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录以来更高和最重的马,简直是一个怪兽。
这一坨粘糊糊的东西就是DNA。
克罗地亚的拉斯托克,在这里生活你愿意吗
弱肉强食
海龟被鲨鱼咬掉了身体,但仍然活着。
清澈的天空、废弃的巴士、无人机和相机。拍摄乐趣无穷!
一颗陨石降落在挪威的某个地方,这张照片是在 S?rkedalen 拍摄的。请注意,所有的光都来自陨石。
80年代中国日常生活图片
这棵树看起来像一个颠倒的人。
意大利托斯卡纳
这种壁虎伪装真的是天衣无缝
一颗霸王龙的牙齿
微距下的蜘蛛脚
澳大利亚的鲨鱼湾
蜂鸟用花瓣做浴缸
这个戒指用威士忌酒桶木、陨石、银 *** 而成。
密尔沃基雄鹿队 50 年来首次赢得 NBA 总冠军。恭喜!
美洲虎,美洲虎一般指美洲豹,明明是一只豹为什么非得称之为美洲虎呢?很奇怪
美国 - 墨西哥边境
定制储物柜
柏林人行道涂上曲线,看着让人腿软。
Rainey Bethea 是美国最后一个因谋杀而被公开绞死的人。
新西兰塔拉纳基山沙漠公路
这家伙被座头鲸吞下并吐了出来,幸免于难!
要教你的孩子学会说NO
加利福尼亚州一座被火焰覆盖的小山。
这些是华丽的北极野兔,速度快得惊人能跑60公里/小时
墨西哥鳄鱼蜥蜴
国外培育出来的专门用来食用的牛,无论是体型还是肌肉,都相当完美
1万年的冰川正在融化
再好的羽绒服也抵不上企鹅的皮毛,难怪它可以抵御严寒。
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他们可能看不到了
穷会激发你的创造力,你是否想过饮料瓶可以用来盖房子
最适合考科目二的街道
一张至少看5次以上,才能看懂的照片
1.一群纵纹腹小鸮。如果你生活压力大或心情不美丽,那就搜纵纹腹小鸮的图片看吧,它们真的萌而风趣,可解压,可治愈。
2.这里是狗之坟场,这里埋葬了很多忠诚的狗。有个善心人,给予了每条狗一截树枝玩。事情很小,却令人感动到热泪盈眶。
3.你见过五彩缤纷的彩虹,那你见过彩虹的落脚点吗?想起一句话:“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每一个人都该热爱生活,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美景与佳人。
4.主人已在图二为狗子选好了一个墓地。男子的眼里,满满的都是烧水、起锅、拔狗毛、炖狗肉的样子。
5.海鸥正在吞食一只小鸭子。云南昆明属于内陆城市,但在昆明的滇池可以看见海鸥。
6.猎豹腾空捕食斑羚。大自然的残酷,衍生了大自然的狂野之美。
7.跳羚一个虚晃假动作,将捕杀它的狮子晃去了千里之外。在非洲大陆,每一种动物都身怀绝技,跳羚擅跳,猎豹擅跑,鬣狗擅谋,花豹擅藏......那些啥也不擅长的,埋葬在优胜劣汰的法则里。
8.红嘴牛椋鸟。它喜欢在牛身上找蜱虫、苍蝇、蛆等昆虫吃。红嘴牛椋鸟做窝时,也是就近原则,直接拔牛毛做窝。
9.草原犬鼠在自我陶醉。草原犬鼠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土拨鼠,它有一个很火的表情包“啊—”。其实,土拨鼠的声音不是“啊—”,而是“啾啾”,有点像麻雀叫。
10.猫头鹰的腿是大长腿,这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11.三只帝王企鹅在研究海狗。帝王企鹅:“你不是狗吗,能不能汪一声。”海狗:“你们不是鹅吗,能不能曲项向天歌。”
12.摄影师在拍长鼻猴,长鼻猴向摄影师发出了警报,这是不领情啊!摄影师将来会告诉这个长鼻猴:“你的照片入围了2022年搞笑野生动物摄影奖。”
13.这张唯美的图拍摄于维多利亚乌尤尼盐田。洁白之云、清澈之水、优雅之鸟,此照片美不胜收。
14.小黑猩猩在使用木头。黑猩猩是这个星球第二聪明的动物,之一聪明的是人类。
15.一只食蜂鸟在怒吼另一只食蜂鸟,像极了一个生气的妻子,在对丈夫喋喋不休。而丈夫呢?心如止水,置若罔闻。
16.非洲野牛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与狮子展开了殊死搏斗。
17.翻车鱼有多离谱?翻车鱼小时候只有0.00004千克,长大后有3500千克,体重暴增了8750万倍。
18.巨蜥凶残地捕食家猫。巨蜥内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它的外表不但恐怖,还布满毒菌!
19.鲑鱼对棕熊发起了反击战,这个打脸,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20.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确的热爱自然,是欣赏自然而不破坏自然。
21.野猪越调皮,吃瓜群众越开心。
22.不是兔子会缩骨功,而是兔子的胖是虚假的胖。
23.花豹爬在树上守护着它的羚羊肉。留在树上太无聊,下树食物会被其他捕食者抢走。花豹拥有了一个幸福的烦恼。
24.花豹对豪猪虎视眈眈,豪猪想对花豹万箭齐发。花豹很聪明,它有能力杀死棘手的豪猪,但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25.棕熊下可潜水捕鱼,上可爬树掏鸟窝,是身手全面的顶级捕食者。
26.海雀捕鱼和韩信点兵一样,力求多多益善。
27.螳螂堪称昆虫界的鳄鱼,它以静制动,出手果断,吃起猎物时生吞活剥,看上去很残忍。
28.叶猴打架,拳打对脚踢。它们打架的样子告诉我,六小龄童老师演孙悟空演得真好。
29.狐狸为了捕食,一头栽进了雪里,混口饭吃不容易啊!
30.优哉游哉的国宝,它是不是意识到自己是个国宝了呀。
31.迷路的、孤独的、落单的企鹅,祝你好运,愿你早日找到组织。
32.人与自然,天作之合。
33.泛着绿光的猫咪。这是一只流浪猫,它无家可归,只能长期睡在修理店的门边。而修理店的门边,有一地的绿油漆。久而久之,这只猫成了泛绿光的网红猫。幸运的是,尽管猫的颜色很诡异,但它的同伴们并没有嫌弃它。
34.一群狮子在捕杀一只非洲野牛。狮子捕杀非洲野牛绝非易事。非洲野牛的平均体重500千克,狮子的平均体重为180千克。非洲野牛和狮子一样,都是群居动物,狮子会发起群攻,非洲野牛就会进行集体防御,并展示出“一牛有难,千牛支援的场面”。狮子捕杀非洲野牛时会谨慎,它们只捕杀落单的非洲野牛。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狮子葬身于非洲野牛的犄角!
35.大鳄鱼偷袭猎豹,猎豹被拖下水,凶多吉少啊!
36.图中有一条名叫美国铜头蝮的蛇,你找到了吗?
图片来源于 *** ,侵删。
同样是史前巨兽,为什么鳄鱼可以完胜恐龙,一直存活到现在?说起史前巨兽,相信大家都会马上联想到大名鼎鼎的恐龙,在我们的印象中,恐龙凭借自己强大的物种优势,全面霸占了当时地球上的生态位,而其它的物种似乎只有在一旁边瑟瑟发抖的份。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物种都是这样,其实在恐龙横行地球的时代还存在着其它的史前巨兽,比如说鳄鱼。
鳄鱼是一种肉食性脊椎类爬行动物,它们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可谓与恐龙同时代的远古生物,目前已发现的远古鳄鱼化石显示,在恐龙时代的鳄鱼不乏体型巨大的种类,比如说当时一种名为“帝鳄”的鳄鱼,就可以达到身长8至13米、体重4至11吨的“吨位”,拥有与巨型食肉恐龙抗衡的能力。因此可以说,鳄鱼这个物种完全可以配得上“史前巨兽”这个称号。
我们都知道,在6500万年前的某一天,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降,从此以后地球上就没有了恐龙,和恐龙一起告别地球舞台的,还有当时的大约76%的物种。然而鳄鱼却逃出了生天,在现在的地球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鳄鱼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个问题,同样是史前巨兽,为什么鳄鱼可以完胜恐龙,一直存活到现在?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
需要指出的是,6500万年前的那颗陨石对恐龙的直接伤害并不是很大,而真正让恐龙灭绝的原因,其实是这颗陨石在地球上造成的一系列事件,比如说火山、地震、全球性森林大火等等,这些事件造成了地球上空布满了尘埃、灰烬等细小物质以及气溶胶,从而使绝大多数的太阳光无法到达地球的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的植物就因为无法顺利地进行光合作用而渐渐枯萎,这就造成了恐龙食物链的崩溃,进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在过去的日子里,考古学家在白垩纪至古近纪界线的上方1.4米的位置发现了恐龙化石的存在,这足以说明恐龙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还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那鳄鱼这种史前巨兽又是怎么挺过这段艰难的日子的呢?
鳄鱼主要分布在沼泽、湖泊、河流以及山涧等潮湿区域,对于大型食肉动物而言,这种环境中很难获得充足的食物,并且即使是有充足的食物,也经常是不连续的,比如说一只鳄鱼在某一天可能会捕获到一头大型的猎物,而在接下来的很多天里却一无所获。
因此鳄鱼进化出了一种独特的本领——极低的代谢率,鳄鱼本身就是一种变温的爬行动物,这就意味着,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理机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极低的代谢率,就赋予了鳄鱼强大的抗饥饿能力。
研究表明,鳄鱼在饱餐一顿以后,通常都可以在接下来的长达几个月时间里都不用进食,甚至有些鳄鱼还创造了吃饱后3年不进食的“优异成绩”。但显而易见的是,拥有强大的抗饥饿能力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吃东西,既然恐龙的食物链都已经崩溃了,那鳄鱼又是吃的什么东西呢?
陨石撞击造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大量死去,但与此同时,这些死去的生物也给残存下来的其它生物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有机物,在雨水的冲刷之下,这些有机物就会不断地汇聚在那些地势较为低洼的潮湿区域,而这类区域通常都是鳄鱼的栖息地。
当然了,鳄鱼是不能直接摄取这些有机物的,但那些生存在这里的微生物却可以做到,可以想象的是,这些微生物又滋养了生活在这里的鱼、虾、蟹等更大的生物,而因为鳄鱼只需要一点点食物,就可以保证自己最基本的生理机能,所以它们完全可以依靠这些小鱼小虾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总而言之,鳄鱼这种史前巨兽之所以可以完胜恐龙,一直存活到现在,主要应该归功于它们强大的抗饥饿能力,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鳄鱼都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事实上,现在地球上生存的鳄鱼只有20多个种类,并且其中的一些已经是濒危物种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有五位古人,遵从“鳄鱼法则”取得不一般的成绩,你也可以一试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奇妙的法则,名叫“鳄鱼法则”,该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启示,也为我们找到了成功的途径。古人也曾合理运用过“鳄鱼法则”,至于他们都是谁?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鳄鱼法则”指的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只有舍掉一些东西,才会保住整体,不至于令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止损必须要立即行动,不得有任何延误,否则的话可能会让机会稍纵即逝。
对于这一点,古人就为我们做出了垂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一、勾践
春秋五霸之一的勾践,曾是越国不可一世的君王,他曾击败吴王阖闾,准备征讨天下。然而,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却励精图治,带着复仇的怒火灭掉越国,甚至还将勾践本人俘虏至国内。为了能够重新回到国内,勾践只能自甘堕落的为夫差牵马,为夫差尝粪,整日睡在草席上品尝苦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卖力讨好之下,勾践舍弃了“尊严”,他终于能重回越国,并带领民众顺利击败吴国,将吴王夫差逼死一雪前耻,成就了一代霸业。毫无疑问,勾践在忍辱偷生中获得一线生机,最终获得了成功。
二、司马迁
历史上最权威的史书究竟是什么?答案当然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毕生的心血,却也饱含着心酸血泪。司马迁曾经为降将李陵辩护,却遭到了汉武帝的处罚,令其本人遭遇到奇耻大辱的腐刑。然而司马迁却并未放弃,他舍弃了“耻辱”,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为后世留下了最完美的经典。司马迁懂得取舍,他却成就了自己的英明,铸就了时代的辉煌。
三、乔致庸
有句俗话叫做“无商不奸”,商人以利益为目的,往往会做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勾当。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乔致庸就是其中之一。
乔致庸曾一直经营茶叶生意,并经常贩卖茶叶至俄罗斯地区。然而,茶叶本是易碎品,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导致买家因此而蒙受损失。为此,乔致庸特意让人将一斤装的茶块增至一斤一两,而其他几家比他实力更大更强的东家,却没有如此的魄力。乔致庸“魄力十足”以人心换人心,虽然损失了一两茶叶,却顺利地开辟了俄罗斯的茶叶市场,成为一代著名茶商。
四、武松
《水浒传》中曾有一个著名的桥段,就是武松断臂。武松是一名悍勇之将,曾靠着自己的武艺为梁山立下大功。在梁山对战方腊的过程中,武松与郑魔君厮杀,却未防备包道乙的偷袭,被一刀斩下手臂。如果此时武松还在心疼手臂,恐怕命就丢在这里了。
此时的武松急中生智,就地一滚便逃回军营,算是挽救了自己的性命。武松断臂求生,断的是手臂,却挽救了自己的后半生。武松是大英雄,他的决绝与勇敢,是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
五、步惊云
步惊云是《雄霸天下》中的主角,他高冷英俊,拥有排云掌绝技,堪称是天下少有的高手。然而步惊云被雄霸追杀之时,却在墓中与雄霸相遇,二人当场动手。雄霸深知步惊云的排云掌需要水才能发挥威力,而茫茫旱海却没有一滴水,步惊云的命运岌岌可危。
步惊云心知不妙,但却又无可奈何,为了能够获取水源增大功力,他只能斩断手臂,以自己的血来发功,如此才将雄霸击败,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步惊云的断臂求生,是无奈之举,却也是对付雄霸更好的办法,展现了步惊云勇于取舍的精神。
鳄鱼法则固然残酷,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丢卒保车的道理,及时止损是明智的、科学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并利用,只有这样,成功才能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资料:《史记》中华书局 司马迁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鳄鱼打不过大鹅?并不是所有鳄鱼都凶残,为何战斗力差距这么大?说起鳄鱼,大家一定会想到它冰冷的竖瞳,满身的鳞甲,还有它的成名绝技——死亡翻滚。鳄鱼凶猛的形象似乎早已深入人心。但是鳄鱼其实也有许多品种,不同的鳄鱼品种之间的差距也是天差地别。
世界上更大的鳄鱼
目前已知的鳄鱼品种有23个,湾鳄在体型上可以说是鳄鱼中更大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更大的爬行动物。湾鳄平均体长能有3到5米,平均体重在600公斤到1000公斤。由于它是鳄鱼中唯一一种颈背没有大鳞片的鳄鱼,所以也被叫做“裸颈鳄”
世界上被人类捕获的更大的湾鳄被称为“洛龙”,体长达到6.17米,体重一吨以上。2011年在菲律宾被人捕获。当地官员称,当地一起农夫失踪案与“洛龙”有关,在被捕获之前,“洛龙”已经多次袭击人类和牲畜。
“洛龙”在被捕获后就被送到当地的旅游公园展示,在两年后死亡,根据尸检结果,它是由于公园为了吸引游客,常常抽干它居住水池的水。“洛龙”长期趴在水泥地上,巨大的体重压迫下,造成多处内脏损伤。如今,只能在菲律宾的自然博物馆看见这只鳄鱼的标本。
湾鳄又被称为咸水鳄,杀手鳄。它能够适应淡水和海水两种环境,平时就栖息在海湾的红树林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湾鳄还拥有跨越海洋游的长距离移动能力,常有人见到到湾鳄出现在海洋里,在1994年远离大陆的太平洋岛国瑠鲁就曾发现过湾鳄。
湾鳄的嘴有身体的六分之一长,咬合力达到1.6吨,超出人类10多倍,它主要以巨蜥、海龟、野猪、野牛为食,在海里还会捕食鲨鱼,然而湾鳄的牙齿不能直接咀嚼食物,因此湾鳄在捕食大型动物时,通常都是咬住猎物后在岸边猛烈摔打直到猎物被砸碎后才慢慢进食。为了消化食物,它还拥有脊椎动物中最强的胃酸,能够消化各种食物,动物的骨头,有些时候还会进食一些沙石来帮助自己消化。
湾鳄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太平洋兰里岛之战的事件,据称在一晚时间内,进入兰里岛沼泽的1000多名日本士兵只有20人走出红树林,不过这则传闻显然经不起推敲,后来也被证实是一个谣言,不过湾鳄的恶名已经深入人心。在澳洲还曾发生过湾鳄袭击船只,食人的事件。
体型庞大,长相怪异,只会吃鱼
体型大的鳄鱼是否都很凶残呢,有这样一种鳄鱼,虽然体型庞大,但只会吃鱼
恒河鳄,也叫长吻鳄,食鱼鳄。它的体型通常能达3到4米,更大可达6米,几乎可以和湾鳄相提并论,只不过它并不像湾鳄那样凶残。它最显眼的特征就是它细长的嘴部,里面长了一百多颗锋利交错的牙齿。虽然看上去凶恶,但其实是专门用来捕鱼的,不管是多么灵巧的鱼类,被恒河鳄咬住就几乎没办法脱身。
恒河鳄还有一个显目的特征,就是它的“大鼻子”,这个凸起的球状肿块只有雄性恒河鳄拥有,在交配的季节雄鳄就会通过鼻孔发出“嗡嗡”声,用来吸引雌鳄。
恒河鳄对比现存的其它鳄鱼是最适应水生环境的,它的尾巴侧边扁平,脚指间还有蹼,在水中非常灵活。但相应的,在陆地上恒河鳄就远不如它的那些近亲了,它们在陆地上只能腹部贴地滑行,行动缓慢,因此都只能在岸上晒晒太阳,而且像湾鳄之类的鳄鱼都是头朝岸上,随时准备找机会逮个岸上的倒霉蛋下水,但恒河鳄就是一直面朝河水,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遁入河水中逃跑。
恒河鳄的嘴部细长,看上去就没有什么咬合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它们的下颌骨非常脆弱,而且还继承了鳄鱼不会咀嚼的特性,所以即使成年的恒河鳄也只能吃鱼,如果咬住什么大型动物使用“死亡翻滚”,那可能它的下颌骨会首先断裂。不过恒河鳄虽然没有捕食人类的记录,但它们也会去啃食在恒河水葬的人类尸体。
“战斗力不如大鹅”的扬子鳄
而说到鳄鱼中比较温顺的品种,那就不得不提我国的扬子鳄了。
在我国,扬子鳄又称为中华鼍
在古代时扬子鳄遍布南方各个水系,因为叫声响亮,而且有规律,古人会借助它在夜间的叫声来计时,在下雨前扬子鳄也有鸣叫的习性,所以古人也会将这种叫声当成天气预报。甚至在某些书籍中,它被当成“雷神”。然而比起古时神秘的形象,现代对它的印象可谓大反转了。
比起湾鳄之类的大块头,扬子鳄单从外表上就显得“柔弱无力”,脑袋圆圆,吻部短小,露出的牙也不太锋利的样子,在网上还有一些诸如“扬子鳄打不过大鹅”“一个死亡翻滚帮老奶奶把衣服拧干”“一口吃掉半个雪饼”之类的段子。还有视频拍到扬子鳄在别人洗碗时,默默在一旁蹲守,好像专门跑来讨要食物一样。
扬子鳄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以及钱塘江等流域中,成年扬子鳄能长到1.5米以上,体重30到45公斤,头部相对身体较大,主要捕食鱼虾,蛙类,螺蛳等小动物,也有人拍到扬子鳄捕食白鹭的视频。
另外扬子鳄其实并不吃雪饼,它是食肉动物,即使吃掉其他食物也无法很好消化。而这种“吃雪饼”的行为,更像是本能性的咬住。事实上,许多鳄鱼都有这种习性,在泰国就有一只鳄鱼误食了游客丢在沼泽池里的塑料垃圾,卡住了消化道又不能正常排出,变的极端瘦弱,好像一只“骷髅”鳄鱼。
扬子鳄比较胆小怕人,并不会主动伤人,就算是野性比较强的野生扬子鳄在遇见人的之一反应也是逃跑。但这不代表扬子鳄真的“人畜无害”,扬子鳄属于短吻鳄属,嘴巴呈扁平状,咬合力要比尖吻鳄更强。据专家估计,扬子鳄的咬合力也能达到800公斤,已经有湾鳄的一半了,因此如果激怒了扬子鳄也是有很大危险的。
鳄鱼虽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爬行动物之一,而且从恐龙时代就存在上了,但现如今种群数量都已大大下降,自然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捕杀等让大部分鳄鱼都沦为保护动物。
吓人!广东一地铁口惊现5米巨蟒!为世界最长蛇类之一,有多危险11月9日17时30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红树湾南地铁站B出口附近工地惊现蟒蛇,工人发现后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警。随后派出所、社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部门的相关人员都赶了过来。
负责人之一时间就拉起了警戒线,疏散周围的群众,防止蟒蛇伤人。由于周围的吵闹声过大,蟒蛇受到了惊吓,一个劲地往土里钻,为了不伤害到蟒蛇,工作人员先清理了周边的土壤,然后用绳子固定住蛇的腰部,用力的将其拉了 出来。
随后快速地控制住蟒蛇的头,几个人齐心协力将其装进了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带回了应急管理站。据悉这是一条长约5米,重约60斤的缅甸蟒。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救护中心专业兽医正在为蟒蛇进行体检,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做放生处理。
世界更大的蛇类之一
缅甸蟒又称为缅甸岩蟒、黄金蟒,是世界上体型更大的蛇类之一,目前发现的最长的缅甸蟒有9.75米长,不过大部分都在5米以内。这是一种神奇的蟒蛇,由于大量的脊椎骨增生,缅甸蟒只要还活着就会不断地生长,其中雌性比雄性更加的巨大。这可能是因为雌性可以活到25岁以上,而雄性只有15年左右的寿命。
在野外,成年的缅甸蟒除了人类外,少有对手,而且成长极快,一般一年之内就能超过3米。缅甸蟒原产于东南亚,现在则广泛地分布在泰国、印度、中国华南等地,甚至都跨越大洋跑到了美国去,一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蟒蛇有多危险
蟒蛇的能力很强,擅长攀爬和游泳,所以能够很轻易地跑到我们家里来。它们一般喜欢在夜间出行捕食,胃口很大,通常捕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有时候也会吃羊、鹿、猪甚至是牛、鳄鱼之类的大型动物,可以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
蟒蛇的嘴巴可以张大 180 度,蛇嘴周围的皮平常是折叠起来的,上下颌是用韧带相互联结的。吞咽时,颈部的皮肤和肌肉极度拉伸,把食道扩张到更大,能够允许比头还大的食物通过,以至于联结在一起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都被扯开,进食之后再逐渐回到原位。
强悍的攻击力
在自然界,体型就代表着力量,而缅甸蟒身为更大的蛇类之一,它们的力气也不小。我们都知道,蟒蛇是无毒蛇,它们猎杀动物靠的是强大的绞杀能力。一般先用尖锐的牙齿紧紧地咬住猎物,蟒蛇的牙齿为倒锯状的齿列,能够紧紧地控制住猎物,防止其逃脱。
然后用身体将猎物牢牢地捆住,利用自身的肌肉将其缠绕致死,最后才慢慢地吞下猎物,蟒蛇齿列的配合运动会将猎物向消化道内推送。
对于人类来说,一般3米及3米以下的蟒蛇是没有太大的致命威胁的,除非你走霉运,被它缠在了脖子上,还不会解蛇,那就只能慢慢的被它缠绕窒息而死了。而3米5以上的蟒蛇就危险了,一般被缠住的话,一个人很少能够自主挣脱,需要有人来帮忙,而5米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
遇到蟒蛇该怎么办
首先自然是有多远离多远了,不要好奇地跑过去围观,或者冲上去和蟒蛇搏斗。蟒蛇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它们主要靠出其不意的攻击来猎杀动物,追击速度比较慢,只有1.6km/h,也就是0.44m/s,一般人都能跑过它,所以遇到了赶紧撤就行了,它们一般也不怎么会去攻击人类。要是人家没惹你,你跑去伤害它,是违法的。
如果真的不幸被蟒蛇缠住了,一定要注意保证自己的双手灵活,不然双手也被缠住了,边上又没人的话,就危险了,连反抗都难。所以被缠住了一定要先把手保护起来,别被缠了。然后反着它缠绕的方向,从尾巴开始一点一点地去掰它的身体,我们可以在蛇的腹面,看到一片特殊的鳞片,掀开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洞洞,这里就是蛇的菊花了。
这时候就不要犹豫,直接用手指 *** 去,然后蛇就会松开你了。当然了受到 *** 的蛇可能会赏你一大堆的蛇粪,但是相比于生命安全,这些都是小事。而且这时候我们更好固定住蛇头,因为它们可能会乱咬人,虽然没毒,但也挺疼的。脱身之后就赶紧跑路,别想着回头反杀对方。
广东缅甸蟒事件
广东身为缅甸蟒的分布地之一,所以常常会出现它们跑进家里偷吃家禽家畜的事情。去年5月份,深圳大鹏南澳丰新村一处偏僻农庄内,一条2米多长,20多斤重的缅甸蟒正躺在鸡窝前消化食物。据农场主说,这条缅甸蟒属于常客,连续几年都跑过来偷吃鸡鸭。随后这条蟒蛇被相关部门带走放生了。
据说5月初的时候,南澳东山村一农庄内也发现了一条缅甸蟒,长约3米,重约30斤。农庄工人在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吃了一只八九斤重的鹅了,在看到有人过来后,立马吐出了肚子里的鹅打算逃跑了。最后,还是被森林消防员捕获,将其带到小溪边放生。
警方提醒:缅甸蟒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果有蟒蛇在自家房舍周边出现,不能擅自捕捉,更不能猎杀,应之一时间报警求助。而其他品种的蛇类,是否具备毒性、是否为国家保护动物,大多数民众也不清楚。更好的做法是不驱赶、不捕捉、不猎杀,及时联系警方,交由专业人员处理。
核桃感觉这条缅甸蟒也挺无语的,啥事没干就被人从土里给刨出来了,也许人家刚刚找到冬眠的地,准备冬眠呢。不过也幸好发现的早,要是冬眠完了再从地铁口爬出来,饿急了伤到人就不好了。
一群人正在探索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突然,他们发现一只猎豹一家聚集在河边。河水泛滥,水流湍急,但动物们并不在意。它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跨越它——它们决定去实现这个目标。
更大的猎豹跃入水中,站在一旁看到这一场景的人们屏住了呼吸。很快,另外两只猎豹也跟着来了。当所有人都在期待地等待着,猜测着游泳运动员们是否能到达终点时,摄影师Arnfinn Johansen和Buddhilini De Soyza抓住了这个机会,拿出了他们的相机。他们两人都成功地捕捉到了剧情的发展。
摄影师Arnfinn Johansen说,他已经跟踪这5只猎豹很长时间了。他说:“他们在塔力克河两岸打猎,所以他们想过河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常情况下,他们会踩着石头过河,但今年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由于洪水泛滥,他们很难过河。”他们在河上来回走了好一会儿,想找个地方过河。因为水流湍急,所以非常危险。而且,尼罗河是尼罗河鳄鱼的家园,对它们来说,猎豹就是一顿美餐。”
Arnfinn Johansen说,那天绝对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不久前,另一只著名的猎豹在过河时被鳄鱼淹死或杀死,所以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调查了这片区域很长一段时间后,这5个猎豹兄弟开始行动了。”
首先,领头的猎豹跳进了河里,很快又有两只跳进了河里。队伍中最小的两只猎豹也等了几秒钟才跟着过来。”
Arnfinn Johansen说,豹群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游泳。幸运的是,所有的猎豹都活着到达了对岸,当领头的猎豹摇着它的毛和尾巴时,它甚至对着河水发出嘶嘶声。
图片来自摄影师 Arnfinn Johansen、Buddhilini De Soyza。想了解更多摄影趣事、赏析更多优秀摄影作品,欢迎关注米拍摄影APP。
鳄鱼好图大杂烩海滨沿岸的水陆之王
美洲鳄
美洲鳄的自然界分布,最北从美国佛罗里达到最南的秘鲁
鳄鱼大家族(包括了普通鳄鱼和短吻鳄)
湾鳄与河马的体型对比
史前巨鳄
尼罗河鳄鱼的古典复原图
凯门鳄的猎食与被猎
稀有的新世界普通鳄鱼——佩腾鳄(又名危地马拉鳄)
鳄鱼的雄雌体型差距大小
密河鳄
泽鳄与恒河鳄
印度的大湾鳄
佛罗里达州的入侵眼镜凯门鳄
泽鳄
古巴鳄
短吻鳄科两巨头——黑凯门鳄与密河鳄
入侵佛罗里达州的尼罗河鳄鱼,目前全被抓走了
野生环境下的亚洲湾鳄
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尼罗河鳄鱼
感受下澳洲两种鳄鱼的吓人体型差距
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说过涉及“水鬼”的故事,但凡是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大海天上的朋友往往都会听到长辈讲述一些水中怪物的传说。本人小时候也听过不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亲友说他们村有一个大池塘“闹水鬼”,会把村里的鸡捉了去吃,后来人们把那个池塘的水抽干了,发现原来是两只“水猴子”在作怪。
这种俗称“水猴子”的动物就是水獭,很多地方所讲的“水鬼”往往指的也是这种动物。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的岸边,有些甚至在海边或者岛屿上生存。野生水獭在欧亚大陆都有分布,非洲刚果河流域也有少量分布,我国南方一些河流中曾经很常见,而日本人称水獭为“河童”,也有关于它的很多神奇传说,可见这种动物在日本人心中的神奇程度,在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区,甚至有水獭和人类相恋的传说故事。
实际上水獭这种动物也非常聪明,个头很小,但力气很大,能够在水下翻出很大的浪花,还能在水下潜伏很长时间,或者潜游很长的距离,还会在水面上睡觉,在水中可谓神出鬼没,而且它们能咬断岸边茶杯粗的大树,并且将大树在水中拖动,人们看上去只会看到大树,很难看到水中的它,因此它的种种事迹往往都会被人误认为是“水鬼”在作怪。
在动物学上,水獭属于鼬科动物,它躯体细长,在0.9~1.6米之间,体重在4~25公斤之间,不同种类间差别较大,体型上大多是嘴巴短,眼圆耳朵小,四肢短,这种动物大多穴居,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大都喜欢单独生活,某些种类有群居现象。
水獭通常以鱼类为食,有时也吃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即便有鳄鱼的地方,它们也能很好地生存,因为体型比它们大很多的鳄鱼通常也不会去招惹它,而且还要躲远点。水獭身体灵活,行动敏捷,而且非常聪明,它们能在水中发动突然袭击,趴到鳄鱼的背上咬它的脖子,鳄鱼很难反抗和摆脱,如果跑不了就可能会被水獭杀死,如果被水獭咬伤,也有可能是伤重不治而死掉。所以水獭可以上演哺乳动物对爬行动物以小搏大并完胜的好戏。
所以,不要看水獭这种动物长得蠢萌蠢萌的,它们堪称水中的超级杀手,是水中霸王般的存在,说它们是“水鬼”也不夸张。不过这种动物也为一些宠物爱好者所喜爱,已经成为宠物界新宠。
当我们提到鳄鱼和食人鱼时,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凶狠、残暴的场面,一般鱼类只是它们眼中的美味。然而,在亚马逊河中的有一种鱼,能轻松捕杀幼年鳄鱼,把食人鱼当做“点心”。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巨骨舌鱼,又被称为象鱼、大头巨骨舌鱼、大傻鱼。它的每个名字都是有依据的。
巨骨舌鱼
地球元老,存在时间超过一亿年
巨骨舌鱼是一种古远的生物,据推测在地球上存在已经有一亿年以上,被称为是世界上更大的淡水鱼之一。成年的巨骨舌鱼身长一般在2-6米之间,体重可达到200多公斤。2015年2月27日,泰国四人合力捕获一条重达460斤的巨骨蛇鱼,是目前人类捕获更大的巨骨舌鱼,打破了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捕获更大的巨骨舌鱼
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巨骨舌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炎热的亚马逊流域,地势平坦河流流动速度慢,河水的含氧量一直不高,于是巨骨舌鱼就进化出可以进行呼吸的鳔,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在旱季,河水面积缩小,它们可以像泥鳅一样钻进土里存活。据说它可以在脱离水体后存活30分钟左右,这些都归功于它的鱼鳔。
巨骨舌鱼的内部结构
那鱼鳔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呢?在遥远的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包括巨骨舌鱼在内的大部分鱼类都不用担心氧气问题。那时的鱼类生活在近海,能轻松获得溶解在水里的氧气。但鱼的数量不断增多,食物和资源匮乏,近海鱼类被迫迁移到淡水之中。淡水里杂质较多,水体流动速度慢,氧气含量少,
不能满足鱼类对氧气的需求。
为了生存,鱼类时常会浮到水面进行呼吸。久而久之,它们体内就进化出一个能储藏空气的的囊,这就是鱼鳔最初产生的原因。目前两种鱼类可以直接用鱼鳔呼吸它们是来自非洲的肺鱼和矛尾鱼。进化的结果往往是残酷的,留下来的必定是强者,经过长时间的进化仍然保留的巨骨舌鱼,也成功称霸亚马逊河。
非洲肺鱼
鱼鳞堪比盔甲,防御值颇高
庞大的体重并不能保证巨骨舌鱼能在亚马逊流域成为无敌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厚厚的鱼鳞。它的鱼鳞与一般鱼鳞不同,我们日常见到的鱼鳞都呈圆形,而且很小,一般在1厘米左右。
巨骨舌鱼
而巨骨舌鱼却不同,它的鱼鳞约有10厘米,而且硬度和陶瓷差不多,这些鳞甲内部有一层胶原蛋白纤维,能在它受到攻击时大大减少冲击力,从而减少外界攻击对巨骨舌鱼的伤害。它的防御能力超过了鳄鱼,鳄鱼的皮确实很坚韧,但巨骨舌鱼这种软硬兼施的办法更有利于自身的保护。
它重达百斤的躯体,加上鱼鳞的保护使它在亚马逊河流中为所欲为,成为河流中的最强王者。在鱼鳞的保护下,食人鱼的牙齿很难对它造成伤害。巨骨舌鱼的鱼鳞用菜刀都砍不动,更别说小小的食人鱼能对它构成什么威胁了。一些土著居民甚至用它的鱼鳞打磨成爪刀,随身携带。
巨骨舌鱼鱼鳞
除了有较高的防御能力,巨骨舌鱼的舌头还有较大的杀伤力。巨骨舌鱼的舌头上长着坚固的牙齿,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这些牙齿成了它们捕猎的利器,也让它捕捉到的猎物更快地被撕碎吞食。它的牙齿被当地人用来做锉具,可见它的牙齿硬度相当高。
它是食肉类鱼,食物以小鱼为主,但在食物匮乏时也会捕食蛇、青蛙等动物。食人鱼体型较小,自然也是它口中的美味佳肴了。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巨骨舌鱼还会对幼年的鳄鱼下手。
巨大的巨骨舌鱼
巨骨舌鱼的体重很大但在捕食过程中,它却极为敏捷。它的捕食方式和鲸鱼很像,发现猎物时它会慢慢靠近,然后猛地加速张开血盆大口向食物吞去。一般被它盯上的食物都难逃被它食用的命运。
这样敏捷的身手也让巨骨舌鱼具有很大的战斗能力,它的弹跳能力很强,它的尾部可以对目标造成很大的打击,可以轻松击倒人类,还会造成骨折形成严重的内伤。
致命弱点——好奇心
巨骨舌鱼在亚马逊河有着绝对的统治力,这也让它对外界没有一点防备,所以在听到何种有响动时,它总会去凑热闹。对于它们来说,或许正是觅食的好时机。然而这个弱点,让人类有机可乘开始大肆捕杀巨骨舌鱼。
它的肉质鲜美,没有鱼刺,而且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有巨大的的经济价值。而且它因为体型巨大,平均每条鱼的能产出70公斤的鱼肉,以目前每公斤5美元计算,捕捞到一条巨骨舌鱼就可以有350美元的收益。这样的经济利益吸引,当地的居民纷纷加入了捕捉巨骨舌鱼的队伍。
人类捕捞巨骨舌鱼在十八世纪就开始了。一百年以前形成规模,就有人专门捕捞巨骨舌鱼。仅仅是巴西贝伦港的一个港口产量超过1200吨,这样的捕捞导致了巨骨舌鱼数量急剧减少,到2006年亚马逊流域的申报量仅有380吨,不到贝伦港一百年前产量的四分之一。
有人会问,巨骨舌鱼在河中没有天敌,而且巨大的身躯力量肯定也很大,大港口捕获倒不难,那小渔民是怎样捕捞的呢?
渔民常用的撒网和垂钓这两种通用的捕鱼方式都行不通。渔民撒网捕鱼通常都是捕捞小鱼,像巨骨舌鱼这种两米多长的鱼不会被渔民的小鱼网捕获到。垂钓虽然可以钓到巨骨舌鱼但上钩的巨骨舌鱼会挣扎逃命,很难凭一己之力把它捕捉上岸,至少要两个以上的人才能完成捕鱼过程。
渔民捕巨骨舌鱼
但是别忘了,这种鱼有一颗好奇心。它就像现在的八卦记者一样,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当地渔民也抓住它的这个特点,在水面上发出响动,吸引巨骨舌鱼过来一探究竟。
它还会探出头观察外面的的情况,这时渔民就会像平时杀鱼摊的老板一样,用木棍向着鱼头砸去。鱼的头部没有鱼鳞保护,所以很容易就被砸晕了。就这样,一个称霸亚马逊河流的“巨无霸”就被渔民捕获了。
有人说,再生猛的生物也不过是人类的一道菜。巨骨舌鱼像是一座移动堡垒,在亚马逊流域未尝败绩,但在人类面前仍然难逃被捕杀的命运。
大量的捕捞导致巨骨舌鱼濒临灭绝,好在20世纪后期当地 *** 把它列为了濒危动物,对它的捕捞也做了严格的限制。
目前,已经出现规模的养殖,巴西 *** 鼓励当地居民养殖巨骨舌鱼,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对巨骨舌鱼的一种保护。目前野生的巨骨舌鱼大概在5万到10万之间,它们慢慢开始恢复正常。
幼小的巨骨舌鱼
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有这么大的鱼,你敢吃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