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营养成分和作用,鸡蛋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 0
鸡蛋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鸡蛋是一种非常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多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

1. 蛋白质:鸡蛋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含有约6克蛋白质。

2. 脂肪:鸡蛋黄中含有脂肪,但大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每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含有约5克脂肪。

3. 维生素: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其中,蛋黄中含有较高量的维生素A和D。

4. 矿物质:鸡蛋含有多种矿物质,包括铁、锌、硒和磷等。其中,蛋黄中含有较高量的铁和硒。

此外,鸡蛋还含有一些必需氨基酸和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鸡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建议每天摄入的鸡蛋数量不要过多。同时,如果您有高胆固醇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建议在饮食中适量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

有啥区别?

1 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 13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 12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 14 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 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 克/100克)。

3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 D 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 D 可达到 80 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 30% 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K 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 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 60 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 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 1 个鸡蛋(大约 50 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 2~3 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

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 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 2~5℃ 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 40 天;室内常温下只有 10 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 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鸡蛋的营养成分和作用,鸡蛋的营养成分和作用-第1张图片-

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 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 这几种鸡蛋别吃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 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热水烫碗能杀菌?鸡蛋红壳比白壳更有营养?8月“科学”流言榜来了

“地震云”预测到了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地震?

空调制冷模式没有除湿模式省电?

用热水烫碗能杀菌?

……

8月“科学”流言榜一起来了解↓↓

1

“地震云”预测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地震?

流言内容: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引发全国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跟山东地震一起上热搜的还有“地震云”,不少网友声称自己在震前拍到了“地震云”。

真相解读: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地震云”与地震没有任何关联。

地球由不同圈层构成,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固体地球。根据地震的原理可知,地震发生的本质是地下的构造运动,与天上的云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云产生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气圈当中完成,而地震则是发生在地下的岩石圈内,二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

*** 上所谓的“地震云”其实只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积云、层积云或卷积云,在空中呈现为波纹状、鱼鳞状或者放射状的形态。这些云的出现也许预示着天气的变化,但是如果把云当作地震的前兆,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来源:科普中国)

2

空调制冷模式没有除湿模式省电?

流言内容:从工作原理、工作时间和工作效果上来看,空调的除湿模式相对于制冷模式更省电,大家要想省电,建议开空调时就用除湿模式。

真相解读:除湿、制冷两种模式都可以制冷,但哪种模式更省电需要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情况来具体分析。

除湿的原理是把温度降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冷凝的程度,水蒸气凝结成的冷凝水会经过空调管道通过室外机排出去。随着水汽不断凝结成冷凝水排出室外,房间内的湿度也会随之下降。在没有水汽增加的情况下,即便关了空调,房间的湿度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制冷关闭后,室温往往会逐渐上升。因为,热量会像水的流动一样,从热量高的地方向热量低的地方传递,所以空调关闭后,如果室外温度高于室内,热量则会通过门窗、墙壁等传递进来,室温便会逐渐上升,直到热量平衡。

一般来说,当气温在20℃~30℃,空气的湿度很高时,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省电;当气温大于30℃时,除湿和制冷模式的用电量差不多,但是除湿模式降温效果比不上制冷模式。

除湿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湿度,尽快改善闷热的环境,适合沿海等地区梅雨天或者回南天等;制冷主要是降温,也有一些除湿效果,但是是副效应。(来源:科学辟谣、中国制冷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3

气象局在高温天预报的温度比实际温度要低?

流言内容:很多人觉得夏天天气预报的温度比自己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所以认为是相关部门不敢报高温。

真相解读:气象部门会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测量,不会故意压低预报温度。

首先,根据气象预报考核标准,预报温度和实况温度的差别应在误差标准范围内,否则会被认定为错报。

其次,气温的标准由相关国际气象组织规范。气象观测站的选址一般要求建在不受环境影响的位置,周边不能有山、高楼、水体,以便尽量反映当地真实大气环境;测温度用的百叶箱要求离地1.5米高,下垫面为草地,不受地表辐射影响;百叶箱中的温度计也是在避光、通风条件下测温,这样测出来的气温才符合全世界统一标准。

这种测量方式,相当于是人在一个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感受到的温度,因此和人在户外阳光下感受到的温度存在差异。(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定真科普时间)

4

出汗等于排毒养颜?

流言内容:汗液属于人体的代谢产物,适量的运动使毛孔开放,促进人体排汗,能帮助清洁毛孔,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真相解读:人体汗液的成分99%为水,并非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无论出汗多少,排出的几乎都是水分,排毒作用微乎其微。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人体汗液的成分有水分、氯化钠、钾、乳酸、尿素等,其中水分含量高达99%以上,其他物质仅为0.5%~1%。

大量出汗确实能排出一点点体内代谢废物,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体真正的解毒、排毒器官主要还是肝脏、肾脏,它们会合力将有毒有害物质降解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想靠出汗的方式来排毒,不太靠谱。(来源:科学辟谣)

5

用热水烫碗能杀菌?

流言内容:在吃饭之前,尤其是在饭店用餐时,要拿热水先烫一下餐具再使用,这样能杀菌消毒。

真相解读:热水烫碗筷可以去除碗筷表面的尘土以及油脂,起到一定清洁作用,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杀菌消毒效果。

高温消毒要想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足够的温度和时间。许多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需要100℃高温下1-3分钟或在80℃高温下10分钟才能死亡。另外,还有一些细菌有更强的抵抗力,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60分钟才能死亡。

通常情况下,餐厅提供的水温度并没有达到杀菌的温度要求,而且很多人烫餐具的时间也非常短,所以吃饭前用热水烫碗,很难杀死多数致病性微生物。(来源:科学辟谣)

6

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更有营养?

流言内容:买鸡蛋时要挑红皮鸡蛋,红皮鸡蛋不只是比白壳鸡蛋看起来更好看,它营养价值也更高。

真相解读:鸡蛋壳的颜色和鸡的品种有关,与营养价值没有关联。

鸡蛋壳的颜色主要由蛋壳中的原卟啉色素决定,原卟啉色素含量越多,蛋壳的颜色就越深。原卟啉色素本身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原卟啉色素的含量以及合成能力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也就是说,蛋壳的颜色取决于母鸡的种类,属于“天生”的,与人为因素无关。

鸡蛋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等,不同颜色的鸡蛋营养差异不大,所以不用过度关注它们的颜色。无论是白壳蛋还是红壳蛋,新鲜、安全才最重要。(来源:科学辟谣)

联合发榜: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科学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哪种营养价值高?提醒:6种蛋需少吃

若想保证人体的健康,也是要注意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来滋养,这样才有利于体能养生的效果,平时可以常吃一些肉类或者是蔬菜蛋类。

尤其是一些蛋类,现在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常见的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等,这也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几种蛋类,营养价值高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不过很多人也是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关于这4种蛋类究竟哪一种更有营养,更适合人们食用呢?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一下。

鸡蛋

鸡蛋是一种全面而均衡的营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下是鸡蛋的常见营养成分:

- 蛋白质:每个鸡蛋含有约6克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组成可被身体完全吸收利用,是肌肉、骨骼和其他身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

- 脂肪:每个鸡蛋含有约5克脂肪,其中有2克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油酸。

- 维生素:鸡蛋富含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其中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有助于骨骼健康;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矿物质:鸡蛋富含磷、锌、铁和硒等矿物质,有助于身体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促进红血球生成、维持免疫系统和抗氧化等。

总之,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全面均衡并易于消化的优质食品,对身体的许多方面都有益处。

鸭蛋

鸭蛋和鸡蛋都是常见的蛋类食品,鸭蛋相对鸡蛋而言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以下是鸭蛋的营养成分:

- 蛋白质:每个鸭蛋的蛋白质含量约为9克,比鸡蛋多3克左右。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助于身体修复和生长。

- 脂肪:每个鸭蛋含有大约9克的脂肪,比鸡蛋多3克左右。鸭蛋的脂肪酸组成也有所不同,其中较多的是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 维生素:与鸡蛋相比,鸭蛋富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量更高,并且还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多种维生素。

- 矿物质:鸭蛋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特别是钠、铁、锌、硒等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血红素生成。

总之,鸭蛋比鸡蛋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方面都有益处。

鹅蛋

鹅蛋是一种常见的蛋类食品,与鸡蛋和鸭蛋相比,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以下是鹅蛋的营养价值:

- 蛋白质:每个鹅蛋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2克,比鸡蛋和鸭蛋都要高。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长、修复和保持肌肉组织。

- 脂肪:每个鹅蛋含有大约14克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持心血管健康。

- 维生素:鹅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和E等脂溶性维生素,以及维生素B群、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 矿物质:鹅蛋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锰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和神经系统功能。

总之,鹅蛋比鸡蛋和鸭蛋营养价值更高,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更高,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方面都有益处。不过,鹅蛋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鹌鹑蛋

鹌鹑蛋是一种小型的蛋类食品,虽然个头比鸡蛋和鸭蛋小,但它的营养价值却很高。以下是鹌鹑蛋的营养价值:

- 蛋白质:每个鹌鹑蛋约含有2克左右的蛋白质,尽管相比鸡蛋和鸭蛋蛋白质含量较低,但是蛋白质的质量却非常高,人体吸收率高,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长、维修和保持肌肉组织。

- 脂肪:每个鹌鹑蛋含有大约1.4克的脂肪,且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持心血管健康。

- 维生素:鹌鹑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E、叶酸等营养素,这些维生素能够满足人体各种功能的需要,如维护心血管功能、促进免疫力、维护神经系统等。

- 矿物质:鹌鹑蛋含有比鸡蛋和鸭蛋更高的矿物质含量,其中含有钙、铁、锌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护骨骼、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等。

总之,鹌鹑蛋虽然小,但其营养价值却非常高,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比鸡蛋和鸭蛋更高,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方面都有益处。但由于鹌鹑蛋的蛋壳十分薄,所以在煮蛋的时候要小心,避免蛋壳破碎。

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哪种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

关于这4种蛋类食物从蛋白质方面来分析的话,像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也是相对较高的,大约在12%鹅蛋为11%其中,鸭蛋和鹌鹑蛋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而不过鸭蛋中的钙质磷元素以及氨酸钠中的铁元素,锌元素都是相对比较丰富的。

胆固醇

其次再按照其中胆固醇的含量来计算,每100克全蛋,鹅蛋的胆固醇含量为704毫克,鸡蛋的胆固醇含量为585毫克,鸭蛋为565毫克,鹌鹑蛋为515毫克,所以由此可以了解到,鹅蛋中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所以不建议多吃。

脂肪

再根据其中的脂肪含量来对比的话,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所以更适合大众的食用,当然也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这样才能够帮助补充所需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

其实每种蛋类中的维生素含量都是有所不同的,就比如说维生素d鸡蛋中的维生素d能够达到80个,国际单位比其他单位高出30%,而其他的维生素含量在各个单位中都是差距不是很大,所以相比之下鸡蛋更适合人们的食用。

提醒:6种蛋需少吃

1. 松花蛋:松花蛋是用沙、盐、石灰等材料浸泡鸭蛋而制成的,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细菌等有害物质,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水洗蛋:经过水洗之后,上面的一层保护膜被破坏也会导致细菌入侵,经常吃这样的鸡蛋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 咸鸭蛋:咸鸭蛋不仅脂肪含量高,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也会影响胆固醇升高以及血压的稳定。

4. 带黄蛋白的蛋类:例如鸽蛋等,其中富含卵黄素,过度摄入卵黄素可能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5. 腐乳蛋:腐乳蛋是经过腌制的鸡蛋,含有大量的盐分和味精等添加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6. 长时间放置的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认为长时间放置的蛋怎么煮都无法煮熟,因此会将这类蛋煮熟加工吃掉。但实际上,这种蛋内部可能已经烂透或滋生了细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建议避免食用。

延伸阅读——鸡蛋应该买红壳的还是白壳的?

鸡蛋的颜色和营养成分没有直接关系,红壳鸡蛋和白壳鸡蛋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而且并没有科学研究证实红壳鸡蛋更加营养丰富或味道更好。

鸡蛋壳的颜色主要与母鸡的品种有关,红壳鸡通常属于土鸡或本地鸡,而白壳鸡则主要是蛋鸡品种。不过,市场上也可能会有红壳鸡蛋被染色成红色来提高销售。因此,购买鸡蛋时应该选择来源可靠、鸡只健康的产品,不应过于关注颜色。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呢?可以在下方评论分享。

坚持每天吃1个鸡蛋,对身体是好是坏?北大研究:或有这2个好处

“鸡蛋里的蛋黄,胆固醇高得很,千万不要吃,会伤害心血管!”

“市面上好多都是人造蛋,吃了伤身体!”

......

鸡蛋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关于鸡蛋的各种传言却慢慢把它变成了一种人见人怕的“黑名单”食物。

那么,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鸡蛋,真的对人体有那么多危害吗?

一、常吃鸡蛋,会对心血管有害吗?

北京大学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系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eLif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生物样本库内的4778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3401名罹患心血管疾病、1377人健康人。在研究中,利用靶向核磁共振技术把受试者血浆样本内的225种代谢物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其中24种与鸡蛋摄入量相关。

通过分析发现,适量吃鸡蛋的受试者血浆内的载脂蛋白A1含量较高,该物质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好脂蛋白”。且这些受试者血液内的大HDL分子含量也比较多,可帮助清除血液内多余胆固醇,降低心脏病、中风的发生风险

对此,北京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余灿清认为,该研究为适量吃鸡蛋可预防心脏病提供了潜在解释,但二者之间的因果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佐证。

除了上述研究中提到的作用外,吃鸡蛋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作用呢?

1.保护肝脏

鸡蛋内有丰富的蛋白质成分,对于肝脏组织损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而蛋黄内的卵磷脂则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

2.改善大脑功能

鸡蛋内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抗氧化剂,可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和执行功能。有研究发现,经常吃鸡蛋的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也会降低。

3.帮助降压

《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摄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和Omega-3的鸡蛋,对于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

二、要是一天吃一个鸡蛋,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不少人担心一天一个鸡蛋会导致胆固醇指标上升,其实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周摄入3~6个鸡蛋,不仅不会导致胆固醇上升。还能帮助改善体内的血脂代谢,同时能一定程度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风险。

另外,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周≥5个鸡蛋,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降低28%和32%。该研究由美国波士顿大学进行,相关结果发表在《营养素》期刊上。研究人员选取了2349名受试者,分别根据鸡蛋摄入量将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为①组:<0.5个鸡蛋/周、②组:0.5~5个鸡蛋/周、③组:≥5个鸡蛋/周。

通过分析发现,③组相较于①组,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下降了28%、32%。另外,在吃鸡蛋的同时,如果还有良好膳食习惯的话,患病风险还会进一步降低。

三、市面上真的存在“人造蛋”?

网传现在的“科技与狠活”已经把手伸到了鸡蛋上,一些人造鸡蛋的工厂日均可制造80万枚鸡蛋,每个成本仅需一毛钱。新闻一出,令很多人觉得害怕,难道现在的鸡蛋都不能吃了吗?

对此,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姚俊峰表示,目前的技术无法还原天然蛋壳,在网传的一些视频中几乎看不到蛋壳的细节,即便是能看到的也能明显看出与真鸡蛋的区别。且从成本角度来看, *** 人工鸡蛋远比真实鸡蛋要高,相信不会有人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说完了假鸡蛋,再来说说煮鸡蛋。生活中,煮鸡蛋和存鸡蛋都有小窍门。

在煮鸡蛋时,一般3~5分钟是较为合适的:水煮蛋是最为推荐的鸡蛋吃法,每次煮的时候保持在煮沸状态下3~5分钟即可。

此外,在储存鸡蛋时,建议及时放入冰箱保存,把尖头朝下放,一般可储存一个月的时间。

鸡蛋是饮食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通常健康的人群一天吃一个鸡蛋不会给健康带来额外负担,对此无需过多担心。但一些本身罹患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吃鸡蛋建议遵医嘱。


参考资料:

<1>《每天吃一个鸡蛋,会增加患心血管病风险吗? | 有益思》.上海科协 2022-06-14

<2>《健康饮食 | 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心血管、血脂、血糖有影响吗?》.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2023-03-08

<3>《鸡蛋也能人造?是“科技与狠活”还是谣言?》. 农视网 2022-11-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坚持每天食用鸡蛋,会得到什么好处?但对于这4类人,却不能多吃

说到这个星球最物美价廉的食物,莫过于就是鸡蛋。

一颗小小的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其中鸡蛋蛋白质是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每个鸡蛋蛋白质含有约6克蛋白质,且蛋白质中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

此外,鸡蛋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B族维生素等,富含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等。

虽然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脂肪,但其中也含有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并且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帮助身体吸收多种营养物质。

不仅如此,鸡蛋做法百样,营养价值翻倍,关键是价格还如此平易近人。

试问又有谁能不爱呢?

每天吃鸡蛋,究竟有哪些好处?

1、增强营养

鸡蛋中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身体发育、维持健康有重要作用。

2、帮助控制体重

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增加饱腹感,避免长时间饥饿感,有助于控制体重。

3、促进大脑健康

鸡蛋中的胆碱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能够帮助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促进大脑健康。

4、改善眼睛健康

鸡蛋中的黄质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帮助保护眼睛,减少年龄相关性眼部疾病的风险。

5、促进骨骼健康

鸡蛋中富含维生素D和矿物质,如钙和磷等,能够帮助促进骨骼健康。

6、增强免疫力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锌和维生素D,能够帮助加强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看似简单的鸡蛋,但其中富含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改善身体的状况,有助于胃部的排空,延长饱腹感有很好的帮助,从而可以达到控制身材的目的。

当然,在吃鸡蛋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些忌讳,不是说没有忌讳,但需要提前了解这些预防措施,以避免吃错了。

1、鸡蛋过敏的人

部分人对鸡蛋过敏,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皮肤、消化系统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湿疹、荨麻疹、气喘等,这类人应避免食用鸡蛋。

2、胆囊有病变的人

胆囊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时加重。

而蛋黄中含有大量胆固醇,所以过量食用鸡蛋可能会对胆囊健康造成一定的负担,加重疾病病情。此外,过量食用鸡蛋也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影响身体健康。

3、患有高胆固醇症或心血管疾病者

鸡蛋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胆固醇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适量食用鸡蛋。对于健康人来说,食用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并不会对整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4、消化不良患者

部分人因肠胃功能不健康或消化不良等问题,可能无法适当消化分解蛋白质和脂肪,需减少鸡蛋摄入量。

总的来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应该多吃鸡蛋。

带你了解关于鸡蛋的小知识

保洁蛋和鲜鸡蛋哪个好?

保洁蛋本身就是普通鸡蛋,在筛选时剔除了破蛋,去除了蛋壳上残留的羽毛、粪便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再包装上市。保洁蛋相比鲜鸡蛋更干净。而鲜鸡蛋上有的还带有很多的粪便,非常的脏。保洁蛋通过灭杀和抑制了微生物侵入鸡蛋内部,吃着放心,相比新鲜蛋更加健康,更深受群众喜爱。

什么是功能性鸡蛋?

功能性鸡蛋,如低脂肪、低胆固醇鸡蛋,高锌蛋、高碘蛋、高硒蛋等都是通过饲料中营养素的转换达到的,是一种最为安全有效的针对不同人群的保健品。功能性鸡蛋是在原有物质上增加孕妇、婴儿智力发育必须的DHA。含有SOD鸡蛋抗疲劳,抗癌元素硒,黄酮,天然美容活性物质等总称。

什么是无抗鸡蛋

无抗鸡蛋是应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教授黄宝库生物酶技术,利用原生态绿色无公害粗粮及植物性原料饲养出来的鸡蛋。有效的杜绝了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兽药残、农残、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成分超标的问题。应用高科学技术提高了鸡蛋营养成分,富含硒、锌、虾青素等物质。鸡蛋无腥无异味,胶原蛋白粘稠度大,蛋黄金黄饱满结实,圆形不散黄。香味浓,口感好。

无抗蛋国家标准要求

1.色泽:灯光透视时整个蛋呈橙红色,去壳后蛋黄呈米黄色,蛋白澄清、透明、无其他颜色。

2.气味:蛋液具有固有的蛋腥味,无异味。

3.状态:蛋壳清洁完整、无裂纹、无霉斑,灯光透视时蛋内无黑点及异物,去壳后蛋黄凸起完整并有韧性,蛋白稀稠分明,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4.理化指标:蛋白质≥11.0g/100g,硒含量0.5-2ng/kg,锌含量≥13.0ng/kg,铅含量符合GB2762的要求,镉含量符合GB2762的要求,汞含量符合GB2762的要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符合农业部235号公告的要求。

脏鸡蛋是新鲜蛋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脏鸡蛋”是新鲜的,通常是指在农家中真正自由放养的鸡所产的鸡蛋。但是,鸡蛋是否新鲜,不能仅通过壳是否“脏”来判断。

在脏鸡蛋的表面上,不仅可以肉眼看到脏兮兮的鸡粪,鸡毛,血丝等,而且有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和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这是引起痢疾和腹泻的主要物质。

新鲜鸡蛋外壳脏怎样处理?

如果鸡蛋不急着吃的话,就不要用水清洗,用稍微浸湿拧干的干纸巾或抹布将鸡蛋壳擦拭干净即可,注意保证干燥。用水洗净的鸡蛋不适合存放,因为会洗掉鸡蛋表面的“白霜”,这样细菌很容易从蛋壳上的小孔入侵而使鸡蛋变质。因此,我们用稍湿的纸擦拭蛋壳表面的污垢就可以了。

煮鸡蛋几分钟能熟?

鸡蛋冷水下锅。由于各地气压不同,水开的时间存在差异,因此从水开时开始计时。水开后煮三分钟,此时为溏心蛋,营养成分更高,最利于人体吸收。但鸡蛋未完全成熟,所以鸡蛋内的细菌并未被完全杀灭。再煮两分钟,蛋黄蛋清已经成熟,而且保持鲜嫩,蛋黄熟而不硬。

每天吃1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1


鸡蛋

凝聚各类营养的优等食物


  首先,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左右,可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高多了,和虾肉的蛋白质含量(约16%)相近。然而,对比价格,鸡蛋可比大虾便宜太多了。不仅含量高,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也相当接近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模式。这意味着,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相当高。全蛋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甚至优于牛奶和瘦肉。

  其次,鸡蛋中还富含一系列维生素。如对视觉细胞很重要、能预防夜盲症和黄斑变性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促进钙吸收利用、但其他日常食物中又很少见的维生素D;再比如,有助于凝血的维生素K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为255mg/100g,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左右。

  同时,鸡蛋中的钙含量也不低,为56mg/100g,比牛肉的钙含量(4.5~5mg/100g)高十倍左右。只是,鸡蛋中的铁由于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即便鸡蛋的铁含量不算太低,依然不能算是补铁的优选食物。

  值得一提的还有鸡蛋中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对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长期缺乏卵磷脂,可能会影响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


2


一天一个鸡蛋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1、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由于鸡蛋中的卵磷脂具有帮助调节脂肪吸收、代谢的作用,每天吃一个鸡蛋,其实比吃含有较多饱和脂肪的红肉类,对心血管健康更有益。

  那些担心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摄入的朋友,请记住,人体大多数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的。而食物中胆固醇对血脂的“坏作用”,主要源于那些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鸡蛋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虽然蛋黄中含有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卵磷脂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相比五花肉、雪花牛肉等,鸡蛋绝对是可以安心吃的优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鸡蛋,可不是油炸、油煎的鸡蛋,而是水煮蛋、卧鸡蛋、蒸蛋等。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左右鸡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背后的原理,可能也和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关。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慢,进食后就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胰岛素也无须加速分泌,当然也就不会引起或加剧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


2、扛饿、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鸡蛋中含有丰富且利用率极高的优质蛋白。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远低于碳水化合物,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反过来还会抑制食欲。

  此外,人体消化蛋白质所消耗的能量,本就比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消耗的热量多。这一出一进的,鸡蛋着实帮我们减少了不少热量摄入。

3、眼睛明亮、头脑清楚

  鸡蛋中维生素A的含量挺高,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中很好的维生素A来源。而且,相比维生素A含量极高的动物肝脏,鸡蛋的优势在于,不像肝脏那样容易导致摄入过量。

  卵磷脂是鸡蛋中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种营养素,能够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于预防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益处。


3


吃法不同

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异有多大?


1、煎鸡蛋、油炸蛋

  煎鸡蛋和油炸蛋的脂肪含量过高,对血脂、体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另外,煎炸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2、溏心蛋、温泉蛋

  这种吃法面临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方面,没有完全熟透的鸡蛋中很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一旦不慎被感染,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反应。其次,熟鸡蛋比生鸡蛋的蛋白质利用率高出许多。

  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同,鸡蛋在加热做熟后,不仅没什么营养损失,蛋白质还会变得更方便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大幅提高。通常,煮鸡蛋的时间别太长(7~8分钟为宜),或者搭配一些粥汤、奶类、豆浆一起食用,即可避免鸡蛋煮太老带来的干噎口感。

3、毛鸡蛋

  毛鸡蛋更大的隐患是卫生问题——毛鸡蛋往往是养鸡场里因受致病菌感染,而无法发育成熟破壳的淘汰鸡蛋。因此,食用它常常会有感染致病菌的风险。另外,由于小鸡的发育,毛鸡蛋中的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营养压根比不上一个正常的鸡蛋。因此,真心不建议大家尝试毛鸡蛋。

  推荐蒸煮炖蛋,不必用油,适当添加调味料和蔬菜、肉类,如茶叶蛋、蔬菜菌菇蒸蛋、虾仁什锦蒸蛋等,可以美味营养兼得。

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答案!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是鸡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

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人体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

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

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

2022年刊发在《elife》杂志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

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含着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

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限制。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

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

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

但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

煮蛋的消化率为99.7%

摊蛋为98%

炒蛋为97%

蒸蛋为92.5%

油炸为81.1%

生吃为30%-50%。

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

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

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

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该怎么选呢?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

有啥区别?

1 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 13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 12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 14 克/100克左右。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

2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 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 克/100克)。

3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就维生素 D 而言,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K 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 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 60 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 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 1 个鸡蛋(大约 50 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 2~3 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

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点击查看相关阅读:《5 毛钱的鸡蛋和 5 块钱的鸡蛋,有什么区别?答案竟然是……》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 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

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

4 别用凉水冷却鸡蛋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

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

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 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 这几种鸡蛋别吃

  •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 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编辑:张天一

资料:科普中国

标签: 成分 鸡蛋 营养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