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知柏地黄丸没效果,多是药不对症,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知柏地黄丸的功效是滋阴降火。适用于辨证为肾阳虚,虚火旺的患者。比如晚上经常失眠,夜间出汗,总是爱发脾气,早晨起来口苦口干,有这些问题,用知柏地黄丸是适合的。
但 *** 亏损会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也就说当阴虚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就会耗伤阳气,出现阴阳两虚的情况。
表现为下肢水肿,小便频繁,面色苍白,腰腿酸痛等问题。这时光补阴是远远不够,因为阳虚时还会导致无力蒸腾体内水液,出现湿气重的问题。因此补肾阴的同时,还需要温补肾阳,来阴中求阳。
所以我们可以上午用知柏,下午用金匮。
先滋阴,后温阳,阴液得到阳气的滋养就可以不断化生,阴阳平衡,阴虚火旺的问题自然就能得到改善。
地黄丸家族:知柏专攻阴虚火旺,麦味被称为老年人的长寿丸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地黄丸家族的其他几兄弟。。。。。。
老四——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肉桂、制附子
我们在金匮肾气丸里已经说过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补肾界的鼻祖,论金匮肾气丸的二十种妙用仔细阅读一下。
接下来是老五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相对六味地黄丸也有一定的变化,新增了知母、黄柏两员干将,在清除虚热上下了更大的功夫。
因此,在具体功能的描述上,直接用“滋阴降火”来强调其突出功能在降火上。
知柏地黄丸在地黄丸家族中属于最阴寒的药了。
阴虚久了会有热。我们常常说阴虚火旺,这里的阴虚就是肾阴虚,火旺就是肝和心的火旺。
为什么肾阴虚就会导致心肝之火旺盛呢?
因为肾为水脏肾水必须要上行救济心火,这样心火才会下行,温煦肾脏,这样就不会出现上热下寒。
如果肾水不足,无法救济心火,心火就会亢奋,就会往上走,就会出现心肾不交,失眠多梦,盗汗,五心烦热、梦遗等症状。
这个时候一方面要用六味地黄丸把肾水补足了,另外一方面就要用知母黄柏来清火。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那知柏地黄丸都治疗哪些病症呢?
①潮热盗汗
有些人老是感觉心里烦热,手心脚心也跟着发热,而且是上午不热,下午才热,中医管这种现象叫五心烦热,这也是阴虚;
就好像池塘里的水少了,那鱼就变得焦躁不安,就要不断地往水面上跳。人体内的阴液不足了,也会焦躁。这个时候,用知柏地黄丸再合适不过。
②口干咽痛、口腔溃疡
老是觉得口渴,喝多少水都没用,因为你缺的并不是水分,而是阴液,体内火旺导致阴液虚少,无法滋润耳眼口鼻,所以口干。
还有阴变少了,它就要往上窜,就变成了身体里的一团邪火,当它窜到咽喉这个地方的时候,停下了,然后不断地灼烧咽喉,你就会觉得喉咙又干又痛。
知柏地黄丸把阴补足,阳就乖乖潜藏下来,这叫阳随阴降,非常巧妙。
那些反反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啊,牙龈肿痛啊也是一样性质。
③耳鸣耳聋
同样的道理,还有耳聋耳鸣,都有可能是虚火循经上攻所致,只不过这团火攻到了不同的地方而已,攻到口腔,就是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攻到耳朵,就是耳聋耳鸣,无论哪一种,知柏地黄丸都能治。
④甲亢
甲亢的人眼珠子总是瞪得大大的,说话也总是很大声,说明他身体里的火气是比较多的,这团火啊迟迟灭不掉,烧到后面它就会伤阴,这就好比灶上有一锅水,你把火打开,火在下面一直烧一直烧,锅里的水就慢慢变少了,这个水就是我们身体里的阴,阴不足了,虚火更容易往上冒。
所以必须要用点滋阴的药来把虚火降下来,知柏地黄丸就可以。
⑤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也多,但是体重却在不断减少。所以中医把糖尿病叫做消渴,你看总喝水总渴,还总尿尿,那个水啊一进到体内,还没来得及炼化成津液,就排出去了,下面的水一排出去,上面就干渴,这不就是伤阴么?
知柏地黄丸能够滋阴降火,在糖尿病早期可以用来缓解口干口渴、头晕乏力的症状。
⑥顽固失眠
心肾不交型失眠,是其中一类,这类人连入睡都很困难。心和肾,一个属火一个属水,水火相济才算是正常状态,现在肾阴虚了,肾水不足以与心火协作,亢盛的心火无法平复,人就会失眠。
阴虚日益旺盛,热扰心神,碰上你思虑过度、心情不佳的时候,心火烧得越来越旺,就会进一步消耗肾水。
水火不能相交,心火躁动不能入于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肾不交”型失眠,再加上盗汗潮热等明显的阴虚火旺症状,经过辨证后可用知柏地黄丸来调。
一是补足你的阴液,二是清掉虚热。心肾能完美协作,水火既济,失眠得解。
⑦性冲动,梦遗,早泄
肾阴虚的人容易性冲动,男性会出现阳强易举、伴有下腹胀痛不适,梦遗,女性也有类似的冲动感,这是肾阴虚引发的相火妄动。
因为阴不能制阳的时候,阳就比较躁动,阴虚火旺,症状更明显。很多时候是身体驱使心理,知柏地黄丸补足肾阴的同时清虚热,阳相对的躁动得到安抚,整个人的状态就会改变。
遗精分两种,无梦遗精和梦遗。阴虚火旺导致的遗精一般是梦遗,欲望较强的表现,虚火扰动了精室,火迫精泻,导致精关不固。
另外,肾阴是主封藏的,精能藏,肾阴一虚,封藏的功能就受影响。知柏地黄丸一方面清虚热,一方面补肾阴,双管齐下。
阴虚火旺型的早泄,除了舌红少津,手足心热,心口窝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以外,也有欲望比较强的感觉,用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火。
⑧小便淋漓涩痛
阴虚火旺的人容易出现小便淋漓涩痛,甚至尿血的问题。尿的颜色是暗红的,加上其他阴虚火旺的症状,包括腰酸腿软,潮热虚烦,口干咽干,手足心热,颧红,便干,伴随头晕耳鸣,舌红舌痩,脉细数。
阴虚火旺型的小便短赤证,可以用知柏地黄丸,起到滋阴清热的作用。
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女性,最明显症状之一就是潮热,尤其午后,感觉身上的热像潮水一样阵阵地涌上来,伴随着脸红出汗的症状,这些都和肾阴虚相关,用知柏地黄丸一方面补肾阴,一方面清虚热。
除此之外,可以配合疏肝解郁的药,比方逍遥丸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药孕妇禁用,而且很多人群是不适宜服用的。
什么人不适合吃知柏地黄丸?
①肾阳虚的人不能吃知柏地黄丸
②知柏地黄丸不能长期吃,中病即止。
③知柏地黄丸不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吃
④感冒患者不适合用知柏地黄丸,会加重症状。
再是老六——
归芍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
归芍地黄丸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
当归补血养血和营,为治疗肝血不足之要药;白芍敛阴养血、平抑肝阳;当归偏热,白芍偏阴,两味合用,加强补血效果又使方子药性平和。
处方中相对于六味地黄丸,新增了补血、去肝虚热的功效。
所以其功效除了滋肝肾,重点在补阴血,清虚热。主治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足跟疼痛等症!
对了,肝肾阴虚之人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爱生气,干柴烈火般的性子,一点就着,没有阴血的滋润,这样的人肝就像枯枝一样很容易折断,所以肝肾阴虚的人容易中风。
归芍地黄丸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①以原发性高血压、神经衰弱为表现的眩晕
主要是大动作起立快时加重或劳累,说话多后加重为主要特点,肝肾阴虚的眩晕突然起立感觉明显或眼前发黑,是严重供血不足的表现。
②以神经性耳聋为表现的耳鸣耳聋
肝肾二亏产生的耳鸣咽干,特点是咽干口不苦,耳鸣是以细小声持续为特点,如果声特别大如雷声,不持续是肝火大的表现。
③以体虚腰痛为主的腰痛病
这种腰痛是以酸胀痛为主,无硬痛,也无刺痛,与 *** 关系不大为特点。特别是上楼时会加重,这是因为阴亏血少导致的需要血量增加时供血供不上所造成的。胀痛重时想哭,硬痛重时想叫。
④以功能性子宫出血为表现的月经不调证等
肝血不足自然月经量减少;用归芍地黄丸补肝血,肝血足了这样症状就会好转的。
⑤由于肝肾精血亏虚,脑络失养导致的癫痫
⑥足跟疼痛
这个部位是三个阴(肝、肾、脾)经经过的地方,承担着人身体的重量,这个地方得到休息的时间较少,肾阴亏血少首先会导致足跟痛,病情加重后可能出现肿溃流脓。
如果只是足跟酸痛可用归芍地黄丸,如果已经出现肿溃流脓就要配合八珍丸来疗。
最后是老七——
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郁金、白芍、乌药、当归
这个药是治疗肺肾阴虚的。
很多人不知道,你的肾阴虚很可能是肺阴虚导致的!
因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主肾,肺阴不足就会导致肾阴不足。
所以,仅仅调理肾是不够的,需要肺肾同调,那么,用麦味地黄丸就再合适不过了。
肺阴不足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口干,想喝水,还有皮肤干、大便干。
肺与大肠相表里,总之就是各种干燥综合征。
此外,肺阴不足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干咳,不断地咳,但什么东西也咳不出来。
五味子可以收敛肺气,让肺气不过度宣发,让肺气不上逆,五味子还是一味可以让人们的呼吸变得深厚绵长的本草。
麦冬直接润肺,滋润肺阴,让肺凉润清爽。
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脏器功能衰弱,肾精泄泻,继而就出现相应症状,如掉牙、发白、耳鸣、遗精、夜尿频多等,还有的老人在肾虚基础上常伴有慢性咳嗽、胸闷气短,吃麦味地黄丸后,会感觉非常舒服。
所以,这个药又叫作“八仙长寿丸”。
所以麦味地黄丸适用于肺肾阴虚症,对久咳阴伤或消耗性疾病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等,也有不错的疗效。
用药指征
形貌:体型偏瘦,面白少华或嫩红。
症状:
①咽干不适,口渴欲饮;
②久咳不止,动则气喘
③潮热,自汗盗汗;
④眩晕,耳鸣,失眠;
⑤腰膝酸软;
⑥大便偏稀;
舌象:舌胖,有齿印,色红或淡红,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或细数,左尺尤弱。
适用病症
内科疾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顽固性失眠症、食道癌早期。
五官科疾病:慢性咽喉炎。
小儿科疾病:小儿支气管哮喘。
温馨提示
1. 孕妇慎服。
2.脾胃虚寒的人群不适宜长期服用。
3.不宜和感冒类中成药同时服用,如必需,可将两种药物间隔3-4小时分开服用。
4.本品宜空腹或饭前以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
5.服药一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6.对于抽烟患者,缓解肺部疾病更好的办法就是戒烟!
火大最伤身,阴虚者易“泻”,学会釜底抽薪,恢复好阴虚者特征:
1. 体形瘦长
2. 常感到喉咙发干,手心发热
3. 双目干涩,面色潮红,常失眠
4. 夏天不耐热,冬天耐寒
5. 大便干燥
6. 舌红少津,脉细数
7. 脾气急躁易怒
《红楼梦》里面有一次林黛玉在潇湘馆写诗,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到镜台前一照,发现自己腮上通红,很漂亮,却不知病由此生。这在医生看来,可不是什么貌美的体现,而是由于阴虚火旺导致的潮热症状。这种面红是因为虚热上浮于面,与正常的“白里透红”完全是两码事。
虚热之所以上浮,是因为体内缺水,水不能制火。火有一个特性,它会往上蹿,当蹿到面部,就像上了一层浮妆似的。
我们都说能不能启动车子,靠的是点火,那能不能持久,需要的就是油量多少所决定的。
有些人经常不知节制,就好比你挂着空挡猛踩油门,消耗过多,就不会走远,所以很快就挺下来了。
人体需要阴阳平衡,阴少了,阳自然就亢盛,温度高了往往就会走火。
阴虚阳亢,火气较旺,阳气亢盛,心神易动,相火还不谋其政,下则易乱精室,非常容易泻。
记得有一次参加朋友组织的一个活动。活动期间,有个男性心神不宁、坐立难安,形体瘦弱。
他就给我说现在自己还未婚,就已经出现了一泻千里的情况了,因为这件事,一直在忧愁,以后娶媳妇都是个问题,平时经常感觉口干口渴,脾气急躁易怒,没耐心,手脚心发热,晚上失眠睡不着,经常出汗严重。
刻诊见舌色红、舌苔薄、脉细数。一派阴虚之象。
他说:“我还总感觉心烦、心神不宁,睡不安稳。”
对于阴虚火旺、耗伤阴血的人,就要滋阴降火了,所以给他开了一张方子。
由天门冬、生地黄、党参、黄柏、砂仁、甘草、五味子、钩藤、茯苓、生龙骨、生牡蛎。
只要把阴虚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就慢慢的好了。
当然,要想“釜底抽薪”,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很重要。比如按时睡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养阴方式。因为晚上是属阴的,这个时候入睡就相当于冬眠,能够积攒能量。所以,该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睡觉,否则会损伤阴气。
总之,阴虚体质的人一定要顺其自然地养阴,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这就是对人体之阴更好的养护。
肾阴虚与肾阳虚大有区别,这样用药才不会白补现代人遭遇肾虚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精力不行是肾虚,手脚冰凉是肾虚,健忘失眠也是肾虚……但到了补肾的时候,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连阴虚还是阳虚也分不清楚。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自称肾虚或有相关需求的顾客,那么,哪些情况属于阴虚,哪些情况属于阳虚?这两种情况又该怎么分辨和用药呢?
01
阴虚阳虚,为什么虚?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平衡制约,肾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先天之本”,肾的健康状况自然和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肾阳可以温煦脏腑、推动身体机能,而肾阴则能濡养周身器官。一般情况下肾阴与肾阳能够动态平衡,相辅相成,但若是一方虚弱或是一方功能太过旺盛,就会导致另一方失去控制,进而出现相关症状。
肾阴虚时,由于肾阴不能制约阳气,容易导致虚火作祟,引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昏眼花等一系列虚火征象。而阳虚则不同,肾阳不足往往出现在素体阳虚或年老体亏的人身上。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萎靡等症状。
用表格简单总结一下:
肾阳虚 | 肾阴虚 |
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以腰膝酸冷、 *** 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命门火衰证。 | 指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
02
二者的异同是什么?
肾阳虚 | 肾阴虚 | |
相同 | 有相同的症状,诸如头晕,腰膝酸冷疼痛等虚症。 | |
不同 | ※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 ※患者出现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等虚寒症状。 ※患者多为腰酸尤甚。 ※患者舌淡,苔白。 ※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 | ※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则经少或经闭、崩漏。 ※患者出现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等虚热症状。 ※患者以腰痛尤甚。 ※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
03
肾阳虚如何治疗
右归丸
功效与适用: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用。湿浊内盛者不宜使用。忌生冷饮食。
五子衍宗丸
功效与适用: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禁忌:忌生冷、辛辣等 *** 性食物,并节制房事。感冒患者暂停服用。
阳春口服液
功效与适用:补肾壮阳,生精益脑,用于肾阳不足,肾精亏损引起的阳痿不举,滑精早泄,失眠健忘,肾虚腰痛。
禁忌: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炽盛、肺有痰热、外感热病者慎服。应从小剂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伤阴动血。孕妇慎用。
04
肾阴虚如何治疗?
六味地黄丸
功效与适用:熟地、山茱萸、山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渗湿健脾)、丹皮(清泄虚热),三药称为“三泻”。其中补药量大于泻药量,以补为主,共奏滋阴补肾之功。
禁忌:脾虚泄泻者慎用。
左归丸
功效与适用: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禁忌:脾虚泄泻者慎用。
大补阴丸
功效与适用: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禁忌: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
贪凉怕热、手脚心易出汗?你或许是阴虚了!中医教你滋阴降火!亚健康是现代人群中的主流现象,我们常常会出现这里疼痛那里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在医院检查却找不到原因。这就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症状表现,阴虚就是其中一种表现症状。面对亚健康,很多人会选择中医调理。想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养生 *** ,就要先来了解自己的体质是怎样的。
“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三辨理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等。
平和型较正常、气虚型常无力、阴虚型最怕热、阳虚型最怕冷、湿热型爱出油、气郁型爱失眠、痰湿型易肥胖、血瘀型易健忘、特禀型会过敏。
平和型不爱得病、气虚型易感冒、阴虚型易咳嗽、温热型易长疮、气郁型易得抑郁症、痰湿型易患三高和糖尿病、血瘀型易中风、特禀型易哮喘。
今天咱们重点讲一下阴虚体质!
什么是阴虚?
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阴虚体质,那么最为明显的一种检查 *** 就是热。如果平时经常感觉到自己心窝发热,并且手脚也喜欢接触比较冰凉的物体,睡觉的时候喜欢将四肢放到被子外面,那就说与阴虚体质了。
阴虚体质者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等。他们大部分都是性格比较外向好动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西部地区容易产生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学生及年轻人,这也与他们的嗜好有关系,比如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阴虚体质如何养生?中医教你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阴虚体质的养生法则应以滋阴降火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中药常用麦冬、百合、生地黄、玉竹、沙参等。
1.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润肺,佐以清肺热。主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
2.心阴虚证
证候: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心悸,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滋养心阴,佐以清心热。主方: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证
证候:不思饮食,大便硬结,口干唇燥,甚或干呕,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和胃,佐以清胃热。主方:益胃汤。
4.肝阴虚证
证候:两目干涩,头痛头晕,视物不明,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则:滋养肝阴,佐以清肝热。主方:四物汤,一贯煎。
5.肾阴虚证
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遗精健忘,尿少,头发皮肤干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则:滋补肾阴,佐以清下焦热。主方:六味地黄丸。
阴虚病证由于病因不一,首先导致相关某脏病变,五脏互关,久则可累及它脏,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滋养阴液,佐以清虚热。
阴虚体质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1.起居
阴虚体质的人,要顺应昼夜变化,好好休息,正常的睡眠时间,不能熬夜。熬夜就等于消耗阴液,阴液被不断地消耗了,自然就出现了阴虚,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变成了阴虚体质。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因为我们有些房事活动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
2.饮食
经常吃养阴润燥、甘凉滋润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甘蔗、鱼类、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吃肥腻厚味、燥烈食物,如葱、姜、蒜、椒等辛味之品以及羊肉狗肉、韭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3.运动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4.日常生活
不适合洗 *** 。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5.食疗
可常服用百合、枸杞、沙参、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做成的药膳。如海参百合羹(海参1条、猪肉末150克、百合50克、鸡蛋2个、冬菇5朵、冬笋1块、葱、姜适量煮羹)。
【阴虚表现】
关键是虚热,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究其原因】
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虚热证。
【怎么应对呢?】
阴虚火旺要以滋阴,养阴清热为主。
【具体治疗?】
滋阴降火是关键。
一是食疗和生活规律,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百合、银耳、白萝卜、山药、枸杞等,同时,避免忌辛辣。
二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提升植物神经功能,愉悦心情,避免焦虑。
三是中药调理,例如六味地黄丸、右归丸。
四是经络调理,针刺推拿,取三阴交或太溪等滋阴穴位,调理阴虚。
周必强医生从医40年,专注脊柱相关疾病,每周五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脊柱和神经疼痛MDT专科坐诊。
说到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症状,我们就不陌生了,可能我们自身就存在这些问题。阴虚火旺主要以肾阴虚较为常见,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或男子早泄、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或骨蒸发热、腰膝酸软、耳鸣等。而肝火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睡眠多梦、目赤肿痛、口苦口渴,有些人还会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症状。
阴虚火旺也是众多疾病中的一种,中医认为,阴虚火旺疾病发生的时间越长,对身体的损失就越大。因此,当发现自己患有阴虚火旺的症状时,必须要尽快地进行治疗和调理,也许在生活中有些人对阴虚火旺知之甚少。
什么是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多为体内阴虚所致,火旺则表现为虚热。阴虚通常有几种症状,如心烦发热、心烦口干、夜间睡眠出汗等。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有必要进行滋阴、泻火等对症治疗。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避免吃辛辣、油腻和 *** 性食物,多喝水,饮食清淡。经过医生的辨证指导,可以选择中药、中药汤剂等治疗 *** 。
阴虚火旺的症状是什么?
1、身体消瘦:如果一个人处于阴虚火旺的状态,可能看起来很瘦弱。即使能吃能喝,饮食和正常人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看起来会很瘦。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来说,体内代谢速度相对较快,所吃的食物容易消化,但吸收率很低,导致体内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消瘦和肌肉松弛。
2、易心烦失眠:俗话说,火气攻心。如果火气太大,殷琦太弱,人们的情绪会变得非常烦躁,而且他们会经常感到胸口烦闷、浮躁、情绪波动大和脾气不好。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睡眠,导致晚上失眠和多梦,晚上毫无理由地醒来。这种不良症状可能是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
3、皮肤干燥脱皮:阴虚火旺对皮肤也非常有害。因为内热太强,导致皮肤干燥和面色不好。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有各种炎症表现,如舌红、口腔厚疮、皮肤脱皮和一系列内热过度的症状。
4、精神状态差:如果火气太大,身体的能量消耗会更快。稍有动作就会导致疲劳、疲劳、崩溃等现象。而且,整个人似乎缺乏精神,没有活力,而且精神状态非常糟糕。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说明存在阴虚火旺了,对于阴虚火旺的调理,不仅仅需要找中医通过中药调理治疗,还需要从饮食上加以调理,那么阴虚火旺的人吃什么调理较好呢?
一、对于肾阴虚火旺型的调理比较适宜滋阴泻火。可以多吃黑木耳、莲子、桂圆肉、桑椹子、枸杞子等滋养全身阴液的食物,多喝豆浆,多食用枣皮粳米粥、百合粳米粥、银耳红枣羹、百合莲子羹等。
二、对于仅仅阴虚体质者,可以多吃些清补类食物,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还可多食用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葚粥、山药粥等粥品。另外,还可食用燕窝、银耳、海参、淡菜、龟肉、蟹肉、冬虫夏草、老雄鸭等。对于辛辣燥烈之品,如葱、姜、蒜、韭菜、椒等要少吃。
三、对于阴虚火旺的调理,还可选择一些降火去热的茶,如绿茶、菊花茶都是很不错的。也可选择利湿泻火类食物,如冬瓜、西瓜、苦瓜、鸭肉、鲤鱼、鲫鱼、泥鳅、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四、对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潮红盗汗、夜不能寐等症状的人,可选择一些滋阴降火类食物,如甲鱼、海带、紫菜、蛤蜊、银耳等。
以上都是在阴虚火旺的身体状态下出现的症状。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症状,平时应该多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因为这可能是体内阴阳失调引起的阴虚火旺,应及时去中医处进行诊断和调理,使身体尽快康复。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没用?医生教你搭配,效果不止翻一倍你真的会用知柏地黄丸吗?有好多人出现了怕热、大便干燥、或者说是胸闷烦躁、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并且呢,还有这个潮热盗汗,失眠耳鸣等现象觉得自己是阴虚了,网上一查,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的能力很强,但是自己买了后呀,发现没有效果,甚至越吃越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得明白知柏地黄丸的确是滋阴降火的,但是什么是肾阴虚呢?这说的是肾脏的阴液不足了,肾水不足了,要怎么生发呢?
首先我们得补肺
中医认为肺金生肾水,肺气能够帮助肾运行水液,当肺气不足时,宣发的时候呀,不能使阳守于外,肃降时又不能把我们的肾阳呀给引下去,肾水得不到补充,肾气就不足。因此当肾阴虚的时候我们除了补肾还要补肺,通俗来说就是治病要治本的意思。
那如何补益肺气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补肺丸来补肺益气,那如果说阴虚得稍微重一些呀,可以用一个养阴润肺丸来滋补肺津。
那我们说完补肺了,这还没完呢,我们还得调肝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滋生,肝血不足时肾精就会亏损,肾精亏虚了肝血也就不足。肾的封藏作用能制约肝脏因为疏泄太过而产生肝火。而肾阴虚时,可能会导致呀,肝脏得不到滋养,肝火就得不到压制,阴液被烧灼,就会导致越来越虚,那如果说你是肝血不足,导致的肝肾阴虚,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用知柏地黄丸了,可以参考一个归芍地黄丸,那如果说你还有实火,肝火很旺,导致了头晕头痛,眼睛干涩、红肿等情况,是虚实夹杂的症状,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用中成药了,找个专业中医师来辨证治疗。
好了,那今天关于阴虚火旺的内容呀,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阴气难成多易亏!总有虚火,睡不好?献一剂滋阴降火方,火退人舒阴气难成多易亏!
午后潮热,夜间盗汗,体虚自汗?知柏地黄丸效果不佳?
今天马医生教大家一剂滋阴降火方。
天气虽然转凉了,阴血火旺症状有所缓解,但很多人及家中小孩子仍然睡觉出汗,很怕热, 有时夜里会热醒,出了一身的热汗,衣服要换好几件。
还有的人不仅盗汗,还会遗精,咳嗽咳痰,脾气暴躁,容易发怒,久而久之还会出现足膝痿软的局面。
以上现象出现,说明体内阴液不足了,阴虚火旺了。阴虚容易导致相火没有制衡,出现骨蒸潮热。热迫津液外出,就会出现盗汗,汗多伤及阳气,又会出现自汗的表现。热扰精室,就容易出现遗精滑精,热灼伤肺络,还会出现干咳、咯血情况。
人在生长壮老过程中,阴气难成多易亏,尤其四十岁过后,“阴气过半,”而“人之欲望无涯”,过多的熬夜,进食过多 *** 食物,以及声色 *** ,如朱丹溪所讲的“心动则相火妄动,则精自走,虽不交会,亦暗流疏泄。”造成“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局面。
出现了上述局面这么办的?就要养阴护精。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大补阴丸,正是朱丹溪所创,是治疗阴虚火旺重症的常用方。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以及猪骨髓和蜂蜜。我们来看一下。
先看看熟地黄
熟地
熟地黄味甘能补益、性微温不寒凉,能入肝肾二经,通过滋补肝肾,填精益髓,达到滋阴降火的作用。尤其是肝肾不足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以及腰膝酸软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其次看龟板
龟板是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味甘咸,性寒不燥,不仅入肝肾经滋补肝肾,滋阴敛阳,还能入心经养心血,滋心阴,降火安神,改善心虚易惊,失眠,健忘的症状。此外,龟板还能补肾壮骨,用于小儿囟门不合,发育迟缓等情况。
接着看知母和黄柏
知母
知母和黄柏我们放在一起说,黄柏苦寒降泄,可泻肾与膀胱之虚火,知母味苦,性寒质润,既能清泻肺、胃、肾三经之火,又能滋三经之阴。二者配伍,清降虚火为主,滋补阴为辅。改善体内燥热的情况。
黄柏
最后加上猪骨髓益髓养阴,蜂蜜滋阴润燥, *** 成小蜜丸,咸入肾,用淡盐水送服,增强补肾效果。熟地、龟板可用18g,黄柏、知母由于较寒凉,用12g。
也可以四样药按相同的比例,配成汤剂,煮水来服用。
注意点是,体寒较重以及湿热内蕴,舌苔厚腻的人均不适合服用。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一剂治疗阴虚火旺重症的方子了。改善阴虚火旺造成的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心烦易怒,腰酸腿疼等问题。
有疑问或者问题的朋友,欢迎在文章下留言探讨,马医生有空会一一回答大家。
肾阴不足,虚火上扰?一剂引火汤,帮你滋阴潜阳,引火归元冬天一到,人们害怕的除了夜尿频多,就是上火了。上火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煎熬至极的,动不动就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往往就会按常规吃一些清热下火的药来败败火。
吃完药,可能症状有所改善,但是过不了多久,上火问题又容易卷土重来。
如果反反复复吃清凉解热的药,在寒冷的冬天身体本就寒,吃过多凉的东西,就容易引发其他的症状,比如说腹泻、手脚冰凉。这样就雪上加霜,得不偿失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上火分为两种,一个虚火,一个实火。那这两者是什么意思呢?
中医学中讲究阴阳五行,人的健康状态是由阴阳平衡决定,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如果阴是正常水平,阳过于旺盛,这就是实火,我们就可以吃清热药降降火,减弱阳气达到阴阳平衡。
如果阳是正常水平,阴过于亏虚,那阴就无法制约阳,从而阳气会体内乱窜,这时就是虚火。如果也用清热药降火,就容易伤阴,从而阴阳两虚。只有将阴气补回来,与阳气保持平衡,便可解决。
那么,当我们阴虚阳盛的时候,该如何滋补阴气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滋阴潜阳,清降虚火的方子——引火汤。
主要由这五味药材组成:熟地黄、麦冬、北五味、茯苓、巴戟天,药方虽小,但每味药各司其职,合用功效颇佳。
熟地黄
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
熟地黄
《本经逢原》:“熟地黄,假火力蒸晒,转苦为甘,为阴中之阳,故能补肾中元气。”
此方以熟地黄为君药,因其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而虚火主要是阴液不足,使得虚阳上扰,正可用熟地黄大补肾水。
此药材除了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也可治疗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麦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麦冬
《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无论是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还是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都可以用麦冬来改善。
北五味
也称之为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入肺,心、肾经。
五味子
《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
《本草正义》:“阴火上冲激肺之嗽,阳虚火浮,故当黄昏阴盛之时,虚焰发动,乃始作嗽,宜以收摄肺肾为治。”
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作用,与麦冬二者为佐药,重滋其肺精。
五味子产地收敛作用可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等,另外对于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也有很好是效果。
巴戟天
性味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巴戟天
《本草经疏》:“巴戟天,主大风邪气,及头面游风者,风力阳邪,势多走上”
《本草求原》:“化痰,治嗽喘,眩晕,泄泻,食少。”
《本经》:“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在方中多味药为滋阴之品,则巴戟天则适当温阳,使得阴阳平衡,水火相济。
另外巴戟天也用于阳痿遗精,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的症状。
茯苓
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茯苓
《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效果。利尿之效有助于巴戟天引火归元,二者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
茯苓对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