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碘的食物有哪些,补碘的食物有哪些适合吃的-生活-

补碘的食物有哪些,补碘的食物有哪些适合吃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 0
科普 | 知道这“碘”很重要!快来科学补碘,点亮健康






<

吃豆腐时,别忘了搭配3种食物,肠胃不堵,还能补钙又补碘

今天,小艾先给大家出个谜语:“土里生,水里捞,石头中间走一遭,变得白净没骨头,人爱吃来营养高。”不上网查,你能猜出来谜底吗?

没错,谜底就是豆腐!豆腐是常见的豆制品,很受大家的喜欢,最近,有人声称“每天吃豆腐,可以保护血管,防癌抗肿瘤”,虽然小艾也喜欢吃豆腐,但是有防癌效果,会不会太高估豆腐了?

豆腐的营养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豆腐的营养价值确实很高。

豆腐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其中钙的含量非常高,每一百克的豆腐中,钙含量高达一百四十至一百六十毫克,是补充钙元素的理想食物。

除此之外,豆腐中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大豆异黄酮、铁元素、卵磷脂和糖类等物质,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但高蛋白质的食物。

中医认为,豆腐性凉,能益气和中、生津解毒,是清热养生的食物,常吃豆腐能保持身材苗条。

豆腐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常吃豆腐,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美国癌症学会则表示,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作用,常吃豆腐能补充大豆异黄酮,对于癌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豆腐中含有大量的甾固醇、豆甾醇,这两种物质对于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信息来看,豆腐似乎能够防癌?那么,豆腐真的有防癌功效吗?

别太高估豆腐营养价值

人们常说,吃肉不如吃豆腐,这话并非没有科学依据。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用豆腐代替肉,能够延长寿命,这是因为豆腐中的植物蛋白与死亡率降低有关。

根据日本7万多人的数据显示,用植物蛋白代替3%的红肉蛋白,会使死亡风险降低四分之一。

哈佛大学的胡丙长博士也认为,豆腐等植物蛋白代替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饮食模式,有益于身体健康。

而豆腐之所以能防癌,缘于其中的异黄酮成分

大豆异黄酮广泛存在于豆腐等豆类植物中,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起到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当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时,它能起到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时候,它又能起到降低雌激素水平的功效。

流行病学经过研究发现,大豆类的食物摄入量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多吃豆腐、豆浆等豆类食物,能规避乳腺癌风险。

大家都公认豆腐是“好东西”,但对于豆腐乳,人们则认为这是一种“垃圾食物”,甚至有人称其会致癌。

豆腐乳不会致癌

人们之所以认为豆腐乳会致癌,除了其盐分高之外,还有人觉得豆腐乳的 *** 过程使用了霉菌,吃了容易致癌。

但是,比起其他腌制类食物,豆腐乳的盐分并不算高,何况在 *** 过程中,它的原料——大豆的营养几乎没有损失,用来 *** 豆腐乳的霉菌也是一种有益的食用菌,能够将豆腐中难以分解的物质分解出来,以此形成豆腐乳独特的风味,这些真菌并不会产生毒素,也就不存在致癌一说。

相反,适量食用豆腐乳反而有益身体健康。

豆腐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元素等物质,能够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维持身体健康。

更何况,豆腐乳独特的风味,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如何健康食用豆腐?

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豆腐的吃法多种多样,学会正确搭配,还能使营养更丰富。

豆腐搭配萝卜,能免除遭受消化不良的困扰。因为豆腐属于植物蛋白,如果吃太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萝卜的消化能力很强,两者搭配,不仅能吸收豆腐的营养,也不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豆腐搭配海带,不仅补钙,还能补碘。海带还有丰富的碘元素,二者搭配煮汤,味道也非常鲜美。

此外,肉蛋搭配豆腐,能提高豆腐中蛋白质的利用率,营养高出一大半。因为豆腐虽然含有的蛋白质很丰富,但缺乏蛋氨酸,单独食用豆腐,其蛋白质的使用率会很低,搭配肉蛋类食物,则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不过,虽然豆腐营养多,但是有三类人却不适合食用:

1、豆腐的嘌呤值不低,痛风患者或尿酸过高者要注意摄取量;

2、豆腐性偏寒,胃寒者、脾虚者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不宜食用;

3、容易有腹胀、腹泻症状者,不宜食用过量豆腐。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豆腐,隐藏的“功力”却如此之深,你是否也爱吃豆腐呢?#清风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她健康计划#

参考资料:

1. 豆腐的"黄金搭档"与食用禁忌.新农村(黑龙江),2018,(27):188.

2. 豆腐乳真会致癌吗.职工法律天地,2017,(21):58. DOI:10.3969/j.issn.1008-9837.2017.21.029.

3. 芦会莉.每天吃豆腐抗病又防癌.家庭健康,2012(10):29-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如何科学补碘?你关心的问题专家来解答

2021年5月15日为我国第28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健康一生”。就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申红梅教授以及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甲状腺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专家苏晓辉针对公众在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权威解答与解读。

我国大部分地区碘缺乏

申红梅教授解释说,我国是受碘缺乏严重威胁的国家,碘缺乏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活的外环境缺碘,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含碘量也匮乏,因此生活在这类地区的人群碘摄入量不够。人类生活的外环境缺碘状态是长期并难以改变的,而且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如果不能长期、持续地坚持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

申红梅教授认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可能受到碘缺乏危害影响。1994年,在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济南、郑州、合肥、福州、西安、武汉等10大城市开展的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等5市属于碘营养不良;济南等7市有儿童得甲状腺肿大。调查表明,营养和生活水平较好的大城市同样存在人群碘缺乏问题。

申红梅教授介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约为25-50微克;如果不特殊增加富碘食物,则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的碘就无法满足人体需求。按照我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如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毫克/公斤,每天摄入5克食盐,烹调损失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微克,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居民都应食用加碘食盐。

常用的补碘方式有哪些

苏晓辉介绍,目前,常用的补碘 *** 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渠道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食盐加碘是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WHO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推行普遍食盐加碘策略。首先,食盐加碘是一种持续、方便、经济、生活化的补碘措施,可以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社会收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实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苏晓辉建议,在选择补碘方式时,可先考虑通过食用加碘食盐及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补碘;还可考虑给予含碘营养素补充剂等。根据碘缺乏的程度选择补碘的剂量。在碘缺乏重病区,当碘盐防治措施不能有效落实时,可以给育龄妇女、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服用碘油丸。

苏晓辉解释,从母亲怀孕到子代出生后至3周岁以内,是子代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若此时发生碘营养不良,会埋下大脑发育迟滞的“伏笔”。儿童青少年各器官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增强,碘消耗较多。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婴幼儿等人群均是碘的特需人群,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这部分人群尤应注意充分补碘。妊娠妇女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从非孕时的120微克/天增加到230微克/天,哺乳期妇女对碘的推荐摄入量增加一倍,达到240微克/天。

申红梅教授认为,对于个人而言,只要坚持食用碘盐,就不用担心碘缺乏问题。个体碘的摄入水平可从两方面判断。一是用膳食碘摄入量估算,正常食用碘盐从饮食中摄入量约为168-184微克,再考虑碘的生物利用度等因素,可以满足健康成人每日膳食碘的推荐摄入量120微克。采集一次尿样检测尿碘,很难作出个体碘营养水平的正确判断。因为一次尿碘测定结果很难反映碘摄取的平均水平。申教授建议在采尿的前几天内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饮食或药物,在通常饮食情况下收集尿样,更好是收集24小时的总尿样。由于收集24小时的尿样有一定困难,收集随机尿样较为方便。随机尿样不能只收集一次,更好间隔一定天数至少收集3次随机尿样进行测定,根据动态观察结果做出碘营养状况判断。

苏晓辉指出,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见甲亢、甲状腺炎)患者,因治疗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生活在高水碘地区且尚未改水的居民,每天从饮水和食物中已经获得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盐。

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是否相关

苏晓辉指出,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在我国,甲状腺癌上升幅度位居所有癌症之首,近10年的年平均增长约18%,调整年龄结构后年平均增长约16.8%。目前甲状腺癌的病因并不明确,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及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稳,与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过度诊断密不可分。目前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升高的现象没有关联。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亦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另外,很多人还担心碘酸钾作为食盐碘强化剂的安全性。为此,申红梅教授解释说,因碘酸钾比碘化钾稳定,我国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碘酸钾代替碘化钾作为食盐的碘强化剂。碘酸钾是一个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物质,作为食盐碘强化剂其安全性引起社会关注。但是,碘酸钾碘盐并不等于碘酸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证实,碘盐中的碘酸钾与各种食物烹饪后都能转变为碘离子和碘分子(挥发损失)。其中,86.5%转变为碘离子,13.2%转变为碘分子,总转化率为99.7%。因此,碘盐经烹饪后或者凉拌30分钟后,碘酸钾几乎不再存在,不必担心碘酸钾碘盐的安全性问题。

如果按成人碘的每日推荐摄入量120微克进行推算,理论上1分子碘酸钾可以氧化6分子维生素C,那么,碘盐每天消耗的维生素C的量仅为1.2毫克。而一般绿色蔬菜每100克中含数十毫克维生素C,因此,碘盐中的碘酸钾对食物中还原性物质的消耗量很小,不可能导致健康危机。(衣晓峰)

甲状腺健康离不开科学补碘

5月15日是“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共同确定了今年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宣传主题为“智慧人生健康路,科学补碘之一步”。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甲状腺疾病患者补碘分寸如何把握?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是否密切关联?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专家对这些问题予以解读。

缺碘的危害不容忽视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对于维持机体健康意义重大。碘不仅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还在调节新陈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是富集碘能力最强的器官,血碘被甲状腺摄取后,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生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 *** 骨化中心的发育成熟,使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生长。在脑发育的关键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甲状腺激素。在此时期摄入碘不足或碘缺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迟滞,即使以后再补充碘或甲状腺激素也无法逆转。

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通过增加耗氧量、产生能量、影响基础代谢率,得以增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能力,维持新陈代谢和保持体温。

作为自然环境碘缺乏所致人体碘营养不良而诱发的一组危害性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引发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其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分别是最常见、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出生并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学龄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智力损害,其智商水平明显低于碘充足地区儿童的智商水平。

消除碘缺乏一直在路上

我国是外环境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历史上,碘缺乏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因此,碘缺乏病被我国列为重点地方病之一。

在 *** 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多年来,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触诊甲状腺肿大率从1995年的20.4%,下降至2005年的5.0%;超声甲状腺肿大率从1997年的9.6%,下降至2020年的1.5%。

我国2018年开展的地方病现症病人个案调查结果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查出Ⅱ度甲状腺肿大现症病人约5.5万人,克汀病现症病人约0.8万人,与20世纪90年代的相应数据比较,降幅巨大。

2020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21.0微克/升、尿碘小于50微克/升的比例为2.7%,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5%,碘盐覆盖率为95.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2.0%,各项指标满足国家层面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结合2005—2020年的监测结果,我国最近15年始终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补碘需因人而异

不同人群的补碘策略不同。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取的碘不能满足正常需求,需要额外补碘。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人,或患有某种甲状腺疾病按医嘱不吃碘盐的人外,其他人都应食用加碘食盐。目前,随着食物种类更为丰富多样,外出就餐、外卖就餐增多,使传统依赖家中食用盐补碘的情况发生变化。因此,我国也在积极调整食盐中的碘含量,以保证人群的碘营养适宜。

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这部分人群尤应注意充分补碘。

妊娠妇女在备孕阶段为达到良好的碘营养状态,应食用加碘食盐,怀孕后应选用孕妇碘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

婴幼儿从生后至36月龄是生长发育关键期,需要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母乳喂养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能获得一定量的碘。婴幼儿的辅食中应有含碘的海产品。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婴幼儿奶粉中应加碘。

甲状腺病患者如何补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限制碘的摄入,忌用富碘食物和药物。如果需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如海藻类含碘多的食物应该禁食至少7天。而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完全破坏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要接受甲状腺激素的替代疗法,因此食用加碘食盐或未加碘食盐对甲状腺无明显影响。甲状腺腺叶切除或甲状腺组织尚有残留者,可以正常碘饮食,包括食用加碘食盐。

碘摄入量过多或不足,都能使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升高,所以要适碘饮食。近年来,虽然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上升,但并未发现补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相关性,因此甲状腺癌患者可以正常接受碘饮食。

同时,为了保证母体和胎儿的需要,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妇女,也要摄取足够的碘,食用加碘食盐是更好的 *** 。妊娠前有甲亢并低碘饮食的患者,在拟妊娠前至少3个月食用加碘食盐,以保证妊娠期充足的碘储备。妊娠期甲亢患者也要摄取足够的碘,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碘盐与甲状腺癌不相关

总结甲状腺癌目前患病率逐年攀升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就诊率和健康体检率明显提高,特别是高分辨率超声和细针抽吸细胞学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大幅增强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能力。

近年来,国人食盐中碘的含量表现为下降态势,人群的摄盐量也是稳中有降,然而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正在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两者并不一致。另外,在地理分布上,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与碘盐摄入较多、碘盐覆盖较好的地区也不一致,因此,尚无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的现象有关联。

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刘鹏 苏晓辉

整理:健康报特约记者 衣晓峰

来源: 健康报

除了碘盐,还有哪些食物含碘高?每天要吃多少碘?

碘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


它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有促进发育,


维持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和活力,


以及维持体温等作用。


一旦缺碘,


容易出现智力低下、体力下降等问题。



生活中,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补碘,一种是吃加碘盐,还有一种是吃含碘量高的食物。



含碘量高的食物有哪些?


01「海藻类食物」


海带、紫菜、裙带菜和发菜等,都属于海藻类食物。海藻类食物的含碘量是所有食物中更高的。以海带为例,每一百克海带中含有36240微克的碘,每天吃两大口海带,几乎就能满足身体对碘的需求。


虾皮、虾米、虾仁等虾类食物,含碘量也是比较高的,每一百克虾皮含有264微克的碘。


虾类食物除了含碘量高,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经常吃点虾类食物,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和钙,能促进碘的吸收,对大脑有好处,有助于维持大脑机能。

02「鸡蛋」


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可能大家想不到的是,鸡蛋中碘也是比较丰富的。鸡蛋中的碘集中在蛋黄上,每一百克鸡蛋,含有27.2微克碘。


鸡蛋虽小,但却富含碘、蛋白质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每天吃1—2个鸡蛋,能够很好的预防营养不良。

03「腌制食物」


香肠、咸菜和腊肉等腌制的食物,也属于含碘量高的食物。腌制的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会添加很多盐、鸡精等。


盐和鸡精等调味料,都是含碘量高的调味料,所以腌制食物中的含盐量和含碘量都是比较高的。以香肠为例,每一百克香肠含有90多微克碘



此外,核桃、开心果和松子仁等坚果,以及蜜饯等零食中的碘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04「每天需摄取多少碘」


正常成年人每天要摄入120微克碘,孕妇每天要摄入230—240微克的碘。每一克碘盐中的含碘量是20—50微克,这意味着每天吃4—5克碘盐,就能满足身体对碘的需求。此外,再适量的吃点碘含量高的食物,一般就不会缺碘。


一旦缺碘,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比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无法很好的吞咽、动不动就咳嗽、智力下降等。


自从开始吃加碘盐后,缺碘的现象就很少见了,除了婴儿、孕妇和生活在内陆很少吃海鲜且口味很清淡的人要补碘,一般人并不需要额外补碘


由于现在很多人海鲜吃的比较多,口味又比较重,吃的盐、鸡精等调料比较多,很多人出现了碘摄入过多的情况。碘摄入过多,会出现体重减轻、没有力气、甲状腺长结节等表现。



若有碘摄入过多的表现,要限制饮食,少吃或不吃含碘高的食物,少吃碘盐。若你居住在海边,饮水时要注意多喝矿泉水,因为水源中的碘可能会有些高。



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摄入太多和摄入太少都对健康不利,容易引起甲状腺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甲状腺方面的问题高发,这和饮食是有一定关系的。


若你患有甲状腺方面的问题,比如长了结节,甲亢等,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限制碘的摄入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饮食状况,适当的调整碘的摄入量,合理的摄入碘。另外,还要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运动,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碘的吸收。

变瘦!变瘦!变瘦!变美!变美!变美!关注公众号【减博士】,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这7种常见食物碘含量究竟有多高,你可能想不到

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备原料,后者对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不过,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碘,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在摄碘的过程中一定要控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


不能多也不能少,碘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多少呢?

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日推荐的碘摄入量为150微克。处在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可适当补充,每日推荐的摄入量为200微克。

如果碘摄入过多,甲状腺会超额工作合成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身体就会处在一个高代谢的状态,出现体重下降,浑身乏力等症状。不仅如此,长期过量补碘导致的甲状腺异常还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攻击,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在它看来,此时的甲状腺就是个祸害,它会让免疫细胞攻击它,以便少产出点甲状腺激素。

而碘摄入量不足,甲状腺无法生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正常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肥胖、疲劳、精神无法集中等症状。此外,长期如此,甲状腺就会想方设法自我壮大,企图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捕获更多碘元素,造成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不过,自从我国开始应用加碘盐,已经很少出现碘摄入量不足的问题。


哪些人需要低碘、忌碘饮食?

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吃碘的时候更是要小心。像近几年来发病率比较高的桥本氏甲状腺炎,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外,长时间碘摄入量超标也是重要诱因。

碘摄入量过高会使甲状腺存储甲状腺激素的滤泡细胞合成一些粘附分子,这些粘附分子会招致免疫细胞的攻击,一方面滤泡细胞被破坏,存储的甲状腺激素过量释放,另一方面甲状腺组织长时间被攻击,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也开始衰退。

针对这类患者,在初期甲状腺激素过量释放的时候应该严格忌碘。等到了甲状腺功能逐渐衰退的时候,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坚持低碘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哪些食物富含碘,要尽量避免?

1. 海藻类:海带、裙带菜和紫菜

海藻类食物是天然的碘源。然而,不同种类、不同生长区域以及加工 *** 对碘含量也会产生影响。

海藻沙拉

海带。海带是一种棕色海藻,干燥后出售,常被用来做汤料。与其他的海藻类食品相比,海带的碘含量更高。1片海带碘含量就高达2984 微克,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近30倍。

裙带菜。裙带菜也是一种棕色海藻,味微甜,常用于 *** 味噌汤。裙带菜的碘含量取决于其生长的地方。据数据统计,亚洲产的裙带菜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的碘含量更高。平均来说,裙带菜的碘含量约为66微克,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4%。

紫菜。紫菜是一种常用于 *** 寿司的红色海藻。与棕色海藻相比,碘含量就低得多。紫菜的碘含量在16~43 微克之间,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1~29%。


2. 乳制品:牛奶、酸奶、干酪

牛奶等奶制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碘的一个重要渠道。牛奶含碘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奶牛吃的饲料含碘高;二是挤奶过程中使用了含碘的消毒剂。

因此,不同品牌的牛奶生产工艺不同,碘的含量也不相同。像市面上销售的有机牛奶,碘含量会比普通牛奶低35%~40%。不过,一杯牛奶基本上就能满足一个健康成人一天所需的碘。

3. 碘盐

碘盐,即加了碘酸钾、碘化钾或海藻碘的盐,是国家为了预防“碘缺乏病”而给食盐里添加的。根据2012年我国实施的《食用盐碘含量》的规定,食盐的加碘标准是每千克盐加20~30毫克左右的碘。健康成人每天吃6克盐就能满足当天的碘摄入量要求。

4. 鸡蛋

鸡蛋,尤其是蛋黄,碘含量也比较高。同牛奶一样,鸡蛋中的碘主要来自于含碘的鸡饲料。既然是这样,鸡饲料中的碘含量不同,鸡蛋中的碘含量也会相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个鸡蛋含24微克的碘,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6%。

5. 虾

虾不仅是一种低热量,高蛋白质的海产品,还是非常优质的碘源。虾含碘是因为它吸收了天然存在于海水中的碘。每85克的虾中,碘含量约为35微克,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23%。

6. 鳕鱼

鳕鱼是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矿物质的优质鱼类。它的脂肪含量和热量都比较低,碘含量较高。不过,鳕鱼的碘含量也各有不同,具体多少主要取决于这鳕鱼是农场养殖的还是野生捕捞的,以及捕获区域的具体情况。

通常,每85克的鳕鱼碘含量在63~99微克之间,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2%~66%。

7. 金枪鱼

金枪鱼不仅低热量高蛋白,还是ω-3脂肪酸的优质来源,长期食用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根据冰岛食物内容数据库的统计,鱼类中,脂肪含量越高,碘含量越少。金枪鱼就属鱼类中比较肥的一种,碘含量明显低于鳕鱼等较瘦的鱼类。每85克金枪鱼碘含量为17微克,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1%。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的甲状腺的知识,欢迎关注我们,查看《甲状腺自我护理:远离甲减甲亢》专栏!

日本核废水排海,服用碘制剂可应对核污染?你会跟风囤盐吗?

4月13日上午,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之一核电站污水排放入海后,电商平台碘盐类商品搜索、成交数据出现环比增长322%,特别是沿海省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囤碘盐应对核污染早在10年前就发生过,那时专家就辟谣了!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 9.0 级大地震,位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漏。受外界“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及“此 后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盐将受到核污染”等传言影响,从 3 月 14 日开始,我国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众抢购食盐的行为,并向全国蔓延。专家学者针对传言纷纷解释说明:提前服用碘盐并不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

所谓空穴来风,囤碘盐应对核污染是谣言,也肯定是有出处的

那就是服用碘制剂可以应对核污染。

核污染是一种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其中有一种放射性物质叫做“碘-131”,这种物质能与空气中的尘埃相结合形成微小的颗粒,人体吸入和皮肤接触后,会造成损伤,我们人体的甲状腺最容易吸收“碘-131”。

而碘片是一种稳定的碘制剂,在发生核泄漏或核污染的情况下,让受灾者吃碘片可以起到封闭作用,保护受灾者的甲状腺免于损伤。


碘片也不是随便服用的,成人在最初受到核辐射的24小时内服用1片(相当于100毫克碘当量),一天后再服用半片,具体的服用时间以及 ***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在没有受到核污染的情况下,服用碘片,反而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

但是碘盐和碘制剂还是不一样的!

碘盐中碘化钾的含量很少,短期内不能起到迅速充满甲状腺的作用,

吃碘盐对于预防核辐射作用甚微!

再者刚刚提到了:正确服用碘制剂的 *** 是:在可能受到大剂量放射性碘辐射之前或受辐射后立即服用较大剂量的碘化钾,提前服用不能起到预防作用。

所以大家不用跟风囤碘盐。

再者,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研究发现:高碘、碘过剩会导致多种甲状腺疾病,其中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沿海地区,海产品物产丰富且含碘量高,需要重视碘过量摄入引起的甲状腺疾病。

我是小玲药师,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参考文献:

<1>佟瑞,武文平,李艳霞,曹文艳,冯秋斌. 沿海地区居民碘摄入情况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12:1489-1491.

<2>2011年十大医疗卫生事件. 人人健康,2012,05:12-13.

<3>梁木. 核辐射危机,别信谣“盐”!. 家庭中医药,2011,04:28-31.

如何补碘,看完对号入座

在冰河时期,冰层覆盖了地球上大片土地

1.8万年前地球进入第四季冰河期后,冰层融化,地球表层的成熟土壤冲刷入海

重新形成的土壤含碘极少,只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

造成了全球广泛性缺碘

碘被土壤吸附,生物所利用度低

就算土壤含碘很高并不意味植物就会含碘高

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

如果食物和饮用水缺碘,就会造成人体缺碘

我国虽有世界上已知范围更大的水源性高碘地区(我国水源性高碘地区和病区分布在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市的110个县、市、区),但仍是一个自然环境普遍缺碘的国家。

很多人误认为沿海地区不缺碘,实际上,我国研究评估发现,浙江、上海、福建的沿海地区孕妇尿碘中位数都低于国际组织推荐量。因此,海边城市居民碘缺乏的风险也挺高,不能放松警惕。

碘缺乏的危害

缺碘对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影响。缺碘发生的时期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不同生命时期碘缺乏危害如下:

碘过量的危害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同时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正常机体在短期急性碘过量摄入的情况下,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产生碘阻滞效应。但这一效应是暂时的,正常机体会产生碘脱逸反应,此刻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而长期碘摄入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如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甚至诱发、促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

碘营养水平安全范围较窄,其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呈现了U 字型曲线,U 字形底端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更佳碘剂量。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有所增加,民众对碘过量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对食盐加碘策略的质疑。2012 年3 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将食用盐中碘的含量由35 mg/kg 下调到25~30 mg/kg。新标准实施后食用盐中碘含量明显下降。具体如下表: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居民碘参考摄入量见下表:(单位 微克/天

盘点各类人群的补碘原则

不宜补碘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也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该类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过多。若摄入过多的碘,可导致甲亢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碘盐的含碘量每克盐一般含25~30 微克。正常人每天摄入的碘量为150微克/天,而甲亢患者应小于50 微克/天。即使按每天摄入5 克食盐,也远远超过甲亢患者的推荐量。因此,甲亢患者需要禁食加碘盐,以限制饮食中碘的摄入。

甲亢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从限碘到低碘饮食,但仍应食用无碘盐,以防病情反复。完全治愈后,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属于正常状态,可适当食用加碘盐。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一般对食盐的选择没有明确限制。但是部分患者术后会进行I131 治疗或检查,需要在治疗或检查前2~4 周严格限制碘的摄入,应食用无碘盐,治疗后一个月也要低碘饮食。之后,治愈的患者可以正常饮食,仍存在转移灶的患者则需低碘饮食。

可食用碘盐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青春期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补碘的食物有哪些,补碘的食物有哪些适合吃的-第1张图片-

缺碘性疾病在成人身上则主要是出现甲状腺肿大、结节,即 “大脖子病”。由于环境中缺碘,甲状腺中含碘量减少,制造的甲状腺激素不能满足机体需求。

机体为适应这种缺碘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而发生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因此,适当补碘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退。有研究显示,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功能正常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此,建议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适当限碘,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但适当限制海带、紫菜、海苔等富碘食物的摄入。

对加碘盐无限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

这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在疾病初期,可表现为甲状腺肿痛,部分患者可伴有甲亢症状,但炎症期过后并不影响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无论加碘盐还是无碘盐,对此病都没有影响

甲状腺良性结节

绝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碘关系不大,患者对食盐的选择没有明确限制。

需区别对待加碘盐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完全破坏所致甲减,摄碘和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已不存在或功能丧失,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因此食用加碘食盐或未加碘食盐对甲状腺无明显影响。

2.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组织尚有残留,可以正常碘饮食和食用加碘食盐。

3.碘缺乏所致甲减往往发生在碘缺乏地区,食用加碘盐是最有效的 *** 。

4.碘过量所致甲减程度较轻,常见亚临床甲减,此时,需查找碘过量原因,例如高水碘、食用过多富碘食物等,这些患者要限制碘的摄入

需加强补碘的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

孕期的前三个月是胎儿脑发育时期,同时新生儿0 岁到2 岁是脑细胞发育最快。此时碘营养是否正常,是智力发育的关键,若在这时缺碘,会造成终生不可逆转的智力损害。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应该保证碘的摄入,不宜食用无碘盐。

婴幼儿

婴幼儿碘缺乏引起的甲减,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身材特别矮小,所以被称之为“呆小症”。

儿童、青少年

由于快速增长,对碘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无法改变,因此,碘缺乏病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应坚持不懈。应当坚持实行“科学补碘、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多不少”的补碘方针,借助现代医学监测技术,早日实现“精准补碘”。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补碘指南,2018.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Environmental iodine intake affects the type of nonmalignant thyroid disease. Thyroid, 2001.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8:00-12:00)

周五下午(14:30-17:30)

【营养医师曾瑶池】系头条号签约成员、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肾病、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痛风、节气养生、减肥、体重管理、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食品安全、讲座、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中国首个补碘指南出炉:这些特殊人群需要补碘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5日电 日前,中国制定的之一部补碘指南对外公布。该《指南》强调,当前中国居民中一般人群整体处于碘营养适宜的状态,但特需人群还面临碘营养缺乏的风险。针对不同人群,《指南》也给出了具体补碘指导意见。

资料图:不同种类的食盐。 韩璐 摄

这份《中国居民补碘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共同制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策略。

《指南》中强调,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成人体内的碘总量为20~50mg,平均为30mg。

当前中国居民中一般人群整体处于碘营养适宜的状态,但特需人群还面临碘营养缺乏的风险。

首先,儿童碘营养从国家级、省级层面处于适宜水平,然而部分监测县儿童尿碘中位数不足100μg/L,处于碘营养缺乏状态;其次,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甲肿率)在国家级、省级水平上达到消除水平,但在县级水平上仍有部分县甲肿率超过5%。再次,如果按照国际组织推荐的孕妇尿碘中位数150μg/L的适宜下限标准,中国约2/3的省份存在孕妇碘营养缺乏的现象,孕妇碘缺乏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影响其胎儿和新生儿的智力与身体正常发育。

目前,常用的补碘 *** 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 *** 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食盐加碘是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WHO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推行普遍食盐加碘策略。

《指南》强调,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为10μg;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约为25~50μg;如果不特殊增加富碘食物,则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和饮水中获得的碘不能满足人体需求。

按照中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如果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mg/kg,每天摄入5g食盐,烹调损失率按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μ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120μg/d),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居民都应食用加碘食盐。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针对不同人群,《指南》也给出了不同的补碘指导意见。

例如,妊娠妇女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从非孕时的120μg/d增加到230μg/d,哺乳期妇女对碘的推荐摄入量增加一倍,达到240μg/d。

针对婴幼儿,《指南》中强调,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婴幼儿的辅食中应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765-2010)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必须加碘,加碘量为每100kJ加碘2.5~14.0μg或每100kcal加碘10.5~58.6μg。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快速增长,对碘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指南》中还强调,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从饮水中已经摄入足量甚至过量的碘,因此,这部分居民应食用未加碘食盐。

依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原卫生部2009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无碘食盐供应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中国已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和病区供应未加碘食盐。

针对沿海地区,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上海、辽宁、浙江和福建成年人、哺乳妇女和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均在100~250μg/L之间,说明这些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但上海、浙江沿海城市、福建沿海城市和农村妊娠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1μg/L、140μg/L、130μg/L和109μg/L,都低于国际组织推荐的标准150μg/L,属于轻度碘营养缺乏。

《指南》强调,虽然,沿海地区生产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但当地居民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较低,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大部分来自于加碘食盐。如果沿海地区居民食用未加碘食盐,其大部分居民碘摄入量就会低于国际组织和中国推荐摄入量,发生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完)

当医生让你忌碘饮食,却不知道怎么吃,这6种食物就够了

被要求忌碘饮食不知道怎么吃?这篇文章来教你

甲状腺患者不管是甲亢还是甲状腺结节,很多时候会被要求忌碘饮食,这令不少患者陷入困扰。忌碘饮食有什么用?忌碘饮食该怎么吃?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这些都成了这类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要忌碘饮食?

甲状腺患者被要求忌碘饮食,多是因为疾病所需,比如甲亢、甲状腺癌患者。

甲亢患者忌碘是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原料,甲亢患者本身分泌甲状腺激素多,再补充碘的话只会加重病情,忌碘饮食可以切断甲状腺原料的过量供应,限制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对甲状腺疾病是有利的。

甲状腺癌忌碘是为了让甲状腺处于「碘饥饿状态」,做放疗时才能充分吸收碘 131,全歼残留的癌细胞。

其它高碘性甲状腺疾病是因为身体碘处于过量状态,所以不能在补碘,此时就需要忌碘饮食。

一、忌碘饮食要忌哪些食物?

1、加碘盐

既然是忌碘饮食,那么要忌的食物首当其中就是碘盐,日常我们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这也是20世纪为预防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而推行的政策,但如果患者高碘性甲状腺疾病,那么加碘盐一定不能再用了。

中国加碘盐的平均含碘量为每100g约2000-3000ug左右。购买食盐时一定要看成分表,要确认成分中没有"碘"元素,更好是选择标有"无碘盐"字样的食盐,切勿被标有"竹盐、低钠盐健康平衡盐"等不同种类的食盐所迷惑。

如果实在找不到无碘盐,建议将碘盐放在太阳下暴晒后食用,或者高温加热后使碘挥发再食用,都是不错的选择。

2、

腌制食品毫无疑问含盐量都是比较高的,比如各类咸菜、泡菜、咸鱼、熏肉等,这些咸食本身不利于健康,再加上其中的盐不知道是否为加碘盐,所以不建议忌碘患者食用。

其它加工类视频如火腿肠、香肠、肉松、薯片、豆腐干、辣条、面包、饼干、各类糕点等等,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也多少会加入一定的盐,所以尽量不食用。

如果患者实在管不住嘴,可以自制小点心或者小糕点之类,满足自己的食欲又保证健康。

3、各类海鲜

海鲜和各类海产品多是含碘或者高碘的,所以忌碘患者不宜食用,尤其像海带、紫菜、裙带菜、海参、海苔、虾贝类、螃蟹、龙虾、海蜇、海鱼等等都是含碘比较高的,例如,每100g干海带中含碘量高达36240ug,稳居高碘食物排行榜之首。忌碘患者要注意远离。

4、鸡精

上面说了碘盐,我们都知道碘盐含碘多,但多数不知道,鸡精含碘也不少,每100g鸡精约含碘766ug。所以除了碘盐,还应该把鸡精忌掉。

5、各类蛋黄

平常补营养我们都会说要多吃鸡蛋,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蛋类也是含碘较高的食物,其中的碘主要集中在蛋黄。含碘量相对更高的是鹌鹑蛋每百克含碘37.6ug,其次为鸡蛋每百克含碘27.2ug,鸭蛋则含碘量则相对低一些,约为每百克含碘5-6ug。

所以,鸡蛋、鹌鹑蛋的蛋黄也尽量不要吃,蛋黄胆固醇也比较高,患者可以选择吃蛋清。

6 、含碘的保健品和营养品

有吃维生素或者营养品习惯的人群,要注意查明其中的成分,如果含碘,就尽量不要用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甲状腺忌碘患者要问了: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我还能吃什么?别着急,这里解释一下,虽然说高碘性甲状腺患者被要求是忌碘饮食,但也不需要每一样食物都必须搞清楚有没有碘,因为碘的存在较为广泛,所以患者只需尽可能的减少碘的摄入就可以了。

其它很多食物,像是蛋清、新鲜的肉、大米、面粉、谷物、麦片、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加工的坚果、糖、蜂蜜、醋、植物油等,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患者平时更好保证一日三餐都自己做,不放碘盐,清淡饮食。当然,偶尔的饮食失误一般也不会有严重后果,大家保持好心态,做好预防即可。

标签: 食物 哪些 适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