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到底有没有特产?每年回老家都很尴尬啊,不知道该带啥!
说到红山印象,很多人都说茶叶尤为出名。再者就是红中月饼,其次也是红山更好的山茶油啦!
每年回家朋友问我,咦~你们红山家乡有什么特产?特产?有呀,比如:茶叶,山茶油,土蜜糖,竹笋,香菇,木耳......这些算不算呢?这些都很普通,特产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有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产的一种产品。当然,小编也为大家罗列了一些红山本地比较有名气的特色美食产品推荐给大家!颜值虽然不高,但是这些都是原生态,绿色产品!
①茶叶(红茶,绿茶,白茶,冰茶)
②山茶油
③蜜糖(冬蜜,夏蜜)
④竹笋(冬笋,春笋)
⑤香菇/木耳/灵芝
⑥红薯干
⑦糖环/油角/花生饼/米粉饼/糍粑等
⑧红中月饼/会仙泉酒/糯米酒
⑨腊味:腊肉/腊肠
⑩鱼干/粉辣椒
来源:红山家园
编辑:宋明飞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内蒙古赤峰美食在每个人心里估计都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小吃,漂泊在外的游子见到或者吃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内蒙让人联想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奔驰在草原上面的骏马还有一群群的牛羊,很遗憾我的家乡并不是这样的宽广,而是连绵起伏的土山还有下大雨就会到处发水的河套,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地方养育了我。
内蒙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牛肉干奶酪之类的但是我山沟的家乡这些并不出名,出名的就属咸嘎达、饸饹面、二米饭、大菜包、对夹这也许就是赤峰比较有代表性的平民小吃了。
对于每一个赤峰人来说没有吃过咸嘎达的应该很少,可以说咸嘎达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原因很简单就地取材腌制晒干,既能当做饭桌上的一道菜就这二米饭胡吃海塞一顿,也能当作平时的零嘴没事咬上一口,在外漂泊这么多年其实还是最想这一口,可能不是赤峰人根本享受不了他独特的美味!外地人想尝试也可以吃下切成片油炸的咸嘎达再给上面撒上一些孜然也是拥有另外一种风味。
咸嘎达
记得一家人上山干活回来后,我们烧起连着炕的大锅,老妈和完面就架起饸饹床子放在大锅上面,然后就开始压饸饹,看着粗粗的饸饹面一条条地被挤压在大锅里就馋得流口水,卤子也没有啥讲究的不是酸菜卤子就是到菜园子薅一把韭菜直接弄韭菜鸡蛋卤子,虽然简简单单的吃食但是他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成长。
饸饹面
二米饭对于赤峰人来说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基本每天都吃二米饭,所谓的二米饭就是大米和小米一起“闷”的饭,其实在赤峰农村还不是单纯的“闷”饭,而是先在大锅里面煮,之后把米和汤分别盛在不同的盆子里,然后盛米的盆子再放在大锅里面蒸,盛出来的米汤自然是吃饭的时候直接喝了不需要在单独做汤了(平时也不怎么喝茶水直接就当喝水了),吃二米饭就不能不说菜包了,家里基本都会种叶菜,直接拔几颗洗洗夹上二米饭抹上家里做的大酱,就几瓣大葱用菜叶子一包就直接给嘴里送,吃两个菜包基本一顿饭也就解决了,哈哈!
二米饭
大菜包
对夹是内蒙古赤峰的一种特色食品。其用一定比例的油水和,外用小米面或糜子面擦稣,并涂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制成,内夹熏肉,外焦里嫩,味道极美。其实对接类似于肉夹馍,其实长得还是很像的,没吃过对夹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肉夹馍立马就可以浮现在眼前,一般对夹在街上小摊上卖的偏多,到赤峰了可以尝一尝对夹!
对夹
对于家乡的小吃我说的可能也不够全面,毕竟每个地方每家的喜好也是有所区别的,如果有老乡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在下面评论!你最喜欢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也可以评论大家一起分享噢!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被自治区 *** 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之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赤峰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有红山文化遗址。自古便有“金朝阳,银赤峰,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称。赤峰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腹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2016年GDP总值为1933.28亿元,是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内蒙古有国内知名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
一、巴林石
巴林石
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和图案石五大类。
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质地多为透明、半透明;血色有鲜红、朱红、暗红、橘红等。血形呈片状、块状、条带状、星点状等。各品种均以各种“红”命名,如夕阳红、彩霞红、牡丹红、金橘红。
福黄石
凡主体呈黄色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属此类.还可按色调及纹理细分若干品种,如鸡油黄、密蜡黄、流沙黄等。其中金橘黄可与田黄媲美。
冻石
凡透明半透明、无血又以黄色为地的巴林石均为冻石,是巴林石品种最多的一类。按其主体特征因素命名,有水晶、芙蓉冻、羊脂冻等。
彩石
凡无血非黄非冻的巴林石均为此类,最明显的特征是质地不透明而色彩丰富,因而品种命名也就丰富多彩,如红花石、黄花石、咖啡石、木纹石等。
图案石
指巴林石中带有各种天然景物图案并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一类,可凭借主题而命名。巴林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敖汉小米
敖汉小米
敖汉小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来自曾荣获全球环境500佳奖的内蒙古敖汉旗。现在敖汉旗小米平均年播种面积在2.3万公顷左右,总产量5000万公斤,已成为敖汉旗杂粮种植业中的优势品种和地方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赤峰黄玉米
赤峰玉米
原产地标识——“赤峰黄玉米”常年产量220万吨,商品量180万吨。
赤峰黄玉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赤峰小米
赤峰小米
赤峰市种植谷子历史悠久,2003年在兴隆沟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栗和黍的碳化颗粒标本,经加拿大、英国和我国的研究机构用C14等手段鉴定论证后,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由此推断赤峰敖汉地区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起源地,也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45家企业的145个系列192件商品获得“内蒙古礼物”品牌认证。其中,赤峰市4家企业9件商品入选,被选定的商品将戴上“内蒙古礼物”品牌标识,走入全国消费者的视线。
赤峰市通过认证的“内蒙古礼物”分别是宁城县御绣轩手工制品有限公司的御秀契丹——契丹御秀双面绣台扇;内蒙古叶腊石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特尼格日——巴林石梅花吊坠、三联体套章;内蒙古草原汇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草原汇香——草原白蘑酱、牧场羊杂、羊杂粉羊肉粉牛肉粉系列、牛肉酱系列、敖汉小米;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和谷香——和谷香红枣燕麦小米。
“内蒙古礼物”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创建的内蒙古旅游商品专属品牌,以“品牌提升、授权使用”运作模式,持续向市场推出能体现内蒙古历史文化内涵、地域特点的精品,对完善内蒙古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树立内蒙古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全媒体记者 张强
编辑:毕永宝
内蒙古白酒总体概况:
提到内蒙古的白酒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但是要说到国产的烈酒,那么内蒙古的酒是必须要说的。粗犷的草风格、凌冽的寒冷冬季让内蒙古人民对白酒更加青睐。在内蒙古,能喝酒不算什么,能喝烈酒才是真的爷们,而且还有许多草原特色酒。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年产白酒为25849.26千吨,仅排在全国第22位。因为内蒙古整体的人口不多,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可能对白酒的消费并不是特别大。目前内蒙古白酒市场的规模接近100亿,但是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呼包鄂”三市。
内蒙古曾经有着100多家白酒酒厂,几乎每个县、旗都有自己的酒厂。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竞争,有很多老牌子的酒厂都倒闭了,目前内蒙古还有规模以上白酒企业50多家。因为外酒入侵,导致很多名酒的市场被严重压缩,目前内蒙古销量最多的白酒已经变成了黄盖汾。
在盛产烈酒的内蒙古,也有不怎么产烈酒的名酒,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内蒙古地区的八款名酒:
河套王:
河套王酒有着“中国北方之一窖”之称,是北方之一个生产出生态淡雅浓香酒的白酒。河套王产自巴彦淖尔市,主要生产浓香酒,但是也生产部分清香酒和保健酒等。河套王有以"河套王"、"河套老窖"系列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以"河套陈藏"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御膳春"保健酒、“百吉纳”奶酒为代表的营养滋补酒。
河套王是内蒙古白酒的之一品牌,今年华樽杯上以275.34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在白酒行业的前30位。河套王被称为是“内蒙古酒王”,连续多年销售额位居内蒙白酒的榜首。2011年河套酒业发展迎来顶峰,销售额首次突破30亿,其产品在北方许多地区风靡一时。2014年河套酒业提出上市的目标,并且要在未来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打造北方酒都。
可是现实往往很残酷,随着各地名酒北上的加剧,河套王的市场占比下滑,2016年营业额仅达到12.64亿元。为提升销售业绩,河套王近年来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近些年河套酒业“河套王系列”两款新品上市,分别为52°典藏河套王、河套王喜宴用酒和第三代河套王20,定价分别瞄准次高端和高端价格带。尽管近些年河套王的业绩缓慢提高,但是仍不能突破20亿。
草原白:
草原白酒产自锡林郭勒盟,听名字就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典型的草原清香酒。草原白酒曾在1979年荣获内蒙古首批优质酒称号,在各种博览会上也获得过许多的奖项。草原白酒的配料只有水、玉米、高粱,无论是从配料还是酒体都彰显着清香纯正的特点。
60度的草原白是草原白酒系列最畅销的白酒,也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口粮酒,售价不超过二十元。这款酒我有幸喝过一次,光瓶酒包装很简单,绿色光瓶酒设计,锯齿铁盖,瓶盖有采用密封保护,类似啤酒瓶盖。酒液清澈透明,香气纯正无杂味,倒杯酒花瞬间很快,入口醇烈。把酒倒在手上一点,酒慢慢挥发的时候还有淡淡的玉米香气和槽香气。
套马杆:
乌兰托娅的一首《套马杆》让人们了解了内蒙古草原和蒙古族文化。套马杆酒产自赤峰市套马杆酒业,套马杆酒已有50年历史,酒分为清香型、浓香型两种,系人工采制大曲、纯高粱地池固态发酵。“套马杆”以酿造天堂草原美酒,传承蒙古族文化,展示大草原风情为主旋律,将蒙古族文化融入品牌文化中。
套马杆酒仍然是以清香酒为主,尤其是高度的清香酒最为著名,而浓香型大多是低度酒。套马杆酒有许多50度、60度以上的高度酒,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尤其是62度的套马杆酒以酣烈纯正而著称,打开一瓶“套马杆”满室充溢着酣醇的酒香,便有几分微醺醉意;酒体虽烈,但回味后舌尖留有丝丝绵甜。
闷倒驴:
闷倒驴酒的意思就是酒体之烈连驴都能灌醉,听名字就感觉来者不善。在内蒙古闷倒驴酒不止是一家酒厂生产,比如在赤峰和锡林郭勒的一些酒厂都有生产。最早被称之为闷倒驴的白酒应该是太仆寺生产的草原白酒,因为在大的酒瓶上贴上了“闷倒驴”三个字,所以又被称之为闷倒驴。现在已经有酒厂专门生产闷倒驴酒,闷倒驴属于高度的清香烈酒。
说到高度酒,闷倒驴号称是大草原上最烈的酒,许多外省人甚至都听说过它的威名。闷倒驴的酒体极烈,有的酒精浓度高达了百分之76,特别的浓烈但是不上头,喝一口就像是嘴里进了火一样。一般的闷倒驴酒精浓度在60多度,酒量差的人不要轻易尝试,一定要慢慢品尝,否则强行咽下去会烧坏喉咙。
宁城老窖:
宁城老窖产自赤峰市宁城县,是国内的53款优质酒之一,乌兰夫先生为它提名“塞外茅台”。宁城老窖是一款多粮浓香酒,采用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粮食进行酿造。宁城老窖最火的时候,在整个内蒙古及附近省市都能够看到它,产品供不应求。宁城老窖曾是内蒙古的双优酒,也是内蒙古参加第五届名酒评选的产品之一。
宁城老窖因为产品定位太低,品牌影响力打不出去,所以后来就停产倒闭了,再后来被顺鑫农业收购才得以重新生产。宁城老窖酒体辛辣又带有甜味,中段有点微苦,但在后段酒体香气持久时间比较长,窖香突出,浓香味比较弱一点。虽然现在重新活了过来,但是有人吐槽宁城老窖的酒质可能不如以前了。
金骆驼:
金骆驼酒厂成立于1951年,产自包头市,是内蒙古地区生产历史最长的一款白酒,主要以清香型白酒为主。骆驼酒业从最初只生产“骆驼牌”二锅头单一品种,到现在成为拥有清香、浓香和芝麻香三大香型的大型白酒企业。与内蒙古传统的烈酒不同的是,金骆驼酒厂著名的产品多以中低度酒为主,有部分50度以上的清香和芝麻香酒。
金骆驼酒在继承传统清香酒清爽纯净、清香醇正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又在酒体中多了几分绵柔。引入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工艺等技术创新手段,增加了基酒的醇绵感和馥郁感,生产出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多粮多曲酒。到现在骆驼酒业的年营业额接近10亿元,年纳税额1亿多,在内蒙古算是比较强的白酒品牌了。
蒙古王:
蒙古王酒产自通辽市蒙古王酒业,是一款浓香酒。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纯净的天然泉水滋润着这片土地的人民和粮食作物的生长。酒厂始建于1921年,史称“东泰隆?西烧锅”,1951年更名为“地方国营通辽市制酒厂”,1994年改 制为“通辽市辽河酒业有限公司”,1996年变更为内蒙古“蒙古王酒业有限公司”。
蒙古王酒秉承纯粮固态发酵,经陈年老熟醇化,再经过白酒专家调制而成。口感上浓香风格突出,区别于内蒙白酒一贯的烈性风格,酒体酒香幽雅,绵柔醇厚。蒙古王酒的外观包装也是按照蒙古特色 *** 的,众多产品的瓶身为“蒙古包”形状,带有着浓厚的蒙古族文化。
纳尔松酒:
纳尔松酒产自乌兰察布市,是国内的芝麻香型白酒的代表,创制于1977年。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芝麻香型白酒,曾经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和轻工业部的双优酒,代表内蒙古参加过名酒评选。曾经纳尔松酒参与过芝麻香型分标委的竞争,但因为不敌景芝而落选。说到纳尔松酒,就要提到曾经集宁制酒厂的故事了。
曾经集宁制酒厂虽是国有企业,但靠着单一散白酒很难维持生计,必须要开发新产品来打开市场。于是当时的厂长就找到了在内蒙轻工科研所的沈怡方先生,要知道沈怡方大师可是后来的白酒界泰斗。1977年沈怡方先生指导集宁制酒厂生产出了纳尔松酒,这款酒是国内最早自主生产出的芝麻香型白酒,具有炒芝麻香气并且稍带焦香。后来正式宣告研制出了白酒的芝麻香型,所以纳尔松的芝麻香酒是真正的经典。
内蒙古最多的香型为清香,其次是浓香和芝麻香。此外还有铁木真酒、鄂尔多斯酒、草原烈马、科尔沁酒、向阳陈曲、转龙液等多款地方著名白酒。十多年前“蒙”酒有过辉煌的历史,诞生了一批知名品牌。
曾经河套王在鼎盛时期营收超过30亿,和蒙古王、草原王、鄂尔多斯、骆驼酒业等一批知名白酒,如今“蒙酒”早已不复当年了。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蒙酒振兴”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也许这能为将来内蒙古地区白酒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篇)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我是阿海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篇)
原名昭乌达盟的赤峰市,
别名哈达街或乌兰哈达,
有“玉龙之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赤峰为红山之意,
因城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
蒙冀辽三省交汇处。
曾是辽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境内有辽上京、辽中京。
红山文化遗址、辽文化遗址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总面积90297平方公里,
30个民族生活在这里。
下辖3个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
2个县:林西县、宁城县;
7个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市 *** 驻松山区。
赤峰市位于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
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
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七山一水二分田。
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雪少风多;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
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得早,多晴朗天气。
境内共有4条流域:西辽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大凌河流域、滦河流域。
形成八大水系: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大凌河、
达里诺尔、锡林郭勒、老哈河、滦河水系。
有大小湖泊128个,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个;
面积更大的达里诺尔湖,为苏打型半咸水湖;
红山水库为更大的人工湖;
其它著名的还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达拉哈湖、小河沿水乡等。
矿产资源有83种,矿产地1600多处,
主要矿产有有色金属铜、铅、锌、锡、钨、钼等;
贵重金属金、银等;黑金属锰、铁等;
非金属石灰石、萤石、硅石、电气石、叶腊石、煤等。
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草原、甘草原、草甸、沼泽、沙生等植被。
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2种。
赤峰市地图
赤峰市著名景点有:
阿斯哈图石阵旅游区、赤峰博物馆、
喀喇沁王府、玉龙沙湖、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华夏之一村”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旅游区、
辽上京博物馆、曼陀山庄、
敖汉温泉城、真寂之寺石窟,
以及青山冰臼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旅游区、
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克什克腾温泉、
桦树沟国家森林公园、克什克腾大草原、
克什克腾岩画群、紫濛山庄、
响水玉瀑、小河沿风光度假村、
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青泉谷风景区、
七金山十大文化景观、宁城龙潭峡、
藏龙沟风景区、第四冰川遗迹莲花山、
宁城热水温泉、大城子钓鱼台水库、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宁城萧太后温泉沐浴度假区
打虎石水库、辽中京遗址、
辽上京遗址、乌力吉木伦河国家湿地公园、
沙那水库风景区、洞山旅游区、
乌兰坝森林旅游区、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
巴彦花水上乐园、查干浩特城址、
达拉哈草原旅游区、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罕山自然风光旅游区、宝山壁画、
百兴图自然保护区、达哈拉湖水利风景区、
坤都镇蒙元沙湖夏令营、茅荆坝自然保护区、
月牙山溶洞、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林谷滑雪场、锦山水上公园水利风景区、
巴林蒙古部落、巴林奇石馆、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大板森林公园、
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赤峰大青山、
荣升十八禁、辽庆州白塔、
赤峰植物园、南山生态园、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市植物园、
青山景区、乌兰布统草原、
大冷山生态旅游区、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九佛山景区、曼陀山风光、
辽松山州城、姜家营子山城(摩天岭)、
达里诺尔水利风景区、赤峰石博园、
海贝尔游乐园、勃隆克沙漠旅游区、
玉龙山景区、红山湖(红山水库)旅游区、
灯笼河草原旅游区、其干沙漠旅游区、
布日敦沙漠旅游区、红山文化遗址、
岗更诺尔湖、铁马风情园、
野人谷、德日苏宝冷水库水利风景区等。
赤峰市的主要特产有:
巴林石、赤峰黄玉米、
敖汉小米、赤峰绿豆、
达里湖鲫鱼、赤峰绿鸟鸡、
巴林羊肉、达里湖华子鱼、
牛家营子北沙参、夏家店小米、
牛家营子桔梗、阿鲁科尔沁羊肉、
巴林左旗笤帚、敖汉荞麦、
敖汉苜蓿、翁牛特大米、
巴林牛肉、翁牛特羊肉、
巴林大米、赤峰小米,
以及敖汉北虫草、敖汉鲜蛋、
敖汉高粱、羊绒衫、
“老何”大米、“沃野”粉条、
“富达”保健蛋、“北国香”牌葵花、
“沃野”香米、“赤波”饮料、
内蒙古牛肉干、奶啤酒、
蒙田小米、奶干白、
昭乌达羊肉、赤峰荞麦、
巴林彩石、温莎荞麦、
草原湖奶酒、黑里河山野菜、
打虎石全鱼宴、宁城蕨菜、
宁城山杏、宁城苇笠头、
宁城老窖、西泉徐记煎饼、
赤峰对夹、烧牛蹄筋、
扒鸡茸发菜、青铜艺术品、
八珍肴、牛家营子中草药、
七老山天然泉水、豆包、
熏鸡、敖汉拨面、
内蒙野果、克旗莜麦、
内蒙沙棘、林东毛毛谷小米、
蒙古刀、赤峰啤酒、
巴林石雕、内蒙古松茸、
赤峰麻黄、黄花菜、
蒙古凉粉、哈达火烧、
蒙古碗、蒙古族银器、
赤峰哈达饼、甜沫子粥、
跑山鸡、手工羊毛栽绒地毯等。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特有的年味:扫尘、备年货、放烟花、拜年#家乡年味不一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将至,年味也越来越浓。在街道上也开始有了卖春联的小贩,各种年货也在街上展示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的年味或许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丰富多彩。随着大城市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的严重,许多城市已经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的政策。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春节真的是最令我开心的事情,可以吃到好多的大鱼大肉,放好看的烟花,更高兴的就是都会收到压岁钱。
春节也叫过年,是中国人民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腊月初八或者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过新年,也代表着农历新年的开始。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理方面讲也是处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我们会说东北话,吃着内蒙古食物和东北地方食物。春节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春节的习俗也体现了年味,都有哪些春节习俗呢?
之一件事当然是,扫尘。就是在春节之前收拾房子。使房间里一尘不染,家长会在暖和的一天,把窗户擦干净,纱窗进行刷洗。过几天,会把家里的家具都擦一擦,小时候看这些都很新鲜,在尘土里开心,吃东西,吃满嘴的土。
但是,看着家里的大人忙来忙去的,自己也会帮助他们,拿着小抹布帮忙擦玻璃。那一盆水,洗脏的抹布,打扫还没进行到三分之一,盆里的水已经变得很浑浊,扫尘确实很累人,但那时更是人们对春节的期待。春节代表着进入新的一年,人逢过年精神气比较足。
正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道:“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时是功夫,有时是希望。”
人们更加开心的收拾自己的屋子,在新的一年里,这个小屋,继续带给主人家的温暖。
第二件事少不了备年货。在城市里,就会发现有明显的人流量增多的变化,卖春联的也依次摆上了自家的春联,小区门上的,车库的,车上的,商店的各种对联应有尽有。每一对都表达着这个家庭对以后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春联的材质也分好多种,纸质的,绒布的,鎏金的,各种各样的,让人们挑得眼花缭乱。城市里是这样,那么农村呢,农村更是热闹非凡。这不,我今天就赶了一个农村的集市,农村的集市上都是淳朴的农民们,他们卖春联,蔬菜,米糖,炸串等。
他们不断地吆喝着,这是城市里没有的现象,新鲜的梨子,一元一斤嘞,快来买呀!新鲜的大白菜快来看呀!好不热闹,其实更喜欢农村的集市,老百姓们也很朴实,我也去集市的里面看了一圈,化妆品还是小时候那种的感觉,例如,指甲油就是那种荧光当代避雷的颜色。
我仿佛回到了我小时候,在春节之前,赶集凑热闹时的情节。在春节之前,人们备得最多的就是猪肉。虽然我们处于内蒙地区,但是我们还是以猪肉为主,每家都要杀猪,吃杀猪菜。杀猪菜是由在外面晒成干的干白菜,就像我们内蒙的特产,咸菜疙瘩,就是风干而成的牛肉干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杀完猪,新鲜的猪血灌得血肠,再加上猪肉,更似东北人豪爽的性格,用大锅炖,更香!一半拿来招待客人,一半自己留着,过年吃。过年之前也要买各种糖果,坚果。来招待客人。春节好久之前,各家也会买上很多白菜,腌在缸里做酸菜吃,东北特有美食,酸菜炖粉条,那叫一个香。
随后需要贴春联。因为爷爷奶奶家居住在平房,窗户多,门也多。需要粘很多的对联与窗联。小时候,集市上其实还有自己手工 *** ,刻出来的窗联。
窗联与对联不一样,它是更薄的红色吉祥纸,上面刻上花纹和符号,几张进行售卖,一张也不贵,几毛一张,都是成几块购买。
还有用绳子串在一起的对联,材质是绒面。显得质量更好一些,也更贵一些,买完之后就是贴对联,在家里,就是用胶带贴上就行。像我奶奶爷爷家的平房,就是用浆糊粘上,我最喜欢玩浆糊,我每次都会把刷子往脸上刷,手上刷,弄得全身都是浆糊,虽然很脏,但是更多的是小孩子的快乐。
因为小时候矮,每次大人指挥赶我,让我不要帮忙,现在长大了,爷爷奶奶照旧贴纸对联,貌似是他们的传统吧。我现在也能帮忙刷浆糊了,贴对联是种传统,红红的对联飘在半空中,鲜艳,亮丽,更加表示着人们对新春到来的期待。
第四件事是放烟花,守岁。其实放烟花也是有一个传说在里面。古时候,有一个凶猛的神兽叫做“年”,“年”长着尖尖的触角,凶狠的獠牙。
在每年的除夕夜,年就到村子里伤害人类,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藏在深山老林里,躲避年兽的攻击。终于到了有一年,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除夕夜来到了村里,村里人忙着逃命,并没有管到这位老人,有位好心的婆婆给了他食物,告诉他让他快跑,老人笑了笑说给我一晚上,我可以把年兽吓跑。
等到了“年兽”来到村里,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老婆婆家灯火通明,年兽走过去,还听见院子里有爆竹在啪啪地响,害怕的连夜逃走,再没有来过。
所以,以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要放爆竹,守岁。我们每年都是在家里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守岁到十二点,到十二点吃饭,吃饭之前要出去放好看的爆竹。能在空中炸出花那种,我还会拿着专门给小孩子玩的手拿花点着在空中画圈,吃完热乎乎的年夜饭就可以睡觉了。
随着烟花生产技术的改进,烟花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很幸运的是,我们家乡并没有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的政策,我还能享受到放烟花的快乐。
年夜饭最重要。在十二点才能吃饭,其实晚上的饭菜跟中午的差不多,中午在我的家乡,最主要的菜就是火锅,用炭在里面加热它,让它温度升高,因为是铜锅,所以可以煮肉煮菜。会在铜锅里之一层放虾米,海米,第二层是排骨,鸡肉,肉丸子,第三层是酸菜,第四层是粉条,最后一层就是铺上好几片五花肉。
加上之前熬制的猪肉老汤,人间美味。我最喜欢的就是火锅了,感觉有种“家”的味道和内蒙赤峰特有的年味,还会有猪皮冻,血肠,鱼肉还有别的青菜。
在除夕年夜饭中,除了火锅撤下桌外,多了一道炸带鱼还有最重要的饺子,里面装着硬币,但不是每一个都装有硬币,吃到硬币的人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发生,当然没有吃到硬币的也会有好运发生。
小时候因为这个说法,肚皮都要撑破了,也要吃到一个硬币。饺子还要特意留下一盘,寓意年年有“余”。
在小时候,我想要包饺子,大人不让我插手,后来阅读一本杂志,包饺子也有讲究。煮饺子不能破,破了好像对新一年的财运不好,煮“挣”了才好,对财运好。也是春节里面的一种说法。
拜年也是一件大事。大年初一早上睡个好觉,穿上自己的新衣服,去拜年,小时候的街道空空荡荡,见到亲戚拱手说新年好,大家的脸上都表现出新春的快乐与欢喜。我会跟着爸爸妈妈去亲戚家串门,在春节前,提前买好的牛奶,保健品送给长辈,亲人。
因为2020年武汉疫情,我们被封锁在家里,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我们谁也没有出去过。小时候串门的快乐在今年估计也会被遏制,我国部分地区疫情还很严重,希望新的一年里,疫情的现状快点好起来。
我们要开开心心过大年。小时候去拜年,也会收到压岁钱,现在都成年了,估计也没有压岁钱了,失去了小时候拜年的乐趣。晚辈收到压岁钱也是代表着平平安安的美好祝福。
春节,众多节日中最主要的,春节也寄托了众多家庭的希望。2021年2月12日是春节,希望在春节来临之前,全球的疫情可以有所好转,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许多国家也已接受了中国的疫苗,我相信肯定会有所好转。
中国加油!开开心心过大年,今年新年,我们还要防微杜渐,少聚餐,少聚集,但是该有的年味风俗也得有,打扫屋子,买年货。
我现在依旧很期待今年的新年,期待今年的春节晚会,看看有意思的小品,吃着坚果瓜子,跟父母,爷爷奶奶唠唠嗑,聊聊趣事。这不也算是年味,年味不仅有传统的那些习俗,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陪伴。
赤峰美食探秘:黄米年糕的醇香之旅#赤峰头条#赤峰,这座位于内蒙古东南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饮食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食客。在赤峰的众多美食中,黄米年糕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寓意,成为了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佳肴。
赤峰黄米年糕选用的主要食材是黄米面和豆沙。黄米面选用当地优质小黄米,经过精细磨制成粉,豆沙则是用红小豆煮烂后加入红糖制成。此外,还会加入一些坚果,如花生、核桃等,增加年糕的口感层次。
*** 赤峰黄米年糕的工艺非常独特。首先,将黄米面加入适量的开水,搅拌成湿润的面团。然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搓圆后压扁,包入豆沙和坚果,搓成椭圆形。最后,将年糕放入蒸锅中蒸煮,待到颜色变得金黄即可。
赤峰黄米年糕色泽金黄,口感软糯,带有浓郁的黄米香和豆沙甜味。年糕外层的黄米粉细腻柔滑,内馅的豆沙香甜可口,坚果的加入则让整个年糕更加香脆可口。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赤峰黄米年糕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节日习俗。在赤峰地区,年糕是过年过节必备的传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和吉祥。黄米年糕的颜色金黄,象征着黄金和丰收,寄托着当地人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此外,年糕还承载着亲朋好友团聚的情感,是赤峰人家家户户年夜饭必备的美食之一。
在赤峰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卖黄米年糕的小摊贩。想要品尝正宗的赤峰黄米年糕,可以前往当地的餐馆或小吃店。在品尝时,可以搭配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和饮品,感受赤峰独特的饮食文化。黄米年糕的香甜与豆沙的细腻相得益彰,让人陶醉在这道美食的世界中。
赤峰黄米年糕作为赤峰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选材讲究, *** 工艺独特,口感醇香。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在品尝赤峰黄米年糕时,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意。这道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使得赤峰黄米年糕成为了游客们必尝的特色美食之一。
赤峰黄米年糕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一起探寻这道美食背后的故事,品味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历史传承,感受赤峰人民的智慧和热情。?
赤峰更具特色的美食,为什么不出名?提起赤峰,许多老乡会又爱又恨。
爱的是赤峰文化悠久,曾经出土“中华之一龙”享誉全国,身为赤峰人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恨的是赤峰并没有跟上互联网时代,知名度不高,出门在外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存在感很低。
也许你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你口中的赤峰这么好,有什么特产吗?
牛肉干、羔羊肉,整个内蒙古省的人都可以说这两样是特产,实在算不上特色。
赤峰人经常会被问得哑口无言:除了牛羊肉,我们还有什么呢?
赤峰历史悠久,曾经是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时在塞外名声显赫。
清朝时期,赤峰汇聚了上千家商号,三教九流无一不通,汉、蒙、回、满、等民族纷纷驻扎此地,诸路文化混杂。
也因此,赤峰在清代一度有“旱地码头”的美誉。
可惜的是,成也混杂,败也混杂,赤峰怎样都好,唯独缺少一些本地的特色。
每每提及特产,赤峰人喉咙一干,有些哑口无言。
出生在赤峰的马伯庸马亲王拿出了一个完美答案:对夹。
有这样一个传说。
乾隆年间,皇帝每年五月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打猎。
有一次,乾隆追逐一只斑斓猛虎,在赤峰红山脚下终于猎虎如愿。皇帝就在赤峰的“松山馆”摆下了满汉全席大宴群臣。
当日三十八味宫廷御膳美味佳肴中,对夹的名声仅排在烤全羊之后,众臣食之赞不绝口,纷纷寻找烘焙 *** , *** 秘方因此传入民间。
民间传说不可轻信,实际上,对夹是由河北的一对苏氏父子,在赤峰做买卖时所发明的。
苏家来到赤峰后,以卖烧饼为生,效仿当时本地出名的哈达火烧。然而因为竞争太过激烈,生意一直不好做。
苏家为了自保,便想着自制一个夹肉的烧饼,以求生意兴隆。
河北最出名的烧饼是什么?自然是驴肉火烧。苏家父子对这种美食信手拈来。
然而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当时的驴肉不好买到不说,因为地缘关系,驴肉火烧在赤峰并不新鲜,做出花样来,也还是跟在别人 *** 后面。
巧合的是,苏家的亲戚曾经在清朝皇宫做过大厨,所以对宫廷熏肉颇有见解。
苏家几经试验,整合了哈达火烧、驴肉火烧和宫廷传统熏肉三项工艺,终于 *** 出了一种具有独特工艺和风味的夹肉烧饼,起名为对夹。
从此,对夹这种特色小吃便在赤峰诞生了,并且大受欢迎。
实际上,赤峰人都知道,对夹的特点不在于熏肉,而在于夹肉的面饼,即对夹皮。
这种面饼用油水和面,外用小米面或糜子面擦稣,并涂以酥油。烤熟后外焦里嫩,味道极美。
赤峰许多百姓买对夹不要肉,单要那个面饼,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传闻,过去本地僧人主张戒荤,但嘴馋难耐,便去拿对夹皮解馋,可见其美味。
然而,这又暴露出对夹的一个缺点。对夹讲究出锅即食,不能长久放置,否则外焦里嫩的口感会流失,味道也会大不一样。也因此,每每拿赤峰特产美食相赠时,不好用对夹做礼物。
更可惜的是,驴肉火烧、肉夹馍等知名小吃珠玉在前,赤峰对夹地位尴尬,许多外地人都不认此物,赤峰也因此少了一个与外面交流美食的机会。
赤峰市名特优产品都有啥? 为全面展示赤峰市名特优产品及产业化发展成果,进一步创立、宣传、推广我市自主品牌,扩大我市的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品产销对接和贸易,提升赤峰市产品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质效提升,10月1日至3日,红山区工商联在乌兰哈达公园举办迎中秋庆国庆赤峰名特优产品展销会。
本次展销会拥有知名品牌企业的产品以及区域性优势特色产品等,主要涉及机械、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共计56家企业,500种产品参展,现场人流如织。各个摊位前都挤满了前来选购的市民,在集中采购双节货品的同时,切身感受近年来赤峰市自主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和开发区建设带来的显著变化。
来源:红山区工商联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