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情的成语,父母恩情的句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父母恩情的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父母恩情的句子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形容父母恩情的成语大全_形容对父母感恩的成语
  2. 有关于父母恩情的成语有哪些
  3. 形容母亲恩情的成语
  4. 形容父母恩情的成语

一、形容父母恩情的成语大全_形容对父母感恩的成语

1)爷羹娘饭:指在父母的庇荫下生活。同“爷饭娘羹”。

2)抱恨终天: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3)温枕扇席: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4)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5)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6)温席扇枕: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同“温枕扇席”。

7)温衾扇枕: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同“温枕扇席”。

8)柴毁灭 ***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9)寝苫枕干:指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 *** 。

10)承欢膝下: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1)先意承旨: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2)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3)孝子爱日: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4)养老送终: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5)先意承志: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6)先意承颜: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7)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8)先意希旨: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9)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10)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11)陟岵陟屺: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12)菽水承欢: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13)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14)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15)问寝视膳: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16)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17)家贫亲老: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18)先意承指: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19)斑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20)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1)割骨疗亲:股: ***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2)割股疗亲:股: ***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3)天之骄子: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

4)哀毁骨立: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5)哀哀父母: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 *** 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6)割襟之盟: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7)霜露之悲: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9)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10)养生送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11)养生送终: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

12)养生丧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14)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1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16)三媒六证: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17)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18)为民父母: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19)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20)全受全归: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21)寝苫枕草:睡草荐,以草把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

22)晨昏定省: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父母恩情的成语,父母恩情的句子-第1张图片-

23)罔极之恩:罔:无,没有;极:尽头。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

24)若丧考妣:丧:死去;考: *** ;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25)小受大走: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26)寝苫枕土: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27)恩同父母: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28)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 *** ;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29)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30)寝苫枕块:苫:草荐。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

二、有关于父母恩情的成语有哪些

1、汗流浃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孟母三迁,语重心长,哀哀父母,舐犊情深,望子成龙,含辛茹苦、千辛万苦、精疲力竭、筋疲力竭、力困筋乏、努筋拔力、力尽筋舒、历尽艰辛、坚苦卓绝、备尝辛苦、眠乾睡湿、不辞辛劳、偎乾就湿、煨乾避湿、煨乾就湿

2、成语释义: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3、成语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4、成语释义: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 *** ”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5、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 ***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 *** 。’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6、成语示例:联以不明,虽有~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7、成语释义: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8、顽父嚚母成语释义: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9、成语出处:《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10、成语释义: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11、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2、成语释义: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13、成语释义: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14、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15、成语示例:任凭他是 *** 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16、成语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17、成语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8、成语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 *** 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19、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0、成语示例: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之一折)

三、形容母亲恩情的成语

1、1)爷羹娘饭:指在父母的庇荫下生活。同“爷饭娘羹”。

2、2)抱恨终天: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3、3)温枕扇席: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4、4)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5、5)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6、6)温席扇枕: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同“温枕扇席”。

7、7)温衾扇枕: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同“温枕扇席”。

8、8)柴毁灭 ***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9、9)寝苫枕干:指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 *** 。

10、10)承欢膝下: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11、1)先意承旨: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12、2)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13、3)孝子爱日: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14、4)养老送终: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15、5)先意承志: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16、6)先意承颜: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17、7)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18、8)先意希旨: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19、9)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20、10)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四、形容父母恩情的成语

1、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2、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3、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出处:《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4、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5、【成语】:承欢膝下【拼音】: chéng huān xī xià

6、【解释】: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7、【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8、【举例造句】:冀尘迹丘中,绝汉机于俗纲,承欢膝下,驭潘舆于家园。唐·骆宾王《上廉使启》

9、【成语】:儿女之债【拼音】:ér nǔ zhī zhài

10、【解释】:债:欠债。旧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婚嫁等所担负的责任和费用。

11、【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12、【举例造句】:为人父母就得承担这儿女之债。

13、【成语】:顾复之恩【拼音】: gù fù zhīēn

14、【解释】: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15、【出处】:《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16、【举例造句】:吾闻父子之亲,出自天 *** 。子虽不孝,为父者未尝失其顾复之恩。元·石君宝《曲江柳》第四折�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恩情 父母 成语 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