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网查询,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 0
食品安全宣传周|上海食品药品12项政务服务可一网通办

定期抽查第三方订餐平台,整治无证无照餐饮,试点外卖餐盒统一标准……

7月19日以来,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食药监局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已成功对接中国上海“一网通办”平台。首批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生产许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化妆品生产许可等12个事项实现 “一网通办”。

上海市食品药品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主要依托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改造两大手段。

业务流程再造方面,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食品药品政务服务特点,按照“风险分类、科学减量”的原则落实“三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经统计,“一网通办”实施后,之一批12个食品药品政务服务事项审批环节减少41%,企业申报材料减少32%,审批时间减少63%。

技术改造方面,落实了“电子签章”、“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技术,实现了企业申报、技术审评、行政审批、企业获取电子证照的“全程网办”,使企业和机构办理政务服务业务“一次上门”或“零上门”。

7月1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平 *** 成电子政务云迁移,首批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生产许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化妆品生产许可等12个事项成功对接中国上海“一网通办”平台。市食品药品政务服务事项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等环节23万余家企业(机构),政务服务对象既有高新技术的医药生产企业,也有贴近百姓生活的食品经营单位。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推进“一网通办”建设智慧 *** 工作,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切实提升食品药品企业和机构行政服务效率,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7月19日以来,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本次宣传周活动持续至7月31日。

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新聘任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上岗。同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食安办签订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有关企业签订了《长三角地区共建蔬菜主供应基地追溯系统及产销对接合作协议》。

上海食品抽检信息查询系统也正式启动上线,市民可以通过“上海食药监”微信公众号和市食药监局的官方网站以及上海市食品安全网等方便快捷地查询食品安全抽检信息。

宣传周期间,上海安排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日活动,包括知识竞赛、培训讲座、企业参观、现场体验、快检服务等,深入街镇、社区、企业、学校、商业网点、旅游景点等基层单位和人群密集区域,开展各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公益宣传、科普宣传。

食品安全相关术语及定义


哈喽,大家好,小苑在此梳理汇总了食品安全相关术语及其定义,欢迎有需要的同学收藏关注。

一、食品产品术语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该术语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该术语的定义可以看出:之一,食品包括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第二,食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属于药品,也就是说,食品不能宣称任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

食用农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以及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该术语出自《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特殊食品:该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特殊食品是指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这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国对这三类特殊食品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注册备案等。

特殊膳食用食品: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类别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国家标准的特殊膳食用食品)。由此可见,特殊食品和特殊膳食,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 16740)。关于保健食品的具体规定我们会在后续课程中详细介绍。

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法》。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不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和公共输水设施。这个定义的来源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

涉水产品:指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材料和化学物质。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 *** 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先包装,二是定量,缺一不可。近几年相关标准法规正在修订,有可能未来规定,只要满足预先包装这一个条件就属于预包装食品。

二、食品配料术语

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食品中通常使用的配料包括普通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物质、食品用菌种、食品添加剂等。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新食品原料:原称新资源食品,是指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该术语出自《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的新食品原料的名单,在我们食品伙伴网的数据库频道可以查询。

食药物质:是指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该术语出自《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营养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

加工助剂:是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加工助剂还包括酶制剂。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三、食品标签标识术语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依据相关标准,食品标签上强制标识的项目一般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号、生产企业信息、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营养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营养成分:是指食品中的营养素和除营养素以外的具有营养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食物成分。一般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钠等。

营养成分表:是指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其中,营养素参考值是指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的参考值。

营养声称:是指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这几个术语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

四、食品安全术语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该术语出自《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危害: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包括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化学污染物、真菌毒素、放射性物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相关产品添加剂。

危害识别:根据流行病学、动物试验、体外试验、结构-活性关系等科学数据和文献信息确定人体暴露于某种危害后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处于风险之中的人群和范围。

危害特征描述:对与危害相关的不良健康作用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可以利用动物试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危害与各种不良健康作用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作用机制等。如果可能,对于毒性作用有阈值的危害应建立人体安全摄入量水平。

暴露评估:描述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不同人群摄入危害的水平。根据危害在膳食中的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初步估算危害的膳食总摄入量,同时考虑其他非膳食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人体总摄入量并与安全摄入量进行比较。

风险特征描述:在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危害对人群健康产生不良作用的风险及其程度,同时应当描述和解释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食安周:长三角加快食品安全一体化 今年率先统一信息追溯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长三角合作的重要内容。今天,在2018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宣布,将在今年率先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追溯,保障长三角地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长三角三省一市,唇齿相依、口味相近。一块猪肉,从浙江的生产基地,送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却需要几千张信息追溯卡。每一座城市有自己的标准,每一家门店也得有各自的追溯卡。

浙江省农业厅 农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田丹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现在每个省市都在建立这么一个(追溯)平台,但是更大的问题现在就是各自为政,因为现在大家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啊,大家都做得很累。”

如何破解这样一道难题?今天的食品安全周启动仪式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食品监管部门齐齐亮相,共同签订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七个主要城市,将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一体化。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抓紧制定共同标准,并打造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许瑾表示:“ 长三角地区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我们共同打造的这个平台,进行实时查询,来查询食品安全的来源情况 ,以及流向情况,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的食品安全守护神。”

此外,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将推进检测结果互认、不合格食品信息互联互通、 *** 食品监管统一、案件查办协作等等。比如检测结果互认,安徽当地产的猪肉、青菜等等,如果在当地检测合格,可以直接进入上海市场,避免重复检测。

安徽省食药监局综合协调处主任科员胡传鑫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检测标准要互认,三省一市使用统一的标准,某一项产品在任何一个地方经过标准检测是合格的话,在三省一市结果都是可以认可的。”

今天,上海食品抽检信息查询系统也正式启动上线,市民可以通过"上海食药监"微信公众号、上海食药监局的官方网站以及上海市食品安全网等渠道,查询食品安全抽检信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英 实习编辑:胡欣雨)

官方奶粉溯源小程序正式发布,奶粉信息快速获悉

7月2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与腾讯微信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正式发布由双方合作开发的“婴配乳粉追溯”小程序。

“婴配乳粉追溯”小程序

这也是全国首个官方奶粉溯源小程序,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权威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追溯查询方式。

合作具体包括:正式发布由双方合作开发的全国首个官方奶粉溯源小程序“婴配乳粉追溯”;建立微信公众号辟谣机制,对不实信息快速举报和处理,共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借助微信最新开放能力,快速推动消费品行业物联网普及。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还将基于微信开放能力,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引领国内消费升级等方面开展合作。

据了解,消费者通过“婴配乳粉追溯”小程序的扫码功能,就能一键追溯产品、消费、企业等关键信息。不仅是婴儿配方乳粉,国内食品抽检情况以及海关总署对进口食品抽检情况,也能通过“合格快查”快速获悉。

目前,已有17家企业或品牌累计7.1亿条产品信息加入“信息库”,包括伊利、完达山、三元、雅士利、明一、辉山、贝因美、澳优、银桥、圣元、和氏、飞鹤、君乐宝、旗帜、欧氏蒙牛、花冠、百跃优利士1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企业或品牌的产品追溯数据可被查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1月,我国有近88万吨奶粉被生产出来。

食品安全网查询,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1张图片-

工信部方面表示,通过小程序的推广应用,能够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现有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全过程、电子化信息查询追溯,改善消费者追溯查询体验,增强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

腾讯微信团队表示,目前,微信月活用户已超过11亿,小程序日活用户突破2亿,越来越丰富的能力,让小程序已经成为中国人新的生活方式。婴配乳粉追溯”微信小程序的上线,对于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全过程信息的记录、追溯与管控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消费信心,提高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内容来源:北青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新闻线索E-mail:wwwcfsncn@163.com

新闻热线:

特别说明

2018年9月5日,国家网信办为《中国食品安全网》颁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中国食品安全网》成为唯一获得国家新闻资质的中国食品安全中央 *** 媒体。

本号定位为:调查食品安全黑幕,传播食品健康知识。让人民吃得放心!

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请关注转发!

「食品安全」世界各国或地区或组织食品分类系统简介(下)

核心提示:食品伙伴网在上篇和中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中国、CAC、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或组织或地区的食品分类系统,这期食品伙伴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东南亚国家:新加坡、菲律宾、文莱、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伙伴网在上篇和中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中国、CAC、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或组织或地区的食品分类系统,这期食品伙伴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东南亚国家:新加坡、菲律宾、文莱、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食品分类系统。

01

新加坡

新加坡《食品条例》的PART IV食品标准和特殊标签要求中将食品分为21大类,每大类下有亚类,相关的法规中规定了每类食品的定义、规格要求、添加剂使用及标签要求等。

此外,新加坡食品局网站关于食品进出口介绍版块给出了相关分类介绍《食品与食品的一般分类》,结合该部分内容,可以查询新加坡进口食品时的适用条件和相关要求。其中将食品分为7大类,分别为肉、鱼、新鲜水果和蔬菜、新鲜鸡蛋、加工鸡蛋、加工食品和食品器具,其中加工食品又细分为24类。

02

菲律宾

菲律宾有关食品分类的文件主要涉及3个:Bureau Circular No.2006-016《食品添加剂列表》和EPARTMENT CIRCULAR No.2019-0319《采用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和描述》,以下分别简介其核心内容。

Bureau Circular No.2006-016是菲律宾食品添加使用要求的法规,其附表1是食品分类系统,将食品分为16个大类,该附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途分配的工具。

DEPARTMENT CIRCULAR No.2019-0319是菲律宾工业部2019年8月初发布的文件,依据该文件:FDA依据CAC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的食品分类系统和描述(CODEX STAN 192-1995,Rev.2018)附件B之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处理授权申请时识别和分类食品。原材料,配料和/或成品食品的制造商(包括重新包装商等),分销商(进口商、批发商)和贸易商必须符合这些标准,以便进行食品识别和分类。CODEX STAN 192-1995最新版是2019版,该标准附录B是食品分类系统,将食品分为16个大类,并针对每一类食品进行了分类描述。

03

文莱

文莱有关食品分类的法规主要关注《公共卫生(食品)条例》,该条例PART V食品的标准和特殊标签要求按其标题划分,主要规定了19大类食品的标准要求。

04

泰国

泰国涉及食品分类的文件主要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官方文件。根据Codex 192-1995《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和泰国公共卫生部相关公告,发布了公告《17种食品分类准则》,以更好地监管食品质量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该准则从食品的基本成分、生产过程和食品特性等方面考虑,将食品分为17大类。该准则有3个附件,附件1是17种食品的大类解释和代码;附件2是17种食品的详细举例说明及对应的公共卫生部公告;附件3是针对附件2的食品类别分类的依据。

05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在食品相关法规中未制定具体的食品分类系统,在《食品条例 1985》中制定了不同类别食品的标准,按照这些食品标准可将食品分为27大类。

提醒丨10月1日起去超市买食品,认清这个标识很重要!

:点击"中国质量新闻网"↑免费订阅哦

食品包装上的QS标志,一直被消费者视为食品安全的象征。不过,“服役”多年的“QS”标志,将于2018年10月1日开始正式退出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执行“SC”编码。

原来,新《食品安全法》早在201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作为新《食品安全法》的配套规章,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同步实施。《办法》规定,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不得再使用原包装、标签和“QS”标志。

据了解,“QS”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简称,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34号公告),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缩写“QS”表示,并标注“生产许可”中文字样。

那么,为什么要取消“QS”标志呢?

取消食品“QS”,不仅仅是一个标志的改变,还涉及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据介绍,之前食品包装标注“QS”标志的法律依据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随着食品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整和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已不再作为食品生产许可的依据。因此取消食品“QS”一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因为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包装上应当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没有要求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二是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完全可以达到识别、查询的目的,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是字母“SC”加上14位 *** 数字组成;三是“SC”编码代表着企业唯一许可编码,可实现食品的追溯,取消“QS”标志而使用“SC”编码有利于增强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SC”是 “生产”的简称,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章 许可证管理 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和14位 *** 数字组成。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新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上可以看到,除了许可证编号、生产者名称等信息外,还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后,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住所、监管机构、监管人员等更多信息。对消费者而言,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作用不能小觑,它是与企业对应的唯一编码,能够实现食品的追溯。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一经确定便不再改变,以后申请许可延续及变更时,许可证书编号也不再改变。而对企业而言,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而且食品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原则,一个企业只需一张证。此外,许可证书有效期限也延长了,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由原来的3年有效期限延长至5年。

据悉,为了既能尽快全面实施新的生产许可制度,又尽量避免生产者包装材料和食品标签浪费,《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给予了生产者最长不超过三年的过渡期。即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中的“食品类别编码”代表什么意思呢?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编码由3位数字标识,具体为:

第1位数字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识别码, *** 数字“1”代表食品、 *** 数字“2”代表食品添加剂。第2、3位数字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编号。

其中食品类别编号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所列食品类别顺序依次标识,即:“01”代表粮食加工品,“02”代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03”代表调味品,以此类推……,“27”代表保健食品,“28”代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9”代表婴幼儿配方食品,“30”代表特殊膳食食品,“31”代表其他食品。

食品添加剂类别编号标识为:“01”代表食品添加剂,“02”代表食品用香精,“03”代表复配食品添加剂。

文字编辑/八雨

美术编辑/水川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平潭蔬菜也有“身份证” 食品安全信息查询更便捷

<闽南网>

近日,实验区“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投入试运营。扫描二维码可快速查询食品来源信息,进一步方便消费者体验食品扫码溯源,保障广大群众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首个试点 冠超市泰元店

在冠超市泰元店蔬菜区,记者看到了部分蔬菜的标价旁已贴上了二维码,市民朋友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所选购蔬菜产品的供货商、生产日期、质检情况等相关信息,让市民朋友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平潭冠超市泰元店商管部经理 施文:这个系统也是刚刚上线,对于超市来说,可以让市民对我们更加信任,毕竟你可以看到菜是不是新鲜的。

市民 游财:我今天过来买菜,然后感觉跟往常不一样的就是多了一个二维码,然后我扫进去发现都有相关的菜的资料还有菜品的检验报告,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下次我过来买菜更放心。

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 黄秋文:目前这个平台可以给我们市民带来跟以往不同的特别是针对食用农产品的购物体验,通过我们这个系统可以让市民朋友购买散装蔬菜时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卖了多久,它的上下游的信息,它检测信息。让群众在购买这些生鲜蔬菜的时候可以买的更放心,然后可以更透明,明明白白的去消费。

涉及品类数量达20多种蔬菜

目前,冠超市泰元店作为首个试点,试点品种达20多种蔬菜,下一步,实验区食品监督管理处还将把肉类、海鲜类、水果类等类别“一品一码”模式进行全面推广,并在2019年上半年对平潭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全面实行。(文字:刘梦茹)

追踪山东省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行动|食品溯源成为家家悦的食安利器

“我们引入RFID射频、自动条码识别、手持终端技术,对实施可追溯的商品进行单品管理并实名备案,每个批次的商品都设置单独的追溯码,通过自动识别码,使每个批次商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山东省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行动媒体行走进威海家家悦集团,副总经理丁明波介绍说。

家家悦集团是以生鲜食品消费为主的连锁超市企业,现有直营连锁门店700余家, *** 覆盖全省40多个县市,食品经营销售占比达到了70%,食品供应量约占全市总量的80%。近年来,威海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家家悦集团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商超”管理系统,借助于“互联网+”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追溯、临保期食品管控、散装食品管控等机制,实现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自制食品全部实现二维码食品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着力解决食品过期、散装食品标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确保进入超市销售的商品安全、新鲜、快速可达、可溯源,引领一种高品质的时尚生活方式。

推行“互联网+食品溯源”,强化商超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升级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确保追溯信息好用可扫可查,家家悦集团信息部负责对所有的追溯数据进行排查,确保所有数据上传及时、完整、有效;对电子秤打印系统升级,在二维码上方加上“追溯二维码”的提示字样,让顾客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追溯扫描位置;完善电子秤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电子秤打印头确保追溯二维码清晰。

加强员工培训,向消费者准确解答二维码查询 *** 及内容,做好追溯宣传。家家悦集团投资200多万元开发“临期商品保质期管控程序”,所有门店将临期商品信息输入系统中,系统根据剩余天数进行打折,打印出新的条形码,收银台扫码结账时对产品价格和保质期进行识别,对超过保质期的商品进行拦截,避免过期商品流入消费者手中。

通过对散装商品电子秤升级、收银系统改造两大方面升级改造,开发“散装食品保质期管控程序”;预先将散装商品保质期输入电子秤系统中,电子秤打印秤签时将保质期加入条码中,收银台扫码结账时对保质期进行解析,并对过期商品进行拦截。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家家悦通过用好“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从农田到商超、从市场到餐桌每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构建一张无形的食品安全网,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家家悦集团目前已完成软件升级和经费预算,在部分门店试点后将在全市352家门店分批实施。

家家悦集团作为食品流通龙头企业,把质量管控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成为威海企业重视消费者安全健康的经典缩影。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润勤 报道)

联防联控 共筑食品安全网

来源:郴州日报-郴州新闻网

8月3日,郴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疫情防控冷链食品执法检查中,发现北湖区长冲工业园某冷库内有325件约9.7吨来自加拿大的冻肉没有按要求进行追溯码赋码、贴码,产品追溯信息不全,执法人员当场按程序对该批进口冷链食品予以查封。

笔者对这一雷厉风行的举措叫好之时,也后怕如果这批冷冻食品未被查封而流入市场,那会不会成为定时炸弹,危害市民的健康安全?

早期全国范围内已出现不少通过冷链食品输入病毒并传播的事件,“物传人”与“人传人”同样可怕。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防死守,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责任之弦,不让病毒有一丝可乘之机。

食品的安全稳定供应,是做好食品领域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要严防死守食品疫情防控之一线,确保上情下达,指令畅通,不留死角,保障“湖南省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落地落实,坚决予以从严、从快查处不法行为。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仅是 *** 的责任,各生产经营主体也要铭记。严格落实食品追溯主体责任和疫情防控责任,提高自律意识,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生产经营要求,确保所有经营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实现可追溯,对于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和产品溯源信息的冷链食品均不得上市销售,要坚决筑牢守护群众安全健康的坚固防线。

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消费者也是市场的主体之一,广大消费者应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和溯源意识,做好自身防护。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查询产品追溯信息,发现不合格甚至违法违规销售的冷链食品,应立即进行举报。

疫情防控不是也不能断层式开展,要像对待“人传人”一样严格的态度对待“物传人”,做到上下一心、群防群控,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编辑:曹琛

本文来自【郴州日报-郴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企业管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云课堂——食品过敏原知多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12360海关热线”

部分图片源自 ***

供稿单位:南京海关



【企业管理】海关老师,我们想申请高级认证!

【企业管理】新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问答集

【企业管理】一篇看懂海关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流程

【企业管理】新修订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解读

【企业管理】供港澳活牛通关指引系列(二)——活牛检验检疫

【企业管理】什么是出境水果注册果园、包装厂核查

【企业管理】失信企业发展“有出路”,我来给您支个招

【企业管理】供港澳活牛通关指引系列(一)育肥场注册登记

【企业管理】出境加工,你问我答!

【企业管理】对欧盟注册系列 | 水产品企业/渔船对欧盟注册要求

【企业管理】申请海关AEO认证全攻略

【企业管理】“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小秘籍

【企业管理】美国FSIS关于食品的豁免

【企业管理】海关稽查来了怎么办?

【企业管理】带您了解主动披露

【企业管理】政策问答 | 海关报关单位备案规定

【企业管理】海关主动披露制度知多少?

【企业管理】企业备案、变更、注销的那些事儿

【企业管理】“多证合一”方式提交报关单位备案知多少

【企业管理】关于加工贸易企业合规管理的政策解读

【企业管理】一起GET主动披露的“隐藏彩蛋”!

【企业管理】出口食品境外通报核查小贴士

【企业管理】畜产企业对韩国注册指南

【企业管理】取消第三方检测要求!!!详解如何快速申请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

【企业管理】高级认证企业再添便利措施

【企业管理】报关单位备案规定热点问答

【企业管理】如何主动披露?海关教你6招

【企业管理】遇到海关核查怎么办?

【企业管理】美国FDA针对食品企业DUNS编码(邓氏码)的要求陆续进入倒计时

【企业管理】海关总署又添主动披露政策新福利

【企业管理】速围观,AEO国际互认知多少!

【企业管理】又到喝白茶的季节——茶叶出海指南

【企业管理】首违不罚吗?从轻、减轻行政处罚如何做到?

【企业管理】一篇看懂企业信用状况证明申请流程

【企业管理】一文读懂供港冰鲜、 冷冻肉类生产企业注册要求

【企业管理】海关报关单位注销操作指引来啦!

【企业管理】教你使用中国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企业管理】海关年报您报了吗?

【企业管理】海关企管人眼中的高考作文

【企业管理】进出口企业如何办理《信用状况证明》

【企业管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再次提速,最快当天办结

【企业管理】巴西对动物源性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要求

【企业管理】海关核查领域采信第三方出具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企业管理】海关报关单位备案“全程网办”指南

【企业管理】手把手教你办理海关报关单位备案

【企业管理】围观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的6个新变化!

【企业管理】“互联网+稽查”最全科普来了!

【企业管理】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 | 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

【企业管理】报关单位注册新规实操答疑

【企业管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境外注册指南

【企业管理】实施问答 | 海关报关单位备案参与“多证合一”全面升级

【企业管理】什么是海关AEO?

【企业管理】我为群众办实事 |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备案管理规定》为报关企业解决了哪些烦恼?

【企业管理】好消息!企业可以拥有“双重身份”啦!

【企业管理】出口食品原料养殖场备案办理简介

【企业管理】政策解读|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

【企业管理】解读|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指南



<

标签: 安全网 食品安全 管理制度 食品 查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