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鲤鱼旗有什么说法
鲤鱼旗,在日本为庆祝五月五日男孩节(鲤のぼり/こいのぼり,日语叫"子供之日"),家有男孩的,家家挂鲤鱼旗。此风俗始于江户时代,原是农历端午节(端午の节句/たんごのせつく)的风俗。以祈祷家中男孩早日成材。和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有关。现改为阳历5月5日。2015年4月28日,日本东京,东京塔挂上了333面鲤鱼旗,以庆祝5月5日的儿童节。
由来:
为什么挂鲤鱼旗呢?江户时代中国"鲤鱼跳龙门"传入日本,传说鲤鱼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黄河的龙门处如果能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头地成为龙,所以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好运的象征,为了祈祷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立起鲤鱼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
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鲤鱼旗取义于中国正史《后汉书》中鲤鱼跃上黄河中的龙门瀑布后变为龙的故事,鲤鱼跳龙门成为立身成功的象征。
在江户时代,鲤鱼旗只有黑色的鲤鱼,但是从明治时代开始开始成对地挂黑鲤鱼和红鲤鱼,从昭和时代开始,又增加了青色的小鲤鱼,表示一家人。
悬挂鲤鱼旗时,一般旗杆顶端要有旋转球或者宝珠造型,下面安装风车,然后旗杆上最上端是五色或者描绘鲤鱼的风幡,以下根据大小依次悬挂黑鲤鱼、红鲤鱼、小鲤鱼等。不过不少公共场合也将鲤鱼旗作为装饰品成排悬挂。
鲤鱼旗会
每年的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五日间,大约会有一千二百条的鲤鱼旗成群地飞翔在相模市高田桥上端。而这个活动就是配合儿童节为祈求小孩子成长为国家栋梁的仪式。祭典大会中飞扬在高空中的鲤鱼旗,是相模市民甚至是全日本人民所寄予希望的所在。
相模原市,位于神奈川县北部,是一个拥有六十万人口的,面积达九十平方公里的绿树成荫的美丽都市。作为首都圈的边缘都市,相模原市积极推行"友爱在人间"运动,使得这座人平均年龄为三十八岁的都市,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更多资讯可登录凯特语言中心官方网站了解
??可爱么?让我们来看看做法吧
?????????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久石譲
今天又要收到推送是不是很开心
这一次要带来的朋友~
又是纸箱! 它真的太神奇了~
双11的快递纸箱又可以发挥作用啦!
只要用心去发现,它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多好多惊喜!
话不多说!马上开始我们的课程。
在课程还没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来个小剧透!
有些小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呢!
鲤鱼旗
在日本为庆祝五月五日男孩节,家有男孩的,家家挂鲤鱼旗。此风俗始于江户时代,原是农历端午节的风俗。
以祈祷家中男孩早日成材。和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有关。现改为阳历5月5日。2015年4月28日,日本东京,东京塔挂上了333面鲤鱼旗,以庆祝5月5日的儿童节。
今天,我们来一起设计自己喜欢的鲤鱼旗吧!
课程准备:长方形纸板 彩色笔 黑色勾线笔 剪刀 吸管 胶布
颜料:黑色 白色 蓝色 红色 彩色笔 双面胶 2号笔
首先准备一个长方形纸板
然后用勾线笔画出鲤鱼的形状
再用剪刀剪下来
接下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设计颜色丰富又好看的鲤鱼
最后把吸管涂上白色颜料
用胶布粘好
那样我们的鲤鱼旗就完成啦
一根吸管可以粘一条或者多条鲤鱼呢
喜欢今天的分享吗,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给我们的分享带来一点动力吧!
本文部分音乐,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快来《格灵同步培优》一起学习吧!1-6年级学生课堂同步学习app。拥有同步精讲,微课,专题课堂等多个课程模块,一年只需99元,即可无限次学习格灵同步培优平台内的海量精品课。
她创新传统岩彩画技法,展现美好寓意,300版唯美版画上线
“蜡画法”(Encaustic)
是古罗马时期独特的蜡加热绘画技法,
公元二世纪的宫廷贵族肖像画
就常使用到这种技法来绘制。
在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
还藏有使用这种古老蜡画法创作的绘画
历经千年之后画面色彩依旧鲜艳。
艺术家张媛媛工作中
艺术家张媛媛就是用这种
几近失传的手法进行创作,
并对技法加以改良,将蜡画法与岩彩画技法相结合,
一边加热蜡一边在亚麻布上描绘图像,
让蜡渗透进亚麻布,
形成如同水墨般的浸润层次感。
张媛媛,花絮,2022
蜡画法 、岩彩、铂金箔、金箔 ,53x33cm
这种特殊的画法,是由张媛媛的导师——
横滨国立大学教授赤木范陆,
经数十年研究,将复原后的技法从欧洲带到日本,
并将技法和配方传授给张媛媛。
由此,她开始将当代蜡画法和岩彩结合创新,
并成为获得上野之森美术馆绘画大奖的
之一个华人女艺术家。
中式审美的圆形构图与古朴璀璨的色彩,在《水映山游鲤图》中组成了一幅雅致并充满传统诗意的画面,营造出了艺术家心中理想的自然与祥和气息。
这件《水映山游鲤图》最引人注意的,是经过蜡加热渗透在麻布中幻化形成的锦鲤。
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2022
*** 300版,丝网版画,50x50cm
锦鲤细节
它们掩映在漂浮闪烁的点点金光之下,给人以灵动可爱的观感。画面中央是中式绘画里用以表现水面的留白,及一枝枝描绘细腻、粉中透白的垂樱,与倒映在水中的蓝色山峦形成色彩上的对比。
艺术家在金箔上用岩彩上色
在艺术家张媛媛的画中,我们能看到宋代文人花鸟画的恬静典雅、西方绘画中的立体空间感以及别具东瀛风情的图像元素,三者糅合中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美感,诗情画意的美好图景跃然纸上。
张媛媛工作室一景
“鲤鱼跃龙门”的故事自古以来就在中日两国之间流传,而五彩缤纷的锦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是美好积极、如有神助的文化象征。
宋代典籍《埤雅·释鱼》中记有“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的说法;在传入日本之后还形成了在男孩节悬挂“鲤鱼旗”的风俗。
张媛媛将蜂蜡混入颜料中
在中日间形成共鸣、寓意美好向上的锦鲤,在旅居日本的张媛媛笔下,是表达自我及抒 *** 感的图像入口。
鲤鱼的形象多次在她的作品中出现,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其创作的元素之一。她的之一件蜡画法及岩彩作品,也是以鲤鱼作为画面主角。
古典西方技法与同样古老的东方美好寓言交汇于张媛媛的画布,也展现出别样的艺术哲思和深刻的表达意义。
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2022
蜂蜡、麻布、金箔及岩彩,65x65cm
《水映山游鲤图》的原作,运用热熔后的蜂蜡渗透在麻布里,再用温润的色调来描绘场景和事物,蜡既能勾勒出阴影的明暗变化,也能表现轮廓和线条,比一般的水墨岩彩媒介更具立体效果;最后,艺术家还会使用耀目的金箔和天然矿物岩彩填充颜色和画面。
艺术家加热蜂蜡后,鲤鱼的轮廓阴影逐渐显现
蜂蜡、岩彩、金箔与麻布融合所产生出的化学反应,让作品展现出浑然一体的丰富层次感与独具特色的东方气质,如同艺术家在平面中创造出了一个视觉平衡的三维诗意世界。
艺术家张媛媛创作中
《水映山游鲤图》呈现出的也是一个春天万物复苏、繁花盛开、山青水秀的盛景。锦鲤戏于水中,垂樱迎风而落,浮于水面,与倒映在水中的山景互相映衬。
画面生机勃勃、寓意美好,饱含着艺术家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现在说起日本的鱼食,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会想到盛产金枪鱼,但在古代日本,金枪鱼其实是一种被长期打入冷宫的鱼类。日本人的口味偏好在历史的流转中经历了很大的漂移。那么,古代日本人提倡吃什么鱼呢?
在遥远的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日本人没有太多的食物选择,却乐得靠海吃海。例如,在神奈川县的“下刀背墓”遗迹中,除了贝类,还发现了金枪鱼、鲣鱼、鲷鱼、海鲈鱼、鳗鱼等海鱼的骨骼。
当时间来到平安时期(794-1185年)时,人们可以接触到的鱼类和贝类品种更多,在《延喜式》中记载了种类繁多的鱼类和贝类品种。包括鲭鱼、比目鱼、三文鱼、鳟鱼、鲤鱼、鲈鱼、沙丁鱼、鲫鱼等等,甚至还有鲨鱼这类令人生畏的动物。贝类包括鲍鱼、贻贝、蜗牛、蛤蜊和牡蛎。近代吃的很多河鲜海鲜似乎都被包括在内,但实际上由于运输和冷藏技术落后,近代以前,日本能吃到鲜鱼(尤其是鲜海鱼)的人口非常有限。大多数海鱼被加工成鱼干或咸鱼制品,而淡水鱼在当时的日本饮食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你可能想不到,在15世纪之前,日本最受尊敬的鱼其实是鲤鱼。《今昔物语集》曾记载,12世纪中叶,在明仁的催促下,一位名叫藤原嘉诚的贵族展示了切割鲤鱼的故事。由此可见,鲤鱼是当时高规格宴席的主导鱼类。此外,由于鲤鱼“形象好,气质佳”,很早就被赋予了各种吉祥美好的含义。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东汉晚期的《三秦记》。尽管《三秦记》本身已散佚,但书中内容多为后世其他书籍引述。《太平广记》卷466“龙门”条就引述《三秦记》中“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龙门山在河东界……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后来,中国“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也传到了日本,所以鲤鱼有出生成材的意义。在江户时代,有五月五日的男孩节(“子供之日”),家里有男孩的家庭悬挂鲤鱼旗(鲤のぼり )习俗,以祈求家中男孩早日成功。
追根溯源,悬挂鲤鱼旗的习俗起源于江户时代的商人。相传一开始,有人用鲤鱼形的小旗来表示“鲤鱼跃龙门”的意思。在后来的演变中,旗帜逐渐变大。今天日本的鲤鱼旗,就像一个鲤鱼形的风向袋,不仅用于家庭节日装饰,而且每年4-5月,一些高速公路用鲤鱼旗代替风向袋来指示风向和风速。
悬挂鲤鱼旗时,一般旗杆顶端要有旋转球或者宝珠造型,下面安装风车,然后旗杆上最上端是五色或者描绘鲤鱼的风幡,以下根据大小依次悬挂黑鲤鱼、红鲤鱼、小鲤鱼等。不过不少公共场合也将鲤鱼旗作为装饰品成排悬挂。
阴阳师鲤鱼旗的含义是答案是什么?问答奖励有哪些?鲤鱼旗的含义是?这是阴阳师6月17日重午节会答题题目,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呢?相信很多玩家还不知道具体的答案,下面就赶紧跟小编一起一睹为快吧
阴阳师鲤鱼旗的含义是什么?
鲤鱼跳龙门
恋爱的好运气
年年有余
答案:鲤鱼跳龙门
鲤鱼旗,在日本为庆祝五月五日男孩节(鲤のぼり/こいのぼり,日语叫“子供之日”),家有男孩的,家家挂鲤鱼旗。此风俗始于江户时代,原是农历端午节(端午の节句/たんごのせつく)的风俗。
以祈祷家中男孩早日成材。和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有关。现改为阳历5月5日。2015年4月28日,日本东京,东京塔挂上了333面鲤鱼旗,以庆祝5月5日的儿童节。
来源:西西软件园
十月水彩合集/只要肯下笔,画画没什么不可能最近好像迷上了做归纳和梳理,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只能是月结,前几天家里断了网,所有几乎不发文少回复,很多人想跟着我画简笔画,我也在筹划,大家莫急。简笔画结束后就闭关画水彩。师傅说,等你的画纸叠得比膝盖高,就算画得有些东西了。
镇楼
十月好像过得十分快,也许是因为异常忙碌带走了大部分的时间。那时候一直坚持着画30天的简笔画,画完后觉着自己的性子变得缓了些许,没以前那么急躁了。
国庆的时候还是每天一画的简笔画,加上有些闲暇的时间,就插空也画了几张水彩,那时候刚入门,师傅就说色彩把控不错,就说不要画着画着把自己画油了。
十月中旬的时候,就按耐不住性子,开始我的水彩,那时候画笔只有三只,一颜彩,一瓷盘,一洗笔筒,一小桌子,现在水彩笔和颜料颇多,有种家大业大的感觉。
之所以学画水彩的缘由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有次板绘的时候让我画水彩风的插画,突然无从下笔,不知道水彩在板绘中该怎么表现,在网上看了许多水彩画,在大二之后再也没接触过水彩了,真的是一窍不通了。我这人也是较真,觉得这不是难事,能征服,就在网上买了三支笔一盒颜彩一本四边封的水彩纸,在二手市场买了个四块钱的瓷盘,然后就这样入了水彩的坑,嗯,深坑。
然后开始动手下笔画水彩了,画了一只糊掉的眼睛和一个小女孩,实在是拿不出手的黑历史呀。而后开始学习,网上看教程,买书,其实我蛮喜欢这样的自己的,较真,认真。
可能因为画画是我20岁后发现的新大陆,起步比较晚了,所以一直很珍惜画画的每一分钟。昨晚看了极限挑战在哈尔滨的那一期,实在太温情了,更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生命是一条长河,没有人能逆流回到过去。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即使路程比别人走得艰辛,但最终都能抵达你想去的远方。
在20岁以前我想着未来的自己可能做任何事情,但是却从没想过我会画画。也许这也是人生的所令人惊喜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但你一定要去尝试。
2017年还剩下一个多月,估计过段时间又有很多人开始做自己的总结,看着别人变得强大,总觉得自己还要再努力一点呢。
说了很多,来看看我的十月水彩的总结。
十月一号之一张:
网上找的图片临摹的。
水彩不比简笔画,不能做到每天一画,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闲下来就动笔画画,现在可能人年纪慢慢往上长了,心也没那么野了,就比较能静下来做好一件事。
可惜年纪往上走却不长心呀,反而变得越来越不懂得如何去和陌生人相处了。水彩画以前画过一些风景的练习,现在就想把人物画攻克下来,越难的越想去玩...没办法,就是长不大。
听了师傅的话,做了一些色彩晕染的练习,做得并不好,但是很喜欢颜色晕开的那一瞬间,感觉特别漂亮。
然后就是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水母呀,鲤鱼旗呀之类的。
然后迷上了古风,就夸下海口说到明年要画100张古风人像,现在才画了五张,简直其路漫漫呢。这是目前最喜欢的一张:
正面照,喜欢就多放一张,哈哈。
第二张古风:
找的照片画的。
之一张古风,型都不准,还好小伙伴地指出了,在每一次都能进步一点点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然后就是一些美好的小图:
可爱的小男孩:
好喜欢鱼呀,气泡啊,水母呀,画水彩起来感觉很赞!
简单的古风人物练习
你拍我画画崩了,懒得发文。
很喜欢的小女孩呀!
然后就是一些没画完稿:
然后就是我的水彩大合照:
说说感受吧:
画了一个多月的水彩后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改进,步履不停。当然,也学到了很多,也觉得在不断的练习中自己进步得很快。
也许,真的等我画的水彩纸叠得比我的膝盖还要高了,就能变得很棒的画手了!
今天是日本的儿童节,和中国儿童节六月1日不一样,日本把儿童节定在五月5日,是国家的法定假日。儿童节意在“重视孩子的人格,谋求孩子的幸福的同时,也要感谢母亲。”但你知道吗,日本儿童节的起源及其特有的装饰品,都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的日本用公历来过农历的节日,所以五月5日也是日本的端午节,古代人认为端午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再者端午节挂的菖蒲,在日语里和“尚武”谐音,所以就把这一天定为男孩节(女孩节定于三月3日上巳节,日本又叫桃の日,但是现在五月5日是统一的儿童节)。
在日本的儿童节这一天,家里有孩子的人家都会挂起鲤鱼旗(鯉のぼり),鲤鱼旗的来源于中国古代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在儿童节这一天挂起鲤鱼旗, 希望自己家里的孩子可以身体健康,出人头地。
鲤鱼旗的挂法也有讲究,最上面的一个幡,日语里叫(吹き流し),象征着瀑布的意思,通常由青、赤、黄、白、黑五色组成,取自中国的五行。之一个黑色的鲤鱼代表父亲,第二个红色的鲤鱼代表母亲,再往后的蓝色、绿色等代表孩子,现在家里有女孩也挂上粉色的鲤鱼旗,所以看一个人家的鲤鱼旗,就知道这个家里有几口人,几个男孩几个女孩了。
文久二年(1862年)四月,京都伏见寺田屋,萨摩尊攘的义士与藩兵发生残杀,多人丧命。时局至此为之大变。
这一年的五月节前夕,梅雨日夜淅沥,没有休止。无量寺门前町贩卖纸笔的绘屋门庭冷落,只有几个熟客偶尔上门购置一些零碎玩意。生意清淡,绘屋请不起伙计和生徒,店主宗达外出奔忙的时候,只得让十二三岁的男孩平八一个人留着看店。
五月节正日子那天,梅雨居然停了,街道上一滩滩的水迹倒映着天上层层的云朵,像是有青紫的鲤鱼在里面慵懒地游动。这么清爽的早晨,町道上除开匆忙赶路的小贩,只有早归的酒客。安安静静的,有些恍惚。
绘屋里也没什么人,倒是有一个洋装的老人,仔细淘换着店里的浮世绘。都是些三文不值二文的赔钱货,平八问了两句没有回应,便没兴致继续陪他尬聊。
平八走到店外,爬到门前的高杆上,挂起鲤鱼旗的风幡。晨风吹动,旗帜猎猎飘扬,平八的心中也鼓起了风,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喂,你在做什么。赶快给我扯下来。
平八低头看时,发觉是三名喝醉酒的武士,摇摇晃晃地指着自己在喝骂。
平八紧张起来,慌忙从旗杆爬下来,却被武士四面围住。
这不对底,你要把它拿掉。这是清国的鲤鱼过龙门,来自敌国的物品,怎么可以堂而皇之挂在高处。
武士推搡着平八,声音越来越大,命令他去把鲤鱼旗取下来。平八不乐意,只是走不脱。
你们不要欺负孩子。不过是节日里小孩游戏的小小风向袋,哪里就值得诸位武士老爷大动肝火。
不知何时,那位洋装老者走出绘屋,平声静气地加以解劝。
武士打量了一下老者,越发气怒起来。
你这异国装束的奇形者,分明不把国风文化放在眼里。日本有你这样的国贼是好不了的。你赶紧把身上的奇装异服给脱下来。
武士握紧了佩刀,咬牙说着狠话。老者只是笼着手不作声。
武士摆了一个萨摩示现流的起手式,大喝一声冲了过来。
今天便叫你见见攘夷志士的刚直之气,天诛国贼。
只听得一记震耳欲聋的轰隆巨响,平八的耳中像是锣鼓喧天地做了一番水陆道场。定下神来才意识到武士的胸口绽放出来一大片暗红的光,仿佛盂兰盆节盛放的烟火。
武士的身体用力折向后方,渐渐支持不住,啪的一声拍在地上。另外两人完全吓傻了,竟不能动弹。
洋装老人把手铳丢在地上,轻轻说了一句话。
文明开化这么多年,还有这样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实在是国家的大不幸。
说罢就施施然走开了。
头顶的高杆上,鲤鱼旗迎风招展,默不作声。
(完)
本文属于【文行忠信】宗伯学知识普及系列第十篇,作者宗伯正曜。
本文内容目前还没有被主流史学界与文学界认可,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
鲤鱼旗叫做皐幟(读音高知),就是鲤鱼形状的风幡,日本民间叫做鲤鱼幡。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普通家庭如果生了男孩就会在屋顶悬挂鲤鱼旗。
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中华先秦士隐礼:屋缚。
先秦士族如果生了儿子会在自家屋顶上升起绣着家徽的旗子,象形和象征淄布冠后面的飘带(淄布冠,布衣士人的帽子),寓意着将来孩子会成长为一个优秀士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同时也是告知、祈求祖先和神明保佑。
这个礼仪叫做屋缚。士族悬挂,庶族违礼;生男孩挂,生女孩不挂。
到唐朝时期,男子士人流行佩戴鱼符、鱼袋,民间百姓则把“屋缚”做成鱼的形状,祝福孩子长大以后能当官,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从此开始学习中国悬挂鱼幡,鱼幡并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最早还有龟旗、兔旗。
日本挂鲤鱼旗是从武士一族开始,没有固定日期,明治维新之后使用格里历(即现在的公历,原基督教历法,现代西方故意淡化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或西元历),把5月5日定为日本男孩节,从此每年这一天家家升起鲤鱼旗。
以上是鲤鱼幡的一些简介。
最后出一道思考题:下面宗伯正曜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我解释其中的上半阙。
鱼杼承露紫绯赐,
屋缚蹀躞胤皐幟。(蹀躞,读音叠泄,男子大带上的配饰。)
慷慨筑歌觑侠聂,
南作泾渭剑作诗。
上半阙答案:鲤鱼幡的鲤鱼造型来源于唐朝四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帝赐鱼袋,四品穿紫袍,七品穿红袍,唐朝时期叫做承露囊,先秦起源于屋缚之礼,唐朝民间叫做蹀躞七事,鲤鱼旗流传到日本之后叫做皐幟。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宗伯学(古儒学)弟子,老师:鲁姬丘子(孔子),诸葛孔明(卧农先生),宗伯牖中先生。本文属于【我来自周朝】系列丛文,如想要了解周朝以前的《古传诗经》,请大家关注我写的一些秦朝之前古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