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logo图片大全,面食logo图片大全简单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 0
最平常的面条,品牌VI设计后大不一样

至力品牌包装设计|原创编辑

面条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食物,但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却能让人精神满满。

最平常的面条,品牌VI设计后大不一样!

唯忆红烧牛肉面

via 尚膳若水

定位机场餐饮的面条品牌,以快速出餐的红烧牛肉面为主打产品,如何让行色匆匆的旅客能瞬间记住很关键!

所以LOGO使用简洁的字体,搭配鲜亮醒目的红色,即容易识别,又符合红烧牛肉面的产品属性。

用鲜亮醒目的色块、简单朴拙的线条做品牌呈现,打造温馨愉快的餐饮氛围,消除旅途中的疲惫。

除了满足旅客情感需求,产品本身更重要,将产品优势以插画和文字结合表现,让人一目了然。

将品牌形象注入到周边应用,制造传播源点,用足够亮眼的视觉表达,引发消费者一见钟情式的消费。

海浙边

via杨全稳

品牌传承百年古法手艺的姜汤面,当地人从小到大熟悉的味道,用品牌留住那份纯真。

使用可爱有趣的插画,塑造品牌IP形象勾起人们儿时的回忆,同时传递出产品特色、传统 *** 手法。

面食logo图片大全,面食logo图片大全简单-第1张图片-

人物形象让古法工艺更鲜活,让人们更能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想要一试。


面馆VI设计如何才能打动人心?看看下面这组设计作品吧

什么食物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能温暖人心,而一套特色有味道的面馆VI设计最能打动人心。

面食主义:LOGO采用蓝色作为主色调,将一碗面条置于画面中央旁边配以放射状的虚线元素使得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使画面饱含跳跃感。

线条的灵活运用,既代表着面条为主食材。又使得LOGO具有灵活性"面食主义"四字对称放置两侧体现出品牌中延续着传统调性!

以线条的元素,融合鱼虾、面条等元素延伸品牌辅助图形。蓝色给人以新鲜清新的既视感"劲道有营养 味美更健康""精选食材 鲜香味美"

海报将辅助图形适当排版置于其中,将线条元素灵活运用在海报上。用食材白描图构成的海报,使用蓝色及的品牌色画面干净又有效果!

面条,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食物,由于太过日常,街头巷弄间的面条店充满了“随意感”。而这家面店走的简约时尚的风格,蓝白配色和简单的矢量图形构成了整套VI设计!面对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市场,只有将自己的特色注入到品牌设计中,才能使得品牌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如需品牌设计、VI设计、LOGO设计的,可以把您的需求私信或留言发给小编哦!

绝了!面条的包装设计还带上方言了?

再日常不过的面条

消费者往往会关注面条的品质口感

甚至会忽略掉面条品牌


如果

商家在面条包装上进行创意设计

品牌辨识度又是否会提高呢?

↓↓↓


红鲤

via:野生打杂设计师


一个专属广州记忆的面条包装

通过复古的场景插画设定

适当的撞色技巧

新潮的方式诠释传统品牌的设计理念



包装上的“真有米”、“真有面”的文案设计

也是采取了经典的粤语发音

进一步强调产品的本土特性

能很好地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



将插画上的面条与LOGO相结合

可理解为消费者正在品尝面条的场景

抽象化的表达

体现了品牌的老广州情怀



荞麦生鲜面

via:高鹏设计团队


针对养生的消费群体

品牌在包装设计上兼顾了传统与新颖两方面

选用食材产地的代表建筑为主视觉



同时为了突出面条特点

插画上以一碗荞麦面的形式展现

并透过这碗面进行视觉延伸

进而展现原产地的风貌

扁平化的手法反而增强了画面立体感



在画面中

还有如山峦、树木、果实等的自然元素

凸显产品的优势特征

并与市场竞品有明显的视觉差异



古蔺特产家乡面

via:朝鹿文化创意设计


曾被《舌尖上的中国》报道过的

四川古蔺手工面

对面条的包装也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优化



两款太阳面蔺乡面包装

插画上都加入了手工晒面的场景

图中人物有如“腾云驾雾”般的制面气势

进而展现传统手工艺的温度



低饱和度的暖橘、沉绿色调

搭配传达面条特性的色彩

发散式的线条填充

奠定偏国潮的风格包装

视觉上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



此外还加入了当地方言--

“辣太阳晒出来的面,味道不摆咯”以及

“打不湿的古蔺,辣太阳晒出来的好面!”

以这样有趣好听的四川方言

增强了品牌的记忆点



品牌还推出了不同类型的面条

根据包装色调进行口味区分

丰富了消费者的审美视觉



金龙鱼地道挂面

via:RGBVISION


品牌考虑到消费市场的年轻化

通过传统新颖的冲突设计方式

表达出面条的独特视觉符号

因而在包装上改用直观的面条命名

以此传达对应的城市记忆



而更具地道特色的小面、刀削、碱面以及阳春

在包装插画上便加入了各自城市的特色建筑--

洪崖洞、西安钟楼、杜甫江闾和城隍庙

再以传统印象中的面食成品为主视觉

增强人们对“地道”二字的品牌符号



访圣蒸面

via:徐桂亮品牌设计


外观采用传统的礼盒式包装

分为三款较为质朴的纯色填充

右下角的鲤鱼、孔子等IP元素刻画

以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彰显中国印象



开启包装后

内层附带的透明装饰

刻有详细的面条古法 *** 流程

以谐音“蒸表达产品的“蒸讲究”



袋装以孔府建筑为主视觉设计

配上不同的景观变化

呼应孔子的“乐水、乐山”的仁智理念



山本美和“白龙”手工面

via:Yoshiki Okuse


简单而现代的包装

以鲜明的“白龙”LOGO字体

象征超细面条独特而精致的技术工艺



玺印式的篆文字体

锐利的笔锋轮廓分明

并铺满整个包装封面

突破消费者对面条包装的既定印象

打造了独特的品牌标识



从以上的面条包装可以看出

品牌去除了以往易造成消费者心理落差的

“地域名+面”的面条命名

而是开始注重培养产品的视觉符号

加入地道化的插画和方言这样的新颖元素

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中华面点与时俱进,品牌VI设计传统又新潮


至力品牌包装设计|原创编辑

中华传统面点博大精深,包、饺、饼、糕…数不尽的花样和口味,每一样都是中国人的日常美食。

时代转变,中华面点也与时俱进,品牌VI设计传统又新潮!

via 奥格光年

“皇功”是一个汤包品牌,"功"代表 *** 面点的功夫,"功"同"宫"又代表如同宫廷御膳的手艺。

为了强调 *** 面点的功夫、宫廷御膳般的手艺,通过插画生动表现,将面点与传统、功夫、龙等元素相结合。

汇聚成一幅有趣生动又霸气传统的视觉画面,独具品牌特色,并延展运用到周边物料设计中

下面这个面点品牌与上个有相似之处,同样以”龙“作为品牌主视觉,表达传统中华面点的特色。

via TOKIDO花山

LOGO图形与龙头元素结合,具有非常强的视觉效果,让消费者一眼就记住。

复古又绚丽的色彩搭配,整体视觉传统又新潮,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和喜好。

延展运用到周边物料设计,个性十足,强大的吸引力让人想要一试。

糕点是古代打胜仗后犒劳士兵鼓舞士气的食品,现代人都有需要鼓励的时刻,而“鸣鼓”就一个元气满满中式糕点品牌。

via 加乘造食计划

以古代的鸣鼓冲锋作为记忆点,以治愈糕点产品为链接物,让人们信心不足的时候就能想到鸣鼓的元气糕点。

通过“鼓”的符号让品牌理念直观易懂

并塑造拟人化的鸣鼓IP形象,配合鸣鼓冲锋的场景插画,让品牌具有独特的识别风格,从而快速建立品牌认知。


极具东方美学禅意的品牌logo集锦 美学回归

随着国人对于文化的重视度提升

东方美学观念深入人心

文化自信心有较大提升

随之

东方美学的品牌及产品

也逐渐地得到更大的认同

服务过的颐和园文创

故宫文创/李子柒/敦煌博物院

都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文化与产品/品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

建筑品牌logo

料理店品牌logo

日式简约logo

茶品牌文艺范logo

面食品牌logo

清新暖心的logo

苍茫感/年代感的字体

书法字质感的徽章logo

书法字体类logo

汉字设计类logo

茶馆徽章类logo创意

古法制茶

茶的品种也进行了强化处理


汉字为主的logo

线条感简约logo

这些极具东方美学与地域感的logo

你是如何看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

朴琢品牌创意与设计

整理编辑

东方禅宗韵味/极简logo/视觉设计

复古花纹 | 传统餐饮豆腐面食品牌,这样的设计很有态度!

来源:AU_CHON_HIN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分享的是在一眼之间就被吸引住眼球的传统餐饮品牌设计,不管是在画面还是外观整体的表现力,在众多设计中都鹤立鸡群,拥有丰富的创造力甚为重要。在全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趋势,审美标准也会被提升一个档次,所以很多餐饮都需要品牌的管理。要想跟上时代的趋势,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榮記荳腐麵食

via:AU_CHON_HIN

荣记始于澳门内港街头,豆香传颂过半世纪。一如往常,早晨恬静休闲之际,总店准备就绪,为宾客们大将旗鼓,忙得不亦乐乎。时至今日依然秉承传统,坚持明火 *** ,由选料以至磨豆煮浆、撞浆成型等过程都亲力亲为。希望食客能在各店都能品尝满口豆香、如丝幼滑、甘甜回味的精制豆品。这就是荣记追求食物品质的态度,一口豆花藏着一个世界。

品牌 logo 设计方面,採用象徵化的设计,在logo上加了少许笔锋,添上一点岁月斑驳的痕迹。而中间的图案就设计了复古的花纹图样,并配上四砖豆腐,是一个很具象化的展示。这样品牌logo可以让顾客更容易记忆,它代表着你餐饮店的名称,产品以及服务等。它无形中传递着你的餐饮经营模式,是隐形的广告宣传。

展示一下:德阳地理标志产品全家福

四川新闻网消息(刘文洁 记者 陈斯)德阳,有古蜀文明源头的三星堆,有生产中国重器的二重东器,是一座“远者来、近者悦、居者安”的现代公园城市,独特的山、水、人文孕育出众多的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质量声誉都带有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产品。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德阳地标产品全家福的8个成员。

绵竹大曲

巴山钟灵,蜀水毓秀。绵竹,地处川西平原,自古便是酿酒宝地。绵竹大曲,甄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优质粮食酿造而成,具有“醇和绵甜、香味协调、余味净爽”的独特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历经宋、元、明三代的传承发展,酿酒技艺日臻成熟,绵竹大曲在康熙年间即达到“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之妙境。清太史李调元诗云:“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绵竹大曲之醇美,饮酒行家之追捧,自清康熙以来,始终被传为川酒佳话。

绵竹大曲产品质量稳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并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奖励。1984年、1988年绵竹大曲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0年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获四川省名酒称号,1993年获世界贸易中心伦敦评酒会金奖,1994年获“首届中国国际酒类商品博览会”金奖,1997年被评为“全国市场畅销十大主导品牌”,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2002作为原产地域产品予以保护。

绵竹剑南春酒

绵竹有三绝:赵坡茶、绵竹年画、剑南春。

产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剑南镇的剑南春,是中国载入正史并且至今尚存的唐代名酒,其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

剑南春酒甄选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采用传承千年、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古老秘法为酿造技艺,经古窖池发酵,经年贮存,精心勾调而成。其酒体具有芳香浓郁、纯正典雅、醇厚绵柔、甘洌爽净、余味悠长、香味谐调、酒体丰满圆润、典型独特的风格特征。

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是中国浓香型白酒技艺的典型代表,2005年,剑南春酒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其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剑南春”成为首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 的地理标志产品。

中江丹参

中江县地处川西北片区,位于川中丘陵地区西部,是“川药”的重要道地产区。得益于四川盆地龙泉山脉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中江丹参根粗结实、色朱味浓、地道正宗、药效显著,成为了川丹参的代表。

“中江丹参”先后收入《中国药典》、《中国中药辞海》等医学专著,一直是中国传统出口中药的主源优质道地药材品种。2008年,中江丹参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江丹参”种植面积达4.78万亩,年产量1.13万余吨,年产值2.58亿元;现有中药材种植专合社47个,中药材规模企业6家,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研发、包装、仓储、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

中江挂面

“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源于宋朝的“中江挂面”,发展到清朝鼎盛时期,成为了宫廷贡品。

在中国诸多品种的手工挂面中,中江挂面是 *** 工序最为复杂、耗时最长之一。它要经过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传统手工工序,其间还有70多道小工序,其独特的手工 *** 方式,让面条“条细如丝、洁白空心、光滑柔韧”。

2008年,中江挂面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10年,中江挂面 *** 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是远近闻名的“挂面村”,全县发展手工挂面生产经营户131户、专业营销户77家、挂面生产合作社5个,年产值1.32亿元,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阳酱油

德阳酱油作为正宗川菜体系中的必备调味品之一,是我市具有历史传承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品牌,曾屡获多项殊荣,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评价,2011年,“德阳酱油”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德阳酱油精选大豆、小麦原料,其酿造工艺考究,形成了独特丰富的酱、酯香气,入口咸香醇厚,回味绵长,是川菜佳肴可靠的调味品。

“德阳酱油”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牌,现已整合工艺传承、高等技术研发和市场、文化建设等多领域团队,集中力量推动德阳酱油的传承振兴和核心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将承载历史记忆、以崭新面貌回归。

中江白芍

“中江白芍” 是川白芍的代表、又名中江芍,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芍药甙含量高,具有镇痛、镇静、抗惊、降温、调节免疫力、美容养颜等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到妇科消炎、中医美容药物及化妆品中。“中江白芍”生产发展快,在国内外影响大,由于具有根粗、肥壮、质坚、体重、粗足、表面光滑、色泽黄白适度、内心白色等特点,有“银心”白芍之称,一直是中江县出口创汇的道地药材之一。“中江白芍”2008年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4月,中国特色之乡组委会正式授予中江“中国芍药之乡”称号。

2010年起,中江县提出打造“中国情花源中国芍药谷”,创建芍药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的芍药主题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中江已经成为全国标准化、无公害白芍产销基地之一。目前,全县“中江白芍”种植面积达3.59万亩,年产量(干品)1.06万余吨,年产值2.36亿元;现有中药材种植专合社47个,中药材规模企业6家,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研发、包装、仓储、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

罗江花生

“鲜榨菜,自贡盐,天府花生粒粒满”,这句早些年间四川三宝的顺口溜中提到的“天府花生”,就是罗江花生。

“罗江花生”始于清仁宗嘉庆年间,20世纪60年代,在省市农科专家和科研院所的指导下,对花生品种进行了改良选育,培育成产量高、口味好、耐储藏、粒大均匀、油酸亚油酸比值较高的天府1号、天府2号等“天府花生”系列品种,也是罗江特有的地方名片。

近年来,罗江区采用“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模式,推动“罗江花生”产业转型优化升级。2014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罗江花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7月,罗江区花生协会成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江花生加工技术规范》修订完善。2020年7月,罗江区花生协会成功注册“罗江花生”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件。

红白豆腐干

到德阳什邡,必定会买上一份麻辣鲜香的红白豆腐干。

红白豆腐干产自什邡蓥华镇红白场,这里是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接壤之地,山地占99%,平坝占1%,更高峰狮子王峰下,大片的积水海子里大面积的盐卤矿为红白豆腐干提供了优质的食盐和盐卤。

除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当地居民还长期探索,继承和发扬了佛教豆腐干传统工艺的精华。从清洗、磨浆、煮浆、点卤……从黄豆到美食,至少10个环节的蜕变,造就了红白豆腐干色泽光亮、质地细腻、入口醇香、咸淡适宜、回味悠久、营养丰富等特点。

2016年,红白豆腐干通过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审核,成为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德阳正在申报中的地理标志产品还有两个

中江柚

中江柚是原国家林业部全国“八五”百项林产品重点开发科技项目,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早产性、丰产性、耐贮性、抗逆性等均高于普通柚种,单果重3斤左右,倒卵圆形、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其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为普通红肉蜜柚的3-4倍,可溶性固形物达12%,果实较耐贮藏。中江柚属于早熟品种,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树势中庸,易栽培,易丰产,一年栽,3-4年可试花挂果,6-7年可丰产,亩产可达5000斤以上。2020年“中江柚”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广汉缠丝兔

广汉缠丝兔是川西地区生产工艺较为独特的腌腊制品,它是选用成都平原人工养殖的优质肉兔,经过精心加工腌制后,将兔身内腔塞入调配好的天然香料再将兔身用麻绳从颈部缠至后腿,呈螺旋形缠绕,腹部缠紧不露料,经较长时间烘烤(或晾晒)而制成,体表呈棕褐红色或红棕色,无粘液,无霉点;肌肉丰满,肌肉切面紧密,呈淡红色或玫瑰色,略有弹性;味香浓郁,咸香适宜,具有缠丝兔所特有的腌腊风味。其内在品质具有“一高三低”的独特理化指标,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胆固醇低及热量低。经检测,蛋白质为31.7%-35.2%;脂肪为5.08%-8.56%;胆固醇为97.5㎎∕100g-105.6㎎∕100g。吃之前将缠丝兔蒸熟,蒸好的兔肉香气浓郁,色泽润红透亮、入口化渣、回味悠长等特点。2012年广汉缠丝兔经农业部审核,获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供图: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10大面条”排行榜,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面条?

今日话题:中国十大面条,你最喜欢吃哪一款?

今天小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由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面条”!

这次不做过多介绍,主要是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各地在宣传的时候流传出来的。大家真假自鉴~~

1:兰州牛肉拉面

史料记载,兰州牛肉面始于清嘉庆年间,创始人是陈维精。后经世人传承改良 *** 出了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为标准的传统美食。其中马保子在1915年改良 *** 的清汤牛肉面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可,并且名扬海内外。兰州牛肉面也有着“中华之一面”的美誉。

2: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的历史起源典故颇多,有“豫籍羊肉泡馍师傅改造说”“京官厨子自创说”“唐太宗落难说”等,但这些传说都没有历史依据。真相是烩面的历史不过60年光景。在1956年之前在郑州及河南省内甚至没有一家专营的烩面馆。1956年郑州食品公司才成立合记烩面馆,改革开放后又随着萧记,76人等的发展,伴随着郑州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郑州烩面才在全省甚至全国各地被贴上了“河南特产”的标签。

3:武汉热干面

20世纪初期,小食贩李包延续了古时“切面”的技法,将碱面煮熟过水淋上香油,制成了口味独特的“热干面”(那时候还没有这名字)。后来蔡明伟延续了李包的 *** *** ,无意间发现香油坊里炼完香油闲弃不用的麻酱很是香浓,于是买了一些用在自己 *** 的切面里。经过反复试验, *** 出了一款“麻酱面”,在1950年工商登记时,正式更名为“热干面。”由此诞生了为武 *** 民所喜爱的小吃美食。

4:北京炸酱面

历史起源无从考证,只有一坊间传说。相传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带随从逃难至西安城南大街,路过一炸酱面馆飘香十里。太后舟车劳顿便应人停车用膳,进入店内。点了店里招牌的素食面,吃完慈禧太后问众人这面怎么样?众人答“好!绝对的好面!好!”,起驾之前令总管李莲英将做面之人带回宫中。自此炸酱面便传入北京,并成为北京的标志美食。

5:昆山奥灶面

关于“奥灶”二字的由来众说纷纭,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奥灶面的出处“颜复兴面馆”本就又小又旧,加之店主陈秀英年老佝偻,行动慢眼神还不好。食客常以昆山土话“鏖糟”来形容不太干净。这个古怪的名字后来经过演变,成了字面意思较为美观的“奥灶”。奥灶面也自此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小吃。

6:杭州片川面

据传清朝浙江地区举行乡试,各地很多人到杭州赶考。杭城面店店主奎元馆为招揽顾客, *** 了以笋片,猪肉,倒笃菜为主料的平价面条供应师生。并且在售卖的面里加入3颗鸡蛋,寓意“连中三元”。一书生在乡考期间常来吃面,考试后竟中得乡试之一名“解元”。后为答谢面店当面道谢,并题匾“奎元馆”,自此名声大噪,食客临门。来杭赶考的书生都会来面馆吃一碗片川面,以图个好彩头。

7:山西刀削面

坊间有这样一个故事,蒙古族统治中原建立了元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平民造反,便收缴了所有的铁器制具,并且规定:十户人只许用一把菜刀,并且轮流使用,最后交由鞑靼人保管。一天一老者做好面团准备去取刀,没成想被别人先取了去。回来的路上被一铁片拌了脚,便揣回家中。到家见锅开作响,灵机一动,用木板将面团拖在手中,用铁片将面削入锅中,煮熟捞出浇上热卤。吃完老者连连称赞“好的很好的很,以后不用去取刀了,就用这铁片”。

8:四川担担面

1842年,一个名叫陈包包的小贩,挑着扁担沿街叫卖面条。扁担的一头挑着炉子上置一口铜锅,锅中一格炖鸡,一格煮面,另一头挑着碗筷水桶,各色调料。晃晃悠悠沿街游走叫卖“担担面~~担担面~”。发展到后来已不见扁担卖面,自贡,成都,重庆等地雨后春笋的冒出许多面店。

9:吉林延吉冷面

朝鲜族冷面的历史很长,据日本史书记载,早在17世纪中叶,朝鲜僧天珍就已将冷面 *** 传入日本。朝鲜族人认为,似乎有了鲜族的就有了冷面的存在。就像鲜族家家必备的辣白菜一样,不论冬夏,冷面都是鲜族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10:镇江锅盖面

1:一种说法还是乾隆爷下江南的故事,路过镇江张嫂子伙面店,店主忙中出错,误把汤罐的小锅盖盖在了大锅上,乾隆爷连声称赞锅盖放在锅里煮出的面好吃,由此得名。

2:另一种说法比较有趣,说一户人家,家里一个父亲三个儿子,没有女人,四人不会过日子也很懒惰。洗锅从来不洗锅盖,一天有客人来,家里只有面条招待,小儿子误把小锅盖盖在大锅上便出门借调料去了。回来后香气扑鼻,原来是许久没洗的锅盖上面的调料起的作用。“锅盖面”由此得名。


结尾:总的来说这些面条的历史由来,有的是有具体的史料依据,有的呢则是半真半假的坊间传说。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快来为你的家乡面条投上一票吧~

本文章由“小萨厨房”原创发布,禁止转载抄袭!

两款面食品牌 Vi设计,新鲜感十足

面条,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食物,街头面馆到时可见。

不管是商业区跟居民区

今儿给大家带来两家精彩的面馆的VI设计!

面食主义品牌 VI设计


LOGO以蓝色为主要色调,

画面视觉中心是一个一碗面的造型,

凸显出行业属性特征,

周边加入了一些放射性线性设计。

线条给人的感觉就像面条一样,

在视觉上具有共性的品牌联想。

面食主义四个字对称分布,

采用传统的字体进行设计,

看上去带有中式餐饮的感觉

以线条轮廓的图形元素

融合鱼虾、面条、碗筷、调味品等元素

让整个视觉延伸更加灵活多变,

呈现的品牌表达更加全面。

海报设计采用延伸的图形创意,

把核心的图形图案排版中心为主,

整个视觉海报色彩以蓝色跟红色为主。

品牌诉求体现出:劲道、营养、健康、好食材、美味等诉求


名片设计

优惠券设计


手提袋设计

盘子设计

餐巾纸设计

看完上面的面食VI设计后在给打击分享款日式风格的拉面馆品牌!

吃面福利社品牌VI设计

圆形的LOGO具有视觉聚焦作用,

更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中日文语言混搭

看上去很酷,带有典型的日式餐饮风格

加入了拉面的造型对于产品属性有很强的识别性。

整个视觉色彩以日式的红黑传统色为主,

两种色彩搭配给人很强的食欲感。

服装上带有很强的S字样,

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超人的造型,

再加上拯救世界的话语,更能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的能量。

服装设计

头巾设计

盘子/碗设计

就餐筷子设计

外卖餐盒设计

手提到设计,

带有超人吃面的可爱造型,

带有很强有的幽默感。


之一家面食品牌VI设计采用简约风格为主,

带有传统中式面馆的一些特点,多采用线性设计为主,

注重现代年轻人对于面食品牌的审美诉求。

第二家面食品牌VI则侧重于日式餐饮的表现形式,

比较厚实,体现出品牌的浑厚的质感。

您更喜欢那家面的设计风格?

朴琢餐饮连锁品牌设计创意。原创编辑

欢迎留言讨论

更爱吃的面条 LOGO设计作品

看着简简单单, 用设计包装来提高形象

来自lidazhi

欢迎大家 加关注 ,有什么看法 来评论 谢谢转发分享。

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

官方头条号:Logo大神

标签: 面食 大全 图片 logo 简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