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穷了半辈子”的安徽合肥庐江县盆形村村民卢荣雨和黄锋林来说,能靠侍弄花卉赚钱,几乎是从来没想到的事。这几年,靠着种植、加工黄蜀葵花、绿萼梅花,他们不仅脱了贫致了富,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产业调整,收益翻番
“之前这里种水稻,一亩地每年收入只有500元。”盆形村党总支书记姚贤贵说。盆形村地处丘陵,位置偏僻,受环境所限,当地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穷则思变,盆形村四处“取经”。而转机就发生在2019年。姚贤贵介绍,当年该村自黄山歙县考察后引进黄蜀葵种植加工产业,并投入市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建起1500平方米黄蜀葵加工厂,购置了机械设备等配套设施。
黄蜀葵加工厂内堆放的“小黄花”
最初,村民并不接受栽种黄蜀葵,于是村里先发动大户种植了450亩。“别小看了这小黄花,收益确实不错”,姚贤贵心里有一本账,“每亩黄蜀葵能产四千到六千斤花,收益达到3600元。刨去2500元的各类成本开支,每亩收益有一千多,比种水稻多了一倍。”
如今,盆形村黄蜀葵种植加工项目由当地的新农林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今年55岁的贫困户卢荣雨就在种植加工基地工作,从事黄蜀葵花烘干。2014年,他因患有精神疾病被认定为贫困户,村里协助治疗后,2019年来到基地烧锅炉制干花,每月工资有4000多元。
“基地里像卢荣雨这样的贫困户有10多户。”姚贤贵说,基地还鼓励贫困户自家种黄蜀葵,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地膜和技术支持,已有12户贫困户符合自种达标条件,申请到了产业奖补。
种出了花,也不愁卖,新农林合作社与苏中制药厂签订了黄蜀葵干花收购订单。“去年我们签了60至100吨干花,每吨4万元。今年订购量增加到了120吨,收购价也涨了,最多能达到4.5万元。”姚贤贵伸出一只手比划着说。
姚贤贵展示黄蜀葵干花
姚贤贵介绍,今年盆形村继续申请100万元,要扩建黄蜀葵烘干线及包装车间,建成后受益贫困户可达20户以上。
绿梅成林,发力文旅
来到盆形村绿梅产业扶贫基地,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在这片花海里,绿萼梅花是主角。
绿梅与盆形村结缘,还要追溯到2014年。在当地支持下,安徽绅坤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流转土壤条件符合绿梅种植要求的山地土地1000亩栽培了苗木。“1000亩土地里,有贫困户53户的120亩地,平均下来每户能增收1000元。”绅坤林业总经理芮森林介绍,还有32户贫困户参加绿梅采摘,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除了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和吸纳就业,还免费提供绿梅种苗,带动21户贫困户自种了50亩。
基地里负责管理梅园的黄锋林在10多年前突发脑溢血导致右臂偏瘫,因疾致贫。2015年,他病情好转后加入种植绿梅队伍。考虑到黄锋林行动不便,村里安排他带着一支由20余位当地人组成的团队管护梅花,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此外,还有家里流转的7亩田地,每亩地每年还有300元分红。
对黄锋林来说,去年可谓“三喜临门”。当年,他家盖了新房子,还开起了农家土菜馆。4年多的辛劳没有白费,一家人成功脱了贫。“现在心情好啊!小孩上学也有‘薪火相传助学计划’资助。”
“绿梅烘干可以作为中药材,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近几年,绿梅干苞能卖到每斤230—250元。”盆形村产业发展顾问毛要勤说,一亩地可以种30—50株绿梅树,种植五年适合采花,每株可以产出一斤干花,而且每年产量会逐渐增加。
毛要勤对绿梅种植还颇有一番计划。他说,我们坚持以种植生产为基础,稳定带动农户致富。梅花也是我国名花,观赏价值高,我们还要以梅文化和乡村旅游,带动村里发展第三产业。等梅花逐渐种植成林,考虑办一个梅花节。
如今,在盆形村生长的“两朵花”已形成两个大产业,为该村铺就一条脱贫致富路。(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
丰收季到!江苏泰州姜堰黄蜀葵盛开眼下,正值金秋收获季。江苏泰州姜堰出产的黄蜀葵纷纷进入采收时间。在田间地头,村民们尽享丰收的喜悦。
从空中俯瞰,成片的黄蜀葵随风摇曳,异常壮观。采摘后的黄蜀葵被及时送往附近的烘干房,经过处理便可以对外销售了。据了解,这处黄蜀葵的种植带动了当地50多位村民就业,为村集体增收约16万元。
泰州姜堰区娄庄镇兴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增华说:“如果没有烘干房烘干机,我们湿花市面上的价格不会超过一元钱一斤。经过烘干加工以后,市面上售价达到一元六角钱一斤。”
近年来,泰州市积极推广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等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截至2021年,泰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01元。
(朱瑞 周杨杨 泰州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药材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
出处《嘉佑木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生境分部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性味①《品汇精要》:"无毒。"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①《嘉佑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钱。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记者 张加永
半年前,在响水湾村不受欢迎的黄蜀葵种植项目,被之一书记租地种在了其他村。如今,小小的黄蜀葵,却成了响水湾村村民心中的“香饽饽”,都争着想去种———黄蜀葵“回头”记
魏圣昌(右二)向记者介绍黄蜀葵种植情况。
“明年的黄蜀葵种植,我家的一亩多地可一定要算上啊。”2018年12月6日一大早,高庄响水湾村贫困户李爱全就找到了之一书记魏圣昌。听说村里要土地流转用来扩大黄蜀葵种植面积,他赶紧来报名。
看到村民们的热情,魏圣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去年还是推广难题的黄蜀葵种植,如今成了村民心中的“香饽饽”。他说,这其中还经历了许多波折。
2017年8月,市规划局魏圣昌来到响水湾村担任之一书记,上任之一件事,是成立莱城区峪泉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烘干设备,山楂加工项目很快运作起来。然而,“烘干设备有了,但山楂一年只能收获一次,不能让设备闲置啊。”魏圣昌很着急,于是到处考察。最终,他又盯上了黄蜀葵。
黄蜀葵作为一种中药材,主要生长在北方沙质土地,生长期短,它的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烘干后的花更是尿毒症前期临床用药“黄葵胶囊”的主要成分,十分畅销。魏圣昌觉得,响水湾村耕地多为沙土地,黄蜀葵种植行距1.6米,套种在花生地正合适。
说干就干,魏圣昌很快与江苏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邀请其种植公司经理丁秋林前来实地考察,并于2018年4月签订了种植协议。魏圣昌还自费12000余元,采购了70000多个营养杯和一批塑料薄膜,用于育苗。
育苗成功了,魏圣昌很高兴,可眼看着黄蜀葵苗越长越大,他又犯愁了。“本来以为让村民免费领种一定很受欢迎,结果领苗的并不多。”大部分村民都在观望,即便承诺免费发放复合肥,最后全村也仅领种20多亩。响水湾村党支部书记毕泗明说:“前两年村里组织种烟叶,到了收获的季节却没有销路,村民们很受打击,所以不敢再轻易尝试。”
天气越来越热,种植期将过,看到劝说村民无望,又不舍得将黄蜀葵幼苗扔掉,魏圣昌只得另寻出路。黄蜀葵花摘下后必须在半小时之内烘干,于是魏圣昌在半小时车程范围内,从高新区龙崮和牛泉鹿毛埠租下20亩沙土地,用于种植黄蜀葵。
8月份黄蜀葵进入花期,虽然前期错过了更佳种植期,黄蜀葵试种的成活率一般,但花质非常好。村里发动种植户采摘花朵送往村烘干厂,每采摘一斤鲜花,能挣到一块钱。村里贫困户李爱泉的一亩地每天能摘10多斤,一个多月的花期,每天早上只需要半个多小时,也让他获得了700多元的报酬。“套种黄蜀葵不仅没有影响花生收成,还让我们轻轻松松获得额外报酬。”之一年试种尝到甜头了,种植户们都十分高兴,主动要求第二年继续种,之前一直观望的村民也是后悔不已,纷纷找到魏圣昌询问明年种植情况。
村民们从中得到实惠,魏圣昌干劲更足了。于是,10月份,响水湾村一行远赴江苏泰州,与江苏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2019年350亩的黄蜀葵种植协议,其中200亩交由万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150亩由响水湾村联合周边村庄以土地流转的形式集中种植,在种植和收获期,雇村民劳作。
魏圣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情况下,黄蜀葵亩产鲜花5000多斤,除去各种开支,每亩利润能达到3000元左右,再加上套种花生、小麦等作物的收入,这样,150亩地一年的纯收入能达到50万元左右。“小小黄蜀葵,开出致富花,村民家门口就可以把钱赚,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半年前不受欢迎的黄蜀葵一下变成了全村人的“香饽饽”,魏圣昌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土地流转行列,黄蜀葵种植项目终于“回头”,又回到了响水湾村。
中药材黄蜀葵根拼音Huánɡ Shǔ Kuí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秋季采挖。
化学成分含粘液质约16%,系由 *** 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
性味甘苦,寒。
①《纲目》:"甘,寒,滑,无毒。"
②《岭南采药录》:"苦,寒。"
③《云南中草药》:"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利水,散瘀,消肿,解毒。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腮腺炎,痈肿。
①《纲目》:"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气行滞,化痞块,治牙痛。"
③《中国药植图鉴》:"镇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淋疾:黄蜀葵根五钱至一两五钱,水煎服。
②消疮排脓:黄蜀葵根,捣烂敷。
③治疳疔,痔疮:黄蜀葵根,煎水洗。(①方以下出《岭南采药录》)
④治肺热咳嗽:黄蜀葵根七钱。水煎,酌加冰糖化服。(江西《草药手册》)
⑤通乳:黄蜀葵根一两。煮黄豆或猪腿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黄蜀葵根5钱(干品),藤黄3钱,分别研成细末,投入95%酒精500毫升内,用时取上清液涂于患部肿胀处,每日2~3次。治疗263例,其中1~2天痊愈者占75%,3~4天痊愈者占25%。以发病初起即涂药者,疗效更佳。药液有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切忌入口。
②治疗中耳炎
取黄蜀葵(干品,根,茎、果壳均可)3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用于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连滴2周;滴药前需先清洁外耳道分泌物。治疗鼓膜穿孔有分泌物的中耳炎60例,痊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9例。配合全身治疗则效果更好。
摘录《中药大辞典》
农村是个大炼炉,容不得任何一点虚假……
不远处的中药材加工车间内,烘干机械在轰轰隆隆的作响,车间内人人匆忙的来回走动,紧张的工作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中药材被缓慢的送向高大的机械内,机械的另一端,众多人坐在那里不停的包装着眼前的中药,这就是我们村繁忙的中药材——黄蜀葵加工车间。
说起我们村的中药产业,那就必须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中药种植加工的带头人——顺子。
顺子是一个典型的80后青年,做事情敢想敢干,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了返乡创业,至今也有10年的时间了。虽然现在事业上很成功,但在创业前几年也是走了很多的弯路,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刚开始回家的时候,他并不是选择的种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养羊业。
顺子是个典型的农村人,虽然已经考上了大学,也见识过了都市的繁华,但他还是无法割舍对农村生活的情怀。回家的之一件事就是投入到了养羊业,也是在养羊中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养羊在外人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业,
只要将羊喂饱就可以轻松的挣钱了,顺子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他也是二话没说,就开始借钱从周边的农村收购一些母羊、羔羊,同时,在老家的屋后也开始了积极的筹建简易的羊棚。
很快的时间,50只的大羊小羊就买了回家,刚搭建的羊棚一下子也热闹了起来。看见自己的未来就在眼前,即使再多的辛苦也让顺子觉得无所畏惧了。
时间过得很快,当初的创业 *** 随着没日没夜的艰辛也渐渐的退却了。顺子看着自己当初购买的50只羊如今只扩群到60只,心里很不是滋味。
据顺子回忆说,当初养殖的时候由于没有技术,更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意识,买回来的母羊产羔率非常的低,而且经常有小羊生病,有时还有大羊特别是母羊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了羊群一直发展不起来,每天只见投入,不见收益,亏损的很严重。
这其实就是管理不当,不懂技术造成的,顺子在养羊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给羊严格的做防疫,导致很多羔羊出现拉稀、生病。母羊也没有合理的分栏,混养后
就在自己陷于进退两难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了中药材种植业,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调研,顺子决定再一次选择创业,放弃现有的养羊业,全心投入到中药材的种植领域里。
这一次的选择已经不同于之一草率的决定了,经过这将近两年的时候,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了。同时这一次的选择无疑也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这边本身就是著名的药都,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配套的产业。
很快顺子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专门请来了中药材种植能手前来指导技术,慢慢的开始了自己的中药材种植之路。
由于经历过失败的挫折,顺子这次非常的谨
慎,一开始只在村子里流转了30亩地,作为自己创业的开始,再加上这次顺子很注重技术的重要性,一开的种植非常成功,之一年种植的30亩白芍药就大获成功。
这一次的小成功对顺子非常的重要,这让他完全从以往的失败中走了出来,也更加坚定了他种植中药的梦想。第二年以后,顺子中药材种植的种类,又增加了三种市场常见的中药材。
就这样慢慢的顺子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中药种植规模也达到了目前的2000多亩,种植的品种涵盖白术、白芍、丹参、黄蜀葵等品种。
就在去年,顺子看准市场行情,发展种植了大规模的黄蜀葵,而且自己建了一个中药材烘干车间,这也就是文章开始的时候出现的繁忙场景!
药食同源的——金花葵
金花葵(学名:Aurea helianthus.),又名:菜芙蓉 ,也称:野芙蓉,为一年生草本锦葵科秋葵属 植物,有的地区别名叫黏干或山榆皮。2003年8月被中国农科院在河北邢台地区 发现濒临绝种 的植物,在200多个秋葵植物中更具食用 、药用、保健功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金花葵之所以有功效,其奥秘就在于其鲜花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生物黄酮含量高达6%,比目前在生物黄酮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银杏、大豆等含量高近百倍,是目前已知植物资源中含量更高的。其所含全价蛋白质、高聚糖胶、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硒、锌、多种不皂化物等,具有显着调节人体内分泌、免疫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抗心脑缺血、缺氧、抗炎、镇痛、抗疲劳、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脂功效。此外其丰富的天然植物雌激素对于延长女性青春期、减轻中老年更年期综合症也有奇效。
金花葵不但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有极好的实用价值,金花葵嫩果可食,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金花葵花所含的雄激素较高,被称为植物伟哥补肾草(即黄、红秋葵)的1.6倍,长期食用对提高中老年男性性功能具有显着效果。
金花葵不但无毒、无异味、无副作用,而且芬香扑鼻,美味可口,可直接入口鲜食、凉拌、热炒,做汤或掺面食食用,或以花泡水代茶、冷饮等。金花葵的根、茎、叶可全部粉碎过细目筛后做成称为榆树皮的面粉,营养价值很高,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金花葵的食用:
1、凉拌金花葵:
用料:金花葵300克(茎花均可)、黄瓜半根、红椒1根、香菜一根、大蒜2粒、酱油1-2小勺、耗油2-3勺、香油1小勺、糖1小勺、盐、鸡精少许,水适量。
做法:
①、将金花葵洗净、用沸水煮3-5分钟至熟,捞出过冷水冲凉后放在盘中备用。
②、将黄瓜切成均匀小条,红椒切成细丝,大蒜拍碎剁成小颗粒,香菜切成小段备用。
③、在容器中依次加入酱油、水、香油、糖、耗油、蒜粒、盐和鸡精,搅拌均匀。
④、将处理好的黄瓜红椒与金花葵加入其中适当搅拌,最后加入香菜即可使用。
2、金花葵炒虾仁
用料:金花葵、海虾、蒜片、料酒、白胡椒粉、糖少许、盐和鸡精。
做法:
①、将金花葵洗净去蒂,加入沸水焯半分钟即可捞出,放在凉水中冷却备用。
②、将鲜虾洗净,从背部剪开挑出泥肠,去头尾,去皮,加入料酒、少许盐、白胡椒粉抓匀,腌渍五分钟。
③、将金花葵捞出,沥干水分后切段,将蒜切片备用。
④、上锅,中火,油适量,爆香蒜片后加入虾仁翻炒至变色。
⑤、倒入处理好的金花葵,快速翻炒均匀,加入盐鸡精翻炒入味,即可出锅。
3、小炒金花葵
用料:金花葵、猪肉、鸡蛋、香菇、糖、耗油、生抽、料酒、淀粉、盐。
做法:
①、猪肉切丁,加入一点糖、适量盐、料酒、生抽、一点淀粉,腌制几分钟,香菇洗净切花刀备用。
②、鸡蛋打散,加适量盐搅拌,适当加入一点水,鸡蛋会更嫩,然后入油锅炒好盛出备用。
③、用余油把肉丁炒至变色后盛出备用。
④、另起油锅,先加入香菇炒,随后加入金花葵,放适量盐、耗油,均匀翻炒。
⑤、最后加入肉丁,翻炒,加水,继续翻炒收汤,然后放入摊好的鸡蛋即可出锅。
好的土地种植金花葵,株高2m以上,更高的可达2.7m,植株冠径1.5~2m。具粗壮的肉质根,纵深入土70cm以上。茎粗壮,基部木质化,抗倒伏,更大的茎基直径达4cm。
主茎长有50余个节,每节长1叶,每个节长3~6cm。叶片互生,掌状,无深裂,与蓖麻叶片相似。更大的叶片宽52cm、长31cm、叶柄长36cm。花期7~9月,肥水条件好的10月上中旬也开花。每株开花30~60朵,花大如碗,花冠直径13~16cm。每朵花重6g左右,单生于上部叶腋间。花冠金黄,紫心金蕊,艳丽非凡,宛如出水芙蓉。开花时有蜜蜂采蜜。
主枝和侧枝均开花结果,果实形似棉花的棉铃,果角有5棱,果角外表面有白色绒毛,其内裹着一粒粒比绿豆略小酱褐色的种子,形似猪腰。每果角有籽粒80~120粒。
金花葵适应性较强, 各地均可种植。喜温暖、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热、喜湿、耐盐碱,耐40℃高温和-10℃低温。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在近水边肥沃沙质壤土生长繁茂,开花多。既怕水涝,又不宜栽在过分干旱的地方。
自然分布在河北地区,是近濒临绝种的植物之一。 因其功效渐被人知,目前已经有很多金花葵种植基地,多分布在太行山东部山麓地区,晋中晋南地区。
金花葵适应性较强, 南北各地均可种植。它喜温暖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热、喜湿、耐盐碱,能耐40℃高温和-10℃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红壤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良好,特别是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
在临近水边的肥沃沙质壤土中生长繁茂,开花较多。但其既怕水涝,又不宜栽在过分干旱的地方。在华北地区以宿根越冬,北方严寒地区冬季堆土越冬或掘取移入温室内越冬。 金花葵为种子繁殖,南方可于4月上旬,北方5月上中旬将种子直播于露地苗床,可穴插或条插,萌芽生长较快,温度在18℃以上时约10~15天即可出苗,2个月便可上盆或土栽上市,也可先育苗,当长至3~4片真叶时移栽,行距50cm,株距30cm。667m2需要种子4000~5000粒。
667m2用3~5t农家肥和50~100kg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生长期可追施液肥3~5次。同时要注意田间排水,及时拔除杂草,适时追施肥料。在生长旺季,要及时除去靠近地面的分枝,以利通风透光。当年夏季开花,果实8~10月陆续成熟,籽粒成熟时易脱落,应及时分批采收留种。金花葵全生育期无任何病虫害,是天然绿色植物。在北方,开花期怕冰雹袭击。到12月打霜时,金花葵全株枯死。春种秋收,用种子繁殖,全生育期100 多天。
催芽将晒干的金花葵种子用50~55度热水浸泡30min,边浸边搅动,然后用凉水浸种,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h~4h为宜。用潮湿的布包好,外用薄膜纸包裹,保持一定的湿度,置于恒温箱中,保持25~28度,一般20h内开始萌芽,少量的种子也可用体温催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可于4月上旬将种子直播于露地苗床,可穴插或条插,萌芽生长较快,温度在18℃以上时约10d~15d即可出苗。
苗期管理采用营养钵育苗,我们选用的是72孔育苗盘,事先把基质填好,用水湿透,再进行播种,芽尖向下,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膜,待出苗有七成时,揭去薄膜,播种后采用小拱棚保温,前10天不揭膜,后20天天晴白天不盖膜。采用直播的,可在地面用一次性透明塑料碗进行保温,待苗长成三叶一芯时用木棍掀开塑料碗即可。
待苗长成二至三叶一芯时进行定植,定植前先整好地,重施基肥,施农家肥和氦磷钾复合肥作基肥,厢宽2m,沟宽20cm、深15cm,便于排水,先用除草剂除草,定植密度为行距50cm、株距30cm。
定植后温度在18℃以上时即可正常生长,全株到12月打霜时便枯死。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农家肥为主,更好是沼液等液肥,每采摘一次花后施一次肥,盛花期需肥量较大。要防止田间积水,做好排水抗旱工作。在生长旺季,要及时除去靠近地面的分枝,以利通风透光,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金花葵全身都是宝,特别是花要及时采收,一般以刚刚开放的花为主,在浠水种植,6月上旬就可以开始采收鲜花,采收后及时晒干。在8月下旬就可以开始采收种子,采后及时晒干,便于贮藏和留种。
金花葵花药食兼用,《本草纲目 》已记载黄蜀葵的药用价值,能清热、凉血、解毒,其花无毒,具有清利 湿热、消炎镇痛之功效,内服主治五淋、水肿,外用治疗汤水烫伤。果实、种子具有补脾健胃、生肌功效,治疗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跌打损伤等。《嘉佑本草》记载: 黄蜀葵花主治小便淋漓及催生、治诸恶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花的总黄酮有镇痛、抗脑缺血和治疗口腔溃疡等作用。其所含全价蛋白质、高聚糖胶、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硒、锌、多种不皂化物等,具有显著调节人体内分泌、免疫力,增加人体抗力,改善心脑血管及微循环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抗心脑缺血、缺氧、抗炎、镇疼,抗疲劳、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脂功效。此外,其丰富的天然植物雌激素,对于延长女性青春期,减轻或避免中老年更年期综合症也有奇效。金花葵也含有丰富的金丝桃苷成分,而金丝桃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同化作用 ,另外,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眼醛糖还原酶 的作用。
金花葵的嫩果可食,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和微量元素,所含的雄性激素较高,是被称为植物 伟哥补肾草物(即黄、红秋葵 )的1.6倍,常食对提高男性中老年的性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金花葵非但无毒、无异味、无副作用,而且芳香扑鼻,味美可口,可直接入口鲜食、凉拌、热炒、做汤或掺面食食用,或以花泡水代茶、泡酒或炒鸡蛋食用,还可与其他食品原料搭配 *** 各种美味菜肴、馅料、冷食、冷饮等。金花葵的根、茎、叶可全部粉碎过细目筛后做成称为"榆皮面"的面粉,营养价值 很高,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令人奇特叫绝的是,金花葵鲜花入口后人们马上就会有一种奇、鲜、爽、香、心旷神怡的感受,一切劳累、困顿很快烟消云散,具有明显的缓解紧张情绪,助人放松的调整心态功能。由于它的生物酮含量较高,泡水、泡酒或做成茶叶对扩张血管非常有利,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饮品。
金花葵的油脂除能食用外,还可作为高档润滑油,也是加工化妆品的高级原料用于制药对烧伤烫伤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其作为美味蔬菜上市,667平方米产1000kg,销售价格30元/kg,产值30000元以上;作为珍稀花卉,667平方米育2万苗,每苗按2~4元,产值4~7万;作为简单加工品饮用茶上市,重量6g的12朵精品金花葵花所含天然生成状态的生物黄酮含量384mg相当于96g银杏叶的含量,市场价68元,按此计算,667平方米产值10万元以上。
金花葵作为一朵美丽鲜花,一道美味蔬菜,一味济世良药,一项生命、健康产业堂皇上市,既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生活,也可演绎生命健康奇迹,无疑是当今世界最有希望、最有活力、最被看好的诱人产业。金花葵的全身是宝,是市场的"宠儿"、闺中"千金"。不管做何用途,667平方米地除去种子、化肥和农药等收入万元不成问题。因资源极少很难进行深加工开发,因此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金花葵既可庭院孤植、丛植,生活小区、街道、机关、厂矿、医院、学校、幼儿院等地行植、片植,也可园林、大田产业化、商品化大面积栽培;还可做成盆景,或以香味植物出售,典雅高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人民网-安徽频道
8月17日,东方刚刚泛起鱼白,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的黄蜀葵基地里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采花、装包、运送,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香。
“黄蜀葵花采摘的更佳时间就是太阳出来之前,太阳出来后,花朵摘下来颜色不纯,药效也差了很多。”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委会副主任孙玉保说,“近1000亩的黄蜀葵预计产值350多万元,除去成本,毛利润可达150多万元。”
眼下,正是黄蜀葵成熟采摘的季节,种植基地里一朵朵黄灿灿的黄蜀葵花次第开放,植株修长而挺立,花朵大而娇媚,100多位工人正在忙碌着,其中大部分是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放眼望去,花海与采摘的工人成为田野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在这里每天大约摘花5个小时,也能挣个五六十块钱。” 今年68岁的贫困户龙发芝笑着说。她每天四五点钟过来开始采摘,十点左右就收工。
“1000多亩已经全部进入丰产期。” 孙玉保说,“现在每天都有100多人进行采摘,按每人每天150公斤的采摘量来算,一天就能采摘20多吨的黄蜀葵湿花。我们的合作社新建有烘干厂房,与制药厂签订订单销售协议,建立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条。” 黄蜀葵于清明节前后下种、七月份采花至十月份结束,平均每亩种植800棵,亩产量3500斤,村里以每斤干花20多元的价格销售给制药企业,每亩纯利润1500元。
今年初,盛桥镇以“药材企业 基地 合作社 农户”模式,在神墩村和七里村,共建成了千余亩黄蜀葵种植扶贫产业基地,鼓励贫困户参与黄蜀葵种植、采摘,优先满足当地贫困人口务工需求。
今年71岁的袁乃学将自家的3亩田地流转给基地,村里还安排他到黄蜀葵基地打长年工,从播种、育苗、移栽,再到除草、施肥、打药、采摘等,他都全程参与。“基地优先吸收我们贫困户干活,土地流转费加上打工收入,一年能挣1万多块钱。”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村里鼓励他们自己种植。” 孙玉保说,“我们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提供技术、保底价回收,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户收入。”
“我家两亩田地种上了黄蜀葵,采了不到20天,收入2千元了,比种其他常规农作物要划算得多!”正在交售黄蜀葵花的高秀梅乐呵呵地说。
在神墩村黄蜀葵烘干房门口,运送黄蜀葵的车辆络绎不绝。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奏出一首动听的“生产曲”。
洪腊芝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能干重活,村里聘用她做烘干房验质人员,每个月可拿2000元以上的工资。“家门口上班,活也不重,每天还管两顿饭,福利很好。”洪腊芝十分满意。
“镇党委、 *** 积极动员老百姓参与,连片发展黄蜀葵,延伸乡村旅游发展,把黄蜀葵种植做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富民产业。”盛桥镇党委副书记高慧玲介绍,目前,依托黄蜀葵产业,该镇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辐射带动该镇神墩、七里5个村500余户2000余人,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就业30余人,其中150户贫困户320人参与到了黄蜀葵产业发展中,助力黄蜀葵“扶贫之花”常开常香。(钱良好)
贵州黔西:黄蜀葵花开出美丽经济7月30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星镇东庄村黄蜀葵种植基地,村民忙着采摘中药材黄蜀葵花。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集种植技术指导、产品初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村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中药材黄蜀葵种植,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地市场,成为当地群众的富民产业。 新华社发(史开心 摄)
1 23下一页
7月30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星镇东庄村黄蜀葵种植基地,村民忙着背运、装筐刚采摘的中药材黄蜀葵花。 新华社发(史开心 摄)
上一页123下一页
7月30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黄蜀葵花烘干车间,村民把运到的中药材黄蜀葵花送进烘干机里。 新华社发(史开心 摄)
上一页123
黄蜀葵花开致富路2020年7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星镇东庄村村民采摘黄蜀葵花。当地致力于黄蜀葵花标准化生产,把黄蜀葵花种植做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周训超摄/光明图片)
2020年7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星镇东庄村村民把采摘的黄蜀葵花装筐。当地致力于黄蜀葵花标准化生产,把黄蜀葵花种植做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周训超摄/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