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原产地,龙井茶原产地是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 0
西湖龙井套路大盘点:想喝杯正宗西湖龙井,怎么那么难


春茶即将大批量上市之际,西湖龙井在春茶市场上的热度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无数茶友拭目以待,争先恐后,都想一品正宗的西湖龙井。



不过,正是由于西湖龙井名气太大,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有不少其它绿茶以次充好冒充西湖龙井。


其实,真正的西湖龙井主产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核心产区包括狮峰山、龙井村、云栖、虎跑、梅家坞等地,产量只占龙井茶总产量的10%左右,而浙江其它茶区的龙井茶产量占90%以上。



浙江其它产地的龙井与西湖龙井制法相同,外形相似,但品质相差甚远。更让人头痛的是,除了浙江省,全国其它的产茶省市也有扁形绿茶生产,也常称作xx龙井。


由于这些龙井茶的外形与西湖龙井真假难辨,所以常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也就导致西湖龙井市场极度混乱,而其中的造假手段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1、外地用龙井树种做的龙井茶



自从中国农科院成功育成龙井43号以后,这个茶树品种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推广。所以,在浙江以外,有很多茶区都种植着龙井43号。随着龙井茶炒制技术及设备的普及,外地很多用龙井43号炒制出来的“龙井茶”与西湖龙井很相似,所以难以辨认。


2 、用外地鲜叶冒充的西湖龙井



每年春茶季,西湖龙井地区会有部分茶商从外地购买鲜叶运到西湖进行炒制,也有先在外地炒制,然后运到西湖后复炒整形,假冒成正宗的西湖龙井进行售卖,所以即便有些茶友亲自到产地去购买,也难免买到假的西湖龙井


3、产地没问题,但炒制技术差



有些西湖龙井茶的确产地正宗,但也存在炒制水平低,或聘请外地炒制的人员炒制龙井茶,但由于其技术不过关,所以无论外形还是滋味,都难以达到西湖龙井的要求。


4、浙江龙井与西湖龙井混制



由于西湖龙井比浙江其它产区的龙井价格高几倍,所以有部分茶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往往会将浙江龙井掺到西湖龙井中一并销售由于外形及香气、滋味很相似,所以即便是很多资深茶友也难以喝出其中的差异。


5、片面追求糙米色的龙井茶



龙井茶色泽嫩绿,只有明前的特级西湖龙井才有天然糙米色。


不过很多茶商都知道,“形状和糙米色是赚钱的,香气滋味不换钱”,所以导致有些茶商为了片面追求糙米色,往往会将不具备这种特质的鲜叶也硬炒成糙米色,也就是辉锅的时候进行高温辉锅,并延长辉锅时间,不过这种属于老火的西湖龙井,已经失去了西湖龙井应有的馥郁鲜嫩的特点。


6、多功能炒茶机炒制的龙井茶



为了满足市场大批量需求,浙江有不少茶机厂生产了多功能炒茶机。机制龙井比手工炒制效率提高了很多,但在品质上肯定是有差异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上百万亩的龙井茶本身就已经千差万别,如果再要去分辨什么品种以及手炒、机炒的差异,无异于难上加难。


其实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只想放心地喝到一杯好喝的西湖龙井茶,不想去成为茶专家,也更懒得去深究其中的茶树品种、 *** 工艺。那么,怎样才能买到正宗的西湖龙井呢?


首先,要认准茶叶包装上的产地防伪标识和基础信息,从而帮助您辨别这是西湖龙井还是钱塘龙井或者越州龙井。



其次,当然是有专业人士的把关。小懂不日将启程去杭州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为大家现场直播西湖龙井的茶园及采制过程,全程透明,让您安全、放心地喝到正儿八经的西湖龙井,而且会以更优惠的价格给到大家


另外,我们会就大家关心的西湖龙井方面的问题,采访相关专业人士。所以一定记得关注我们的抖音直播进行互动,也可以提出你想了解的问题哦!


参考资料:

1.《论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分之难》,沈培和,《茶科技》;

2、《龙井茶不宜片面追求糙米色》,沈培和,《中国茶叶》;

3、《什么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吴酩,《茶·健康天地》。

《茶界中国》纪录片调查员探访西湖龙井核心原产地

2019年3月28日-30日,《茶界中国》纪录片调查员深度寻访中国西湖龙井茶更具代表性的核心原产地——龙坞茶村,为《茶界中国·第二季》的开拍做前期的调研和各项基础准备工作。

图为纪录片调查员正在直播

图为纪录片调查员和茶叶专家在茶山查看茶叶品种

《茶界中国》团队首次以融媒体直播的方式把《茶界中国·第二季》前期的调研过程通过纪录片调查员的视角展现在受众面前,带领受众观察龙坞茶村的茶地风貌、炒茶工艺、品饮方式等。直播团队还亲自前往上海茶叶有限公司的国家级茶叶评测中心帮助受众以一种更直观地方式辨别和了解什么是优质的西湖龙井。

据悉,此次直播为《茶界中国》的关注者呈现出最真实客观的西湖龙井原产地探访全过程,带领受众观察上海茶叶有限公司这样的国企在茶产业中起到的主导作用。此次活动在消费者和茶叶原产地之间构建起直接的桥梁,帮助消费者梳理对于茶叶的认知,增强消费常识。

图为直播团队在上海茶叶有限公司评测中心直播

图为直播团队在上海茶叶有限公司评测中心辨别茶叶品种

《茶界中国·第二季》的制片人刘嘉说:“茶为国饮,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中国茶的代言人,我们应该一起探讨茶如何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茶界中国团队将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茶叶,客观公正地探寻茶叶最正宗的口感,为茶正本清源,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龙坞茶村的龙井之美。

读懂龙井茶前世今生,这篇文章就够了!

在中国上千种茶中,名字最响亮的,无疑就是西湖龙井了。时至今日,西湖龙井仍然稳坐中国茶“代言人”的宝座,江湖地位从未动摇。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龙井茶的前世今生。

缘起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

龙井不仅是茶名,又是地名和泉名。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龙井茶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千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名到有盛名。


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

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


前世

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

传说乾隆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学采茶女采起茶叶来。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乾隆一惊,顺手将茶叶放入口袋赶回京城。

太后见皇儿归来,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原来是口袋里的龙井飘出来的。宫女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

从此,乾隆皇帝惦记上了龙井茶。


一年,乾隆又来到狮子峰下的胡公庙,和尚敬上了一碗龙井茶,片片嫩叶犹如雀舌,茶汤碧绿,溢出幽香。

乾隆赞不绝口,走出庙门,只见狮子峰上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滴,十八又是大吉大利之数,龙心大悦,于是亲封此茶为“御茶”。从此“龙井茶”作为贡茶而大力发展,并名扬四海,成为茶中首屈一指的名品。

据说,乾隆传位给嘉庆,当了太上皇以后,有一位老臣婉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哈哈大笑,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虽为戏言,仍可见乾隆是何等地爱茶。

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十八棵御茶”。“十八棵御茶”见证了西湖龙井的辉煌,向人们倾述着一个久远的故事。



今生

前文提及的,便是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地“龙”和“狮”。现今,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分为“狮龙云虎梅”五大产区。

“狮”字号产地以狮峰为中心,包括胡公庙、龙井村、棋盘山、上天竺等地。特别是狮峰山所产的龙井茶,品质更佳。

“龙”字号产地位于翁家山、杨梅岭、满觉陇、白鹤峰一带,与“狮”字号西湖龙井茶生产区域接近。其地所产的龙井茶,自然品质佳。


“云”字号位于云栖、五云山、锒铛岭以西地区。云字号西湖龙井茶和梅字号西湖龙井茶的风格基本一致,因它们原本就是一家,只是以后才“分家”的。

“虎”字号产茶地位于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三台山一带。其地所产的西湖龙井茶,除了有西湖龙井茶的一般特性外,最显著的特点是:芽叶肥壮,芽锋显露。



“梅”字号产地在梅家坞,系从“云”字号中单独分立出来的一块。

龙井是中国的名片,它经历了千年的激荡却依然焕发生机,就像国家宝藏一般,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守护。

守护中国茶,就是守护历史,守护国之瑰宝!

少有人知的龙井茶历史 应广为人知的龙井茶产区 都知道才真明了


龙井茶历史

我们都知道“龙井”是茶名,却少有人知“龙井”还是泉名、寺名、村名,而且最早还是因泉建寺,寺院兴而栽茶,后因茶而闻名的历史。而龙井茶因有产区划分,是所有龙井都能叫西湖龙井。

01

龙井泉

其名约始于三国东吴时期,古称龙泓(又称龙泉)即为老龙井,与虎跑、玉泉并称西湖三大名泉。

龙泓位于杭州狮峰山下胡公庙内,龙泓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所以名其为龙井,崖壁上摹刻"老龙井"三字为宋代苏东坡所书。

龙井寺

02

北宋乾祐二年(949),当地居民募缘在此建报国看经院,当地的老百姓又称老龙井,熙宁(1068-1077)中改称寿圣院(也称广福院),元丰年间(1078-1085),高僧辩才法师归老此寺,修葺屋宇,寺院得到振兴。建国后寺废,其址改为龙井茶室。

03

龙井茶开山鼻祖

辩才法师,浙江临安人,主持天竺寺四十多年,元丰二年(1079年)退隐寿圣院,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而由于辩才法师本身声名远播,他所种植出来的茶叶以及茶叶种植地也远近闻名。后人尊师为“龙井茶鼻祖”。

据说这种茶叶的名字来自于宋代,在明清两朝时,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朝时有这样的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

龙井地名

04

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原址位于今龙井市安民街道龙井街巨龙友好公园院内。1934年,为纪念龙井地名起源,龙井村居民李基燮发起重新修此井,并立了两米高的花岗岩石碑,碑上镌刻着“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九个字。“文革”时碑遭到破坏,1986年重修了龙源碑。1987年2月27日,“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9月,龙井市在原址处新建了巨龙友好公园,成为龙井地名起源的纪念地,现为龙井市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龙井茶特征

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于世,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呈糙米色,优质茶的香气有明显的嫩豆花香和兰花香,滋味鲜醇甘爽,饮后有余韵,清鲜无涩苦。


龙井茶产区划分

2008年新修订的龙井茶标准,对龙井茶产地做了划定,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原产地地域分为西湖、钱塘、越州三个产区,受保护的总面积共计两万多平方公里。

1、 西湖产区:杭州的西湖区是龙井茶生产的发源地,只有这里出产的茶叶可叫“西湖龙井茶”的名称,其它产区的茶叶禁止使用。

西湖产区又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分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

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以“龙坞镇、留下镇、转塘镇、周浦镇”为主。


2、 钱塘产区:除西湖区,杭州其他区县,主要在钱塘江两岸,这里是钱塘产区,出产的龙井茶,可以叫做钱塘龙井,也有人叫杭州龙井。

3、 越州产区:杭州以外的浙江省内区域,包括绍兴市的柯桥、越城、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现辖部分乡镇区域,称为“越州产区”,出产的龙井茶叫越州龙井。

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的龙井合在一起,称为浙江龙井。


知晓龙井茶的历史缘由,懂它的前世今生,尝龙井茶的色香味美,明白龙井茶的产区,让我们能更好的品饮龙井茶。

为什么99%的人都买不到正宗西湖龙井?西湖龙井是绿茶天花板吗?

西湖龙井终于正式开园,目前采摘的主要是龙井43号品种,本地群体种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对于喜欢龙井,喜欢尝鲜新茶的朋友来说,可能已经等不及了。

虽然西湖龙井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多人仍然搞不清,为什么它会成为绿茶中的王者,常年霸榜10大名茶榜首位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西湖龙井到底有多好?


1.西湖龙井的由来

要想喝龙井,得先知道它的由来。龙井本来是一个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乡龙井村,但现在已经被茶名所取代。世人皆知龙井茶,很多人却不知道龙井村。

龙井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但“龙井”的名字应该是在宋朝时代获得。真正让龙井茶名扬天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当年他下江南,来到杭州胡公庙,品尝了当地 *** 的龙井茶,赞不绝口,龙颜大悦,封胡公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乾隆皇帝不止一次来到杭州,前后6次下江南的过程中有4次专门到龙井茶区品尝龙井茶。被皇帝钦点之后,龙井茶名声大振,冠绝天下。

以杭州西湖核心产地为主的龙井茶,历史上有5个字号,分别是5个一级核心产地:狮龙云虎梅。在这5个产地中,很多人都认为狮峰的龙井品质更好。

现代西湖龙井茶的名称由来,是源自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但是新中国刚刚建立,茶叶采取统购统销模式,龙井茶5个字号合并成狮、龙、梅3个,并将其统称为“西湖龙井”茶。

目前,西湖龙井茶叶产区,共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总体面积有168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为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狮峰山、龙井、云栖、虎跑和梅家坞5个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核心城区之外的西湖区。

西湖龙井属于炒青绿茶,最早以本地群体种出名,后来经过茶叶专家的努力,从本地群体种上选取优良插穗扦插培育,成功孕育出无性系国家优良品种龙井43号。相对于群体中而言,龙井43号发芽时间更早,产量更高,抗病能力更强,目前种植规模较大。

现在的西湖龙井茶,最早上市的都是龙井43号。当然还有一些假冒的以乌牛早或其他外省茶 *** 的仿制茶,真正的本地核心产地群体种还要等一段时间。

2.为什么99%的人都买不到正宗西湖龙井?

首先,西湖龙井产量极少。据官方的统计,整个西湖龙井的产量只占浙江龙井产量的10%。但是在民间各个市场,正宗西湖龙井茶的占有率更低,市面上几乎见不到。

前面也提过,西湖龙井只有一级和二级两个产区,总共也才168平方公里,产量非常有限。尤其是号称民间特级的核心产地西湖龙井,但是一两难求。

如果你想花个几百上千元买西湖龙井,基本上不可能买到正宗的。物以稀为贵,核心产地的西湖龙井价格很高,一般人也买不到。

其次,龙井仿制茶太多。西湖龙井的名气特别大,不管是高端送礼还是到的亲朋好友,如果给人泡一杯西湖龙井,是非常有礼貌有面子的事情。这就导致龙井茶的需求量很大,而实际产量又很低。中间的空白区就被仿制茶占据了。

西湖龙井的仿制塔有两种,一种是核心产地以外,但是是浙江省生产的龙井。比如说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另一种是浙江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原料,按照龙井茶工艺 *** 的假冒茶。

大部分消费者都没见过正宗核心产地的龙井,也就无从区分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再加上仿制茶的价格又比较便宜,比较亲民,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就导致消费者自己可能已经知道它是假的龙井茶,但还是会买的局面。又在很多商务送礼的过程中,茶好不好不是关键,茶叶的名称有没有名气,包装是否高端大气,非常关键。

龙井茶原产地,龙井茶原产地是哪里-第1张图片-

所以在买卖双方的默认下,这种假冒茶就大行其道了。

名茶打假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名茶如何更进一步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让老百姓消费得起,同样任重而道远。茶叶再好,如果最后只成了很少一部分人的私藏,于大众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龙井你喝明白了吗?解读西湖龙井的原产地保护政策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不管是不懂茶的非茶人,还是茶圈浸淫多年的老茶客,都不会不知道龙井茶。提前龙井,中国人好像如日常吃的大米那样熟悉,细究起来却说不明白什么。如此知五谷却又不分五谷已经是大多国人的通病。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对西湖龙井实施原产地保护政策,颁布《龙井茶原产地保护规定》、《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两项政策,正式对龙井实行原产地域保护。

保护条例中以“龙井”地名命名龙井茶,用在原产地域范围内经认定的茶园内生产的茶鲜叶,并在原产地域内按《龙井茶》标准生产加工的绿茶。

同时规定,只有杭州西湖产区的茶鲜叶生产的龙井茶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茶”。

根据西湖龙井的实际生产范围,划定共16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将其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50多平方公里,含龙井村、翁家山村、满觉陇村和杨梅岭村、梅家坞等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狮、龙、云、虎、梅几个核心产区。一级保护区群山环绕、地理环境优越,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所以茶叶的品质也更好。

在西湖龙井保护区内又在一级保护区之外的就是二级保护区,包括转塘、龙坞、东岳、五云山等118平方公里。

所以什么是真正的西湖龙井???

在保护区内的茶叶就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

在保护区外的龙井茶就不能称为西湖龙井,产于钱塘江区域的叫钱塘龙井,产于浙江松阳、新昌区域的只能叫做越州龙井。

春茶上市,龙井茶怎么选?茶叶专家为你支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2日电(李楠) 春天到了,龙井茶上市了。此时消费者往往觉得雾里看花,不知道该怎么选。说到龙井茶,之一反应往往是产于杭州的西湖龙井,其实,除了西湖龙井,其它地方也可以生产龙井茶。那么该怎么区分? 农业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张颖彬为您答疑解惑。

据了解,杭州产茶古已有之,唐代《茶经》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

张颖彬介绍,龙井茶是浙江茶叶的主导产品,西湖产区的产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品特色明显,成为中国茶叶的金名片。2002年开始对龙井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生产龙井茶的区域为浙江省18个县(市、区),产地被划分为三个产区:

·西湖产区(2002年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钱塘产区(杭州市辖萧山、滨江、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县(市、区)

·越州产区(绍兴市绍兴、越城、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以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部分乡镇。

茶树有很多品种 哪些品种可以 *** 龙井茶?

张颖彬说,不同品种的龙井茶具有不同的特点。资料显示,在《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 国家标准中规定,龙井茶树的品种包括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经审(认)定的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

龙井群体种是西湖龙井茶的主要品种,其制得的茶香气高爽、馥郁、饱满,滋味醇厚、甘鲜。龙井群体种初摘期稍晚,一般为3月下旬以后。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国家级优良品种。成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嫩绿,香气高爽、馥郁,滋味甘醇、鲜爽。龙井43不仅在西湖龙井茶产区有广泛栽培,在浙江省内其它龙井产区种植也较为广泛。不同产区的初摘期不同,西湖产区为每年的3月中旬左右。

鸠坑群体种是浙江省主要的茶叶群体种类型,原产于杭州市淳安鸠坑乡,后广泛引种于浙江省茶叶产区。鸠坑群体种多样性丰富,但总体品质优异,是西湖龙井产区外其它产区的重要品种。

张颖彬认为除了上述三个品种,还有中茶108、龙井长叶、迎霜、浙农117等品种均适合 *** 扁形绿茶。中茶108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龙井43 基础上选育的新品种,目前在重点推广阶段。龙井长叶、迎霜、浙农117种植范围不如龙井43,产量较小。上述品种的茶树鲜叶,按照传统加工工艺、产于龙井茶原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内的扁形绿茶,才可称为龙井茶。

市场上多见的扁形绿茶乌牛早属于龙井茶吗?

乌牛早也适宜制扁形绿茶,其原产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干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香气嫩香显,滋味甘醇,叶底芽形肥壮、色泽嫩绿鲜活。

张颖彬强调,目前乌牛早主产于浙江省温州地区,温州乌牛早属于扁形绿茶,不属于龙井茶标准原产地域范围,因此不能称为龙井茶。但是乌牛早上市时间早,品质有特色,也属于绿茶中的好茶。

消费者该到哪里去购买龙井茶?

张颖彬建议消费者,购买茶叶,首先要选对购买茶叶的场所的特点:

企业自营专卖店或茶庄:在企业自营的专卖店或茶庄,茶叶质量比较有保证。特别是大企业的知名品牌,比较注重口碑,产品质量也比较稳定,价格从高到低都有,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不懂茶叶的人去购买比较省心。

商场、超市:此类地点一般企业进驻的情况较多,因为场地租金高,茶叶溢价也相对较高。但由于明码标价,不必讨价还价。

茶艺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此外在这里还可以泡饮,了解品质情况。较好的茶艺馆是认真挑选过产品的。

茶叶批发市场:批发市场适合有一定茶叶知识的人。相比于超市、商场等,批发市场的茶会比较新鲜,且可选择的种类多,品质高低不同,价格档次丰富,购买时要仔细挑选。

互联网:由于在网上买茶看不到实物,好坏很难辨别,因此,在考虑价格的同时,要重点看茶叶的产品标签。

张颖彬还建议,除了在茶叶批发市场或者农户家里购买散装茶叶,应注意茶叶的标识标签,以充分了解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

浙江人文地理|在淳安,遇见龙井祖庭,初识2000年老茶

□ 开栏语

我们生活在浙江。

这块10.55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镌刻着七千年人文年轮。

高山,长河,山里的果子,海边的飞鸟,无一不铭刻着浙江的地理烙印。

民俗,风物,焕新的村落,承继的非遗,无一不流淌着浙江的人文基因。

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浙山浙水,浙人浙事,总有气象万千。

今天,我们推出“浙江人文地理”栏目,试图全景展示浙江的人文新气象,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轨迹,触摸那些哺育我们生长的人文内核,看见开放、包容、多元、美美与共的浙江活力。

这里,就是我们的浙江。

□ 遇见龙井祖庭,初识2000年老茶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首席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李继东 文/摄

清明前后的杭州,最热闹的就是茶叶。走在巷子里,许雨或晴;踏去青山腰,有女或男;都是茶香。

有关茶叶,你知道的可能是龙井,你不知道的可能就是“鸠坑”。

十八株御茶树,价格数千一斤的茶叶,清亮回甘的茶汤,当然还有周末需要提前预定的梅家坞。为了一杯茶,携家带口,穿半个杭城,往往开车一两小时,依然乐此不疲。

很多人不知道,龙井茶的最早品种不在杭州西湖,而是来自浙西大山——龙井茶最早的品种是“群体种”,群体种里最早的一批是“鸠坑种”,而鸠坑种的原发地是淳安鸠坑乡。

如此说来,是不是要趁着这个春芽正摘时节去一趟鸠坑?

【一】

鸠坑是一个乡,在山湖交界的地方,距淳安县千岛湖镇40分钟左右的车程。如果走高速公路,穿过那座老长老长的隧道后,目的地也就不远了。

过南浦大桥右拐,一边是山,一边是湖,再沿着这样的路开几分钟,茶园就会不经意忽然出现,一垄、一梯。

和其他地方的茶园不一样,这里的只是一小块——这里三分地,接着一片松树、柴草,然后又是两分地。于是,茶园就不会那么功利,倒像是青色衣服上的一个个不规则绿色格子。尽管已近清明,这里的茶叶却似乎刚刚绽芽,摘不住,只能用指尖掐。

听当地的茶农说,这里就已经是鸠坑,茶宗之地。“这里的茶都是好的,但真正好的,还要往里走。”继续往大山里去,过了当地的赋置村,翻一座山、再翻一座山,湖面早已经不见,出现的是一个天然的石洞——四五米的高宽,十米长的样子,穿过去,豁然开朗,里面竟然还有一个青苗村。

“青叶刚采,小芽头,一天没有几个可摘,100块一斤。”四五个村民结伴下山,每人一个竹编的小背篓,疲态不显反而满足有余。当地人说钱不说“元”而说“块”,发音有点像“魁”。手脚快的,一天摘四五斤青叶,能换三四百魁钱——山里人心平,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年中很好的几天。

【二】

没有去过青苗村的人不知道,这里就是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的鸠坑茶产地:睦州“山谷中”,也是五代十国毛文锡《茶谱》里说的“极妙”之茶的鸠坑。

从有茶喝茶开始距今的2000年历史里,鸠坑茶,原来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始于汉,荣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清。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部茶经,还有唐朝李肇《唐国史补》、杨华《膳夫经手录》、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甚至是欧阳修、元代脱脱、明代徐渭都对鸠坑茶有过极高的评价。详细一点的,写“江南东道,睦州土产鸠坑团茶”,“茶饮之妙,古不如今。元美曰,睦州之鸠坑,此唐宋时产地及名也。”当然,也有简短褒扬的,说“睦州之鸠坑,极妙”“睦州鸠坑,茶之极品”,徐渭更干脆,只四个字:“名茶,鸠坑。”

很难想象,在唐宋明清那么一个信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时代,那么多爱茶的、好文的、著史的甚至是算卦的都是如何知道并推崇鸠坑茶的——更夸张的一点,从唐朝开始叠续数朝,鸠坑茶都是供奉朝廷的“贡茶”,自然地,因为这茶,鸠坑这个地方也变成了众多名士心中的向往。

封建王朝是这样,新中国后一直到现在鸠坑茶依然是茶祖茶宗并生机勃勃。

有确切的证据可考:龙井茶最早的品种是“群体种”,群体种里最早的一批是“鸠坑种”,鸠坑种的原发地是鸠坑乡——从这个角度来看,说鸠坑种为“龙井祖庭”实在贴切。

没有鸠坑茶种就不会有西湖龙井,更不会有其他好多个地方的绿茶——因为鸠坑茶种的品质和适应性优势,先后多地、多国引种——以浙江茶园为例,45.7%的面积都曾是鸠坑茶种。

震撼到无法理解,浙江将近一半的茶园里竟然种的都是鸠坑茶种!茶农剪枝、耕锄、采摘、烘炒,继而买卖、送人、冲泡,然后茶香四溢村巷……

【三】

鸠坑的茶好,不是唯独这些历史的积淀,还有一些比较枯燥却更有说服力的切实数据:水浸出物含量为42.5%,鲜叶的茶多酚含量29.9%、氨基酸3.42%,酚氨比6.12……

这些数据,普通的茶客不关心,但业内的专家却懂得里面的门道,因为每一项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可以通俗化的指标,有关口感、香气,或者养生。

许是基于此,1959年,淳安鸠坑大叶被选为全国茶树良种;1984年,“鸠坑毛尖”在浙江名茶评比中被列为一类名茶;2003年,鸠坑种茶籽作为首批作物良种乘“神舟五号”上天;2008年在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获金奖之一名;2015年被评中国茶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荣誉太多,介绍的时候当地的乡干部背不全,后来整理了一份“大事记”的不完全资料:零零总总33项之多。

过往的这些故事都会过去,当下才是鸠坑的真正支点。

鸠坑乡党委书记张盛剿把过去归结于“特殊地理造成独特人文叶子”,把当下努力归于对“三茶”的统筹。他说鸠坑有“两山夹一沟”的独特山丘地形,茶叶主产区的平均600~1000米海拔,茶园所在地域的“漫射光”和“薄轻雾”。“这样的好茶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我们会视之如宝、爱之如珍。”他介绍,接下来鸠坑会在坚持茶种原地、产区原貌、管理原样、加工原味的基础上,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依托千年茶树王,持续挖掘贡茶文化、申报中国文化遗产项目;发展茶、渔融合项目,提升改造本地茶企;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推进“三证”和“机器换人”。

“一片半张脸,两片一杯茶,三片缝故事,片片是金子。”鸠坑茶,原是大叶之茶,经得起工序、含得住茶香、泡得出回甘,故而她是“龙井祖庭”、“国之母种”,而培育她的鸠坑自然也是“茶宗之地”。

茶宗之地离杭州不远,杭千高速转千黄高速,过那个老长老长的隧道后就到了。这条隧道全长2688米,隧道的名字叫“茶园山”。

(部分图片由淳安宣传部和鸠坑乡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杭州西郊有个“茶三角”:万亩锦绣茶园,是龙井茶鼻祖旗枪茶原产地

杭州西郊余杭中泰街道,这里是之江实验室和阿里达摩院的所在地,也是龙井茶前身——杭州老底子旗枪茶的原产地。中泰双联村,就位于街道东南的“茶三角”地带,这里保存着历史悠久的古宅和连绵万亩的茶山。

村里的茶山山顶,可以360度观赏秀丽的自然风光,春夏秋冬,风彩各异。

周末,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在中泰街道开展擂台赛,百名摄影家走进中泰双联村采风,创作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摄影作品。

风光如画的茶园、历史气息厚重的精美建筑、年轻的核雕工匠、热气腾腾的清明粿、芬芳满园的月季花基地……

摄影家们端着“长枪短炮”,穿梭于双联村的大街小巷,他们探出身子,拿起镜头,轻轻摁下快门,“咔嚓”一声,人与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之美也由此变成了永恒瞬间。

采风活动中,面对乡村的美丽景色,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友国感触很多:“今天来到双联村,看到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村民生活闲适惬意,很是羡慕。希望通过这样的采风活动,让更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乡村变化的历史进程。”

潮新闻记者从中泰街道了解到,近年来,双联村以共同打造“古筑茗香,风情双联”为目标,做深茶产业发展,挖掘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当地古建筑,提升村庄宜居环境,还以厂房回收、茶叶配套设施用房建设、土地流转等资源为抓手,增加了村集体和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让当地群众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早采的龙井茶都是仿冒?你对龙井家族还不太了解!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三月上旬,龙井茶开采了吗?此时的龙井茶,都是乌牛早冒充的吧?关于这个问题,咱们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龙井家族”。

龙井茶的常见品种,很多人都知道,主要是群体种、龙井43号,但除此以外都是冒牌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 根据《GB/T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龙井茶茶树品种,应选用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经审(认)定的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


也就是说,采摘以上这些茶树良种的鲜叶,按照传统工艺在地理标准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扁形绿茶,都属于龙井茶。

除了龙井群体、龙井43,还有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熟悉的乌牛早,并非龙井茶的品种,却常常被商家用来冒充龙井茶!

龙井43号

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1987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37号(GSCT37)”。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品种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上斜状着生。叶色绿,叶形椭圆,叶身平,叶质中厚。


龙井长叶

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60号(GSCT6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叶色绿,叶形长椭圆,叶面微隆起。芽叶淡绿色,茸毛中,持嫩性强,芽叶较纤长。


迎霜

茶树无性系新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1987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41号(GSCT41)”。

由浙江省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植株大小中等,树姿直立。叶色黄绿,叶形椭圆,叶缘波状,叶质较软。


鸠坑种

茶树有性系品种。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23号(GSCT23)”。原产浙江淳安鸠坑乡,主要分布浙西茶区。

20世纪50年代后,浙江及各主要产茶省均有较大面积推广,几内亚、马里等国家曾有引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色绿,有光泽,叶形椭圆,叶面微隆起,叶质较厚。



而在这些品种中,龙井43是特早生种,龙井长叶和迎霜是早生种。我们能在3月上旬喝到早采的龙井茶,也并不奇怪,因为在一些气候温润的地区,龙井茶的采摘是比较早的。

也许有人会质疑,龙井茶不都应该是西湖区产的吗?其他地区的都不应该称为龙井吧?这其实是混淆了龙井茶与西湖龙井茶的概念。

根据国家标准,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的范围:

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现辖行政区域为西湖产区;

杭州市萧山、滨江 、余杭 、富阳、临安 、桐庐 、建德 、淳安等县 (市 、区)现辖行政区域为钱塘产区;

绍兴市绍兴 、越城 、新昌、嵊州 、诸暨等县(市 、区)现辖行政区域以及上虞 、磐安 、东阳 、天台等县(市 )现辖部分乡镇区域为越州产区。

所以,龙井茶是分了三个产区的,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分别对应的是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


▲图片来源于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到,3月上旬是真的有龙井茶的。但此时的龙井,多为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西湖龙井的采制时间会稍晚一些,一般在中旬以后,而群体种又比西湖产区的龙井43号晚7-10天。

不管是什么产区,也不管是什么茶树品种,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规范生产,都有可能出产优质龙井茶。但我们主张将产地、品种等重要信息如实告知消费者,坚决反对夸大和虚假的产品介绍!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哦!

标签: 龙井茶 原产地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