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的图片,鸡骨草的叶子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 0
鸡骨草煲猪骨

鸡骨草在很久以前就在广东一带流行了,而鸡骨草煲猪骨是大众喜爱的靓汤之一。然而它又名红母鸡草、大黄草、细叶龙鳞草。鸡骨草煲猪骨是夏季常见的汤,因为具有清热利湿等功效深受广大朋友的喜爱,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鸡骨草煲猪骨的做法吧。

【食材】

猪骨 500g

鸡骨草 100g

蜜枣 3个

生姜 3片

食用盐 适量

【做法】

1.鸡骨草浸泡2个小时,洗干净。

2.猪骨洗净,把它和生姜放入锅中焯水,去泡捞起备用。

3.另起锅,把汤锅里的水烧开,下鸡骨草与猪骨,蜜枣大火烧30分钟。

4.大火烧开转小火煮一个小时左右,将鸡骨草捞出来。

5.放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小妙招】

1.鸡骨草煲猪骨的功效主要是鸡骨草带来的,但是鸡骨草不能食用,只能用慢火熬出味道,渗入汤汁中,我们才能吸收到它的营养,发挥它的功效。

2.市面上买到的大多数的鸡骨草一般都是毛鸡骨草,而非鸡骨草。毛鸡骨草的根为细长圆柱形,须根多;而鸡骨草根多成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支,须根少。注意辨认哦。


图片来源:搜狐网

今天的分享结束啦,喜欢喝汤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哦,后期还有更多汤品分享。

广式老火靓汤的“利”与“害”

原创:黄发义医生

审核: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属:王海彬教授团队,转发请标明出处。

广东人喜爱喝汤,对煲汤也很讲究,按照不同的时节、天气和自身状况, 用足时间、 材料煲出一锅好汤,饭前喝汤已成为广东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广式靓汤也以其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而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其中的药材对身体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如五指毛桃、鸡骨草、 海底椰、土茯苓等。许多饮食经营者们也以老火靓汤或老火例汤为招牌,勾起人们对汤的食欲。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 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火靓汤的利害。

广式老火靓汤其利

广式老火靓汤选材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的汤料煲汤,功效不同。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处于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中医学认为,春天易使肝旺。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肝开窍通于目;如果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所以春季的饮食要注意养肝明目。煲汤应以养阳益肝、爽胃利肠为主。更好选择低脂肪食物作原料,瘦肉、鲜鱼、虾米、去皮的鸡或鸭肉、兔肉、冬瓜、丝瓜、萝卜、魔芋、番茄、紫菜、海带、绿豆芽等,都是很好的低脂肪汤料。姜、山药、大枣等性味甘平,也是养肝健脾和胃的食物,可以祛除阴寒,帮助春阳升发,还有杀菌防病,增强抵抗力之功效。用猪、牛、羊、鸡、鸽、鹌鹑、鱼、海参等,配上党参、太子参、黄芪、栗子、核桃仁、香菇等煲汤适合春季喝。参芪乳鸽汤具有健脾益气,升阳摄血的功能;八宝鹌鹑汤具有养心安神,健身益寿之功效;鸡汤具有缓解感冒症状,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的功效。还有鱼头豆腐汤、冬瓜沙骨汤、竹荪排骨汤、木耳肉丝蛋汤等都适合春天喝。

参芪乳鸽汤

炎炎夏天是一个易伤津耗气、容易让人心气旺盛、出汗多的季节,煲汤应以益气养气、 健脾利湿、消暑散热、解毒为主。鱼、鸭、兔、瘦肉、火腿等,配上太子参、沙参、玉竹、

白扁豆、赤小豆、绿豆、薏米、冬瓜、荷叶、海带等煲汤,都适合夏天喝。土茯苓老鸡汤具有清热泻火,解湿毒的功效;冬瓜老鸭汤具有清热消暑的功效;冬瓜薏米水鸭汤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美容减肥、健脾去湿、美白养颜的功效;党参白术茯苓卿鱼汤具有健脾燥湿、

养胃生津、畅通气血、去肿利水的功效;麦芽淮山牛肚汤具有健脾健胃,开胃进食的功效。

还有清凉瓜块鱼丸汤、苦瓜瘦肉汤、莲子豆腐汤、排骨莲藕汤等都适合夏天喝。夏季多喝汤具有调节口味,补充体液,增强食欲,防病抗病的功效。

排骨莲藕汤


秋天是一个易伤肺之津液、燥邪干湿的季节,容易让人肺气旺盛、倦怠、乏力等,所以应选用平补养阴润燥滋补的食物。鸡、鸭、鱼、甲鱼、瘦肉、牛肉,配以川贝、麦冬、沙参、冬 虫夏草、黄芪、杞子、莲子、杏仁等煲汤,适合秋天喝。南北杏菜干猪肺汤具有润肺燥,清肺胃热,平喘止咳的功能;淮山杞子兔肉汤清润可口,具有养肝养血的功效;雪耳雪梨瘦肉汤具有清心润肺,提气补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杏剑猪肺汤具有消暑清热,润肺治咳的功效;沙参玉竹蚬鸭汤既有沙参、玉竹的滋阴清肺、养胃生津,又有蚬鸭的补中益气,和胃消 食,三者合用,既清又补,对于热邪未尽、阴津微伤、虚火上升之体,实乃润补之良汤;眉豆花生猪蹄汤具有润滑肌肤的功效。还有排骨萝卜顺气汤、参麦黑枣乌鸡汤、木瓜鲤鱼汤、 螃蟹瘦肉汤、香芋鸡汤等都适合秋天喝。秋季多喝好汤能健体补身。

沙参玉竹蚬鸭汤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煲汤应以养阴益气助阳为主。牛、羊、狗、乌骨鸡、黄鳝、甲鱼、龟、鲍鱼、海参,配以人参、鹿茸、海马、阿胶、灵芝、苁蓉、核桃等,煲出补气补阴汤。排骨汤具有抗衰老的功能,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黏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排骨汤中加入冬瓜、海带或者莲藕,具有清热、补气的功效。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能缓解感冒,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具有缓解皱纹(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皱纹)的功效。猪蹄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强健腰腿、补血润燥、填肾益精,用猪蹄煲汤具有养气血的功效。 用枸杞子炖羊肉汤,不仅鲜美可口,而且有滋养强壮、补虚劳、益肾气的功效。还有海带猪肉汤、当归黄氏乌鸡汤、羊肉清汤、咖喱牛肉汤、芋头排骨汤等都适合冬天喝。

枸杞子炖羊肉汤

因时制宜,不同季节食用不同的汤食对我们人体是有好处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好东西也不能过多食入,应适可而止,物极必反,老火靓汤本身是好物,食入过多反而对身体有害。

广式老火靓汤其害

广式老火靓汤由于炖煮的时间过长,汤中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长期或过多食用易引发高血压、痛风等疾病

“三高”病人,尤其是肾脏有问题的人,都不宜经常食用。

炖汤中如加入绿色蔬菜,煮得太久会使蔬菜营养素流失,而汤中钾和草酸盐含量都会增高,慢性肾病患者喝了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此外,如果汤内有动物内脏作原料,其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也会进入汤内,不适合孩子食用。

当今医学普遍认为,老火靓汤汤中动物蛋白充分分解,可以让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汤中嘌呤含量高,长期食入可引发高尿酸、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疾病,对肾脏造成负担。

所以我们在享受美味靓汤的同时,时刻要叮嘱自己不能贪食。

图片来源于 ***

农村常见的“鸡骨草”,原来是煲汤的好原料,这些价值你知道吗?

农村常见的“鸡骨草”,原来是煲汤的好原料,这些价值你知道吗?

农村到处都是野生植物,认识的就是宝,有些野生植物虽然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有它们独特的价值,甚至是非常珍贵。

像农村常见的五指毛桃、布惊树、岗稔、牛奶树、鸡屎藤等都是非常好的煲汤好原料,用来煲汤好处多,药食两用效果好。

图片来源 ***

鸡骨草也是农村常见的野生植物,同时也是民间百姓常用来煲汤的好原料。不过,鸡骨草不仅可煲汤,它还是很多你不知道的价值。

鸡骨草为蝶形花科相思子属披散状灌木,多野生于山路旁、疏林、灌木丛中,它有许许多多的小叶子,故而得名相思子。

图片来源 ***

鸡骨草的小叶子可 *** 成茶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相思茶”,也可直接晒干泡茶喝,喝起来非常甘甜,可作为夏季凉茶饮料,有防暑去湿的作用。

每年夏季正是鸡骨草最茂盛的季节,很多农民朋友就会采集鸡骨草的全草、根部,然后晒干存起来备用。

民间百姓隔三差五就会拿出来煲汤喝,如鸡骨草排骨汤、鸡骨草骨头汤、鸡骨草鲫鱼汤、鸡骨草猪痢汤、鸡骨草鸡肉汤等都是不错的汤饮,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图片来源 ***

其实,鸡骨草是一味功效卓越的中药材,其药用全草及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去瘀的功效,对胃痛、肝炎、气管炎、痢疾、感冒、痔疮、风湿骨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等均有疗效。

想不到农村常见的“鸡骨草”作用竟然这么多,但是鸡骨草虽好,它的种子却是有毒的,不能入药,采集鸡骨草时一定要在其开花结种子前采集,开花结种子后更好就不要采集了,如看到有豆荚一定要全部摘除,以免中毒。

农村这三味杂草,是民间常用的肝病良药,据说胜过寻医生!

导读:

都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有志青年都那里可以大展拳脚!农村人杰地录,物产富饶,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可是很多时候却是很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订阅:老三侃三农,了解天下三农事)

比如以下这三样宝贝,却是肝病良药,对于保肝护肝,作用不小。可是很多农村人,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村人都不知道:

一、鸡骨草

鸡骨草又叫猪腰草、大黄草、黄头草(你家乡叫什么名字?),属于攀援类植物,一般枝及叶柄都披着粗毛,常在山地及灌木丛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以前的农村,曾经有人利用土地人工种植过鸡骨草,但随着其它经济作物的崛起,几乎找不到人工种植了。不过野生的鸡骨草药用价值比人工种植的好。

鸡骨草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湿热黄疽、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一般与猪横脷搭配煲烫,是春夏祛暑湿的良方,有清热、利湿、舒肝、健脾功效。不过要注意的是,鸡骨草种子有毒,拔回来后要将豆荚摘掉。平时用鸡骨草叶当茶泡来喝,也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护肝作用。

二、田基黄

田基黄又叫雀舌草、田边菊、观音莲、蛇细草等名字(你家乡叫什么名字?),小时候经常可在农田灌溉用的水沟边、田梗上看到它们,后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就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田基黄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等作用,对于急性黄疸型和非黄疸型肝炎、迁延性和慢性肝炎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三、溪黄草

溪黄草,俗称土黄连,是我国民间常用的草药,又叫山羊面、溪沟草、血风草等,常在溪旁、草丛、山坡、河边等地方见到它们的身影。相比上面两种,溪黄草在我国分布较广泛。

溪黄草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等,在辅助治疗肝炎方面比上述两种草药还要出名。

以上三种草药,在农村都较为常见,特别是在一些自然环境保护的比较好的农村。但作为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的田基黄,却是遭受化学除草剂的毒害,如今已经很难看到。在人工栽培方面,在一些地方有商业规模种植,其他二种较少见人工规模种植。对于这三种中草药,大家有多少了解?欢迎在最下方的写评论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天坚持更新文章,实在不易,如果喜欢本文,请在最下方打赏下小编或点个赞,以示鼓励呗!谢谢!)

----------------------------------

鸡骨草的图片,鸡骨草的叶子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征稿启事:老三侃三农作为一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题材的三农类自媒体,以贴近农村生活、助力农业生产、揭露农村假丑恶、颂扬真善美而深受全国读者喜爱。为更好的服务全国读者,现面向全国征集原创稿件,稿件需以三农为素材(如反映农村生活、创业故事、农村民俗文化等),文章类作品需图文并茂,视频类作品时间上需控制在5分钟内,题材较好的,可放宽到10分钟。

投稿方式:关注本头条号后,可直接私信小编或发送邮件至:2043833714@qq.com

中药材马蹄金

马蹄金

拼音Mǎ Tí Jīn

别名黄胆草、小金钱草<四川>、螺丕草、小马蹄草、荷包草、九连环、小碗碗草、小迎风草、月亮草

来源为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长约30厘米。茎多数,纤细,丛生,匍匐地面,节着地可生出不定根,通常被丁字形着生的毛。单叶互生,具柄,长2~5厘米,被疏柔毛;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0.6~1.6厘米,很少达2.5厘米,先端圆形,有时微凹,基部深心形,形似马蹄,故名马蹄金。全缘,上面绿色,光滑,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有疏柔毛,基出脉7~9条。夏初开花,花小,单生于叶腋,花梗短于叶柄;花萼5裂,裂片卵形,长不及1毫米,绿色,呈覆瓦状排列,宿存;花冠短钟状,黄色;子房上位,2室,为2个分离的心皮组成,花柱2叉。朔果膜质,近球形,径约2毫米。种子2粒。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山地、路边、田边及草坪上。分布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区。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1、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蹄金、天胡荽鲜全草各1两,猪瘦肉4两,加水炖服,吃肉喝汤。

2、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蹄金、鸡骨草各1两,山栀子、车前草各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在深山,有1种珍贵的植物,人称“鸡骨草”,全年可采收,值钱

我国野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其中特有植物种类繁多,约17000余种,如银杉、珙桐、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植物都比较珍贵,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而在深山也有不少杂草,像虎尾草、牛筋草、马唐、蟋蟀草、白茅、稗草、莎草、节节草等植物,都属于杂草,它们在深山里繁殖速度很快,也能长得很旺盛。

另外,在深山还有1种珍贵的植物,以往都会将这种植物称为“鸡骨草”,可能有不少的花友在去山上的时候也能见到这种植物,但不一定知道它的名称。其实,鸡骨草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植物,人工栽培的鸡骨草全年可采收,并且有一定的价值,和君子兰、吊兰、文竹、富贵竹、绣球花等花卉盆栽一样,都值钱,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深山,有1种珍贵的植物,人称“鸡骨草”,全年可采收,值钱!

鸡骨草

其实鸡骨草之所以价值高,是因为它是一种“药草”,在《岭南采药录》和《常用中草药手册》就有记载到鸡骨草这种植物,植株经过处理后,就能变成一种很不错的药材,所以它比较珍贵,也值钱。鸡骨草的别称是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猪腰草,这些别称我觉得不会很好听,我更喜欢叫它鸡骨草。它还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植物,植株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其实鸡骨草全年可采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后连根挖起,将它的荚果给摘除掉,据记载,这种果子有一定的毒性,我们不要轻易去接触,另外还要清洗掉植株根部的泥土,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晾干,这样就可以将鸡骨草保存起来了。鸡骨草主产于广西南宁地区及广东的宝安、东莞、顺德等县。

鸡骨草的形态特征

其实鸡骨草是一种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植株有着发达的主根,长度也会在60厘米以上,有时候它的茎比较细,颜色则是红紫色。植株的叶片比较多,叶片的形状是倒卵状矩圆形或矩田形,长5~12毫米,宽3~5毫米。植株在春天和夏天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花冠突出,淡紫红色。

生长环境

在海拔2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都可以见到鸡骨草这种植物,植株的分布范围还挺广的,一般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区。

鸡骨草,你见过?

这种野草,清热利湿作用多,食用不当会中毒

鸡骨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人们把它收取以后,全草都能入药。入药后的鸡骨草能清热利湿,也能消肿止痛,但在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

鸡骨草又叫黄头草、大黄草、猪腰草等,是一种中草药,气味清香,营养丰富,最早见于《岭南采药录》。鸡骨草味甘苦,性凉,有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同时,还有抗菌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深受两广地区居民的喜爱,是两广地区常用的食材。

功效及作用

01化瘀止痛

化瘀止痛,是鸡骨草入药以后的重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跌打损伤时,可以直接用鸡骨草来辅助防治,防治时需要把鸡骨草捣碎成泥状,直接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另外,人们出现胃部胀痛或胸肋胀痛时,也可以适量服用一些鸡骨草,它也能让疼痛症状很快减轻。

02提高肠胃功能

鸡骨草能加快肠胃蠕动,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平时对适合那些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不全的人群食用。

03提高人体免疫力

鸡骨草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以后,能增加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性,能让身体免疫力明显提高,经常用它泡水喝能增强人体的抗炎抗病毒能力,能降低人体的发病率,对维持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04黄疸

鸡骨草甘苦而凉,具有清热利湿而退黄之功,治疗肝胆湿热郁蒸引起的黄疸,可单味使用,或与茵陈、地耳草等药配伍,以加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

05乳痈

鸡骨草有清热解毒之功,治疗乳痈,可用本品鲜叶捣烂外敷。

06胁肋不舒,胃脘胀痛

鸡骨草入肝胃二经,具疏肝止痛功效,治肝气郁结之胁肋不舒,胃脘疼痛、常与两面针同用。

药理研究表明,鸡骨草提取物鸡骨草皂甙具有明确的护肝降酶功效,所以对于肝病患者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食疗方

鸡骨草猪骨汤

【食材】鸡骨草一小把、猪骨5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40克、芡实30克、白术20克、蜜枣两个、盐、葱、姜、黄酒、盐

【做法

1、把猪骨剁成小块,用水浸泡半个小时,浸泡出血水,浸泡好后洗干净,凉水下锅焯水,加入姜片、葱段、黄酒,大火烧开,把浮沫撇干净,焯好水捞出来冲洗干净。

2、把猪骨放进砂锅里,赤小豆、鸡骨草、薏米、芡实、白术洗干净放进去,把蜜枣也放进去,再加入足够的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一个半小时,时间到后加入盐调味就可以了,汤清甜好喝。

【功效】清热祛湿退黄,适用于湿热黄疸的人群服用。

鸡骨草内金山楂饮

【食材】鸡骨草30克,鸡内金10克,山楂15克

【做法】将食材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30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积,适用于消化不良或脂肪肝的人群服用。

食用禁忌

鸡骨草,味甘平,性凉,因此,身体虚寒和体质虚弱的人禁止服用鸡骨草,服用后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鸡骨草的种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食用后会出现口腔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食用时应除去鸡骨草的荚果或种子,避免中毒。

有着“止咳良草”之称,贴在树下生长,又名石橄榄,极为珍贵!

熟悉中药材的花友们应该都知道,许多中药材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 *** 而成的,一些药草经过炮制等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制成有用途的药材,然后也就有了药用价值。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用处,在一些古籍里曾记载到,像半夏、川贝母、前湖、百部、紫苑、浙贝母、瓜蒌等植物制成药材后就有止咳、化痰等特点。

那你知道吗?还有一种药草经过处理也有用途,曾经它有着“止咳良草”之称,这种植物可以贴在树下生长,特别旺盛,至于繁殖速度,那也是特别快的,在民间也有不少的花友叫它石橄榄,至于为什么叫它石橄榄,可能是跟植株会在石头缝里生长有关。

花友们不要以为石橄榄多半是野生的,再加上它的繁殖快,就把它忽视掉,这样做就错了,因为它也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若是把它种植起来,然后稍微利用一下,那石橄榄的价值会翻倍,甚至有了园艺价值。总之,如今的石橄榄极为珍贵,我们可不要忽视掉它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熟悉石橄榄吧。

石橄榄是什么?

石橄榄是一种和夏枯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伸筋草、羊蹄草、鸡骨草、鸡眼草、接骨草等野生植物一样顽强的植物,也是一种可以依附在树下生长的多年生植物,在一些资料里我们可以查询到它是附生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都在深山老林、湿润溪边、阴凉的山谷下等位置繁殖和生长。

我们也可以看看上方石橄榄的图片,你有没有觉得石橄榄很奇特呢?我觉得它很奇特,并且叶片和假鳞茎更为奇特,细心的花友会发现石橄榄的叶片会和假鳞茎连接在一起,而它的假鳞茎就像是绿色的小橄榄一样,很特别。

总之,它的叶子和果子看起来比大多数的植物茎叶奇特,形成一种“果上叶”的形态,所以在村里有不少朋友就直接叫它果上叶。那你清楚吗?石橄榄还有别的小名,像箴兰、浮石斛、川甲草、马榴根、千年矮、小扣子兰等,就都属于石橄榄的小名了,我们来一下《福建中草药》,里面也记载到它叫石萸肉。

这样的话,石橄榄的小名就相当多了,甚至有十几个之多,你觉得有必要都记住吗?不如叫它石橄榄更加合适。

石橄榄极为珍贵!

说到石橄榄,我们会想到自然科学家李时珍,因为李时珍对石橄榄的评价那可是相当高,李时珍曾经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这样的记载:“石橄榄入肝、卑、肾三经,也有甘凉质润、清肺润燥、敛阴养胃生津的特点,所以石橄榄就又有了“止咳良药”之称。

这样一来,石橄榄也成了一种药材,若是处理后,那它就成了中药材了,极为珍贵。

在民间,人们对于石橄榄那肯定也是重视的,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他们就了解到许多药草,对石橄榄的了解也会比较多,甚至会把石橄榄利用起来。我这边许多老人会使用经过处理后的石橄榄来炖汤,比如和一些我们熟悉的肉类、蛙类或者家禽放一起炖汤,之后这些汤能散发清香,可以说色明味鲜。

石橄榄在民间还有仙桃之称,如今人们甚至 *** 出来一种非常闻名的小吃,叫石橄榄猪肚汤,可能也有花友在一些地方喝过这种汤,这样的汤品可以用味道绝佳来形容。

这种贴在树下生长,又名石橄榄的野生植物,就介绍到这里了,您了解过石橄榄吗?您知道石橄榄的用处吗?欢迎交流讨论!

俗称“咳嗽草”,上岁数的人喜欢它,碰到会挖走,你知道它珍贵吗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村里许多人就去农地周围或者山谷下走动,然后寻找一些有价值的药草,最后把这些药草采挖会加,经过特别的处理后,甚至有人会收购,所以不要小看生长在农地周围的植物,它们的价值可能会很高。

我们熟悉的卷柏、苦地丁、鸡骨草、鬼针草、野甘草、鸡头黄精、苦地胆、金荞麦、四叶参、白花地胆草等,就都具有价值,如今它们也常常被当成了药草,比一些野菜、野花和野果还值钱,难怪这么多人想挖这些植物。

本期我们也来介绍一种值钱的野生植物,它俗称“咳嗽草”,村里一些上岁数的人就很喜欢它,一碰到咳嗽草的时候会立马挖走,但一些年轻人则是把它当成没用处的杂草,这就相当可惜了,若把它铲除丢掉,岂不是很浪费?你知道它珍贵吗?以下不妨来了解一下咳嗽草。

咳嗽草有一个很好听的大名,叫:鼠曲草

之所以农村上岁数的人叫它咳嗽草,只是因为它有一些用途,但是它的大名可不是这个,而是鼠曲草,除此之外,鼠曲草的俗称还格外多,比如水蒿、靶菜、白头草、孩儿草、猫脚药草、花佛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等,都属于鼠曲草的别称。

《纲目拾遗》里记载到它叫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而在《脾胃论》则是描述到它叫“佛耳草”,另外,在《别录》和《质问本草》里也有相关的记载,这些书籍里所描述的都是同一种植物,但是它们对于这种植物的叫法都有很大的差异,也正因为这样,鼠曲草如今也延伸出来许多俗称。

我的看法是,平时我们没必要吧鼠曲草的俗称都记住,直接叫它鼠曲草就够了,记那么多也没用。

关于鼠曲草的形态特征

鼠曲草和九死还魂草、七叶一枝花、车前草、野甘草、双肾草、黄芪、麦冬草差不多,植株是相当矮小的,大部分的鼠曲草也仅仅有25厘米的高度,有些甚至仅仅10厘米高,它的上部分没有分枝,但有“沟纹”,上半部分的叶片长度在1-2厘米,叶片宽度相对较窄。

这些叶片也比较薄,但茂密的叶片我觉得很有观赏价值,等到1-4月份较为寒冷时,鼠曲草就慢慢冒出来一些小花朵了,这些花朵通常为黄色,非常美观,富有观赏价值,许多花友被它的小花朵所吸引。

植株的花冠细管状,长约2毫米左右,等到了8月份,就是鼠曲草的果期,这时候它有着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的瘦果,长度仅仅有0.5毫米,这实在太小了。

你知道它珍贵吗?

一到了春天,鼠曲草的长势就很快,这时候它在农村荒地里、路边、山脚下、瓦房附近繁殖和生长,甚至会分布在庭院里。等到了清明,许多农村老人就采挖它的嫩茎叶回家,然后再经过专业的处理后,它的嫩茎叶可以用来做馅,然后用来包饺子或者 *** 包子。

另外,在许多古籍里都提到了鼠曲草的茎叶经过处理后,均可以入药。在《本草正》里就有提到鼠曲草:“大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解风寒寒热,亦止泄泻”。由此一来,经过专业处理后的鼠曲草有了药用价值,也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在民间许多人就直接叫它“咳嗽草”了。

最后要清楚的是,虽然它有价值,但我们也不能随意利用它,毕竟没有经过处理的鼠曲草有毒性,乱采用相当危险。

本文旨在植物科普,不提供药用建议。

关于上岁数的人喜欢它,碰到会挖走的一种咳嗽草,其实就是鼠曲草,我们就了解到这里了,花友们见过鼠曲草吗?您知道它的价值和用处吗?欢迎交流!

5种用于肾结石、尿路结石、尿频腰痛的中成药,为家人收藏

肾结石是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偶有隐痛或钝痛,也可引起剧烈绞痛、血尿。除了肾结石外,泌尿系统的结石还包括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肾结石腰痛(图片来自 *** )

在中医里,泌尿系结石归于中医疾病“石淋”,常由于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为砂石,症状可见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腰腹绞痛。用药方向一般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原则,如果用中成药,可选用石淋通片、肾石通颗粒、结石通片、排石颗粒等。

一、石淋通片

图片仅供参考,厂家品牌已隐去

组成:广金钱草。

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石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尿中有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痛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以及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见以上症状者。

使用注意:长期大量服用本药,可产生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个别患者用药后还会出现牙痛,一般停药后可消失。

二、复方石淋通片(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厂家品牌已隐去

组成:广金钱草、石韦、海金沙、滑石粉、忍冬藤。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用于膀胱湿热,石淋涩痛,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属肝胆膀胱湿热者。症见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痛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三、肾石通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厂家品牌已隐去

金钱草、海金沙、萹蓄、瞿麦、鸡内金、王不留行、牛膝、丹参、延胡索、木香。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石排石。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肾盂结石,症状可见腰腹剧痛,痛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带血,小便艰涩,尿中砂石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本药可能引起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时也会导致药疹等过敏反应。

四、结石通片(胶囊)

图片仅供参考,厂家品牌已隐去

金钱草、石韦、海金沙、玉米须、车前草、茯苓、白茅根、鸡骨草。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水肿。用于尿路结石的症状为腰腹疼痛,尿有砂石,水肿,尿频,尿急,尿痛。

使用注意:

(1)本药通常结石直径≤0.5cm排石成功率较高;但双肾结石或结石直径≥1.5cm或结石嵌顿时间长的病例忌用。

(2)肝郁气滞,脾肾亏虚,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淋证不宜使用;若石淋日久,伤气耗阴者,应配益气滋阴药同用。

(3)本药滑泄利窍,孕妇忌用。

五、排石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厂家品牌已隐去

连钱草、石韦、瞿麦、盐车前子、木通、徐长卿、苘麻子、滑石、忍冬藤、甘草。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尿中时夹砂石,腰腹疼痛,排尿不畅,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痛引少腹,连及外阴,或伴有血尿,尿频尿急,以及泌尿系统结石见以上症状者。

使用注意:

(1)脾虚便溏者、体虚者慎用。(2)孕妇慎用。

黄药师小贴士

1、以上药物多为处方药,须凭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

2、肾结石或尿路结石的患者,除了用药以外,也应当注意饮食、运动以及生活方式的调理和预防:

(1)尿酸结石者,避免摄入含糖饮料,以及肉类、鱼类、菌类、带壳的豆类等高嘌呤食物。

(2)草酸钙结石者,避免摄入萝卜、菠菜、芹菜、土豆、豆制品、草莓、巧克力、可可、茶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3)多活动,如散步、慢跑、做体操等,原地跳跃有利于排石和预防结石复发。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药物,均已隐去厂家品牌,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用。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有问题欢迎留言探讨。

标签: 鸡骨草 功效 叶子 作用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