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粽子热量高吗,黄米粽子热量测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 0
粽子属于高升糖食物吗?营养师告诉你,糖尿病人还能不能放心吃

过几天就到端午节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已经抢占了市场,供大家挑来选。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粽叶包裹的糯米,加上红枣、腊肉等材料,蒸煮而成,散发着糯糯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端午节比较煎熬,都不敢去吃粽子,总觉粽子会使血糖飙升,那时就不可控了。真的是这样吗?糖尿病患者吃粽子会影响血糖水平?

吃粽子确实会影响血糖水平,因为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黄米,这种米的特点就是淀粉比较多、热量高,还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导致血糖升高的很快。加上粽子的热量很高,稍微多吃点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就会超标,吃完后血糖肯定升高。

粽子的口味都是偏咸或者偏甜的,这对糖尿病患者更不利。偏咸的食物含有的钠离子超标,会造成血管的压力差,血压会升高,反而会加重血糖浓度,不利于病情。偏甜的食物含有过多的糖分,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还能吃粽子吗?

糖尿病患者还是可以吃粽子的,不过前提是要控制好量,因为粽子密度比较大,稍微不注意就会吃过量。就要选择吃小一点的粽子,更好不要超过100克,不会热量超标。

在 *** 粽子的时候,尽量不用糯米、黄米这类材料,它对血糖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选择热量低的材料,例如粗粮、豆类、薯类的材料 *** 粽子。这些材料不仅不会升高血糖,还对血糖的控制有很好的作用。也不要放甜枣、咸肉、白砂糖、豆沙等食物,这些食物热量很高。

毕竟粽子也是主食的一种,在吃了粽子之后,就要少吃其他的主食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主食太多对血糖影响很大,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血糖升高速度很快,不利于血糖控制。

当然,在吃过粽子之后,还要及时检测血糖,出现不良的反应要及时去医院。

糖尿病人吃哪种粽子对稳血糖好?过节怎么平稳血糖?

端午佳节,也是国家的法定节日 ,小长假,难得休闲一下,糖尿病人不但要过好节,还要把血糖管理好,这样才能享受美好人生,今天我们糖尿病同伴的小咕编就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端午节的健康之道。



一、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其实最初的端午和粽子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关于端午节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它是个时令相关的节日。五月初五时,夏天已经来了,天气潮湿酷热,人们就在那天饮雄黄酒、挂菖蒲、用草药水洗澡,以求强身健体、防瘟疫驱。

但直到有一天,粽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出现了!那就是屈原!据说屈原投江后,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他的躯体,把米团等食物投入江中。从此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在五月初五这天向江中投放粽子。于是,端午节就成了以吃粽子为主的节日。


二、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吗?

粽子大多由糯米组成,而糯米粘度高,难以消化,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闷胀,有的甚至一吃就滞。而粽子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故糖尿病者不宜多吃。老人、小孩也不宜多吃,因粽子易致他们腹泻或便秘。

从以上讲解来看,糖尿病人不能吃粽子,但是这是说的是市面上的粽子和传统的吃法,糖尿病人可能吃的粽子,更好自己做,推荐以下粽子:

(1、五豆粽

白糯米360克、红豆60克绿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叶24片

1.将糯米、红豆、绿豆及花生分别洗净放在冷水中泡2小时,眉豆洗净在冷水中泡1小时;

2.沥干水分,拌匀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眉豆及玉米;

3.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4.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2、鱼香荷叶粽


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

1、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2、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3、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4、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钟。

5、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糖尿病人如果自己不想做,可以到超市买以下馅的粽子:

超市带馅的粽子琳琅满目,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不选择红豆粽、蜜枣粽等含糖量较高的粽子,以及脂肪含量高的鲜肉粽,宜选择五谷粽或者蔬菜粽,比如除了糯米还添加了黑米、大黄米、燕麦、栗子的粽子。黑米、大黄米、燕麦膳食纤维丰富,能缓解血糖上升,而栗子能提供天然甜味,即使不添加糖或甜味剂口感也很好。如果糖友喜欢吃甜,那也可以选择添加了甜味剂的无糖五谷粽。当然仍需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糖粽子也还是建议只吃1个。除了五谷粽子,还可以选择添加香菇、鲜笋等蔬菜的粽子,它们和五谷一样,能延缓血糖上升。


糖尿病人挑选新鲜粽子的 ***

在选购时要注意:一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颜色是否正常(墨绿、黄绿、淡黄都属于正常);二察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无霉点、无露米和变形现象;三闻气味,如有哈喇味、酸败味等异味,说明粽子已变质。

糖尿病人吃粽子血糖不高的 *** :

1、注重高纤维:选择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2、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3、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4、吃无糖粽子再搭配各种蔬菜,加上一杯豆浆,营养就比较全面了;小枣粽子里则只有碳水化合物,在蔬菜和豆浆之外,还需要加上个鸡蛋。


5、吃粽子在后要先吃些蔬菜、豆制品、蛋类、奶类来配合,再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巨大的血糖波动。6、吃粽子时喝点茶水助消化。

7、细嚼慢咽保血糖平稳。粽子的食材主要为糯米,黏度高,如果大口吃容易噎着,提醒您一定细嚼慢咽,不但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也使得饭后血糖较平稳。

8、市面上的“无糖粽子”只是没有放入蔗糖的粽子而已,经消化后,依然会分解成葡萄糖。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的聚会聚餐少不了,记住了,不要嫌麻烦,带上降糖药(或者胰岛素)、血糖仪。点菜的时候,可别只盯着荤油肉类,多点个清炒的绿叶菜,可以点一些杂粮主食(不要不吃主食)。

糖尿病人过节还要注意什么?

  更好不要喝酒,如果喝的话要严格 *** : 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15 克,男性不超过25 克 (15 克酒精相当于 450 毫升啤酒、150 毫升葡萄酒或50 毫升低度白酒)。并且饮酒每周不超过 2 次。喝白开水代酒,也可以选择不加糖的牛奶、豆浆。 

饮食方面除了注意热量的控制和营养的搭配外,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注意,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腹泻呕吐也会造成血糖的波动。


要随身携带高糖食物,预防低血糖的出现。最后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要合理规划运动量与运动路线,运动时也要注意人身安全。

最后一点也重要,要加强血糖监测,因为节日生活习惯和平时比有所变化,血糖也可能会受影响。

营养师:端午节粽子热量高、升糖速度快,有4类人建议一口都别吃

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粽子是必吃的一种美食。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枣粽和豆沙粽,长大后才知道,原来粽子的口味如此之多,不仅有口味偏甜的粽子,还有很多口味偏咸的粽子,比如蛋黄粽、肉粽等等。

传统的粽子因为它的馅料不同,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我们常吃的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和大黄米 *** 而成的,虽然吃起来很好吃,但是饱腹感不强。

而且粽子热量较高,对于普通人来说吃点粽子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对于下面这些人群来说,应该控制好食用量。

1、糖尿病人群:

刚才已经说过,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大黄米,如果论升糖指数来说,糯米要比大黄米的升糖指数高,可以达到90以上。

因为糯米大多数为支链淀粉,这种淀粉属性导致它的消化速度更快。如果糖尿病人大量吃粽子,那么很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反应大的情况,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有些人在 *** 粽子的过程中,会加入一部分糖或者高油脂的肉类,这种情况下都不适宜糖尿病患者多吃。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杂粮粽子,而且每天只吃一小个,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2、胆囊疾病患者:

胆囊疾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粽子中,很多都是用鲜肉、蛋黄等材料 *** 而成,这样的粽子少量吃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是胆囊疾病患者,大量吃很容易引起腹泻、肚子胀等不适症状。

建议胆囊疾病患者应该选择比较清淡的枣粽、豆沙粽、杂粮粽等食用,尽量减少对消化系统的 *** ,每天控制好摄入量。

3、消化能力差的人:

消化能力差的人群吃粽子时,既不能吃凉粽子,也不能大量吃粽子。因为放凉的粽子会变得很硬,这样的粽子从原本好消化的状态变成了不好消化,不适合消化能力差的人食用。

而且大量吃粽子,会给肠胃系统带来负担,尤其是油腻的肉粽、蛋黄粽等,很容易让腹部出现不适反应,所以也应该少吃或不吃。

4、想减肥的人:

粽子的密度很大,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相当于一两碗米饭的分量,如果想要吃粽子,那也要当成主食来食用,避免出现热量超标的现象,尤其是想减肥的人群,更应该注意摄入量。

各位朋友,你喜欢粽子吗?粽子吃多了你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故事。

健康科普堂 | 粽叶飘香端午至,糖友这样吃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 现如今粽子的种类越来越多,有肉馅、豆沙馅、枣馅、栗子馅、蛋黄馅等等,各色各样的粽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每种都让人垂涎欲滴。有的糖友感觉粽子那么小,吃一两个应该没事;也有很多人说糖友不能吃粽子,吃了以后会引起血糖升高,于是看到粽子只能望而却步,放弃美食。那么到底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吃粽子?应该怎么吃?吃了会影响血糖吗?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其实只要注意食用量和选择适合的品种,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品尝这种美食的。



首先我们先了解粽子和米饭的不同之处。看看食物交换份表——25 g 大米,25 g 糯米和 25 g 大黄米含有的热量相当,均为 90kcal,属于一份谷薯类食物交换份。看到这里,我们似乎放下心来,原来糯米和大米含有的热量相当。再看看血糖生成指数GI值,糯米饭的 GI 值为 87.0,大米饭的 GI 值为 83.2,二者相差无几,所以粽子可以和大米一样看作主食类食品。但是粽子的加工和大米饭的加工不同,糯米需要浸泡,包粽子时会把糯米进行挤压,所以粽子的密度较大,同时粽子的煮制的时间长,淀粉吸收速度大大提高,餐后血糖升的比较快。那么1颗粽子相当于多少碗米饭?步行多久才能消耗完毕?下面均按市面上150克粽子的热量为计算;一碗150克熟米饭约174千卡热量;以中速5公里/小时步行速度计算消耗热量。

1.1颗莲蓉粽约等于2.3碗米饭;女性步行2.0小时,男性步行1.7小时

2.1颗豆沙粽约等于2.2碗米饭;女性步行1.9小时,男性步行1.6小时

3.1颗蜜枣粽约等于2.0碗米饭;女性步行1.8小时,男性步行1.5小时

4.1颗五谷粽约等于1.9碗米饭;女性步行1.7小时,男性步行1.5小时

5.1颗蛋黄粽约等于1.9碗米饭;女性步行1.7小时,男性步行1.4小时

6.1颗大肉粽约等于1.7碗米饭;女性步行1.5小时,男性步行1.3小时

黄米粽子热量高吗,黄米粽子热量测评-第1张图片-

7.1颗栗子鲜肉粽约等于1.7碗米饭;女性步行1.5小时,男性步行1.3小时

8.1颗白粽子约等于1.6碗米饭;女性步行1.4小时,男性步行1.2小时

如何可以吃到健康美味的粽子,糖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糖尿病人尽量不要选择豆沙粽、枣泥粽这类比较甜的粽子,也不推荐添加了五花肉、蛋黄的咸粽子,可选择不额外添加糖分的杂粮杂豆粽、或传统的白粽。

2.对于商家推出的无糖粽,要仔细辨别,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无糖粽子”只是没有放入蔗糖的粽子,糯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水解后最终会变成葡萄糖。

3.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自己包粽子。自制粽子食材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粗粮如荞麦、糙米、燕麦米、豆类等,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升糖指数就会降低很多;粽子馅料不添加肥肉,咸蛋黄和豆沙;还有一点是粽子要包得小一点。

把握“三少一多”的原则——即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可以选用高纤维、低油脂的食材:如香菇、竹笋、萝卜干、栗子、瘦肉、蔬菜等;以五谷杂粮如:紫米、玉米、莲子、芸豆、红豆、燕麦等取代原本的糯米,并将包粽子的米量减少。

4.吃粽子要控制总量

糖尿病人若是想吃粽子,可以在吃正餐时用吃粽子来代替米饭,但千万不能当成点心或者零食来吃。粽子完全可以替代主食,一般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100g的粽子,糖尿病人可吃一个或者大半个,或者选择时下流行的迷你粽。吃完粽子后一定要减少当天的主食量。如果糖尿病人吃粽子后照常吃饭而不减少主食量,血糖控制当然不会太好。

5.糖友吃粽子时不要蘸糖吃,以免热量更高。不要单独吃粽子,要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热量的吸收,防止血糖快速升高,还可帮助肠胃蠕动,减轻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吃粽子前要先喝一杯水,再吃蔬菜,增加饱腹感,最后吃粽子,防止粽子超量。

6. 尽量趁热吃,对消化不良的糖友来说,更好吃新鲜 *** 的热粽子。避免吃冷凉的粽子和油腻的肉粽子。粽子更好在早、午餐时吃。睡前2~3小时是不宜作加餐吃,容易给胃肠道带来负担。

7.注意餐后运动和监测,吃完粽子后,要像往常一样,坚持运动,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同时别忘了叮嘱患者,在享受美味同时,适度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如果血糖升得过高,要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量。



最后总结一下,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传统美食,端午节吃粽子,把这种食物作为主食的一种选择,减掉一定的主食量即可。吃粽子搭配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再加一点肉类也是不错的搭配。

祝各位糖友,端午安康!

【本期专家】

徐静,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医师。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防治学会妊娠糖尿病分会常委;辽宁省中西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治疗以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想吃粽子的糖人,可以试试这个无糖大黄米燕麦粽子,三种口...

控糖大黄米燕麦粽。

减脂期的姐妹们全麦面包都吃腻了吧,那赶快来试一下。这个比肉还好吃的大黄米燕麦粽比全麦面包热量低,因为它的热量比全麦面包还要低。这是最近热卖的大黄米粽子,只需要上锅蒸10分钟就可以了。没有添加白砂糖,主要的配料是优质的大黄米和燕麦,上锅蒸10分钟就可以了。糯糯唧唧的不仅好吃还很营养。

管理期每餐来2个,当做主食刚刚好。米粒颗分明,米感香浓,软糯不沾牙。这个是最近热卖的大黄米粽子。

没有全程冷链的水晶粽为啥不能吃

  免蒸煮、颜值高、低热量、不油腻……端午临近,晶莹剔透、清凉爽口的水晶粽,成为粽子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冷着吃的水晶粽尽管很火很惊艳,但也有与生俱来的短板,即只有全程冷链才能确保安全。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晶粽水分含量很高,做好后一般不经杀菌,如果储藏运输过程中无法严格做到全程冷链,则极易滋生致病菌,从而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范志红教授说,水晶粽也叫冰粽,与去年流行的桃山皮月饼类似,已成为一种饮食风潮。水晶粽透明的部分,是“水晶粉”加水和糖 *** 的。而所谓“水晶粉”,据称是一种始于日本的复合凝胶剂,由卡拉胶、海藻酸钠、琼脂胶、果胶等多种植物胶成分复合而成。这种复合凝胶剂可溶于热水,冷却后成为凝冻,有点类似肉皮冻。但其溶解温度低,与以明胶为基质的肉皮冻相比,口感更好更清爽。之后,将熟制的不同颜色的馅料放入这种复合凝胶剂里,就成了色彩美丽、诱人的水晶粽。

  从食用安全角度来说,水晶粽的主要特点是用凝胶剂替代了糯米。复合凝胶剂本身成本不高,只要是食品级的原料,就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同时,由于这些凝胶剂都是可溶且热量超低的植物胶,水晶粽的热量比糯米粽子或大黄米粽子略低一些。这也是它吸引年轻人的要点之一。

  不过,由于水晶粽加入了相当数量的糖,无论加入的是蔗糖还是麦芽糖,或者是果葡糖浆,热量都差不多,所以它没有某些营销宣传或者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利于减肥。虽然有些商家声称水晶粽采用了代糖或糖醇,但糖醇吃多了容易拉肚子,不利于肠道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代糖不能解决放心吃甜食的问题。

  传统的糯米粽子是要热着吃的,而水晶粽因为用植物胶替代了糯米作为粽子的基质,里面的馅料不一定有糯米,可能是水果、薯泥或其他甜点馅,所以无需遵循粽子必须热吃的规则。

  范志红提醒消费者,除了上述问题,更应关注水晶粽的保存和运输条件。水晶粽水分含量很高, *** 好后不经过杀菌,所以要求储藏运输过程必须全程冷链,以免被致病菌污染。

  有些人喜欢自制一些水晶粽自己食用或与朋友分享,范志红提醒,个人 *** 馅料和包馅时必须高度注意卫生条件, *** 好的水晶粽送朋友时应放到加了冰袋的保温袋里,在一小时内送达,且应告知对方马上吃掉。千万不要室温下放两三个小时再食用,因为这样做的风险系数是极高的。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端午至,吃粽子!掌握4点,三高人群也能享用粽子!

一转眼,端午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说道端午,最受瞩目的就是粽子。作为一道受到全国欢迎的菜肴,还产生了甜粽和咸粽之争。而对于三高人群,粽子可以说是一个爱而不得的食物。

一方面粽子确实好吃,但因为粽子常常用糯米 *** ,还辅以豆沙和腌肉,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利于血糖、血压和血脂的稳定。

那这就是不是意味着三高人群就此告别了粽子?那不一定,只要做好以下几点,三高人群也是能够享受到粽子的。

1. 一顿一个,切勿贪嘴

从成分和热量上考虑,粽子所使用的糯米100克里有328千卡能量,抵得上两碗饭。即使是小型粽子,所含的能量也远超过日常主食。如果是肉粽或者豆沙粽,那么能量是只高不低的。

所以一次更好只吃一个,也不要一直把粽子当做主食,因为糯米在中药里被评为难消化一类,所以对于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病人和儿童,还是少吃为好。

2. 改善口味,试试素粽子

市场上主流的粽子大概就是豆沙粽和鲜肉粽,这两种粽子都具有高甜或者高咸、油腻和不易消化等特点。那么三高人群可以试试素馅粽子,比起豆沙粽和鲜肉粽,素馅粽子的纤维含量要更高,而且不会那么油腻。

虽说如此,对于三高人群而言,素馅粽子也不能多吃,也不能以为素馅粽子的热量比豆沙粽和鲜肉粽低就多吃。要知道,无论再怎么降低能量,糯米本身的能量还是没有降低。

3. 搭配茶叶有奇效

众所周知的是,喝茶能够帮我们解除油腻和舒展肠胃,并且促进消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粽子的时候可以备一杯茶以防不时之需。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消化,可以把粽子切成小块在食用,这样除了能够更快的消化,还能够防止粽子噎到嗓子。在这一点上,孩子和老人是要别注意。

4. 糯米换黄米

如果还想进一步的控制能量的摄入,那么可以考虑把粽子里的糯米换成黄米。黄米比起糯米来,纤维含量更高,血糖上升的速度则会慢一点。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多吃,虽然我们能够降低粽子所含有的能量和提高纤维含量,但对于三高人群而言,粽子还是属于要控制的一类食品,不能因为降低了热量和油腻程度就放开吃。

此外,粽子更好加热了以后再吃,冰冷状态下的糯米更不容易消化。并且,脾肺虚弱且寒气较重的人群,是属于比较适合食用糯米的,但也要记住,过犹不及,不能吃太多。

最后,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开心的端午!

我的早餐日记:食用肉粽挑对时间,既养胃又不会担心热量太高

#好吃的健身零食# #生活日记#

今日早餐分享:驴肉粽子、青椒炒鸡蛋、咸萝卜、苹果果盘、纯牛奶泡炒香米。

我特别喜欢软糯香甜的食物,可以对于爱美的姑娘来说,越好吃越香甜的食物热量相对来说越高,不利于减肥,所以说软糯香甜的食物一定要挑对时间食用,不仅养胃,而且摄入的热量也会得到充分的消耗。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其实更喜欢纯糯米或者纯黄米的大粽子,甜粽子,南方的咸粽子还有加入其他馅料的粽子真的吃不习惯。

曾经看过一个搞笑的视频,南方和北方的饮食差异,说是南方朋友来东北,发现粽子是甜的,和东北朋友说喜欢吃咸粽子,东北朋友说,那就沾点盐吧,南方朋友很不解,问东北朋友,你们喜欢吃甜粽子,那就沾点糖吧,东北朋友很开心说谢谢,便沾了糖,留下南方朋友一脸问号。

对于饮食习惯来说,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尝遍不过天下美食,才是吃货的真谛吧。

今天做了青椒炒鸡蛋,因为家里没有生抽了,所以做法和以前稍微不同,用老抽兑了蚝油和水做提鲜,味道还是很赞的。

咸萝卜是寿司萝卜,前段时间做的寿司,还剩些萝卜,近期不打算做寿司吃,所以萝卜也不想浪费,直接切块,配上肉粽,爽口解腻。

搭配一个“雁南飞”的果盘,最近刀工退步了,因为早上时间不太充足,只能简单切切了。

文章的末尾,落木还是会和大家说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我是落木@南落木萧萧 喜欢分享生活,分享身边事,早餐的完美搭配来源于你胃口的容量。早餐不知道吃什么,记得关注我吧,我不是厨师,但我是早餐的分享师。

粽子,咋吃才不发胖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又到了千家品粽、万户悬囊的端午节,彩丝、碧粽、白瓤、清香这些字眼也开始从诗中走向餐桌,密集冲击人们的视线和味蕾。

然而,市面上的粽子种类那么多,如何选、怎么吃才更健康更安全?粽子吃多了会不会发胖?诸如此类的担忧,困扰着很多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认为,安全吃粽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之一,原味粽子和各种杂粮粽是最值得推荐的类型。

目前,市售主流粽子大致分成4类。其中原味粽子大多没有加油、加糖、加盐。比如白粽子,小枣粽子,都属于这一类。这类粽子的优点是热量不太高,和普通糯米饭差不多;干枣、蜜枣的热量和大米相似。其中,干枣在水发并煮成粽子之后,热量还有所下降,而蜜枣的热量虽然下降较少,但一颗蜜枣并不会让粽子变成热量大炸弹。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杂粮粽,比如加入了紫糯米、红小豆、绿豆、薏仁米、燕麦米、大黄米、小米等,或加入花生、栗仁、莲子、紫薯等配料,因为没有加入油,糖也比较少,热量和白粽子、小枣粽子相差不多。

至于以豆沙、枣泥、果仁和果干等作为馅料的传统甜粽子,因为豆沙和枣泥中含糖很高,所以热量相对较高;而肉粽、蛋黄粽、海鲜粽等,虽然味道非常鲜美,蛋白质含量较多,但饱和脂肪含量和热量也增加了不少。如果特别偏爱这两种口味,则应控制摄入量。

第二,建议粽子应该当饭吃而不是当点心吃。因为粽子是糯米做的,也属于粮食,其中富含淀粉和糖,所以要用来替代主食。如果把粽子当在三餐之外食用的点心,就相当于吃了两遍主食,而且多半还是加了油和糖的主食,必然是会发胖的。

第三,糖尿病患者应先吃些蔬菜和肉类再吃粽子,这样能帮助延缓血糖上升。无论加没加糖,粽子中的糯米都是高血糖指数食物。

第四,控制食用粽子的数量并适量运动。多吃粽子有不良影响,并不等于少吃也有同样的麻烦。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一顿吃好几个,或在三餐之外再吃两三个,热量、脂肪和糖就不会累积很多。如果实在觉得吃多了,可以增加运动,大约一小时运动就能消耗一个普通粽子的热量。

第五,粽子当早餐主食最不易发胖。建议担心发胖的朋友把粽子当早餐主食吃,配豆浆、牛奶和蔬菜,这样,血糖不会升高过快,同时也能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延缓消化,提升饱腹感。其次的选择是午餐吃粽子,把粽子当主食,同时注意多配点蔬菜和少油的鱼肉类食物。

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吗?答案来了

粽子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它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粽子馅料的变化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繁多。那么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大部分的粽子主材料是糯米,根据馅料的不同,一般分为甜粽和咸粽。甜粽的馅料多为红枣、豆沙、蜜饯等,咸粽的馅料多为咸肉、腊肉、咸蛋黄、香菇、火腿、鲜肉等。糯米属于谷类,主要的成分是淀粉。淀粉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多为直链淀粉,而糯米中多为支链淀粉。支链淀粉,顾名思义就是淀粉结构中的分枝比较多,犹如树枝一样,这样在消化的时候,就与淀粉酶的接触位点也多,消化起来更快。所以,在吃热粽子的时候,吃完很快就会感觉到饿。

粽子消化吸收快的这个特点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友好的。从升糖指数来看,圆粒糯米的升糖指数高达93,远远超过了绵白糖的升糖指数84,即便是长粒糯米的升糖指数也达到了85,都属于高升糖指数,是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

很多的甜粽子在吃的时候还要加白糖,那更是雪上加霜,即便是咸粽子,其中的油脂、盐也比较多,油脂多的粽子热量也高,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肥胖又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控制也是不利的。

那么糖尿病人是不是就不能吃粽子了?如果要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糖尿病人也不是绝对不能吃粽子,有时为了节日应个景,偶尔吃一点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吃的时候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1、控制好量。

吃粽子时要当作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其他主食的量。一般可以吃几口或者吃半个,最多吃一个小粽子就可以了。吃多了餐后血糖反应也大,对控制血糖不利。

2、挑选好种类。

现在市面上的粽子五花八门,除了糯米粽,还有一些杂粮粽,食材当中会加入大黄米、绿豆、紫米、黑米、红豆等,杂粮豆类的加入也会增加膳食纤维,延缓粽子的消化速度,对降低餐后血糖反应也是有利的。糖尿病人吃粽子时,更好不要吃甜粽子了,减少糖的摄入。

3、注意搭配食材

吃粽子时,更好再搭配一些蔬菜、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瘦肉、蛋、奶、豆等食物,一是丰富食物种类,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二是混合膳食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对糖尿人来说是有益的。同时吃的时候,更好先吃蔬菜、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再吃粽子。

标签: 黄米 粽子 热量 测评 高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