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说的应该就是黄河的这种状态了吧,任凭黄河水多么浑浊、泥沙多么急湍,它依然养育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就好像今天要说的、中国四大名鱼之一的黄河鲤鱼。它以肉质肥美、口感鲜嫩、营养丰富而著称,区别于一般地方的鲤鱼。它的特别之处正是黄河给予的,为什么好吃,有什么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
文/老虎头上的兔子
一、黄河鲤鱼与一般鲤鱼的区别
对黄河鲤鱼不熟悉没关系,下面来跟养殖的鲤鱼作比较,加深对它的认识,那么以后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都打着黄河鲤鱼的旗号,其实你了解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1、体型特征不一样。一般养殖鲤鱼活动范围小、饲料吃得多,表现出来是反应迟钝而且体型较胖。而野生的黄河鲤鱼呢,它有宽阔的活动环境,再加上黄河给它制造的各种挑战让这鱼生长得特别地壮实矫健,身形偏瘦长。加上它们的觅食空间大,活动频繁,反应自然就比养殖鲤鱼要灵活了。
2、颜色不同。黄河鲤鱼的背是金黄色的,而一般的养殖鲤是黑色。随着环境变化、外来杂交鲤的混入,金黄色的黄河鲤鱼不再是单一存在,有时还能看到红色的,白色的,花色等等的颜色。
3、肉质口感不同。养殖鲤鱼的生长速度快,时间短,一般只需一年便长成,而野生的鲤鱼正常生长需要几年的时间,肉质自然就跟养殖的截然不同了。野生的黄河鲤鱼摸上去是很实在的,有种硬邦邦的感觉,吃在嘴里就像一块精瘦肉。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在黄河沿岸附近有一家烧烤档,那里专门烤的黄河鲤鱼,食客对它的评价是,不是羊肉却胜似羊肉,所以这肉质可想而知的紧致和美味了。
4、觅食“利器”不同。鲤鱼的觅食利器就是它的须子了,生长在黄河里的鲤鱼可以四处觅食,所以须子长得特别长而且粗,而养殖鲤鱼一般乖乖等着饲料便行了,无需自己动手,所以须子是又细又小,垂在两边,形象滑稽。
二、野生鲤鱼为什么就黄河鲤鱼特别好吃?
1、黄河有鲤鱼天然的庇护所和食物来源。黄河水浑浊众所周知,但它的浊不是因为细菌多而是泥沙多,那问题来了,水这么急,泥沙那么重,鲤鱼真的好生存吗?那当然泥沙多的地方也不是鲤鱼生长的地方,一些水速较缓、泥沙较小的地方才是鲤鱼聚集之地。因为那里长生着大量的水草,在给鲤鱼提供天然优质的食物来源之时,同时又给鲤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庇护所,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2、泥沙中含有的大量微量元素正是鲤鱼生长需要的元素。别看黄河泥沙多,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养育这么肥美健硕的鲤鱼,从而区别于一般的野生鱼。泥沙中含有大量的钙、磷等微量元素,这些正是鱼类生存需要的养分,从而导致黄河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腥味少的结果了。
3、泥沙正好帮助鱼类对食物消化。鱼类不像人类,它们是通过鱼腮进行呼吸的,所以这区区的泥沙对它们是没有影响的,也没有堵住呼吸道的说法。而且鲤鱼吞入适当的泥沙还可以帮助它们对食物进行消化处理,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怪不得人家常说水则清无鱼,原来是有这么一番道理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了吗?
前言:本文首发【三战配将君小帮手】的公众号,未授权禁止“抄袭文章”到其他平台。
作者:三国志战略版配将君
大家好,我是三战配将君,每天帮你配将开荒冲榜,和你说求贤令的武将选择,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志战略版最近看到一套比较新鲜有意思的“鲤鱼弓”玩法,可能听名字大家不太了解队伍!就是以“袁术+貂蝉+沮授”组出来的控制流群弓,完全放弃了回复选择走控制+输出的思路!最终在高红队伍比比皆是的环境里,也打出了不少给力战绩,适合喜欢尝试新队伍的玩家使用!
阵容和战报都出自玩家——王鲤鱼
(主将)袁术,战法搭配:夺魂挟魄+熯天炽地
(副将)貂蝉(弓兵宝物),战法搭配:焰逐风飞+威谋糜亢
(副将)沮授,战法搭配:伪书相间+白马义从
接下来上实战对抗战报:
碰到高红三仙盾,在等级兵力和红度劣势的情况下,直接把对面的满红张角给秒了!
满红典藏女王盾,袁术两把火直接烧没了!
这波的熯天是真的猛,一发烧了1.6W,对面张角瞬间暴毙!
遇到半红吴枪,直接低战损打穿!
满红吴枪也就那样,大优势战平!
很多玩家表示这个阵容遇到吴骑这类爆发队伍瞬间就会被秒,实战脸好遇到碰瓷吴骑也是可以接战的!
打父女震慑枪,最终也小赢一手!
玩家“王鲤鱼”本人实战总结:这队目前看来完虐各种张角队伍,无一幸免。打桃园有战损但是能赢,打虎城弓或者骑都是基本无损,我都忘记截图了。因为我貂蝉加了40速,装备基本都是加速度的,所以基本都是混乱自己砍自己或者控死,打满红太尉劣平,因为满宠有被动会清除我袁术的夺魄。我红度不够,打不出伤害。打三势吕看吕布一回合是否爆发,一回合爆发会被秒或者战损极高。打各种枪都随便打,满红吴枪蜀枪都不行。麒麟的战报很少,玩麒麟的看到我白马弓一般都会让,可能以为是吴弓吧。但是打诸葛亮姜维关银屏的队伍基本都是赢的,也不怎么怕诸葛亮算。
同样是红烧鲤鱼,黑的卖38元这种卖88元,你更愿意吃哪种?之前去过一家餐厅,他们的特色菜很有意思,一道菜2条鱼,一黑一红卖116元一份,老板说也可以分开卖,点黑的38元一份,点红的88元一份,价格整整多一倍不止,如果是你你更愿意吃哪种呢?红鲤鱼也被人称之为“燥火鲤”,其除形态艳美,可供观赏外,且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据测定,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超过一般鲤鱼,是人们喜食的宾宴佳品。红鲤鱼的吃法跟大多数的淡水鱼吃法差不多,但鲤鱼的肉质适合红烧!有道是菜入百家,就有百种做法,红鲤鱼也是一样。这期的美食教程呢,天健美食坊就准备拿红鲤鱼分享,我们当地特色的【红烧鱼】做法,喜欢吃鱼的朋友们,就一起来看看怎么做的吧!
在开始正式 *** 之前呢,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食材:红鲤鱼1条,生姜1块,大蒜5瓣,豆豉2汤匙,小米椒3个,小葱1根,食盐2茶匙,生抽1汤匙,蚝油1汤匙,老抽少许,水淀粉适量,料酒2汤匙
详细做法如下:
之一步:先将生姜和大蒜拍扁,然后剁碎成末,再把小米椒切碎,跟姜蒜末放一起,然后加入2汤匙豆豉备用。顺手把小葱切成葱花,装盘备用。
第二步:将红鲤鱼清理干净之后,去掉鱼腥线,两面打上刀花,再淋上2汤匙料酒,撒上1茶匙食盐,用手涂抹均匀,腌入底味去腥。接着起锅烧油,油温5成热左右时,放入红鲤鱼,将红鲤鱼煎至两面焦黄,然后盛出备用。
第三步:锅内留底油,放入准备好的配料(姜蒜末、小米椒碎、豆豉)小火炒香,炒香之后加入2碗清水,然后加入1茶匙食盐,加入1汤匙生抽,加入1汤匙蚝油,加入少许老抽,用锅铲搅拌均匀,大火煮开。
第四步:等锅里的汤汁煮开时,放入煎好的鲤鱼,然后盖上锅盖,中火焖煮8分钟,煮好揭盖,这时的汤汁已经所剩不多了,淋入3汤匙量的水淀粉,然后大火收汁,收汁的时候轻轻推动鱼身,防止糊锅了。
第五步:等汤汁浓稠时,先将鱼出锅摆入盘中,再把剩下的汤汁淋到鱼身上,最后撒上葱花即可上桌!
这样一道做法简单,好吃入味的【红烧燥火鲤】就 *** 完成了,喜欢这道美食的朋友们,就跟着做来试试看吧,保证这个味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啦,朋友们!这期的美食教程【红烧燥火鲤】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在阅读本文教程的过程中,有看不明白的步骤,请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马上给你解答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更好吃的做法,同样也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分享!当然了,如果你想学又暂时没时间呢,也可以先收藏起来哦!
我是给你分享美食的天健美食坊,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吧!
鲤鱼大家都不会陌生,是我们常吃也常钓的一种鱼,但大家可知道有些鲤鱼品种是钓不得更吃不得的,在自然水域中如果不小心钓到了也要立即放生,切勿带回家食用。
最近一位重庆的钓鱼人,在钓鱼时就钓到了一条“黑色鲤鱼”,也正是这条黑色鲤鱼,让他戴上了亮闪闪的银色手镯!那为何一条鲤鱼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让人对它退避三舍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河流
鲤鱼的品种非常多,在各大的水域中都有分布,通常我们钓到和食用的鲤鱼有华南鲤,黄河鲤、镜鲤、荷花鲤四种。在少数水域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稀有的鲤鱼品种,因为数量稀少被列为了保护鱼类。
重庆的这位钓鱼人,钓到的黑色鲤鱼名叫“岩原鲤”,属于二级保护鱼类。可能说到这种鲤鱼大家没听过也没见过,因为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岩原鲤俗称岩鲤、墨鲤、黑鲤鱼,是我国特有的水生鱼类。
保护鱼类岩原鲤
岩原鲤和大家常吃的鲤鱼有很大区别,它体侧扁呈菱形,颜色较黑,背部隆起成弧形,头小腹部圆,呈一个圆锥形,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很明显的地方是岩原鲤头部到背脊成一个跳跃式的隆起。
岩原鲤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的支流、云南分布于金沙江,生活于江河中有岩石较多的水域,产地在四川乐山、重庆丰都。如今在贵州和广西等地,一些喀斯特地形的河流中也有少量分布。
违法人员
在2021年12月,岩原鲤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三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一条黑色鲤鱼能让人戴上手镯了吧!以前能吃也能钓,但现在别说吃,钓到都得及时放生。
不光是岩原鲤受到了保护,还有很多的水生物鱼类如今也被保护,喜欢钓鱼的朋友应该多注意,多查查哪些鱼能钓,哪些鱼不能钓,以免不知情钓了不该钓的鱼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定格动画 原始烹饪 黑鲤鱼的诱饵 创意趣味视频{"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2jvu6kl11a8jqvbukjg","duration":84.568,"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5075218,"thumb":{"web_uri":"tos-cn-p-0000/36ea84da1c274b028a596ca77ad67482","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84.568,"file_size":5107430,"w":854,"h":480},"normal":{"duration":84.568,"file_size":3934503,"w":640,"h":360},"ultra":{"duration":84.568,"file_size":5108096,"w":854,"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68b4eaf8e66a22f6545955aba1cee48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为什么鲤鱼会成为中国画中的吉祥物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鲤鱼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画中的吉祥物,其一我认为其中很大的因素,离不开从古至今关于鲤鱼的传说"鲤鱼跃龙门"。
《埤雅·释鱼》里说道:"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说是能越过龙门的鲤鱼就会变成龙。
鱼跃龙门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跃龙门说的是跳过去的,那跳不过去的呢?据说从空中摔落下来的鲤鱼,额头上会落一个黑疤。直到现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都还有这么一块黑疤。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所以,人们常常用"鲤鱼跃龙门"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寄托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现在就连幼儿园小朋友的绘本里都有鲤鱼跃龙门这个故事,用来教育小朋友们要积极向上,不要被困难打倒。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鲤鱼代表祥瑞的习俗,大概也是源自于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传说孔子的夫人生了儿子,鲁国国君还专派人送了活鲤鱼祝贺,孔子十分高兴,觉得这是祥瑞之兆,于是便给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其二,我认为鲤鱼会成为吉祥物,还因为他们中的一种,红鲤鱼。
红鲤鱼相传唐代江南之一宰相钟绍京,早年在东龛岩隐居读书时,就在他的洗墨池内养了红鲤鱼,他出山时,用毛笔在鱼颈画了一个环,以便回来相认。
红鲤鱼通体红艳,仪表美观。而我国素来以红色为吉祥色,故此红鲤鱼便自然而然的染上了"吉祥"意味。
其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比较注重"吉利"一说,而"鱼"与"余"互为谐音,很多祝福词汇或吉祥词语中常常会带有"余"字,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等,"鲤"和"利"也互为谐音,并且鲤鱼的名气和典故以及寓意都是极好的,这便使得鲤鱼的名气仿佛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综合以上三点,鲤鱼,或者说红鲤鱼,一路平步青云,超越其他鱼类,成为了我国画中的吉祥物。
想来现在转发锦鲤的行为,也与这三点脱不了关系吧。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转发这篇锦鲤,会有好运哦。
闲言碎语不要讲,直接进入主题。本篇介绍的都是万恶的鲤科鱼类,统一特征就是有叉状肌间刺......
黄河大鲤鱼
之一种,当然是位居鲤科科长的鲤鱼。鲤,学名Cyprinus carpio,鲤属。体长可达1m左右。体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口下位,须2对。鲤鱼都是有“须”的,总有人分不清草种金鱼和锦鲤,其实很简单,锦鲤有须而金鱼无之。
镜鲤
鲤鱼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河鱼,有两千多年的养殖历史,各地品种很多。其中镜鲤/C. carpio var. specularis原产欧洲,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入国内,东北地区多见,特点为:皮肤光滑,仅侧线部和背、腹部有少数大型鳞片,故俗名“三道鳞”。
糖醋鲤鱼,鲁菜之经典名菜
鲤鱼属于底栖性鱼类,食性荤素皆有,惯常水底“刨食”,土腥味较重,非泥底(卵石、砂石)的清水环境或者网箱养的稍好。因肉质粗糙,且有腥味,故不宜清蒸,一般都是重口味做法,如红烧鲤鱼、糖醋鲤鱼等。
鲫鱼
第二种,鲫,学名Carassius auratus,鲫属,俗称鲫拐子、鲫瓜子。体长不过20厘米,体侧扁,稍高,无须,和鲤鱼区别明显。一般呈银灰色,背部较暗,鳍灰色,但因生存的环境不同,形体与颜色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塘养的偏深,河鲫颜色较鲜亮。
鲫鱼
如果把鲫鱼推为淡水鱼之冠,恐不服者众,但至少它是鲤形目之翘楚。其肉味细嫩鲜美,几无腥味,可清蒸可做汤可酥炸,唯刺多令人懊恼,这是鲤形目鱼类的通病,不独鲫鱼然。
鳙鱼
第三种,鳙,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鳙属,也叫花鲢、胖头鱼。体侧扁较高,体长大1m余。背面暗黑色,具小黑斑。鳙鱼为四大家鱼之一,系我国主要淡水鱼养殖对象,栖息水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
剁椒鱼头
鳙鱼肉质尚可,适用于烧、炖、清蒸或油浸,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其清淡鲜香的特点。其头大且富含脂肪,胶质较多,口感香滑鲜嫩,故鳙鱼以鱼头为尊,砂锅鱼头或剁椒鱼头是其更佳归宿。
鲢鱼
第四种,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鲢属,俗称鲢子或白鲢,四大家鱼之一。体侧扁,较高,长达1m余。其外观和鳙鱼相似,鳞片小而密,眼部均位于侧线水平下方,但鲢鱼体色通常银灰色,头部虽较大但远不及鳙鱼。鲢鱼肉质不佳,做鱼圆尚可,也能凑合充当酸菜鱼的原材料。
草鱼
第五种,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草鱼属,亦称鲩、油鲩、草鲩、白鲩等,四大家鱼之一。与前述几种鲤科鱼类不同,草鱼体延长,呈亚圆筒形。体长大1m余,体青黄色,鳞片较大,如同鲤鱼。
草鱼
草鱼肉质细嫩,且肌间刺较少,腥味亦较轻,故以清蒸、油泼为佳。广东顺德一带喜食草鱼鱼生,但风险较大,顺德人肝吸虫感染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另有“海鲩”之说,实为低盐度水养殖的草鱼,生食仍不安全,惜命者切记。
青鱼
第六种,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青鱼属,也叫黑鲩、螺蛳青,四大家鱼之一。青鱼的体型和草鱼略似,均为亚圆筒形,体长达1m余,但青鱼体色青黑,鳍灰黑色,不如草鱼清秀俊美。
罕见的大青鱼
青鱼可以长得很大,记录更大150公斤,标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肉质不错,可做熏鱼、鱼干或者鱼圆。注意,市面上还有一种海产“青鱼”,实为鲻鱼,外观和淡水的青鱼本尊略近似,但实际上相去甚远。
第七种,团头鲂,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鲂属,即著名的“武昌鱼”,有时候也叫鳊鱼。其个头不大,一般在165~456毫米之间,体侧扁而高,略呈菱形,在常见鲤科鱼类中属于骨骼清奇一路。
团头鲂肉质细嫩,肌间刺少,适宜于清蒸。菜品鱼肉淡爽鲜香,外带姜丝麻油,香气扑鼻。另,团头鲂虽有鳊鱼之别名,但事实上鳊鱼另有其鱼(比如长春鳊),外形近似,难以区分,但团头鲂有13根半大刺,鳊鱼则是13根大刺,诸位吃客不妨仔细观察一下。
翘嘴鲌
第八种,翘嘴鲌,学名Culter alburnus,鲌属,著名的长江白鱼即指此也。 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其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故曰“翘嘴”。 其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 白鱼如切玉”形容之。适于清蒸。另有近缘种蒙古红鲌。
赤眼鳟
第九种,赤眼鳟,学名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赤眼鳟属。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我在武夷山吃过此鱼,味道不错,其鳞片较软,可以不去鳞而直接吃掉。
黄尾鲴
第十种,黄尾鲴,学名Xenocypris davidi,鲴属,江河中下游及大型水库的常见中型鱼类,一般叫“黄尾巴”,垂钓爱好者对其应该更为熟悉。体长稍扁,头小而尖,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的斑块,尾鳍桔黄色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口味和翘嘴鲌较为接近,烹饪推荐清蒸。
光倒刺鲃
第十一种,光倒刺鲃,学名Spinibarbus hollandi,倒刺鲃属,俗名青棍、光眼鱼、粗鳞鱼。体形近长筒形,尾部侧扁,眼眶上缘具金黄色荧光,上颌及口角各具须1对,鳞片较大,背鳍前方有一根平卧前伸的倒刺。此鱼肉质细嫩,味鲜美,在广西福建等南方等地特别受欢迎。
鳡鱼
第十二种,鳡,学名Elopichthys bambusa,鳡属,也叫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其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深灰色,颊部及其它各鳍淡黄色。为凶猛性鱼类,吃小鱼小虾。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
我能想到的较常见鲤科鱼类就这些了,全是淡水鱼。整个鲤形目6科256属2422种,基本都是原教旨主义的淡水鱼,只有少数种类在冬季会到海边觅食。鲤形目的鱼类具有肌间刺,这就是河鱼刺多之刻板印象的由来。上述十二种种,也就是团头鲂、草鱼等刺略少,其余都是刺多到令人怀疑人生,我通常都是拒绝的......
鱼友私信问我?鱼缸里为什么要养一条黑色的鱼?
我是爱养鱼的豹哥,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解答。特别是第二个,那是国人的传统文化。
1,养条黑色的鱼,让鱼缸更具观赏性。
在日常养鱼中,特别是养锦鲤的鱼友们,在缸里总会放一条黑色的锦鲤,也叫墨鲤,乌鲤。
黑色的鱼在缸里和其他体色的鱼,在颜色上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提升鱼缸整体的观赏性。同时,鱼缸开灯之后,鱼缸里的鱼,颜色非常艳丽,有一条黑色的鱼,还可以作为鱼病的风向标,像白点白毛这类观赏鱼疾病,能够更早的发现。毕竟黑色的鱼,身上长点东西就很明显。
2是从国学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鱼缸养一条黑色的鱼。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黑色的鱼,或者说要买一条黑色的鱼。
国学讲究阴阳平衡,养鱼就是想讨个好彩头,图个吉利。这是我们国人的传统。
像金玉满堂,
年年有余,
鱼和玉还有余,读音谐音相似,有着吉祥如意,生活富裕的含义。我是爱养鱼的豹哥,点个赞,感谢您的鼓励,我会持续分享更多的养鱼知识。
红鲤鱼 黑鲶鱼红鲤鱼 黑鲶鱼
星期日,承包鱼塘的表姑送来了四尾活鱼:一对红鲤,两条黑鲶。鱼儿们嫌脸盆窄小,又蹦又跳,弄得盆底儿“叮哐”响,水也溅了一地。
十岁的独生女儿,见了这几个
不安分的鱼“伙伴”,高兴得手舞足蹈。
当晚,本想来一顿鱼肉大餐,却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她牺牲了看动画星片的时间,把浴缸洗涮干净,注满清水,将红鲤黑鲶堂而皇之地请进浴缸,并声言:从今以后,全家人都洗沐浴。女儿这种珍爱生命的做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赞赏,我这个馋嘴的父亲,也只好用咸带鱼当了中秋节的下酒菜。
红鲤鱼,黑鲶鱼,遇上了有佛心的女儿,逃过生死一劫,成了万幸之鱼。女儿对它们宠爱有加,每天放学回来,都带回上好的鱼食。没几天,它们都恢复了元气,在浴缸里追来逐去。小小的浴缸,成了它们欢乐的世界,涌起了生命的波澜。
受了女儿 的感染,我也开始关心起浴缸里的红鲤黑鲶来。它们虽然同是深水层生存的鱼类,但其形态和习性却不相同。
红鲤比黑鲶长得美丽。在白色浴缸的映衬下,两条红鲤如同两把红梭一样般,在浴缸中穿来穿去。池水清清,红白相映,水花飞溅,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织出了红色生命的节奏和韵律。
红鲤用红色在浴缸里写出了生命的活力,黑鲶却用它那不动的身姿向人们展示了静止的美。黑鲶不生鳞片,黑色的皮肤上长着几块不规则的深色黑瘢;宽阔的大嘴,一张一歙地在吞吐水底世界;圆而又小的眼睛,不眨不动,静观红鲤搅起的旋转水流。它静卧水底,泰然平和,任凭红鲤在它的上面兴风作浪。你就是用手触动它一下,它也不会像红鲤那样暴跳如雷,只是微微挪动一下身体,照样保持它那不与凡人相计较的绅士般的姿态。
女儿喜欢红鲤的美丽与活泼,对黑鲶的沉静和冷默略有微词。每天放学,除了给鱼喂食外,总要与红鲤逗耍一番。浴室里不时地传出红鲤的“噼噼啪啪”的戏水声和女儿那“叽叽嘎嘎”的嘻笑声。女儿给了红鲤生命,
红鲤给了女儿欢乐。
女儿对黑鲶的微词,在半月后给鱼儿换水的时候便彻底地消除了。那天,她喂完鱼食儿,便拔去浴缸底上的放水塑料塞儿,浴缸里的水便旋转着向下漏去,水面在不断地降低。红鲤感受到了危机,在浴缸里“噼啪”乱跳,面临险境,表现出一种恐怖的情绪。这时,静卧不动的黑鲶在缸底快速地游动,四根触须如军用探测器一般,触触点点,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当触须触到漏水孔洞时,便不顾一切地爬过去,用宽厚的腹部盖在漏水孔洞上,柔软的腹肌将孔洞堵得严严实实。立刻,水流停止下漏。女儿以为它是无意识的,用手把它推到一旁。而另一条黑鲶却迅速地扑过来,将孔洞严严地堵死。被推走的一条也急速地反转身来,守在孔洞旁边。
每次换水,黑鲶都勇往直前,堵塞漏洞。虽遭百般阻挡,仍然义无反顾。
女儿惊叹起来,不住地赞赏鲶鱼的高智商,真心地佩服鲶鱼的责任感。说鲶鱼是“水族中的英雄、鱼类里的卫士,黑鲶比红鲤更美丽!”
面对憨态可掬而又灵性十足的黑鲶,女儿产生了要把它们放生的念头,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黑鲶被放生在百里外的大水库里,女儿说,让它和它的子孙们去为鱼类造福、也为人类造福吧!
黑鲶慢慢游向水库的深处,它那黑色的身影,渐渐地与水底碧天融为了一色……
水库
鲤鱼,这是我国一种极为常见的鱼类。它不仅在历史上被尊称为“淡水之王”,而且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鱼类之一。尽管如今鲤鱼可能在一些地方不再备受青睐,甚至受到南方人的冷落,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我国有着多种不同品种的鲤鱼,而它们分布广泛。如果你喜欢垂钓,那就需要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鲤鱼都适合入菜,也并非所有的鲤鱼都适合捕捞和食用。
以下这五种鲤鱼,如果你捕捞到了它们,请务必立即释放它们。因为它们都属于“牢底坐穿鱼”,意味着它们既不好吃也不适合食用。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值得保护的鲤鱼品种。
①黑鲤鱼
黑鲤鱼的名字已经透露了一些信息,它与普通的鲤鱼在外表上有相似之处,但全身呈深黑色,因而得名。有些地方也称之为黑鲤、墨鲤或岩鲤,而它的学名是“岩原鲤”。这一命名与它的栖息环境有关,因为黑鲤鱼通常选择栖息在多石块和岩石缝隙之间。
与一般鲤鱼相比,黑鲤鱼在体形上差异不大,都属于鲤形目鲤科原鲤属。不过,黑鲤鱼的头部呈深黑色,鳍和尾鳍后缘也呈深黑色。此外,在阳光下,它们呈现出淡紫色,非常独特,因此也较容易辨认。
黑鲤鱼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上等的美食鱼类。然而,过度捕捞、环境恶化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导致了黑鲤鱼数量的锐减,现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保护鱼类。
②乌原鲤
乌原鲤与黑鲤鱼在外观上极为相似,这也是鲤科原鲤属的一种鱼类。它在民间也有一些别名,如乌鲤、墨鲤、乌鲫、乌钩、黑鲤等。
乌原鲤通常栖息在江河中下层,喜欢居住在流水深处的岩石水域中,也能在流速较慢的水域底部生活。这种鱼的特点在于腹部和体背部呈暗黑色,腹部则呈银白色。鳍部和鱼鳞的前部都有黑点,形成明显的纵纹。
乌原鲤也曾被视为一道非常美味的食材。然而,野生种群如今已经十分罕见,在西江水系的干支流中仅有少量分布,已被列为易危物种,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保护鱼类。
③中鲤
中鲤,又被称为菜呼、麻鱼、马边鱼,学名为小鲤。它属于鲤科鲤亚科鲤属中鲤亚属。这种鱼虽然形态类似鲤鱼,但体型较小,因为生长速度缓慢,通常体长只有120-160毫米,体重不易超过半斤。
值得一提的是,中鲤是我国特有的鱼类,分布范围非常有限,目前仅存在于云南滇池,数量稀少。它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而在2008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CR)物种。
④大头鲤
大头鲤,如其名,头部特别大,是一种与普通鲤鱼相似的鱼类。它在民间也被称为江川大头鱼,属于鲤形目鲤科鲤属脊索动物。
虽然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相似,但它的头特别大且长,甚至比体高还大,因此容易识别。此外,它的嘴巴也很大,但嘴唇较薄,偶尔在口角会有一对领须,非常微小。
然而,大头鲤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有限,主要生活在云南的星云湖和杞湖等水域。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极高,只能在水深湖泊和水库、水质清澈的环境中生存,一旦受到污染或离开水面,就会迅速死亡。目前,大头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⑤青海湖裸鲤
尽管名字中有“鲤”字,但青海湖裸鲤与我们通常见到的鲤鱼有很大不同。它又被称为“湟鱼”,因为它的身体细长,背部呈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为灰白色或浅黄色,有个别鱼体全身呈浅黄色。
不同寻常的是,青海湖裸鲤属于无鳞鱼类,它的体表没有鱼鳞。
这种鱼在过去曾为青海人民提供了巨大的食物支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海遭受了严重的饥荒,粮食严重短缺,而当地居民靠青海湖裸鲤来维持生计,可以说这种鱼在当时几乎养活了半个青海的人口。
尽管青海湖裸鲤曾经美味无比,但由于过度捕捞,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幸运的是,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种珍贵鱼类的种群数量逐渐恢复。
这五种鲤鱼,虽然曾经是常见的食材,但现在它们都成为了受保护的动物。即使它们曾经美味无比,我们也要克制自己,捕捞到它们时,要及时释放,以免给自然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标签: 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