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有的人不用吃药,熬几天就好了;有的人吃药也不见好,还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按季节和表现出的症状来区分;西医认为,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需要查血来判定。
其实感冒有复杂的病程,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感冒因为人的免疫力差异和病毒类型的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会有所区别。
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西医诊断,感冒都是随着病程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不能武断地用一种感冒类型来确诊和治疗。
小李在夏季得了感冒,按照自己理解的常识去药店自行购买了风热感冒药,结果服药后,感冒症状更严重了,拖了半个月也不见好,小李去医院看诊,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感冒不能按季节和表现的一些症状就判定是风热或者风寒感冒,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感冒症状的进程,武断地加以区分,结果延误了病情,导致大问题。
1药网整理了各种感冒的种类和病程,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感冒”,以便在生活中能对症下药,应对感冒。
感冒的分类和病理关系?
从中医角度讲,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是人体受凉导致寒气入体,主要症状为持续流清鼻涕、咳嗽、畏寒;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入侵,导致肺气失和,主要症状为发热、喉咙肿痛、鼻塞、咳痰浓稠。
按西方医学来讲,感冒按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属于腺病毒,是普通型感冒,比较常见,传染性强,症状不严重,一般7天就会自行痊愈。细菌性感冒是病菌入体,初期以低热为主,两三天后症状加剧,引发全身性不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细菌性感冒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不同感冒的病发与季节、温度、环境有关,但有时候也可视为感冒的不同时期。有的感冒初期为风寒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病症在表,还未入侵肺腑。大多时候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御病毒,实现自我康复。
当人体免疫力无法对抗病毒时,疾病会继续发展,由病毒性转为细菌性感冒,患者体内会出现肺热,转为风热感冒,患者感冒症状会更加严重,需要进行抗病毒、抗细菌治疗。
简单来说,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可以视为感冒的不同阶段,风寒感冒病在表面,属于中医说的表症,风热感冒病在肺里,属于中医所说的里症。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也并非独立的个体,人体有时候会从病毒性转向细菌性,也可以同时感染病毒、细菌性感冒,需要医生诊断,对症下药。
影响感冒形成的因素?
感冒的病理反应和人体抵抗力有很大关系,抵抗力强的人,患上感冒可能会一直停留在病毒性阶段,表现是风寒感冒的病症,可服用普通风寒感冒药或者依靠自身抵抗力就能扛过去。
如果风寒感冒没有自行痊愈,就会慢慢发展为风热感冒,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始是流清鼻涕,后面就开始流黄鼻涕的原因,出现风热感冒症状时,就不能再服用风寒感冒药,需要换药治疗。
抵抗力弱的人,在感染病毒后很快就会发展成细菌性感冒,病症从表发展到内里,表现出风热感冒的症状,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会越拖越严重,1药网建议,如果出现风热感冒的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感冒还和病毒的种类也有关系,普通病毒表现的病症基本为风寒感冒的病症,流行感冒是病毒性和细菌性的混合体,病程快,症状严重,表现的病症大多为风热感冒。
如何预防感冒?
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性病,易感冒人群患感冒后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容易传染给周围的人。1药网为大家总结了几种预防感冒的 ***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冒。
-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身体素质好的人一般很少感冒,即使感冒也能依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坚持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爬山等户外活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
2.饮食健康,营养全面
大多数身体偏弱的人都是营养不良引起的,原因在于长期偏食,饮食不健康,身体得不到全面营养,抵抗力就会减弱。
在日常饮食中,要谨记:饮食健康,荤素搭配,均衡摄入蛋白质、糖分、脂肪和维生素等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强健体魄。
3.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大多数风寒感冒都是因为人体太过疲劳引发的,身体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病毒就容易入侵,导致不适。
感冒时,人的身体会很疲惫,经过补充睡眠和休息,一些感冒症状就会消失,当身体感到疲劳时,一定要适当休息,让身体从疲劳状态中缓解过来。
感冒是传染性疾病,摆脱弱体质才是预防感冒的关键。一旦感冒了也不要盲目用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拿不准的时候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感冒多会引起头痛,教你怎么缓解疼痛头痛是临床患者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又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本篇所论述的头痛,主要是感冒引起的头痛,若属某一重大疾病出现的兼证,病去痛自除者,不在本篇的叙述范围之内。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都会引起头痛。
首先,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一阵儿一阵儿的,痛连后背,会怕风怕冷,常常喜欢裹头,一般不爱喝水。
取穴:列缺,风池,阿是穴,风池,百会
治则:疏凤散寒,通络止痛
以上几个穴位点按即可。
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部胀痛,往往伴有发热,口渴,咽喉疼痛,便秘,面红耳赤。
取穴:曲池,风池,阿是穴(更好点刺出血),合谷,外关。
治则:疏凤清热,利窍止痛
以上几个穴位用逆时针方向 *** 。
鼻塞流鼻涕 *** 印堂穴,太阳穴,迎香穴。
迎香穴稍微用力按压效果更佳!
恶寒、发烧、咽痛、流涕……看症状分清“风寒”“风热”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6日讯当前,正值奥密克戎病毒、冬季流感、普通感冒的高发季,很多人都出现恶寒、发烧、咽痛、流涕等症状。武汉市汉口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雷国奇提醒,从中医角度,感冒大体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挟湿感冒、寒包热感冒等类型,不同类型用药不同,用错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雷国奇介绍,风寒感冒大多有受凉史,患者会出现怕冷、恶风、恶寒,常常主动要求添衣加被保暖,但触摸患者肌肤是发热的。主观上恶寒恶风恶冷与客观上发热同时存在,称为恶寒发热,这种发热一般是风寒感冒。同时会伴有头痛鼻塞身痛,周身酸痛等症状。
风热感冒小儿、体质壮实者多见。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即使感受风寒,也易化热为风热感冒。表现为微恶风寒或不恶风寒,肌肤热,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咽痛、声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鼻塞、浊涕或黄涕,同时也伴有头痛周身酸痛不适。
“体温的高低不是区别风寒风热感冒的依据。”雷国奇解释,只要有恶寒怕冷怕风症状,不管发不发热,都辨为风寒感冒。挟湿感冒就好像头被东西裹着一样沉甸甸的,周身感觉沉重、困重、困倦,胸闷,胃脘胀满,没食欲,有的表现为上吐下泻胃肠症状,舌苔白厚。
药店里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专柜,人们普遍认为感冒了,随便选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就行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用中成药治感冒,一定要区分清楚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药,只要作用有疏风解表散寒字眼的感冒药,都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如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风热感冒用辛凉透热药,只要作用中有清热透表解毒字眼的感冒药都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如风热感冒颗粒、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等。挟湿感冒市面上中成药不多,可选用藿香正气的各种剂型;寒包热的感冒既要选用风寒感冒药,又要加用清热解毒利咽药。
一般病程两天以上,出现先恶寒后发热,一天发作几次,且伴有咽干口苦咽痛食欲缺乏等症状,可以用小柴胡颗粒。如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或化脓,可用小柴胡加石膏加利咽解毒药,可配合西药抗生素,甚则打消炎针。
除了恶寒、发热等症状外,还有鼻塞,可选用鼻渊通窍颗粒、苍耳子鼻炎涕丸、鼻炎片等中成药;咽痛可以选用清咽滴丸、牛黄上清丸、玄麦甘桔片等;咳嗽也要分寒热,热咳可用川贝枇杷膏等药,寒咳可用止咳宝片等药。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家珍 谭俊伟)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如何鉴别及正确选用中成药!一、风寒感冒的症状
表现为怕冷,发热轻,无汗或出汗少,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流清鼻涕。伴或不伴有(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白,口不渴或口渴想喝热水等症状)
二、风热感冒的症状
表现发热较明显,轻微怕风,汗泄不畅、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伴或不伴有(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舌苔黄,口渴想喝水等症状)
三、如何选择正确的中成药
1.风寒感冒
轻者:一般怕冷的患者不需要加衣、发热体温37.1-37.9℃、鼻塞有堵塞感、声重,有轻微肢体酸痛,咽干微痛,偶有流涕和咳嗽,微汗出,轻微头痛、口微渴,可考虑选用口服制剂。常用药物:
都梁丸、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解毒灵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片、荆防颗粒、感清糖浆等。
重者:怕冷需增加厚衣或加盖厚被,发热体
温在38.6℃以上,鼻塞持续不解,肢体酸痛,咽喉痛的厉害,持续流涕,汗出多,头痛重,不能持续工作,咳嗽频繁,口渴明显,建议就医治疗。
2.风热感冒
轻者:发热不明显,恶风、汗出、鼻塞、流黄涕等,可选用口服制剂。临床上用于风热感冒的口服
药物:
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
解毒丸、精制银翘解毒胶囊、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
服液、清开灵胶囊(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
毒口服液、复方双花口服液、羚羊感冒片、感冒退热
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重者:发热明显,恶寒,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倦无力,咽喉肿痛,建议就医治疗。
小结:在选用中成药前,要先清楚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在选用相适应病症的药物。否则药吃了,还可能病情得不到缓解,反而更严重了。
风寒风热感冒傻傻分不清?搞清这四点,对症下药好得快一说到感冒呀,各位家长都愁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特别是孩子一上学,三天两头的生病,家长们可担心了。大家对风寒和风热这两个词应该不算陌生,在医院经常能够听到医生说,但想要准确地判断孩子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还不清楚怎样判断,那么今天就教各位家长怎样辨别孩子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
相信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有过这些症状:感冒时流着清鼻涕不出汗,但喉咙很痛,同时发热口渴,家长也分不清孩子这种感冒属于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只知道给孩子吃感冒药,但吃了也不见明显的好转,其实啊是家长没有辨清症状,对症治疗,所以会好的比较慢一点。辨别风寒风热感冒有个鉴别捷径窍门,那就是看孩子咽喉红不红、痛不痛,又红又痛就以风热感冒治,不红不痛就按风寒感冒治啦!
家长得注意,孩子感冒还会有以下四个特点:
1、热证多
小儿是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阴不足而阳旺盛,所以感染外邪后,容易从阳化热,临床发热较 重热证明显,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发展为炎症产生发热症状,这与孩子抵抗力较差有关。
2、易夹痰
孩子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肝气未充,容易出现夹痰、夹惊、夹滞等症,夹痰时会出现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鸣等症状。
3、易夹食
小儿脾常不足,在受到外邪侵袭后,导致脾胃纳运失调、水谷停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脾胃功能失调等“积食”的症状。
4、易夹惊
小儿心肝有余,受到外邪侵袭后邪气化热化火,就会变得敏感易惊,出现夜间抽筋、惊厥昏迷的情况,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孩子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夹惊。
那么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具体症状是怎样的呢?
风寒感冒:恶寒怕冷、喉咙痒、鼻塞、流清涕、鼻痒打喷嚏、咳嗽痰多清稀、无汗头痛、全身关节酸痛、口不渴或口渴但喜欢热饮。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鼻塞、流黄鼻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面色发红、口干舌燥、汗头胀痛。
现在各位家长能够辨别风寒风热感冒了吧,下次孩子感冒,先对应以上情况看孩子到底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然后再对症治疗。如果各位家长觉得本期文章内容能够对你有帮助,可以点个小红心或者关注一下,下期内容将告诉大家如何解决孩子风寒风热感冒。
感冒分为几大类你知道吗?对症下药是关键进入冬天,流感严重,普通感冒也会借机肆虐。在感冒之初,很多人往往会先有“征兆”:比如鼻子堵,嗓子疼,身上发紧甚至酸疼……
中医辨证,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燥邪感冒、气虚感冒和暑湿感冒。每一种都有相对应的食疗 *** 及常见的中成药,下面就来学习一下。
风寒感冒
冬季最常见的感冒类型就是风寒感冒,但是夏季很多空调使用过度的人也会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怕冷,低热,鼻塞声重,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从食疗的角度来说,一般应选择一些能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
常用中成药
1
风寒感冒颗粒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2
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3
正柴胡饮颗粒
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夏季比较常见的感冒。
主要症状是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鼻涕稠,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一般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的治疗 *** 来防治风热感冒。
常用中成药
1
板蓝根颗粒
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以及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有上述证候者。
2
银翘解毒片
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3
双黄连口服液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症见咳嗽,咽痛。初期用更好。
燥邪感冒
虽然燥邪一般容易在萧瑟的秋季发威,但是由于不少人工作忙碌来不及喝水,又喜食火锅类的辛辣食品,久而久之,也会被燥邪慢慢伤害。
导致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唇燥不渴,皮肤干燥,舌质淡红等燥邪感冒的症状。这类感冒如果较轻的话不妨食用具有清肺润燥、宣降肺卫功效的食疗方来调理身体。最常见的就是雪梨冰糖饮,但是为了增加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效果,建议在中医师或者中药师的指导下添加一味中药——川贝,疗效更佳。
常用中成药
1
秋梨润肺膏
用于久咳,痰少质黏,口燥咽干。
2
百合固金丸
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3
川贝枇杷糖浆
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气虚感冒
很多人总感觉自己无论是服用治疗风寒的感冒药还是治疗风热的感冒药,都不见症状好转,输液更是越输越虚。这种情况就要请资深中医师诊疗一下,看是不是因为气虚导致的感冒。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人体力和精力都明显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运动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将这种情况归于亚健康范畴。
气虚体质的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低于身体健康的人,往往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乏力疲倦、常出虚汗,一旦感冒也不足为奇。对于气虚体质者,可以通过饮食的 *** 进行调养。一般来说,应选择补气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莜麦等。这些食物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作用,但食用的量不可过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餐,也可以配合药膳,效果会更好。
常用中成药
1
玉屏风颗粒
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常发生于夏季。
患者会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症状,一般需要清暑祛湿解表来防治。
常用中成药
1
藿香正气水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有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肠胃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2
十滴水
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3
甘露消毒丸
用于暑湿蕴结,症见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3种食补偏方治疗感冒
01
葱白汤
首先是葱白汤,特别适合着凉之后感冒初起,鼻子堵,身上发紧,甚至有些嗓子疼也可以。做法:大葱的葱白一根,洗净切碎,锅中水开后将葱白放入,盖上盖子,再开锅即刻关火,闷2、3分钟,加盐味精香油,趁热喝下。
之所以是葱白汤而不是生姜汤,因为姜是温燥的,虽然可以解表散寒,将刚进入身体的寒气祛除,但姜的燥性会留下后患,很多人喝了姜汤,特别是红糖姜汤后,虽然身上不发紧了,但嗓子疼开始了或者加重了,这就是姜的燥性使然。而葱是温润的,虽然也可以像生姜一样散寒解表,但因为是润的,所以没有上火嗓子疼的后患。这一点在现在很重要,因为现在人的感冒多是“寒包火”,就算是着了凉,是风寒感冒,但每个人内里原本就有热,所以就算是风寒感冒也忌讳全部用温燥的解表药。从这个角度说,葱白汤就比生姜红糖汤,更适合现在人的感冒初起。
02
柚子芹菜汁
做法:柚子半个,剥皮,芹菜半根。将柚子肉和芹菜放搅拌机中,加蜂蜜和温水打成汁,连续喝2、3天。
这个柚子芹菜汁,最适合嗓子干疼,大便干,鼻涕和痰都发黄,热像明显的感冒初起。柚子和芹菜都是清热的,而且纤维素丰富,能通便。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干燥的时候,比平时更容易感冒,包括感冒发烧,只要大便不通,体温很难降下来。因此,在感冒就要来的时候,保持大便的通畅是抗御感冒更好的办法,何况这两个能通便的果蔬,还入肺经,有清肺热的效果,风热感冒或者是入里化热的感冒,喝几天这样的果汁都可以遏制住。
03
糖蒸豆腐
做法:去超市买石膏豆腐, 切成片,每片豆腐之间放一点白糖,上锅蒸20分钟,把豆腐和蒸出的汤都吃掉。
这个办法对于感冒初起,身上发紧,嗓子疼,开始咳嗽时,因为这一系列症状在中医属于风热犯肺,后者可以导致比较严重的发烧,到那个时候,中医有个名方可以很好退烧,这就是“白虎汤”,其中石膏就是之一味药。石膏蒸豆腐借的就是这个原理,是个简易版的“白虎汤”,借助点豆腐用的石膏来清肺热。因此,这个豆腐需要是石膏豆腐。
很多人问怎么分辨石膏豆腐,我们可以先看豆腐的包装,石膏就是 *** 钙,说明书上会有 *** 钙这个名字。或者看豆腐的质地,切开后质地细腻的一般都是石膏豆腐,卤水豆腐的切面会有小洞,至于那种特别软嫩的内酯豆腐,也没有石膏豆腐的效果好。附带说一句,大家都说喝豆浆补钙,其实是错的,豆浆富含的是优质蛋白,含钙并不高,能补钙的一定是豆腐,也是因为点豆腐用的石膏含钙。所以,要想补钙,更好也选石膏豆腐。
感冒“速愈”小技巧
感冒从初发到痊愈都有一个过程。但很多人感冒后为了好得快,就随意加药,殊不知这样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如何正确对待感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01
要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药物排泄,也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建议生病期间每次喝水300毫升,一天的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为宜。
02
必要时才服药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并非所有情况都要吃药。小朋友:孩子生病后要避免外出,根据病情酌情用药,如果感冒三天后出现了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咳嗽剧烈,咳黄痰,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年轻人:感冒后出现怕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嗓子疼的症状,可以自己在家适当休息或者用一点药食同源的小方子即可。老年人:尤其有既往疾病的,包括像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特殊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感冒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03
别胡乱“捂汗”
捂汗并不适合于所有感冒,只是对初期的风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风寒感冒的表现就是怕冷、不出汗、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等。不过,汗出得多了也会适得其反,使得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更好就是注意空气流通,适当多喝白开水。
04
别迷信输液
感冒输液不一定好得快。因为,输液主要作用是缓解或减轻感冒的疼痛感,让患者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体力对抗感冒病毒。过分依赖输液,不仅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存在过敏反应以及静脉炎等风险。此外,大家在口服药时也要注意不可过量服用、不多药并服。因为,很多药物中往往都含有同一种成分,几种一起吃就容易超标,可能会造成肝损伤。
(约见名医)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怎么区别?关键看这些症状来源:【人民网】
“猫大夫漫画”供稿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感冒3种证型,风寒、风热、胃肠,教你三个方,有效应对各种感冒最近啊,不少人都又感冒了,开始发烧,头疼,嗓子干,咽喉肿等等,这不,就有很多朋友咨询我,感冒了该吃什么药,药店里眼花缭乱的感冒药,让人不知从何选择。
那今天,我就带着大家的困惑,给大家分享3个方子,教你有效应对各种感冒。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感冒,起初多数都是以感受风邪为主,然后风邪又夹带着其他的邪气,比如,寒邪、湿气等等,共同侵犯人体导致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感冒分为3种证型,分别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有胃肠感冒。
那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这3种感冒分别都有怎样的症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风寒感冒,顾名思义,你会感到怕冷,喜欢喝热水,而且寒主凝滞,凝滞不通还会导致疼痛,让人感到肢体关节酸痛,浑身不舒服,这样的人,往往还会伴随着鼻塞,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咳嗽,咳白痰等症状。
遇到这种情况呢,不要慌,建议大家可以先煮碗生姜葱白红糖水,当然葱白要带着葱根,发汗解表,驱寒通阳的作用更好,而生姜也是有说法的,要去皮,因为姜皮起到收敛作用,而我们取的是生姜的发散驱寒的作用,煮十分钟就可以了,要不然会破坏药的功效。
如果嫌麻烦,推荐大家也可以直接参考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或者选用中药方剂,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宣肺止咳散寒,都有很好的疗效。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风热感冒,区别于风寒,就在于一个热字,热邪容易伤阴耗津,所以会引起发热,流黄稠鼻涕,咳黄痰,喉咙肿痛,口渴口干等问题。
这个时候可以用金银花桑叶菊花泡水喝,金银花可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尤其对于嗓子肿疼有神奇的效果。或者可以选择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或连翘解毒丸;中药方剂有连翘散,都具有很好的新凉解表,宣肺清热的疗效。
最后,就是胃肠感冒,我们又常常称之为“暑湿感冒”,因为它通常发生在夏季,夏季暑湿盛行,容易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让人总感到头昏、头胀,脘腹胀满,总觉得胸闷、恶心,并且口干、口渴,嘴巴黏腻,不少人,如果再稍微吃点冰镇寒凉的东西,很容易造成上吐下泻。
那这个时候,推荐大家可以首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可以化湿,湿邪祛除了,细菌病毒自然跟着消失了。当然,如果问题严重,也可以选择中药方剂,新加香薷饮,解表清暑,芳香化湿,有很好的疗效。
那么,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建议还是不要盲目用药。
风寒、风热感冒分不清?一文教你区别,原来以前学的都错了中国疾控中心
对全国各地的调研数据显示
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
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
央视也曾多次报道
但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些超标的细菌、霉菌、病毒、虫螨
会大大提高感冒、肺炎、哮喘
等疾病的患病率
另外,正对着空调冷风吹
还可能导致肩颈类疾病
严重者甚至一夜面瘫
在空调病里
最常见的是感冒发烧
很多人以为买点感冒药吃吃就好了
殊不知却越吃越糟糕
现在市面上的感冒药
大部分是中成药
而中药最讲究的是辨证
一旦弄错症状、吃错药
不仅不会好转,甚至会加重病情
吹空调感冒,如何正确辨证应对?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
夏季最常见的是
风热感冒
正常情况下
我们体表的毛孔
会保持一张一合的状态
但当我们在家吹空调时
毛孔会因为低温而呈现收缩状态
而突然到了室外
冷热转换过快,毛孔突然张开
就给了湿热之邪偷袭的机会
一旦我们身体较为虚弱
就易引发风热感冒
《黄帝内经》里也提到:
“肺乃娇脏”
意思是我们的肺脏很娇气
忽冷忽热的攻击下,很容易“受伤”
风热感冒一般表现为
发热、舌黄、口干、喉咙痛、流黄涕
有浓痰等症状
在中医上
风热感冒一般以疏风清热为主
早期我们可以用桑菊饮处理
可以疏风清热
缓解鼻塞、头痛、喉咙红肿等不适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讲
“太阴风温, 但咳, 身不甚热,
微渴者, 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风寒感冒
与风热感冒相反
大部分风寒感冒是着凉导致
中医认为,吹空调时
人体毛孔不能正常收缩
导致人体与外界的沟通受阻
得了风寒感冒
一般会有怕冷、流清鼻涕、
咳嗽有白痰、无汗等症状
对于风寒感冒
中医采用“解表”的 *** 缓解
意思是,让我们的人体发汗
毛孔重新打开,恢复机能
得了风寒感冒
早期可服用葱白豆豉汤、生姜红糖水
或用热水泡脚,帮助发汗驱寒
注意,感冒的黄金干预期
是在有症状后的12小时内
学会分辨症状,吃对药
一般一周可自愈
在正确应对预防感冒的同时
还要记住这几点:
清洗空调时可配合消毒液
或空调专用洗剂
另外,除了那块脏兮兮的滤网
别忘了散热片哦
今天这篇文章、干货满满
你们学会了吗?
有这些症状说明呼吸道疾病正加重……小心秋季小感冒引出 *** 烦!参考资料:
<1>李颖. 细菌超标几十倍使用空调前千万先除菌
.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06):61-62. <2>张凤清, 吴碧珍, 王牡丹.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鉴别与治疗
. 内蒙古中医药, 2012(08):16-16. <3>王吉凤, 张伟丹. 柴银口服液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11):111-112. <4>王忠壮, 胡晋红, 郑翠娥,等. 感冒用药28问
. 家庭医药, 2007,000(003):14-17. <5>李燕雪. 加味桑菊饮治疗外感发热230例
.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5):9546-9547.
入秋后,许多人都在谈论“秋燥”的话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阳主任告诉我们,其实季节变化对呼吸道的影响更为明显,秋季处于“夏热”到“冬冷”转变的中间时段,很多人不易适应这个转变而生病,最近陈主任门诊上许多呼吸慢病患者因对症状不重视引起了 *** 烦,受凉出现这些变化需要“急就医”!
轻视小感冒,引起 *** 烦
陈主任告诉我们,入秋后慢支炎、哮喘、慢阻肺病等慢病患者尤其小心受凉感冒,切莫当小事简单处理。为引起大家注意,他还专门举了3个最近的门诊病例,3位患者正因轻视小感冒引起了 *** 烦:
“30岁张女士的哮喘一直控制得很好,有两三年未发作。前几天受凉后夜里咳喘加重、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即便夜里也要立即急诊,但她没重视,认为一场降温小感冒没事,第二天下午才来看病,查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确诊哮喘急性发作,收住院治疗;也是张姓的女患者,49岁,有慢性支气管炎,上周受凉夜里发烧,咳嗽咳痰,她也认为换季小感冒喝点热水就好了,拖了一周才就诊,这时炎症已经不能控制住,还继发感染了肺炎链球菌,现在也在住院;71岁的李大爷,患慢阻肺病20年,上周傍晚在室外散步吹了凉风,当晚就急性加重,第二天就呼吸困难卧床不起,从急诊转来住院。”
陈主任强调,秋季空气较干燥,早晚温差较大,呼吸慢病患者更易受气候因素影响疾病复发,加之气温逐渐降低,人体代谢机能下降,免疫功能进入一个相对抑制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哮喘患者除了接触过敏原会诱发发作外,感冒也是非常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入秋受凉感冒后患者有任何变重端倪就要立即就医,否则病情加重会很迅猛,病情难控制。
这个症状说明呼吸道疾病正加重
陈主任告诉我们,其实这3个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增加,这个现象往往提示原有呼吸道疾病正在加重。
“哮喘和慢阻肺病患者可能对急性加重表现比较熟知,比如哮喘如果晚上咳喘、呼吸困难或者发热、痰量变多且有变化,慢阻肺病出现气喘和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要赶紧就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入秋后门诊上见得特别多,患者往往不清楚自己受凉疾病正在加重,出现什么表现要及时就医。”陈主任讲道。
“最简单有效的一个观察办法就是观察咳嗽、咳痰是否增加。大多呼吸慢病患者秋季受凉后疾病加重易咳嗽咳痰增加,甚至一些患者可能过去并不知道自己罹患呼吸道疾病,但当秋季咳嗽咳痰增多,上医院一检查就查出呼吸疾病。以慢阻肺病为例,现已有相关研究证实,我国慢阻肺病患者高达50%及以上出现急性加重都不能及时发现和就医,延误治疗导致肺功能进一步损害。其中就不乏因轻视受凉引起急性加重的病例。”陈主任讲道。
白痰变黄痰说明病情进入新阶段
“受凉后咳嗽、咳痰,咳了一段时间,白痰变成了黄痰甚至是绿色脓痰,很多门诊患者都有这个描述。从白痰变成黄痰就已经说明进入了新的阶段,原因有几种,每种都值得警惕。但很多有呼吸慢病的患者不但没注意,还拖成了严重的感染,最后病情难控制。”
“刚才列举的3个患者中,49岁的张女士和71岁李大爷就有白痰变黄痰现象,李大爷属于从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而张女士的黄痰属于继发感染肺炎链球菌。”陈主任讲道。
陈主任告诉我们,受凉后咳嗽、咳痰从咳白痰变成咳黄痰,一是上呼吸道感染;二是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三是肺脓肿。其他不明因素也可能导致。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早期大多因病毒感染引起,此时咳嗽通常是咳白痰,感染后免疫力明显下降易并发细菌感染,机体出现炎症性病变后会出现白痰变黄痰;从中医角度考虑,外感风邪引起风寒感冒初期症状是流清涕、咳白痰,随着病情加重如果风寒感冒逐渐转为风热感冒,白痰变黄痰同时可能还伴发热、咽痛;如果是肺炎,早期肺部感染程度较轻会出现咳白痰,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能形成肺脓肿,此时会咳大量黄痰或脓痰。”陈主任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