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是汉族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自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因此又被称为徽茶。该茶由清朝光绪年间的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春季清明谷雨时节,选用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初展肥壮的嫩芽手工炒制而成。黄山毛峰的外形呈微卷状,色泽翠绿,带有金黄色的鱼叶(俗称黄金片),芽尖峰芒,白毫披身,汤色清澈碧微黄,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因此该茶被取名为黄山毛峰。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产自泾县,因为唐代泾县属于宣州府管辖,因此得名宣纸。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宣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因此被誉为“纸寿千年”。
酥糖是合肥著名的三大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美酥糖:“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历代名人也都对酥糖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一片叶子到神奇饮品,人类孜孜不倦的技艺探索,成就了茶的惊天蜕变。在安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精益求精。
生长于北纬30°线上的黄山毛峰,是中国烘青绿茶的集大成者,也是徽茶的典型代表。
黄山毛峰(图自图虫网)
早有盛名
自古名山出名茶,黄山附近产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盛唐时代。
漫长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黄山山脉独特的峰林结构。这里山峦挺秀,植被茂密,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常年云雾相伴、日照率低等自然条件,对于喜阴的茶树来说实在是好的生长地。
因此,黄山产出的茶叶叶芽肥硕,经久耐泡,加上地下土壤的滋养下,茶味清幽芬芳,花香、栗香都是其独有的风味。
南宋时期,来中国学习的“日本茶祖”荣西禅师称赞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据《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
这一系列的记载,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已有盛名。不仅 *** 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品种日益增多,而且此时的黄山茶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由此基本形成。
传说,黄山毛峰的前身是一种云雾茶。《黄山志》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谓之黄山云雾茶”。清代人江澄云称赞黄山云雾茶“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之一”。
刚采摘出来的黄山毛峰(图自图虫网)
兴于清末
黄山毛峰真正走出安徽,在中国众多名茶中拥有一席之地,与一位叫做谢正安的茶商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山脚下的徽州区富溪乡,祖居着一个庞大的谢氏宗族。居于此的茶商谢正安开办了一家集种茶、制茶、卖茶于一体的“谢裕大”茶行。
为了开拓市场,与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等名茶竞争,谢正安决定以家乡黄山附近产出的茶叶为基础,研制出一种新品茶。
于是,在清明前后,谢正安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的茶树芽叶。经过精细的炒焙,茶行创制出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滋味醇甘,香气如兰,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因此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1875年,首批“黄山毛峰”运往上海,一炮打响,英、俄商人纷纷订货。这个新品徽州茶当即震动茶界,名扬上海。后来,随着海外贸易的进行,出口的黄山毛峰赢得了“名震欧洲四、五载”之誉;而后,黄山毛峰又运往关东,销向华北,深受大众欢迎,遂名扬天下。
到了光绪年间,凭借着黄山毛峰的超高人气,“谢裕大”成为徽州五大茶行之首。有诗记录了当时的盛况:“黄山毛峰有盛名,一芽一叶雀舌形。白毫显露鱼叶嫩,金黄芽片显分明。汤色清澈茶烟袅,鲜醇甘美逸神情。嘉木从来生佳地,徽州春意杯中呈”。
产出黄山毛峰的茶园(图自图虫网)
黄山一绝
黄山毛峰生于高山云雾间,其采摘颇有讲究。清明前采摘的黄山毛峰简称为“明前毛峰”,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这时的毛峰最嫩,是每年的头采茶;谷雨前采摘的黄山毛峰简称为“雨前毛峰”,以一芽二叶初展为采摘标准,这时的茶叶内质丰富,鲜爽滋味没有明前毛峰强,苦涩之味也比明前毛峰重,有回甘。
一般来说,黄山毛峰的干茶外形为扁平的条索状,每片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在嫩叶之中,状若雀舌。尖芽上布满着绒细的白毫,色泽油润光亮,绿中泛出微黄。
以沸水冷却至摄氏85—90度冲泡,叶片上下翻飞,直立悬浮于茶汤中,然后逐个徐徐下沉,芽头仍直挺。冲泡3-5分钟后,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浓郁高扬。
冲泡好的黄山毛峰(图自图虫网)
值得一提的是,黄山毛峰 *** 技艺精湛,能够把茶的优秀内质更大限度的呈现出来。其烘茶法与众不同,特别讲究外观,烘完后芽叶完整、白毫显露,是烘青绿色的代表,对烘青类绿茶的研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今,闲暇之余泡上一杯黄山毛峰,徽派绿茶的山野香韵沁入鼻腔,黄山的泉清石美、鸟语花香仿佛就在眼前,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安徽日报 中国茶文化网
解码中茶春茶地图:黄山毛峰,为何被称为“徽茶之首”?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
清明时节,黄山腹地的富溪乡烟雨袅袅,茶农们开始采摘下之一片茶树上的嫩芽。散落在山边的村庄,每天进进出出的鲜茶篓子,给春日的黄山带来了勃勃生机。
中国十大名茶中,产自安徽的茶就占其四: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和六安瓜片。而在这当中,黄山毛峰被称为“徽茶之首”。好奇者不禁要问:黄山毛峰究竟有何魅力,可以独占鳌头?
中茶黄山毛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新中国成立后,黄山毛峰的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1955年,中国茶叶公司(中茶公司前身)对全国优质茶进行鉴定,黄山毛峰进入全国十大名茶行列;1982年,黄山毛峰获商业部名茶称号;1986年,黄山毛峰被外交部定为招待外宾用茶和礼品茶;1987年,黄山毛峰被商业部授予“部级优质名茶”称号……
黄山毛峰虽冠以黄山之名,但并非所有黄山地区所产的毛峰均为优质。其中,富溪乡所产的毛峰被公认为品质更好。
富溪乡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北部,平均海拔约800米,境内高山叠翠,小溪潺潺,云雾缭绕,有徽州区更高峰黑门尖,海拔1378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4.1%,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黄山毛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划定范围。
中茶公司出品的黄山毛峰云天4000和黄山毛峰山韵800两款产品,原料即产自富溪乡海拔600-800米的高山茶园。其中,黄山毛峰云天4000采用明前头採芽叶 *** ,一斤干茶不少于两万个芽头,可谓黄山毛峰茶中的精品。
正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好茶。中茶黄山毛峰的卓越品质,与其产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黄山,以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天下之一奇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留下这样的感慨:“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世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广为流传。
黄山山高林密,日照时间短,终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质地好,很适合茶树生长。加之黄山遍生兰花,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因此,早在400多年前,黄山茶就已名扬天下。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这说明黄山地区的产茶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另据《黄山志》记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这里提到的黄山云雾茶,有人考证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
而最早创制黄山毛峰并命名的,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谢裕大茶庄,创制人是歙县人谢正安。
中茶黄山毛峰:“色如象牙,鱼叶金黄”
如今,始创黄山毛峰的谢裕大茶庄,已成为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新三板挂牌茶企。2021年12月,中茶公司与其强强联合,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的中茶谢裕大(黄山)茶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产业园拥有灌装生产线等多条生产线,是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一代标杆旗舰体验式工厂,实现了茶叶从原料到成品整个工序的自动化生产,助力黄山毛峰质量升级,成为放心安全的优质品牌茶。
2023年,中茶绿茶全系产品升级,以明前抢鲜春茶为主打,以“聚九州茗绿 品华夏春鲜”为主题, *** 十大核心产区名优绿茶。其中,“中茶春天礼”产品尤为特别,它 *** 了安徽四大春茶,消费者除了能品味到黄山毛峰的神韵,还能品味到传统名茶六安瓜片的回甘,黄金芽绿茶的芳香,以及黄茶独有的鲜甜醇爽。一盒在手,四种春天的味道一并拥有,令人回味无穷。
“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中茶公司出品的黄山毛峰云天4000,茶叶外形微卷似雀舌,芽尖锋芒,白毫披身,有金黄色鱼叶,富有兰花香,茶汤清碧微黄,醇甘韵味幽长,是完美体现特级黄山毛峰神韵的产品。
但特级黄山毛峰的制成,却颇为不易。
在清明节前的一周左右,茶树生长的之一拨嫩叶,是 *** 顶级黄山毛峰的原料。茶农们低头弯腰,双手飞舞一整天,往往只能采摘不到两斤的鲜叶。这是因为黄山毛峰采摘十分精细,要求采摘细嫩的鲜叶,并且对于不同级别的黄山毛峰,采摘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黄山毛峰的品质可分为特级一等、二等、三等和一、二、三级。其中,特级黄山毛峰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通常在清明前后采摘。
所有等级的黄山毛峰鲜叶在采摘后,为了保证芽叶的质量和匀净,都需要拣剔出不合要求的叶和梗。按照传统,黄山毛峰是上午采摘,下午 *** ;下午采摘,当夜 *** ,这样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和新鲜。
成茶后的中茶黄山毛峰云天4000,其品质可以用八个字形容,那就是“香高、味醇、汤清、色润”。用一首诗文来形容,可谓再恰当不过:
黄山毛峰有盛名,一芽一叶雀舌形。
白毫显露鱼叶嫩,金黄芽片显分明。
汤色清澈茶烟袅,鲜醇甘美逸神情。
嘉木从来生佳地,徽州春意杯中呈。
白毫披身似雀舌,茶笋金片数毛峰。一杯上好的中茶黄山毛峰,滋味由清雅入绵厚,层层递进,越品越有味道。
未来,中茶公司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茶文化相融合,让黄山毛峰茶香历久弥新,为世界奉上一杯中国好茶,让全球消费者得以尽享“好茶在中茶”的魅力与风采!
茶知识:干茶色泽、茶汤汤色常见类型汇总及代表茶叶在我们日常的饮茶过程中,常常会看茶叶干茶的色泽、以及茶汤的汤色,用作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的依据。
茶叶的色泽是由于茶树鲜叶中内含物质经制茶过程转化形成各种有色物质,由于其的含量和比例不同,使茶叶呈现各种色泽的结果。
现按干茶色泽、茶汤汤色分别分类如下。
干茶色泽类型及代表茶叶
翠绿型
嫩度:嫩度好,一芽一二叶初展、新鲜。
工艺:绿茶制法,杀青质量好,在短时间内迅速彻底地破坏了酶活性,其余工序处理及时合理。
代表茶叶:高级绿茶、瓜片、龙井、银锋、松针、古丈毛尖、信阳毛尖、江山绿牡丹等。
深绿型
嫩度:嫩度好,一芽一二叶,新鲜。
工艺:绿茶制法,杀青投叶量较多,且杀青质量好,其余工序处理及时合理,外形条索紧结。
代表茶叶:相应等级的太平猴魁、天目青顶、高级炒青、滇晒青等。
墨绿型
嫩度:鲜叶较嫩,一芽二三叶。
工艺:绿茶制法。
代表性茶叶:相应等级的的烘青、雨茶、珠茶、火青等。
黄绿型
嫩度:一芽三叶,第三叶接近成熟,或相应嫩度地对夹叶。
工艺:绿茶制法。
代表茶叶:相应等级中下档烘青、炒青、小兰花等。
嫩黄型
嫩度:鲜叶细嫩,嫩黄色,一芽一叶。
工艺:黄茶制法,制造中有闷黄工序。该色是高级黄茶的典型色泽,干茶嫩黄或浅黄,茸毛满布。
代表茶叶:相应等级的蒙顶黄芽,莫干黄芽,建德苞茶等。
蒙顶黄芽
金黄型
嫩度:鲜叶细嫩,嫩黄色,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工艺:黄茶或绿茶制法。
代表茶叶:
君山银针,其芽头肥壮芽色金黄,芽毫闪光,有“金镶玉”之美称;
沩山毛尖亦属此类型,俗称“寸金茶”;
黄山毛峰干茶金黄隐翠,俗称象牙色。
黄褐型
嫩度:鲜叶较粗老
工艺:有长时间的闷黄工序,并由于高温烘烤所产生的湿热作用,使内含物有部分聚合变化,由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聚合成黄褐色不溶性大分子物质,使外形呈黄褐色。
代表茶叶:黄大茶等。
黑褐型
嫩度:鲜叶较老。
工艺:制造中有渥堆或发酵工序,在湿热作用下,内含物发生聚合变化,由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聚合成不溶性大分子物质,聚合量较黄大茶多,使干茶呈黑褐色。
代表茶叶:黑毛茶、湘尖、六堡茶、普洱茶、红砖茶和中下档红茶等。
砂绿型,俗称“砂绿润”或叫鳝鱼色。
嫩度:鲜叶具一定的成熟度。
工艺:青茶制法,火功足,干茶色泽具砂绿并光润。
代表茶叶:铁观音、乌龙茶等的典型色泽。
灰绿型
嫩度:鲜叶较细嫩,一芽二叶。
工艺:制茶经萎凋和干燥工序,使干茶绿中带灰。
代表茶叶:如白牡丹,其毫心银白,叶面灰绿等。
白牡丹
青褐型
嫩度:鲜叶绿色,叶张厚实。
工艺:青茶工艺,干茶色泽褐中泛青。
代表茶叶:如大叶青、青茶中的水仙和武夷岩茶等。
乌黑型
嫩度:一芽二三叶的鲜叶。
工艺:高“发酵”茶,干茶色泽乌黑而有光泽。
代表茶叶:如工夫红茶、高级条形红毛茶、传统制法的红碎茶中上档茶等。
棕红型
工艺:转子机或CTC制法。
代表茶叶:红碎茶。
银白型
嫩度:鲜叶为单芽或一芽一叶,芽叶上白毫特多。
工艺:采取保毫制法,不经揉捻或轻揉捻,使干茶满披白毫。
代表茶叶:五盖山米茶、保靖岚针、白毫银针、仙台白眉或采用福鼎大白茶和大面白品种的鲜嫩芽叶做的各种茶。
汤色类型及代表茶叶
浅绿型
嫩度:鲜叶为一芽二叶初展。
工艺:绿茶制法,轻揉捻,细胞破损率低,制造及时合理,常伴有清鲜香,鲜醇味,叶底嫩绿色鲜亮。
代表茶叶:大多数名茶属此类型。如太平猴魁、庐山云雾、银峰、惠明茶、各种毛尖及毛峰等。
杏绿型
嫩度:鲜叶细嫩,新鲜。
工艺:绿茶工艺。
代表茶叶:制造得法的高级龙井、瓜片、天山绿茶等。
浅绿型,包括绿明、清亮、清明在内。
嫩度:鲜叶嫩。
工艺:绿茶制法,工艺合理。
代表茶叶:高级绿茶的汤色。古丈毛尖、安化松针、信阳毛尖等。
黄绿型
嫩度:鲜叶新鲜,一芽二三叶。
工艺:绿茶制法,为大众化绿茶的典型汤色。
代表茶叶:有烘青、眉茶、珠茶等。
杏黄型:又称淡杏黄色
嫩度:鲜叶幼嫩,为全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工艺:黄茶做法。
代表茶叶:高级黄茶的典型汤色。蒙顶黄芽、君山银针、莫干黄芽、建德苞茶等。
蒙顶黄芽茶汤
微黄型
嫩度:鲜叶柔嫩。
工艺:白茶制法,制造经萎凋、干燥两工序。
代表茶叶:高档白茶的典型汤色,如白毫银针,白针丹等。
金黄型:俗称茶油色
嫩度:鲜叶具一定成熟度。
工艺:青茶制法或经压造加工。
代表茶叶:铁观音、黄棪、闽南青茶、广东青茶等。
橙黄型
工艺:此类工艺杂多,黄茶、青茶、紧压茶等的汤色均可为橙黄色。
代表茶叶:大叶青、沩山毛尖、闽北青茶、武夷岩茶、沱茶、茯砖茶等。
橙红型:包括红黄
工艺:黑茶工艺,制造中经渥堆和压制加工或精制中火功饱足的青茶类。
代表茶叶:花砖、康砖等。
红亮型
嫩度:鲜叶较嫩,新鲜。
工艺:红茶制法,制造及时合理,干茶色泽黑褐、油润,味醇厚,叶底红亮。
代表茶叶:质量较好的工夫红茶,祁红工夫、白琳工夫等。
红艳型
嫩度:鲜叶较嫩,内含物丰富,尤其是多酚类儿茶素的含量高,鲜叶新鲜。
工艺:红茶制法,制造经快速揉切,前后工序及时合理,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艳。
代表茶叶:红茶更优良的汤色。高级工夫红茶、优质的红碎茶。
深红型
嫩度:鲜叶较老。
工艺:加工中经压制工序。
代表茶叶:方包茶、红砖茶、六堡茶等。
蔎茗说:茶叶品质,一般是指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叶底。虽然说在商业反腐方面,其外形、色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但茶作为一种饮料,其核心为香气和滋味。
点个【<赞>】,如果觉得有用的话。
名优绿茶大多为手工揉捻,外形多种多样,小编列举几个:"扁片形"、"条形"、"卷曲形"、"针形"、"圆形"、"朵形",之前介绍的六安瓜片就是"扁片形"。
揉捻对一款茶叶的造型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是遵循"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轻—重—轻"的力度原则,以及"抖揉结合"的揉捻技巧,具体根据茶品品质要求和鲜叶实际情况来灵活控制。
之前一期的《全民大调"茶"》有调查过,看来大家对"朵形"的概念还挺陌生的,今天介绍一种"朵形茶"。
那么什么是"朵形茶"呢?跟着小编来看:
朵形茶
朵形茶鲜叶原料是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是较典型的烘青特种绿茶;
做形时不揉捻或是揉捻时间很短且力道很轻,干茶芽叶分开,像花朵般,所以称作朵形茶,朵形茶又分"雀舌形"、"兰花形"和"凤尾形"。
黄山毛峰属于朵形茶中的雀舌形,特级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芽明显长于叶;
做形的力度小,时间短,成品茶芽叶呈自然态展开,但也因此细胞破损率很低,内含物质浸出较慢且少。(小编友情提醒:口味重的茶友可能喝不惯)
又一安徽名茶
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黄山,产地覆盖整个黄山市,是受国家地理标志《GB/T 19460—2008》保护的茶品。
(对它的历史感兴趣的茶友,可以点击黄山毛峰历史篇 观看简略了解下)
黄山海拔高,山周云雾缭绕,气候温暖湿润,土质也很适合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产茶历史已久。
因为它白毫披身,芽尖似峰,产地为黄山,故名"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毛峰品质可以说是"毛峰界"的扛把子。
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时间是在清明前后,,其他级别要到谷雨前后,鲜叶采摘标准细嫩,特级为一芽一叶初展(如图示)
鲜叶采回后要拣剔,剔除不符合标准的芽叶、梗或是非茶类夹杂物,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 *** ,一般是"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
好啦,初期介绍就先到这里,下次介绍黄山毛峰的品种和工艺。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之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
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筑梦茶乡 福地湄潭 湄江印象 只为一杯好茶
我国名优绿茶众多,不过声名远扬的还不算多。
在我眼里,几个不得不提的:西湖龙井,是忘不掉的江南柔情;碧螺春,洞庭山湖的醉人烟波;还有一个,便是黄山毛峰,它是高山云雾里的一口“仙气”。
“白毫披身,芽尖锋芒。”
黄山毛峰,来自安徽黄山,亦是地理标志很强的一款绿茶。茶汤滋味,一片甜润,夹杂丝缕的凉意,清透、雅正,带着浩渺的云雾气息。
为大家推荐的一款黄山毛峰。它的清新香气、它的醇滑滋味,还有它清闲的“绿茶三绿”:即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正是爱绿茶之人不容错过的一款好茶。
,,,
2023年新茶 黄山毛峰
好山好水,出好茶
明代茶人许次杼在《茶疏》中说道:“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十大名山之一的黄山出产了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
黄山景区一带林木茂盛,云缥缈、温暖湿润,以其独特的气候环境,为黄山毛峰的生长提供了优异的自然条件。
提到黄山毛峰,还需要解释两点,“黄山”跟“毛峰”。
毛峰,绿茶中的一种经典形状,外形细扁稍卷曲,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黄绿油润。
黄山,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山高谷深,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
一杯好茶,慢工出细活
对比了好几款黄山毛峰以后,特别给大家推荐这一款黄山毛峰,采摘、 *** 以及品质完全能够让你喝懂黄山毛峰,喝懂绿茶!
毕竟,为了让大家喝上十大名茶,跟小伙伴也是费了好大心思的,活动也是相当爽快,茶叶也好喝。
正宗的黄山毛峰,要用铁锅手工炒制杀青,手轻、翻快、扬高、撒开、捞尽,接着边揉边抖,轻揉慢捻,还要古法温火慢焙。
慢工出细活,正是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才成就这样一杯好茶。
怎么分辨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外形很有特点,细嫩肥壮,叶片微卷,状似雀舌,绿中带一点点泛黄,俗称“象牙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跟别的绿茶放在一起,辨识度还是很高的。
香气如兰香,清鲜高长,汤色清碧微黄,滋味甘醇,韵味深长,芽叶在水中舞动,匀嫩成朵,跟那些外地假冒的滋味淡薄、叶底黄暗的黄山毛峰完全不一样。
历史名茶的传说
作为历史名茶,黄山毛峰的神奇传说也不少。
有传说在明朝时,江南黟具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此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后,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
然后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后来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
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真伪黄山毛峰之辨
黄山市农业委员会按照“黄山毛峰原产地域保护”划定出黄山风景区和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的38个乡、村,为正宗黄山毛峰茶产地。
一般正品黄山毛峰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仿品黄山毛峰多是其它产地的绿茶冒充,其一般呈现土黄色,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叶底不成朵。
黄山毛峰的冲泡
品质上好的毛峰冲泡时雾气绕顶,香气馥郁,芽叶坚直悬浮汤中,徐徐下沉,芽挺叶嫩,多次冲泡仍有余香。
提示:冲泡毛峰时水温控制在80~90度为宜。
黄山毛峰怎么保存
温度:贮藏的环境温度越高,茶叶因为自动氧化加速而褐变。绿茶的贮藏一般要放在低于10度的环境里,科学研究表明,适合的贮藏温度是2~4度。
避光:光能促进植物色素和脂肪类物质氧化,加速茶叶的陈化,特别是叶绿素。所以避光保存很重要,如果不加以注意,黄山毛峰的鲜与绿都会丧失。
密封:自动氧化是茶叶质变的主要原因,茶多酚类物质、维生素C等物质自动氧化,氧化后生成特大多都茶叶的品质不利。
给大家介绍了黄山毛峰产地、 *** 、辨别等知识之后,也少不了喝上一杯品质过关的黄山毛峰了~
为大家推荐这款黄山毛峰。它的清新香气、它的醇滑滋味,还有它清闲的“绿茶三绿”:即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正是爱绿茶之人不容错过的一款好茶。
湄潭手筑黑茶 湄江印象领先
一辈子 一件事(做杯好茶),一杯好茶 敬天下有缘人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绿茶烘青类,其品质特征为“香高、味醇、汤清、色润”,因此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传说用黄山上的泉水冲泡黄山毛峰,会出现白莲奇观。
Ⅰ茶之存
? 密封防潮,以免茶叶中水分太多,容易引起霉变。
? 切忌不要让茶叶接触有异味的东西。
? 不要将茶叶放在高温之下,高温的环境能使茶叶氧化水平加剧。
? 保存茶叶时,防止光照,如果光线直接照射的话,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氧化会更加剧烈。
? 家庭贮藏黄山不妨把茶叶密封在塑料袋中,再将塑料袋放入密封性比较好的茶叶罐中,至阴暗、干爽的地方保存,操作方便,效果也佳,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品质。
Ⅱ茶之效
? 黄山毛峰中的茶氨酸和儿茶素有改善血液流动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和缓解脑中风和心脏病等病症。
? 黄山毛峰具有提神益思、解毒利尿、消炎杀菌的功效。
? 养肝明目、防辐射,学生或经常面对电脑的上班族可常饮黄山毛峰。
? 有抗癌防癌变、抗衰老、延年益寿等多项功能。
? 降脂降压、固牙防龋。
Ⅲ茶之品
滋味鲜浓、醇厚、甘甜,香气清鲜高长,韵味深长。
Ⅳ茶之赏
黄山毛峰叶底
赏干茶:其外形细嫩稍卷,形状像“雀舌”,色如象牙,片片金黄,峰毫显露,芽肥壮、匀齐。
赏叶底:叶底肥壮朵朵,厚实鲜艳,色泽嫩绿中带有微黄。
赏汤色:茶汤清澈明亮,呈杏黄色。
Ⅴ茶之鉴
优质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正品黄山毛峰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仿品黄山毛峰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呈土黄色,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叶底不成朵。
今天学到了吗?黄山毛峰为啥取名为“毛峰”,又如何能像传说中出行白莲奇观呢?只要阅读了这篇品鉴,我想小伙伴们都会懂,这样会成为平时喝茶中的谈资!下一期我将为小伙伴们讲解曾被称为“玉山茶”的狗牯脑茶,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转发、收藏,觉得跑腿哥分享不错的小伙伴们帮忙点个赞。小伙伴们的点赞支持和关注,是跑腿哥继续更新的动力!
47款黄山毛峰对比测评,这款口感鲜爽,回味甘甜大家好,我是盖得排行测评员卢行长。
明代诗人曾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武夷山有大红袍,庐山有庐山云雾,到了安徽黄山,最出名的莫过于黄山毛峰。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款际源春黄山毛峰,茶香浓厚,生津回甘。
盖得茶叶专员总结
明代诗人曾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武夷山有大红袍,庐山有庐山云雾,到了安徽黄山,最出名的莫过于黄山毛峰。而在历史上“中国十大名茶”的版本有很多,说法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黄山毛峰都赫然在列。
本次测评的是实惠口粮级别的黄山毛峰,斤价均在400元以下。黄山本地茶厂际源春脱颖而出,明前特级毛峰综合评分排名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际源春在盖得的祁红测评中也拔得头筹,横跨绿茶、红茶两大类,可见其制茶功力之扎实。
在专业审评中,这款毛峰展示出全能的一面,不仅外形分排名之一,香气和滋味也是名列前茅。国家高级评茶师林晓霞点评道:这款黄山毛峰更大的亮点是刚入口的花果香,随后以青草香为主调,呈现出多级香味,茶汤鲜爽,舌面生津顺滑,非常适合在夏天品饮。
本次测评筛选口粮级别的黄山毛峰,大牌茶企溢价高,同等价位只能买到雨前茶,排名也相对靠后。黄山本土品牌际源春在测评中表现出众,两款茶叶分别位列之一和第三,此外她还在盖得之前的祁红测评中脱颖而出,足见其扎实的制茶功力。
值得一提的是,审评过程中有专家提出,部分
测评茶叶茶梗细长,和采摘时间和茶园土质有较大关系。中后期的茶叶,因为天气渐暖,生长较快,如果土壤的肥料跟不上需求,茶梗就会变得瘦长。茶友们在选购明前茶和雨前茶的时候可参考比对。
样品筛选&测评过程
样品挑选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品牌溢价较高,同等价格下大牌厂商只能买到雨前茶,而小众茶叶生产品牌却能购买原料更优的明前茶。
盖得排行从47款黄山毛峰中筛选出9款进入对比盲评,价格在200-400元/500g之间,品类包括雨前茶和明前茶,其中2款属于知名大品牌的主打产品,其余7款来自于安徽黄山市本地品牌。
测评流程
为了保证测评的公正性,盖得排行采用业内主流的密码审评方式,测评过程中隐藏对比茶样信息,由评茶团每位成员独立完成问卷评价,评选出最值得推荐的茶样。
专业评审团名单
林晓霞 学茶课堂创始人,国家高级评茶师
唐锦纬 阅茶创始人,国家高级评茶师
孙茂菁 广东省技术能手,国家评茶师
王奕芬 茶间玖屋创始人,国家评茶师
盖得精选
专家点评
茶友评价
明前茶所含茶多酚少,茶汤鲜爽不涩,可以说是最容易入口的茶类之一。盖得排行邀请了20名普通茶友对际源春黄山毛峰进行品尝,虽说是中国十大名茶,但对黄山毛峰有所认识的仅有半数,喝过的更是只有13%。
茶友们根据自身的体验对茶叶的口感特征进行投票,统计结果如下:
从测评结果来看,大部分的茶友与专家的意见相近,认为这款黄山毛峰茶香饱满,带浓郁花香和青草香,口感浓醇,回味甘甜。
其中品饮后持久的回甘更是得到了全部茶友的认可,有茶友表示:这款黄山毛峰茶香浓厚,带有轻微涩感,但不会发苦,生津回甘明显,回味更加持久,这一点与专家的评价不谋而合。之一次品饮的茶友冲泡时可控制一下投茶量和冲泡时间。
安全性检测报告
产品信息
生产背景
际源春黄山毛峰茶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海拔在600-1200米之间,土壤主要为黄棕壤、黄红壤等,表层腐殖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际源春这款特级毛峰采摘自清明前后,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内含物质丰富,茶叶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低,鲜爽度高,滋味甘甜,苦涩感低。
黄山毛峰在烘焙时分初烘和足烘两道工序,初烘火温先高后低,待结束后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之后文火慢烘至足干,促使茶香诱发,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
产品细节
芽头肥嫩粗壮,白毫披身,形似雀舌
茶汤清碧澄清,入口鲜爽甘甜,香气如兰,韵味悠长
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声明:以上测评结果仅针对本次购买茶样,不代表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规格产品的品质质量。
黄山毛峰的测评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想看的测评内容,欢迎评论留言~
讲一讲黄山毛峰的外形特点众所周知,黄山毛峰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绿茶类,主要产自于安徽省黄山(微州一带),所以别名又叫做微州一带,由清代光绪年纪谢裕大茶庄创制,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以独特的品质而获得众多茶客们的喜爱。
真正的黄山毛峰,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外形看上去如同是“雀舌一般”;全身白色细茸毫,峰显毫露,色如象芽,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茶基本上很少;其叶色金黄色,在这里提醒大家,“鱼叶金黄”和“色似象芽”是特级毛峰外形和其他毛峰外形不同的重要特征,大家注意辨别。
黄山毛峰,根据采摘标准不同,又分为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采摘时间越前面的茶叶,品质等级越高。
一、特级
1、特级一等:外形条索芽头肥壮、匀齐毫显、鱼叶金黄;色泽嫩绿似玉;汤色嫩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香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黄鲜活。
2、特级二等:外形条索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色泽嫩绿润;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嫩鲜高长;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绿亮。
3、特级三等:外形条索芽叶嫩齐毫显;色泽嫩绿明亮微黄;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黄山毛峰的外形特点 ,细嫩稍卷曲!
二、一级
一级黄山毛峰,外形条索紧结,芽叶肥壮匀齐,毫现,外形微卷;色泽嫩绿,微黄明亮;汤色嫩绿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略甘;叶底肥嫩成朵嫩绿明亮。
三、二级
二级黄山毛峰,外形芽叶肥壮,条微卷、显芽毫;色泽绿明亮;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味长爽口;叶底嫩匀、嫩绿明亮。
四、三级
三级黄山毛峰,外形条索微卷显芽,匀齐,叶张肥大,色泽尚嫩绿,汤色黄绿亮,香气高杨,滋味醇厚,叶底黄绿。
不同等级的黄山毛峰,无论是外形上还是其他品质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相差不是很大的,大家一定要懂得如何去辨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