
桂鱼又叫鳜鱼、季花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淡水鱼类。桂鱼不仅肉质鲜美,肉厚刺少,营养价值也很高!自古以来,桂鱼都占据着“春令时鲜”的榜首。唐代诗人李志也曾在诗歌中这样赞美桂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桂鱼的做法非常多样,如果是新鲜的桂鱼,更好是选择清蒸或炖汤,吃起来才最鲜美。
三、黄鱼
黄鱼又叫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因为每年的3-4月,是大黄鱼的产卵期,所以春天的大黄鱼特别肥美!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了一首叫《黄鱼》的诗,来赞美黄花鱼的鲜美!并且,黄花鱼的肉质鲜美细嫩,肉厚刺少,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老人、孩子、孕妇和体质虚弱的人群食用。黄花鱼的更佳食用 *** 是酱焖或红烧。
四、鲈鱼
正所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春天的鲈鱼特别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鲈鱼不仅味道鲜美,肉质细腻,肉厚刺少,营养价值也很高!并且,常吃鲈鱼还有健脾养胃、止咳化痰、滋补强身的作用,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鲈鱼最经典的做法是清蒸鲈鱼,除此以外,鲈鱼用来红烧或做水煮鱼片,也非常美味!
五、鲳鱼
鲳鱼分为金鲳鱼和银鲳鱼,它的身形扁平,肉质细腻而鲜美,营养极其丰富。并且,它的刺特别少,除了一根主刺以外,几乎没有其他鱼刺。老人和孩子在吃鲳鱼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被鱼刺扎到。鲳鱼的做法很简单,不用加太多的调味品,简单一蒸就特别美味!除了清蒸以外,香煎鲳鱼也非常好吃!
六、鲅鱼
俗语说:“鲅鱼跳,丈人笑”。相比于秋天的鲅鱼,春天的鲅鱼要更肥美一些!在山东的胶东地区,每到谷雨时节,女婿都会给老丈人送上一条鲜美的大鲅鱼!鲅鱼肉质细腻,肉厚刺少,营养丰富。除了清蒸、红烧、酱焖或做熏鲅鱼以外,还经常会用来包饺子吃。大家都知道,春天的韭菜特别鲜美,配上鲜美的鲅鱼,包上一锅美味的鲅鱼水饺,真是人间美味!
如果您喜欢厨娘分享的美食,请将厨娘的分享,转发给您身边更多爱生活,爱美食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下期见。
春江水暖,鳜鱼正肥,但是有些不能买回家,比如这三种鳜鱼,汉语拼音:guì yú,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鱼,也叫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鲑鱼是食肉性鱼类,很凶猛,以其它种类的鱼虾为食。鱼肉营养价值非常高,常吃鱼肉对身体保健效果也很强大,尤其是可以预防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现在刚好就是农历三月,是鳜鱼最鲜美的时刻。在没刺的鱼类中,鳜鱼是最鲜嫩的。而且,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分布很广,在全国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
中国在70年代初,对鳜鱼进行了人工培育。市场上售卖的鳜鱼一般都是网箱养殖的,养殖前景广阔。鳜鱼食性特殊,所以在鳜鱼养殖过程一定要注意防病工作,既要切断感染途径,又要增强鳜鱼的免疫力,大家养殖鳜鱼遇到问题,可以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 *** 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但是有些鳜鱼更好是不要买回家,可能会不新鲜,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健康,一起了解一下吧!
1水箱水质差,可能会影响鳜鱼的健康,一般水质好,清澈、流动的水箱中,鱼会更加鲜活。
2如果鳜鱼的眼球塌陷或干瘪,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这种鳜鱼就不太新鲜了,更好是不要买回家了。
3如果鳜鱼的价格非常非常低,更好是能考虑以下问题:鱼的来源、品质和安全,看看是不是变质了,如果变质可能会危害健康。
有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有益,请关注、点赞支持,谢谢!(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农业项目创业均不易,还请谨慎投资。)
黄龙鳜鱼是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黄龙水库的特产。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黄龙鳜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龙鳜鱼
黄龙鳜鱼生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腹地的黄龙水库。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自吻端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过眼斜纹;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头部具细小鳞片、呈尖三角形,头长为眼径的5倍以下,眼大偏暗黄;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鳃耙6枚,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幽门垂68~95个。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肉质柔嫩,味鲜美,少腥味,无肌间刺,为名贵鱼类。
黄龙鳜鱼
1969年黄龙大坝建成以后,堵河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因其南水北调水源地特定的水资源和地域环境,加之厚重的人文底蕴,为其本为名贵的鱼类产品加上了市场发展的皇冠,使得黄龙鳜鱼在市场销售之初就显得光芒四射、供不应求。
黄龙鳜鱼
近年来,张湾区在“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公司)+养殖渔户”模式运作下,开展黄龙鳜鱼养殖技术标准的研发与示范工作,坚持“技术支撑+标准带动+政策扶持+环保养殖+打造品牌”的思路,逐步集群养殖手段,保持地方特色,壮大养殖规模,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2011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镇养殖黄龙鳜鱼的协会1个,养殖大户43家156人,技术服务人员达18人,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达22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多年来,黄龙鳜鱼养殖业的发展走过了集体网箱转包给农户试养→渔户养殖经营→标准化运营模式(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养殖渔户),已壮大完善走向产业化发展格局。
黄龙鳜鱼
2013年,张湾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申报的“黄龙鳜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鳜鱼是一种美味佳肴。库区野生鳜鱼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味美肴,食用珍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等微量元素。可清蒸、红烧、水煮、油炸等,根据个人喜好而食,不管怎样烹饪,都不会改变其美味可口的特性。
同时鳜鱼药用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鳜”类[食疗]:“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春夏季捕捞的鳜类,可全鱼入药。鲜用,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黄龙鳜鱼
随着丹江口水库的网箱养殖的逐步取缔,我市“黄龙鳜鱼”的主产区汉江-堵河流域将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又一个支点,而“黄龙鳜鱼”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投入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市“黄龙鳜鱼”的产量也将跨越式增长,其经济效益潜力无限。
地域范围
黄龙鳜鱼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所辖的黄龙镇黄龙水库,总水域面积4000公顷。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9゜31ˊ至110゜41ˊ,北纬31゜21ˊ至32゜50ˊ之间。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220吨,产值0.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呈尖三角形,眼大偏暗黄;头部具细小鳞片;侧线沿被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自吻断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斜型褐色条斑;幽门垂68~95。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漂泊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2、内在品质指标:黄龙鳜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90(g/100g),蛋白质≥9.0(g/100g);总脂肪≤0.8(g/100g);灰分≤1.0(g/100g);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7.0 (g/100g)。
3、安全要求:安全指标执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关注丁香妈妈
回复「45」即可获得
收藏起来,照着给宝宝吃起来~
上次和各位钓友说了几种淡水鱼品种,大多是较常见的,当然还有数以百计的鱼种未列出,不过咱们就以钓鱼者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就行了,本期《渔课堂》继续看图细说我国常见淡水鱼种类。
一,鳢鱼。这个字念li,和鲤鱼完全同音,但大家更认同它另一个名——黑鱼、火头,肉食性鱼,性凶悍,喜欢藏在水底偷袭别的鱼,黑鱼分布很广,不过南方居多,这种鱼生活环境也不挑剔,有水坑就行。
鳢鱼,也叫黑鱼、火头
二,鲮鱼。音“灵”鱼,杂食鱼,喜温水,在下层水活动,遍布长江以南地带,无论长江上游还是下游的南方,鲮鱼虽不算大,但水下很有力,有一定挑战乐趣呀。
鲮鱼,南方鱼
三,罗非。即罗非鱼,也叫非洲鲫鱼,这是标准的外来鱼种,我国自然进化生长的鱼发展不出这种鱼,属杂食鱼,喜温水,适应性和繁殖力都极强,上中下水层都活动,已遍布两湖、云贵、两广等地。
罗非,外来物种
四,鲈鱼。音“卢”,有多种鲈鱼都叫此名,但大多指的是日本真鲈,此鱼是肉食鱼,性凶猛,主要是分布在海洋中的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等地,但是通海的淡水中也有,在东海、渤海流域较多。
鲈鱼,从大海来的鱼
五,赤眼鳟。音“尊”,属鳟鱼,俗称红眼鱼、红眼,杂食鱼,喜温水,多活动于中下层水,说喜温,但北方也有不少,比较稀少。
赤眼鳟鱼,也叫红眼
六,鳡鱼。音“敢”,肉食性大鱼,喜温水,性极其凶猛,多活动在中下层水,搜寻猎物时则多去中上层水,分布在中南部温暖水系中,北方也有,少见,出了名的凶猛,如鲤鱼给人的是吉祥形象,那鳡鱼给人留下的多是凶恶印象,不过很奇怪为什么鱼的外表也能看出凶恶。
鳡鱼,鱼护都能顶破的胸鱼
七,鳜鱼。音“桂”,肉食性鱼,喜温水,喜光,常在下层水活动,华东华南地区多见,四川、重庆也有,由于趋光性,可被光捕,鳜鱼是名味鱼,相当好吃。
鳜鱼,看起来就好吃不是吗?
八,鲻鱼。音“梓”,杂食鱼,但多吃残渣、鱼尸、藻类等,喜温水,多活动在中下层水,分布在山东、浙江、两广、福建的沿海,因此喜欢咸淡水水域。
鲻鱼,也是从大海来到淡水的鱼
九,黄尾鲴。音“固”,属鲴鱼,也叫黄尾,杂食鱼,冷温水均宜,多活动在中下层水,我国南北都有分布,但在东南部居多。
黄尾鲴,特点很明显
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有更好技巧,请尽情吐槽或指导。喜欢的钓友请动下金指点个关注哦~~您的关注就是……其实您不关注,小编也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好的钓鱼知识~T T
《渔课堂》我们下期见!
说起东北,更多人想到的是天生幽默的东北人,东北口音极富感染力,很容易就把别人带跑偏了,自己想想都觉得很神奇,东北地广人稀,小时候在课本就学过,“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的是资源丰富,原生态的环境,繁衍了大量的动物栖息,无船无网的情况下,人们都能抓到鱼吃,只需拿一个舀子就可以做到,东北的淡水鱼类大概几十种,要说最有名气的淡水鱼,还得是松花江上游的“三花一岛”,肉多刺少,肉质鲜嫩,你知道分别指的是什么鱼吗?
“三花一岛”是吉利一带的特产,特指松花江流域的四种名贵鱼产,分别为鳊花鱼、鳌花鱼、鲫花鱼、岛子鱼,同时也叫穿钉子、嘎牙子、鲫呱子、白螵子,不熟悉吉林的人,还以为说的是哪一个景点呢,“三花一岛”是松花湖的特产,松花湖又叫丰满水库,此湖连接着松花江,所以鱼类资源,尤为丰富。
鳊花鱼
鳊花鱼,有时候也写成“边花鱼”,它长得很像武昌鱼,只是外形相似,根本不是武昌鱼,鳊花鱼是淡水鱼中的精品,它主要表现在口感上,肉嫩味鲜,脂肪含量极为丰富,看似肉肥,其实并没有肥油,而是鲜嫩的肌肉,肌肉中饱含着脂肪,更大的鳊花鱼可长到四斤,一条鱼就是一盘菜,一般一斤重量的鳊花鱼,口感最为好吃,肥口而又不腻。
鳊花鱼适合干煸、红烧、香煎,较为好吃的做法,先把鱼处理干净,打上花刀,腌一会儿去腥,起锅烧油,下锅煎一煎,煎至金黄色,最后用酱油、盐、蒜末、糖、鸡精、醋、淀粉勾芡,调成汁淋倒鱼上,炖煮3-5分钟,大火收汁。
鳌花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说的就是鳌花鱼,鳌花鱼又名鳜鱼、桂鱼、季花鱼等,也属于淡水鱼中的珍稀品种,肉厚刺少,口感鲜嫩,营养价值很高,鳌花鱼平时生活在底层,冬季会游往深处,主要在夜间觅食,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是鳌花鱼最为肥美的时期, 也被称为“时令珍鲜”。
适合老 *** 孺食用,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人们品尝了鳌花鱼之后,纷纷把它比喻为天上的龙肉,也确实如此,松花湖曾捕捞过更大的一条鳌花鱼,重量为17斤,按照市场价计算,能卖出上千元。
鲫花鱼
鲫花鱼,又叫季鱼,季郎鱼,季花钩,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类,可以把鲫花鱼理解为鲫鱼,但它又不是普通的鲫鱼,称为“江鲫”,外表呈现梭子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
一般的鲫鱼瓜子,半斤左右的更好吃,长大肉质就柴了,而鲫花鱼却不同,越大肉越嫩,一般五斤重量的更佳,怎么做都好吃,清汤,煨汤,清炖,清蒸,煎焖,红烧,样样都行,肉多刺小,肉呈蒜瓣状,鲜美诱人,而且适合大部分人群。
岛子鱼
岛子鱼,又叫白鱼,最早的渔民,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家中来客人了,便用江水煮白鱼款待贵客,肉质鲜嫩,味美而不腥,属于上等的经济鱼类,在早些年间,岛子鱼还是御用的贡品,每年都要挑选肥美的岛子鱼,进贡到御膳房,供皇帝享用,岛子鱼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银光熠熠,闪闪发光,非常漂亮。
春季捕获的岛子鱼,口感最为好吃,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微量元素,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在本地很受欢迎,其中“清蒸白鱼”,已成为吉林的一道名菜。
如果把这4种鱼凑到一起,可以称得上美味佳宴了,“三花一岛”在本地的名声很响,来到吉林旅游的人,不尝一尝实在太可惜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保护原创,发现必究,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