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与芥菜的区别图片,雪里蕻与芥菜的区别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 0
你知道雪菜是什么菜吗?新鲜的雪菜能直接炒吗?

民以食为天,所以无论是哪一个人都离不开饭菜。并且很多食物都存在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当食用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好处。雪菜是一种既可以作为草药也可以作为蔬菜的食物,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味道,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雪菜是什么菜

雪菜,别名:雪里蕻、九头芥、烧菜、排菜等,芸苔属,被子植物门,是芥菜的一种。

雪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性味凉,归肺、脾、胃经。具有利尿止泻,祛风散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痢疾、咳血、牙龈肿痛、喉痛声哑、痔疮肿痛、漆疮瘙痒、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病症,是民间常用的草药。可以外敷,也可以内食。


新鲜的雪菜能直接炒吗

新鲜的雪菜可以直接炒,新鲜雪菜是翠绿色的,口感略涩微辣,常用来炒肉末;经盐腌渍的雪菜质脆味鲜,口感爽脆,略带酸味。很多人刚吃可能不习惯它的味道,可以在炒之前用热水将雪菜烫一下,可以减轻雪菜的苦涩味。这道菜其实是很适合经常性食用的,而且清香扑鼻。

雪菜具有利尿止泻,祛风散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腹泻、痢疾、咳血、牙龈肿痛、喉痛声哑、痔疮肿痛、漆疮瘙痒、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病症,被称为是民间常用的草药。


吃雪菜有什么好处

1、醒脑提神

雪里蕻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2、解毒消肿

雪里蕻有解毒之功,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3、开胃消食

雪里蕻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4、明目利膈,宽肠通便

雪里蕻组织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雪菜的食用 *** 有哪些

一、雪菜蚕豆

食材:蚕豆500克、雪菜1袋、新鲜的小红辣椒4根、干红辣椒5根、盐1/2茶匙。

做法:

1、将蚕豆洗净,沥干水分。(如果用冷冻的蚕豆,要自然解冻,不要泡在水里,免得变碎)雪菜炒蚕豆雪菜炒蚕豆。

2、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待油4成热时,放入新鲜的小红辣椒和干红辣椒,煸出辣椒的香味后,放入蚕豆翻炒2分钟。

3、倒入雪菜,将雪菜和蚕豆搅拌均匀后再调入少许水,没过蚕豆高度的1/5的位置即可,不要太多,煮3分钟后调入盐,持续用大火收干汤汁,不要再添加其他调料,味道已经足够好。

二、雪菜肉丝

食材:瘦猪肉100克,雪菜100克(罐头装),豆瓣酱油5克,柿子椒50克,酱油20克,料酒0克,精盐、味精、水淀粉及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把猪肉适当切丝,用少许精盐、料酒和水淀粉浆上;雪菜3厘米长切段;柿子椒择洗干净,适当切丝;用精盐、味精、料酒、酱油和水淀粉对汁。

2、锅烧热,放油适量,把肉丝下锅炒散,再把豆瓣酱放入煸炒,待出香味,随即把柿子椒、雪菜一同下锅稍炒,烹入对好的汁,炒熟即可。

看完上文中的叙述,大家对于雪菜这种食物的了解是否加深了呢?原来,雪菜也是芥菜中的一种,可以当做普通蔬菜一样炒食,也可以当做草药进行外敷,对于消肿止痛有显著疗效。

9 种含钙量比牛奶都高的蔬菜,之一名却经常被咱们扔掉!

说到补钙,大家之一时间想到的,一定就是牛奶和奶酪了。确实,每一百毫升的牛奶里就有 90~120 毫克的钙,而且牛奶中的钙吸收率也很高,喝起来又方便,是当之无愧的补钙上品(奶酪大约是牛奶的 10 倍)。



所以萌医生之前也常说,只要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均衡膳食,其实真没那么容易缺钙。


按照 2013 年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不同年龄的宝宝每天应摄入的钙含量如下:


  • 0~6个月婴儿为 200mg/日
  • 7~12个月为 250mg/日
  • 1岁~为 600mg/日
  • 4岁~为 800mg/日


0 ~ 6 个月宝宝,一天喝奶只要有 600ml,就可以达到 200mg的摄入量;


7~12 个月宝宝,除了母乳或配方奶还会吃辅食,辅食中米粉、鸡蛋、肉泥中也含有丰富的钙,轻松就能达到 250mg;


1~3 岁的宝宝,无论喝的是鲜牛奶还是配方奶,钙含量一般都在 100mg/100ml 左右。只要保证每天喝奶 400~500ml,再搭配一些高钙食物,保证钙的摄入量并不难。


但是,高钙食物,除了咱们上面说的这些,其实还有一类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就是蔬菜!有一些我们常见的绿色蔬菜,它们的钙含量完全不比牛奶差,不爱喝奶的宝宝,多吃些蔬菜,也同样可以保证钙的摄入。



今天,萌医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波含钙量高过牛奶的蔬菜!



空心菜

含钙量 115 mg / 100 g


空心菜夏天餐桌上最美味的绿叶蔬菜之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炒着吃,口感清脆,颜色翠绿,吃起来清淡又可口。另外还可以凉拌、做蒜蓉空心菜等等。


再来看空心菜的营养价值,钙含量和牛奶相当,而且还富含 β-胡萝卜素,钾、镁的含量也非常丰富。


和同样很常见的西红柿相比,空心菜嫩梢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同等量的西红柿高 4 倍,钙含量比西红柿高 12 倍多。


另外,空心菜的粗纤维素的含量也很丰富,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作用。



小白菜

含钙量 117 mg / 100 g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小白菜,也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代表。


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钙、磷、铁、镁等矿物质,β-胡萝卜素、叶酸含量也很丰富。


缺钙的小朋友吃小白菜可以补钙,患佝偻病的人多吃小白菜可以补充维生素D,小白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


小白菜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清炒,吃起来也非常清香脆嫩。



芥蓝

含钙量 121 mg / 100 g


芥蓝的学名叫白花甘蓝,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南方地区吃的比较多,常吃的 *** 就是白灼和清炒,白灼芥蓝就是一道广东名菜,尝起来非常清淡爽脆。还可以搭配牛肉一起炒着吃,营养更加丰富。


芥蓝也是甘蓝科中营养非常丰富的一种。除了含钙量高之外,芥蓝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B2、维生素 C、叶酸以及钾。


另外,芥蓝中还有一种叫金鸡纳霜的苦味成分,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所以夏天吃也能起到一定的消暑解热作用。



毛豆

含钙量 135 mg / 100 g


毛豆也是大家从小吃到大的家常菜,还有这样一句俗语:躲的过大鱼大肉海之蓝,却躲不过花生毛豆牛栏山,哈哈!


毛豆其实就是新鲜的黄豆,在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营养价值也很高。


除了比牛奶中含量还高的钙,它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而且它还有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卵磷脂,所以很适合给孩子吃。


毛豆还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植物蛋白,而且钾和膳食纤维也很丰富。而且它的铁很容易被吸收,缺铁的孩子也可以多吃些毛豆。


毛豆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炒菜吃,还可以当爷爷和外公们的下酒菜。而煮熟做成豆泥,就是很适合小宝宝的辅食啦~



小茴香

含钙量 154 mg / 100 g


小茴香估计很多人都没吃过,它有一种很特殊的香气,喜欢的人会很喜欢,有些人则接受不了。


这种香气来源于一种叫茴香油的成分,这种茴香油还可以 *** 胃肠神经,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


另外茴香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它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及钙、铁等矿物质和纤维素。


因为自带味道,所以它还可以当做调味料来使用,做菜的时候放一些可以少加点儿盐。


常见的做法就是做馄饨、饺子馅,增加一些风味。还可以加点花生米凉拌,给孩子吃做茴香煎蛋、茴香鸡蛋饼都是很不错的。



木耳菜

含钙量 166mg / 100 g


木耳菜是原产自我国的一种植物,因为叶子肥肥大大的,吃起来的像黑木耳,所以得名木耳菜。木耳菜在过去是很家常的蔬菜,但现在吃的人却很少,因为它口感比较奇怪,吃起来黏黏糊糊的,烧汤还可以。


这种粘稠的感觉其实是来自于植物中的多糖,多糖对肠胃比较友好,可以为肠道中的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另外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进胃肠代谢。


木耳菜的钙含量很高,是菠菜的2~3倍,而且草酸含量极低,是补钙的优质蔬菜,另外还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苋菜

含钙量 187mg / 100 g


苋菜也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蔬菜,有绿苋菜和红苋菜两种,红苋菜的钙含量为178mg/100g,绿苋菜略高一些,为187mg/100g。


除了钙以外,其他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都很丰富。


另外,苋菜中的叶酸含量在蔬菜中非常优秀,每100g含有300微克的叶酸,叶酸对孩子神经细胞和脑细胞发育起着很重要作用,所以苋菜也很适合孕期妈妈和宝宝吃。


而且苋菜煮熟之后也比较柔软易嚼,小宝宝吃起来很方便。


不过苋菜中的草酸含量很高,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食用之前需要焯水去除部分草酸。



芥菜

含钙量 230 mg / 100 g


芥菜也是一道家常菜了,而且经常会被拿来腌制成咸菜,我们常吃的梅干菜、雪菜就是以芥菜为原料的。


芥菜的钙含量很高,差不多是牛奶的两倍,膳食纤维、维生素 B2、维生素 C、钾含量也非常丰富。


不过虽然雪菜肉丝很美味,但这种种腌制后的菜钠含量就很惊人了,给娃吃,咱们还是得炒点新鲜的。


芥菜的草酸也比较高,还是建议焯水过后食用。



荠菜

含钙量 294 mg / 100 g


荠菜有“野菜之王”的美称,春天采点荠菜包饺子、馄饨,再美味不过~


不仅味道鲜美,荠菜的营养也非常丰富,不仅钙含量极高,而且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可以与胡萝卜相媲美,另外还含有高达11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其他矿物元素。


除了做馅料,给宝宝吃还可以搭配豆腐做成荠菜豆腐汤。不过荠菜的草酸含量也很高,食用之前需要焯水。



胡萝卜缨

钙含量350mg/100g


胡萝卜缨是什么呢?就是胡萝卜根部的叶子,咱们平常很少见到,基本上拿到手的都是光秃秃的胡萝卜,估计就是很少有人吃叶子,所以菜摊老板直接扔掉了。


不过大家可别小看这把叶子,胡萝卜缨的钙含量高达350mg/100g,几乎是牛奶的3倍了!而且不仅钙含量高,还富含钾和铁,以及维生素K。


胡萝卜缨也需要焯水食用,可以切碎之后做成粉蒸菜或者是蛋饼,都是既方便又营养的一道菜。



宝宝一天要吃多少蔬菜?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 4~5岁的孩子每天摄入250~300克蔬菜和150克水果;

  • 2~3岁的孩子每天摄入200~25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

  • 1~2岁的孩子每天摄入50~150克蔬菜和50~150克水果;

  • 7个月~12个月的孩子每天摄入25~100克蔬菜和25~100克水果。


不过要注意,含钙量高不意味着吸收好,有些蔬菜草酸含量偏高,会影响钙的吸收,建议在沸水中焯3~5秒再食用。


另外,即使钙含量再高,蔬菜也不能完全代替奶制品,因为牛奶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营养元素,是蔬菜无法提供的哦!



宝宝不爱吃蔬菜怎么办?

不爱吃蔬菜是很多娃的通病,也是很多家长都特别头痛的一件事,这里萌医生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1.添加辅食时,尽早接触蔬菜

宝宝不爱吃蔬菜的一个原因,很有可能是辅食添加较晚,而且蔬菜添加的少。6月龄的宝宝在添加辅食后,除了要吃肉,还要多多尝试不同的蔬菜。



这个时候宝宝的接受度更高,吃得食物越丰富,后期对不同食物的接受度就会越高。



2.提高宝宝对蔬菜的兴趣

平常在做菜时可以多尝试一些花样。比如在颜色上,可以是不同颜色的蔬菜搭配,形状上多凹点造型,也会更加吸引宝宝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把蔬菜和宝宝喜欢的食物混在一起,比如做成蔬菜鸡蛋饼、菜粥、馄饨、肉丸等等。



3.借助绘本

一些蔬菜类的绘本也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蔬菜,对蔬菜产生兴趣,从而愿意去尝试,慢慢接受。


4.
家长要起带头作用

最后,咱们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肯定也不能挑食,要表现出对蔬菜的兴趣,有时候可以适当夸张一点,戏精一点,宝宝肯定会非常好奇,然后开始模仿你的行为~



如果娃实在不想吃某种蔬菜,也不要勉强,选择有同样营养素的其他蔬菜来代替就好,总有一款蔬菜是宝宝爱吃的。

雪里红、芥菜和香菜什么时候种植?如何种植和管理?怎样才能高产

#夏日生活打卡季#

雪里红、芥菜和香菜都是秋菜中不可缺少的蔬菜,南北方都有种植,这三种蔬菜口感特殊,很多人都喜欢,芥菜有好几个品种,有叶用芥菜、根茎芥菜、薹用芥菜等,其中雪里红就是芥菜当中的一个变种

香菜有大叶香菜和小叶香菜,有耐热品种,也有常规品种。那么,雪里红、芥菜、香菜在什么时候种植呢?如何种植和管理?怎样才能产量高?下面一起看一看。

芥菜和雪里红什么时间种植

芥菜和雪里红在种植时间和 *** 上基本都大同小异,一般东北地区在7月上旬到中旬种植,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在8月上旬左右种植,长江一带在8月下旬到9月种植,其他地区可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一般在日平均温度26度以下就可以播种,太早太晚对产量都会有影响。

芥菜和雪里红种植和管理 ***

种植 *** :种植芥菜和雪里红,可以利用高垄或高畦,采用撒播和条播的方式,以根茎芥菜为例,行距一般50-60厘米,株距20-30厘米左右,其他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灵活安排株行距的大小。播种之前先用水浇透土壤,播完后上面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土,3天后就可以出苗。

管理 *** :芥菜和雪里红出苗以后,要及时进行间苗,苗与苗之间保留一定的生长空间,以防高脚苗的发生,对于干旱地区,浇水宜选择早晚浇水,浇水时不宜过大,待长出2-3片真叶时,要少浇水,进行蹲苗,按照不干不浇水的原则,促使根系往深处发育,到了生长中后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土壤表面见干见湿为准。

肥料的使用:芥菜和雪里红以使用底肥为主,肥料用优质有机肥,使用 *** 更好在翻地前撒入土壤表面,然后翻耕与土壤混合。如果没有有机肥,可以使用复合肥。追肥要根据生长情况,使用粪肥水或水溶肥进行追施。叶用芥菜和雪里红以氮肥为主,根用芥菜以氮肥搭配磷钾肥使用。

香菜的种植时间

香菜在有的地区可以一年四季种植,例如:东北、内蒙、西北等,其他地区一般在春秋两季种植,也有很多在夏季种植的,像秋季种植可以和白菜同时播种,也可以稍微晚一点,像华北地区在7月下旬到9月可以随时种植,但对于温度高的地区,播种时尽量选择一些抗热品种和晚抽薹品种,目前有的香菜品种能耐35度的高温,所以,只要选好种子,随时都可以种植。如果不确定品种是不是抗热,可以往后推迟一段时间再种植。

香菜的种植和管理 ***

种植香菜需要分几步进行,之一步:先把底肥撒施到地面,进行翻耕,做成田畦,具体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和实际情况决定。第二步:把香菜种子放到水泥地面上碾成两半,然后再播种。第三步:播种前先把田畦用水浇透,然后把碾成两半的种子均匀撒在田畦上(也可以进行条播),上面覆盖1-1.5厘米左右厚的土即可。

种完后的香菜,要注意采取保湿措施,确保土壤湿润,这样才能保证出苗好,香菜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以上就是雪里红、芥菜和香菜的种植时间和 *** ,供大家作为参考。

浙江人的命,都是梅干菜给的


▲ 最能代表浙江人的,其实就是梅干菜了。摄影/学文映像


-风物君语-

我长这么黑

都怪梅干菜吃多了


在外人眼里,浙江人的饮食总是充满了“贵气”——

靠湖的杭州人吃的是龙井虾仁、西湖醋鱼,沿海的宁波、台州、温州则把生猛海鲜当家常便饭,连内陆地区都有开化青蛳、金华火腿、临安春笋……仿佛每一座小县城,都有那么一两样“高级食材”。

▲ 梅干菜的外观,按浙江人的话说就是“乌漆麻黑”。摄影/学文映像


然而每一个“浙江胃”里,无论装了多少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最后总是会被家里一盘乌漆麻黑、粗糙难看的梅干菜所俘获。不是每个金华人都吃过金华火腿,但几乎每个浙江人,都吃过梅干菜。

▲ 梅干菜与白米饭的“黑白配”。摄影/学文映像


梅干菜虽黑,却是浙江人从小吃到大的“白月光”。就像广东人总是说“爱吃酱油会变黑”一样,每一个浙江妈妈,也都曾用“吃太多梅干菜,长大就会变黑”来吓唬过孩子,然而等到游子离乡时,又会在他们的行囊里满满当当地塞上一罐又一罐的梅干菜。

浙江人想家的时候,每一罐梅干菜都是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书。


出了浙江,我再也不吃“梅菜扣肉”


浙江人的“梅干菜肉”,和川菜、客家菜里的“梅菜扣肉”根本就是两码事。


作为一个浙江人,我每次去川菜馆子总是会有怨念——每盘菜都辣到“致死量”不说,忽然在菜单上看到“梅菜扣肉”四个字,正要欢欣鼓舞地来一波“他乡遇初恋”,上来之后却发现只是同名同姓的存在,倒不是说四川人的扣肉不好吃,只不过“月是故乡明”罢了。

▲ 左为浙派的梅干菜肉,右为川菜里的梅菜扣肉。左图摄影/学文映像 右图/图虫·创意


如果细细比较起来,川菜里的“梅菜扣肉”里梅菜滋味偏寡淡。选材上用的多是粗秆大叶芥菜,腌制风干成梅菜后色泽偏黄,味道上本身就不够浓郁,更何况四川人做菜的时候,还得先把梅菜焯水,更是让那股子咸鲜风味流失了大半。

浙江人是舍不得把梅干菜焯水的,连洗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生怕损失了梅干菜的鲜美。而用来腌制梅干菜的雪里蕻,则是芥菜的栽培变种,浙江人又称之为“九头芥”,茎秆细长,味道极鲜,连腌完菜后剩下的卤汁,都被浙江人家当做灶间必备的“液体味精”

雪里蕻与芥菜的区别图片,雪里蕻与芥菜的区别-第1张图片-

▲ 晒干后的梅干菜,深黄的菜梗,蓬松的质感。摄影/学文映像


雪里蕻的产地首推宁波,又以东乡邱隘的和西乡樟村“贝母地”的为佳,清代的《广群芳谱·蔬谱》专门提到,“四明(宁波)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每年秋冬之交,宁波人就会准备几口大石缸,把收割下来的雪里蕻削去菜根,一层菜一层盐地平铺其中,然后,光着脚站上去把雪菜踩瘪踩烂。

我曾经质问过宁波人,为什么非得是用脚踩烂,她让我去看看欧洲人做葡萄酒的流程——少女脚踩的力度,恰好能把葡萄挤碎,又不会踩破葡萄籽而带来涩味;雪菜同理,就是要挤出雪里蕻的汁水,又不破坏茎秆的完整。如此踩实后,压上石头腌制半个月,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宁波咸齑(jī)”


▲ 宁波人往往把咸菜叫做“咸齑”。上图:雪菜竹笋小豌豆蛋汤。下图:用猪肉、竹笋、豆腐干、雪里蕻制成的青团馅料。 图/图虫·创意


如果再把腌完的咸菜,取出来放到簸箕里,自然风吹晾晒成干,就成了梅干菜。雪里蕻分春秋两季,而三月正是晒制梅干菜的更好时机,江南多雨,为了保留住晴天,家家户户会趁着风和日丽,拿着簸箕出来晒梅干菜,就像是赶着每年一度的盛会,颇有种水乡生活的仪式感。


如此看来,浙江人的咸菜和梅干菜,算是一对血脉相连的姐妹花。

至于用来做扣肉,四川人喜欢整块五花肉下锅炸出虎皮,再切成小指宽的薄片,盖上过水的梅菜拿来蒸,因而肉质软烂,汤汁浓郁,特别适合用来做盖饭;浙江人则会把肉切成红烧肉大小的肉块,埋进大量的梅干菜中,直接上锅蒸熟,肥肉中的油脂把菜浸润得乌黑发亮,将梅干菜的风味发挥到了极致。

梅干菜历经时间的打磨、日光的浓缩、和风的洗礼,仿佛记住了浙江这片土地的味道。我每次吃梅干菜,都好似能嗅到江南梅雨季节特有的潮湿气息,其中淡淡的酸味、霉味,都把舌尖的记忆带回故乡,按照周作人的说法,就是“有一种旧雨之感”

正是这份“旧雨之感”,使得梅干菜成为了浙江人无法被取代的乡愁。


浙江到底哪里的梅干菜更好吃?


宁波雪里蕻独步天下,但比起梅干菜,宁波人更喜欢咸菜。咸齑和黄鱼之于宁波人,正如莼菜和鲈鱼之于苏州人,堪称是宁波版的“莼鲈之思”

▲ 咸菜黄鱼汤,宁波人的“莼鲈之思”。图/图虫·创意


而把梅干菜做出巅峰味道的,首推隔壁的绍兴人。梅干菜,又被称作“霉干菜”,大凡名字里带个“霉”和“干”的东西,在浙江大抵都和绍兴人有关,更爱吐槽自己家乡的鲁迅,在日记里嫌弃绍兴菜说:

“我将来很想查一查,究竟绍兴遇着过多少回大饥馑,竟这样地吓怕了居民,仿佛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专喜欢储藏干物品。有菜,就晒干;有鱼,也晒干;有豆,又晒干;有笋,又晒得它不像样;菱角是以富于水分,肉嫩而脆为特色的,也还要将它风干……”


迅哥儿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不要,实际上却是梅干菜的头号粉丝,在北京的绍兴会馆宴请安徽人胡适时,特地点了一份梅干菜扣肉,俩人吃得宾主尽欢;而在他的日记里,梅干菜更是屡屡上镜,江苏人汪曾祺历数各地咸菜,说了一句,“鲁迅《风波》里写的蒸得乌黑的干菜很诱人”

安徽人、浙江人、江苏人同时满意,看来梅干菜不仅是浙江人的乡愁,更是整个江南共同的味觉记忆。

绍兴人做梅干菜的确是有一手,当地又叫“乌干菜”,和水乡出名的“乌篷船”、“乌毡帽”并称绍兴“三乌”。早在清代,梅干菜就成了皇家贡品,封坛时,绍兴知府山阴知县也要现场监制,通过漕运押往北京。梅干菜腌得不好,可是会丢乌纱帽乃至丢脑袋的。

▲ “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摄影/学文映像


梅干菜扣肉,据说还是当地的明代才子徐文长首创的。焖肉的时候,即兴淋洒上绍兴黄酒、放入大量白糖,农家人就放在饭镬上蒸,蒸得墨黑喷香,按余秋雨的说法,是“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揭开镬盖一手干菜、一手扒饭,色、香、味都达到了巅峰。

然而浙江人对梅干菜的执念,单就白米饭远不足以消解。

地处浙中的金华,除了火腿,还以酥饼出名。金华酥饼的馅料,是用剁细的梅干菜末,混入猪肥膘肉丁制成的,风味上还是“梅干菜+猪肉”的经典组合,但特选的肥膘,让干菜的成为了酥饼的主基调。

▲ 金华的酥饼,与徽州人的黄山烧饼异曲同工,都是以梅干菜和猪肥膘做馅料。


烤好的酥饼趁热咬开,猪肥膘呈现半融化状态,粒粒晶莹,入口还有加入大量白糖带来的浓郁甜味;梅干菜则被浸润得乌黑发亮,特有的干菜香扑面而来,伴随着酥皮的烟火气,一并冲击着口腔和鼻腔。只不过江南人嗜甜,外地人吃多了酥饼,恐怕就腻得没胃口吃饭了。


丽水缙云烧饼,和金华酥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把梅干菜的“鲜甜”发挥到了极致。酥饼是半圆形的,而缙云的梅干菜烧饼却薄一些,里面同样装着剁细的梅干菜和晶莹的肥膘肉,擀成面饼的形状,再刷上一层糖油,洒上黑芝麻,算是缙云烧饼的标准配置。

▲ 梅干菜肉馅的缙云烧饼。图/ ***


等做出雏形之后,只见师傅在碗里沾点清水,手勾成一个大弧,往冒着火光的炉口一送,手好像装了弹簧似的一拍,烧饼就稳稳当当地黏在了炉子壁上——小时候跟着长辈赶集,更爱看的就是这一出“徒手探火炉”,据说用铁架子夹出来的,难免会沾染些铁锈气,热腾腾的烧饼,有一点气味就会被无限放大了。

▲ 满满的梅干菜肉馅。图/ ***


关于梅干菜,浙江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做,且家家都有自己的秘方——有人会在蒸前把肉炖一炖,有的会先把梅干菜炒香,还有的省略了蒸的步骤,直接把干菜和猪肉同炒。假如你问一个浙江人哪里的梅干菜更好吃,得到的答案必定是:当然是我家做的更好吃


梅干菜里,藏着浙江人的性情


梅干菜和浙江人,可谓性情相合、意气相投。


浙江人早年的生活是穷苦的,在赶上改革风潮发迹之前,对于大多数生长在“山沟沟”里的浙江人来说,梅干菜是“救命的东西”——虽然它黑不溜秋、粗糙难看,但身板坚韧、保存期长,最是下饭的佳品。


在金华的东阳(就是《送东阳马生序》里的东阳),梅干菜又被叫做“博士菜”,据说是因为东阳学子早年贫穷,靠着吃梅干菜下饭维持生活。吃着这种带有淡淡苦涩霉味的干菜,东阳一地就走出了13位两院院士(2019年数据),900多名博士、博士后,以及8000多个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东阳人。

“博士菜”绝非东阳特色,可以说整个浙江皆是如此。早年间的梅干菜别说蒸肉,连油星都不见一点——浙江的老一辈们,往往就带一个饭盒,饭上装着干瘪的梅干菜,蒸一蒸就当作午饭对付过去,然后继续埋头苦读。


读书人是这样,最能吃苦的浙江商人更是如此。浙江潮湿多雨,外出行商,食物不宜储存,因而趁着日头好,家里人赶忙把雪里蕻晒成干菜,让经商的人揣在行囊里,梅干菜也随着浙商的脚步,走向了天下四方。

而等浙江人生活富裕之后,梅干菜依然没有失去其地位,也从来没有改变过风味。

▲ 浙江人晒雪里蕻,可以挂在屋檐上,也可以摊在栏杆上。图/图虫·创意


就算机械化再发达,浙江的梅干菜还是家家户户纯手工 *** ,一大盆一大盆地腌,一大把一大把地晒,由阿婆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到小辈手里,只要阳光雨露常在,菜品的风味就不会改变,一如既往的朴实而厚重。

在觥筹交错、酒尽人散之后,浙江老板们应酬完生意,回到家饥肠辘辘,最想念的依然是家人做的梅干菜炒饭。终日里笑脸相迎的虚伪、东奔西走的困顿、身不由己的无奈,都在一碗炒饭里得以释怀。

▲ 有梅干菜,就算是“一人食”,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摄影/学文映像


而对于漂泊在外、困居陋室的浙江游子来说,梅干菜是来自家乡的亲切问候,蒸过的梅干菜只需要加热片刻,故乡的记忆就会从微波炉里飘荡出来。尤其在最近长期的隔离生活中,颇有种“烽火连三月,家书值万金”的珍稀感。

穷而不坠其志,达而不改其心,纵然出身平凡,也能慷慨济世。这是梅干菜的性情,也是浙江人的性情。


- END -

文丨九月

入冬后,这5种蔬菜抓紧晒干,放到过年慢慢吃,不怕没好菜了

晒干菜,在老一辈眼中有着特殊的仪式感,干菜是过去储存蔬菜的更佳方式之一,在夏秋季节蔬菜大丰收的时候,晒一些干菜出来,存储在角落里,心里总会有着莫名的踏实,到了寒冷的冬季,即便是大雪封门,也不用担心家里没有菜吃。

与新鲜的蔬菜相比,干菜吃起来有种别样的滋味,浓郁味美,最适合和肉类一起烹饪,刚入冬,趁着现在天气不是太冷,这5种蔬菜正便宜,抓紧晒成干,留到过年慢慢吃,不怕餐桌上没有好菜了。

一、萝卜

老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同白菜一样,北方人入冬后萝卜肯定也会买上一大堆,晒点萝卜条,萝卜片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随后可以加工成腌咸菜,或者直接炖肉吃,萝卜分为两种晒法,一种是晒的半干做腌萝卜,一种是晒的全干存储当干菜。

今天分享一种晒半干萝卜条, *** 多口味腌萝卜的做法。

食材:青萝卜八斤,花椒、八角适量、盐80克左右

1、青萝卜不需要去皮,清洗干净 ,切成小指头粗细的长条,在通风处平铺到竹帘上晾晒10个小时左右。要晒到萝卜大约脱去50%水分,捏一下不出水,又比较软的状态为佳。

2、萝卜条放入盆中,加入一些花椒和八角、干辣椒,撒上80克盐,抓揉均匀。

3、将萝卜条塞入干净的瓶子中,静置在冰箱中12个小时以上即可。

4、腌制好的萝卜条是清爽表面略微有水分的,非常的爽脆,可以直接吃,味道咸香。也可以拌入香油、生抽、醋、糖等调味品,味道非常不错。

二、红薯

秋天红薯丰收,冬季正是吃红薯的好时节,将红薯晒成红薯干估计很多人没试过,晒好的红薯干可以直接当小零食吃,入口软糯香甜,吃起来还特别有嚼劲,是一种很健康的美味。

1、晒红薯干的方式多样,不过都大同小异,先将红薯清洗干净刮掉红薯皮,切成比较粗壮的长条。(也可以先蒸后切)

2、放锅里蒸熟,大约需要10分钟,蒸到牙签能轻易 *** 去就行。

3、放在太阳下晒,大概需要晒1-2天左右,晒的时候不需要翻面,红薯干的口感和你之一次晒的程度有关,喜欢软糯的就多晒的轻一些。

4、收集起来放锅里再蒸,然后再晒;接着蒸,接着晒,一共需要3蒸3晒,耗时大约3-4天,这也是传统技法,喜欢的可以试试,味道相当不错。

三、菠菜&小白菜

菠菜是入冬后为数不多的自然绿色蔬菜,青翠欲滴惹人爱,可以试着晒成菠菜干,不论是熬粥、煮汤还是炖肉,都非常好吃。

晒菠菜干没什么技巧,直接洗干净晒就行了,更好悬挂在绳子上晒。另外还可以晒小白菜、上海青等等,这些菜新鲜得不好保存,晒干后能存放到过年,泡发后也比较“出货”,用来做菜有别样的好滋味。

四、花菜

有人晒过花菜吗?吃起来脆生生的像上好的有机花菜,口感相当不错,入冬后正是花菜的收获期,价格便宜,不如买几棵花菜试着在家做成花菜干。

1、花菜掰成小朵放入清水中,加入少量的盐搅拌均匀浸泡15分钟左右。

2、锅中烧水,水开后加入适量的食用盐和食用油,焯烫至花菜半熟捞出。

3、花菜捞出后控干水分,放在竹筐中在太阳下暴晒至脱水就可以了,吃的时候泡发,炒着吃很香。

五、雪里蕻

雪里红是芥菜的变种,也叫“雪里蕻”、“雪菜”等,像我们常吃的雪菜馅包子中的雪菜就是用其制成的,也是 *** 梅干菜的蔬菜之一。雪里红虽然是青菜,但通常不会直接吃,因为很难吃。要经过腌、晒等 *** ,去除雪里蕻自带的那股“窜味”。

1、新鲜的雪里蕻清洗干净,摘去枯叶,挂在绳子上开始晾晒一整天。

2、晒过的雪里蕻抓进去适量的盐不断地揉搓,搓出来大量的水分。

3、将雪里蕻切段装入罐子里,腌制1个月,颜色变浅黄。

4、腌制好的雪里蕻可以直接炒肉吃,但我们要 *** 梅干菜就要开始晒了。

5、需要“三蒸三晒”,腌制好的雪里蕻先铺开晒干,然后收集起来上火蒸,往返3次,梅干菜的香味会飘散的到处都是。

——老井说——

不管是晒哪一种干菜,在晒之前都要查一下天气,更好保证近三天是晴天,以免天气不好干菜不能完全晒干,这样的干菜会因为没有完全晒干,还留存有少量的水分,在保存期间很容易变质发霉。而且还有一点要注意,入冬后晒干菜,如果在一天内没有完全晒干,要记得收起来,避免粘上露水。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秋日生活打卡季#

芥菜、甘蓝和芸薹,没有它们活不了

托湾湾某政论节目的福,乌江涪()陵榨菜突然蹿红,一时网上热闹至极。始作俑者也收到了大陆方友情赞助的榨菜,并表示欣然接受,所谓皆大欢喜就是这种情形了。

图一

引起这场轩然 *** 的主角“榨菜”,可以说是每一位国人都不陌生,但多数人只见过它被各种蹂躏、腌制后的尊容,对其生前缺乏了解。有人说榨菜是“茎用芥菜”,这不准确,榨菜属于芥菜不假,但其食用部分并非是茎,实为叶柄也。

图二

图三

榨菜在《中国植物志》就被叫做“榨菜”/B. juncea var. tumida芥菜/Brassica juncea之栽培变种,特点就是“下部叶的叶柄基部肉质,膨大,形成高低不平的拳状”。模样不太好看,细看简直有点瘆人,就像长了统一型号的肿瘤,故又名“瘤柄芥菜”,我觉得此名更正式、更严肃一些。

图四:芥菜

图五:雪里蕻

虽说芥菜广布于全国,但总得来说北方人和芥菜的缘分不深,除榨菜和芥菜种子制成的芥末之外,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大概只有雪里蕻/B. juncea var. multiceps芥菜疙瘩。雪里蕻和榨菜的境遇相仿,多栽培于南方,多数北方侉子只见识过腌制的成品,并未目睹过它活着的时候长什么样。一般来说,芥菜有点像白菜,但雪里蕻不像,它的叶子相当细碎。

图六:芥菜疙瘩

据本砖家的有限了解,在北方种植最多的芥菜非芥菜疙瘩/B. juncea var. napiformis莫属,那种傻大黑粗的咸菜疙瘩就是它的块根。过去被单列为芸薹属的一个物种,《中志》英文版FOC已经将其独立地位废黜(被废的不止它一个),降为芥菜的变种。分类的变动常有,新的分类往往更能反映植物的演化关系,毫无疑问,榨菜、雪里蕻和芥菜疙瘩,都是芥菜的直接后裔。

图七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员,但它却是个杂种。芸薹属有三个基本种,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innaeus、芸薹/Brassica rapa L.和黑芥/Brassica nigra (Linnaeus) W. D. J. Koch,均起源于地中海地区,芥菜正是芸薹和黑芥的跨物种结晶。黑芥个性高冷,未被广泛栽培,芥菜正好取代它的位置,与甘蓝、芸薹并称为芸薹属的三大豪门。没有这兄弟仨,菜市场基本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中国植物志》将很多同源的蔬菜分别处理成不同的物种,比如芥蓝和苤蓝,白菜和菜薹等等,如今这一套已经不流行了,最新的分类对十字花科进行了大量归并,只要是一家人,那就让它们进一家门,不管其形态差异有多大。芸薹属植物的形态分化能力极强,芥菜、芸薹和甘蓝三种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花样百出,妖孽横行,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叶用型根用型薹用型芽用型油用型等几大类。

图八:疑似供食用的羽衣甘蓝

图九:塌棵菜

图十:娃娃菜

先说叶用型。普通的芥菜就是叶用型,榨菜也勉强算吧,毕竟叶柄是叶子的一部分;甘蓝的叶用型以卷心菜/B. oleracea var. capitata为主,也有少量供食用的羽衣甘蓝/B. oleracea var. acephala;芸薹的叶用型极为繁盛,包括卷心或散叶的白菜/B. rapa subsp. pekinensis、袖珍型的娃娃菜、塌棵菜/B. rapa subsp. narinosa等,市场上被叫做小油菜、小白菜、鸡毛菜或青菜的蔬菜,多数也都属于芸薹。可以这么说,芸薹才是国人生活中的之一蔬菜,没它活不了。

图十一:芜菁

再说根用型。芥菜的根用型就是荠菜疙瘩,前面已经提到了;甘蓝的根用型只有蔓菁甘蓝/B. napus var. napobrassica沾点边儿,东北谓之“布留克”,是为甘蓝和芸薹的杂交种;芸薹的根用型则是芜菁/B. rapa L.,一种现在非常少见的蔬菜,超市偶尔有售,其口感发面,和萝卜之爽脆多汁不可同日而语。注意,用来代表芸薹这个基本种的拉丁名,原来属于芜菁。

图十二:芥蓝,太老了......


图十三:紫菜薹

图十四:广东菜心

薹者花茎也,芥菜好像没有薹用型,芸薹的薹用型较多,广东菜心/B. rapa subsp. chinensis var. parachinensis紫菜薹/B. rapa subsp. chinensis var. purpuraria和外国的西洋菜薹,均属此类;甘蓝的薹用型是芥蓝/B. oleracea var. albiflora,这是卷心菜传入中国后由我国南方农民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虽然甘蓝总体上是舶来品,但芥蓝却是正儿八经的本土产。也不知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在所有的芥菜、甘蓝和芸薹品系中,只有芥蓝的花是白色的。

图十五:抱子甘蓝

图十六:抱子芥

没听说白菜有芽用型,甘蓝和芥菜均有之。甘蓝的芽用型即抱子甘蓝/B. oleracea var. gemmifera,食用部分是生于叶腋的小叶球,像一颗颗微型的卷心菜;芥菜则是抱子芥/B. juncea var. gemminfera,形状不太规整,龇牙咧嘴,四川一带甚为流行,民间呼为“儿菜”,青岛菜市场上莫名其妙地叫它“观音菜”。我买过几次“观音菜”,切片以蒜蓉清炒之,清香微苦,确有与榨菜相近的风味,不愧都是源出芥菜的骨肉至亲。

图十七:罗马花椰菜

图十八:苤蓝

甘蓝的分化能力犹在芥菜和芸薹之上,它还有花用型茎用型。花用型的甘蓝即花椰菜/B. oleracea var. botrytis、西蓝花/B. oleracea var. italica和罗马花椰菜之流,茎用型有擘蓝/B. oleracea var. gongylodes,又名苤蓝、球茎甘蓝或芥蓝头,茎短,在距离地面2-4厘米处膨大成球,这个“球”就是它的食用部分。著名美食家兼作家蔡澜曾说过,芥蓝是从蓝上面长出来的,别信,此人信口雌黄是常态。

图十九:兴化千垛油菜花

最后说油用型吧。油用型的芸薹属植物,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油菜,我国的油菜分为芸薹型、甘蓝型和芥菜型三类,以甘蓝型居多,其余二型日渐式微。无论是江西婺源油菜花田还是江苏兴化千垛油菜花,都是甘蓝型,但也不属于甘蓝这个种,而是甘蓝和芸薹的杂交种,欧洲油菜/B. napus L.,前面提到的“布留克”就是它的根用型。

观赏只是油菜的附加用途,用种子炼油才是正事儿,成品即菜籽油,北方少见,长江中下游一带常用之。菜籽油中芥酸含量较高,通常认为对健康不利,按美国标准要求不得高于2%,而我国传统菜籽油中则高达54%,从数字上来说是相当恐怖了。要想消除这么多的芥酸,非转基因技术莫办。

俗称“超生菜”,不吃茎也不吃叶,天生自带苦味,四川人却爱吃

导读:俗称“超生菜”,不吃茎也不吃叶,天生自带苦味,四川人却爱吃

最近酸菜火了,在网上到处都是各种腌制酸菜的视频和相关报道。

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而各地种植的农作物也是有区别的,所以用来腌制酸菜的蔬菜种类也很多。

在北方地区喜欢用白菜来腌制酸菜,可是南方则很少见到白菜腌制的酸菜,更多的是用到芥菜。

对于芥菜的大名估计有些人没有听说过,那应该知道闻名世界的榨菜了,而它就是芥菜的一种,另外还有雪里蕻、大头菜等等都是芥菜的变种而已。而且芥菜的种子研磨以后是可以当芥末食用的。

不过,今天小毛要和大家说的是一种原产自四川,目前也就云贵川一带有种植的小众蔬菜——超生菜。

它非常的特别,不吃茎叶不吃叶子,还天生自带苦味,一般外地人接受不了,可是四川人却很喜欢吃,而它也是芥菜的一个变种哦。

超生菜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点意思,有些人更是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见过它的样子,也就明白了为何有这么奇怪名字的蔬菜了。

超生菜在四川民间也叫它儿菜、背儿菜、抱儿菜、娃娃菜、母子菜、南充菜等,它的学名叫抱子芥,一种长得很奇特并且是原产自我国四川的蔬菜。

见过芥菜的的都知道,这种蔬菜不同的变种长得都很奇葩,而超生菜也是如此。它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在之间长出许多的腋芽,而这也是它最主要用来食用的部分。

往往一株超生菜会长出十余个小小的腋芽,并且都是紧密地围绕在母芽,看起来就像是好多个孩子抱着母亲,而当地人就根据它的这个特性取了一个如此生动又形象的名字,可以说是让人过目不忘,这也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超生菜和其他的芥菜品种差不多,都是在秋季播种,然后在春节的时候采收的。当然有些早熟品种会在深秋上市。最初的时候它主要是在四川广泛种植,而近些年在云南、贵州等省份也有种植了,毕竟这些地方的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都是差不多的。

像其他的芥菜品种一般都不适合鲜吃,往往是腌制成为各种咸菜。而超生菜却不一样,却是可以鲜吃的。而且它吃的部位就是腋芽,像叶子、茎干都是很少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很多人爱吃的超生菜,很多的外地人却接受不了,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许多人不认识它,也没有吃过它。

之所以很多外地人吃不惯它,就是因为这种蔬菜味道有点特殊,它不仅有芥菜的一点青涩味道,而且还天生自带苦味。如果没吃过,只要吃一口就会马上被它的苦味吐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可惜了。超生菜吃起来是苦中回甘的,而且越吃就越觉得味道回味无穷。

估计许多人见到超生菜了,都不知道如何烹饪。其实它的做法很多样,要比其他的芥菜品种丰富很多。在四川地区一般喜欢把它凉拌、爆炒,或者是腌制着来吃。

笔者曾经去过四川旅游,在当地就发现芥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常菜,而且很受当地人喜爱。他们一般是把超生菜切成薄片以后,然后用开水烫煮一下,捞出来就放在盆里,直接蘸着酱油等调味料一起来吃,非常的脆嫩爽口。

另外还可以把它切成了薄片,然后用来炒五花肉,或者是和腊肉、腊肠等一起炒着吃,都是超级下饭的。

如果种植的超生菜比较多,它还可以像榨菜一样腌制着吃,味道要比榨菜更佳。因为超生菜要比榨菜的芥菜品种更为鲜嫩,而且经过腌制以后,它的苦味也没有了。

对于许多的外地人来说,他们是吃不了超生菜的苦味,再加上有点芥菜的清香味。但是在当地,很多人就偏爱有点苦味的超生菜,还说有点苦味才好吃,这样吃起来才下饭。

当然了,可能有些人是因为对它不了解,不知道如何烹饪。再加上超生菜的价格也有点小贵,在外地的话要比白菜、萝卜和莴笋等蔬菜贵上不少。

各位网友们,现在又到了超生菜上市的季节了。你们吃过这种芥菜吗?喜欢吃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情有独钟——芥菜


闲来无事,翻看相册,几张春季拍摄的芥菜照片映入眼帘。只见破土而出的荠菜,叶片成锯齿形,前端成紫红色,叶面是绿色,下面残存着陈旧的枯叶。鲜嫩而翠绿,略带红晕的荠菜无一点杂质和瑕疵,在骄阳的映衬下,好似一朵朵盛开的秋菊。


芥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正在怒放,微风轻摇,香气悠悠荡荡。成群的蜜蜂在花朵上唱歌飞舞,成群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在飞上落下,还有那些不知名的昆虫也在香味中穿梭。看着芥菜青苗,勾起了我对陈年往事的的好多记忆。


时如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的记忆里对芥菜有着独特的感情,而今依然对芥菜情有独钟,每每吃到芥菜,发自内心的几分亲切、几分温润、几分酸楚、几分感念,总会油然而生。现在生活美满幸福,虽说不是天天都吃山珍海味,但也几乎每天少不了鱼肉飘香,尽管这样,我还是忘不了儿时记忆中的芥菜。


芥菜是农村里普遍种植的一种家用菜,它的品种较多,按形态特征分类,可划分为小叶芥菜、大叶芥莱、花叶芥菜、皱叶芥菜、瘤叶芥菜、包心芥菜、宽柄芥菜、榨菜、大头芥菜、苔芥菜、雪里蕻和芥菜型油菜等十二种。芥菜总是率先报春,星星点点的芥菜将稚嫩的身姿摇曳在春光里,一棵芥菜一份惊喜,一棵芥菜一份惊叹,一棵芥菜一份希望!


小时候,盛行大公无私,精神粮食不缺,“老三篇”天天读。缺的是物质粮食,能有芥菜充饥,那就是大餐一顿了。芥菜刚摘下来,味道特别苦,难以入口。但经冬霜之后便变得特别的甜,苦味全无,味道可口,成了上等佳肴。

那些年,特别是冬季,青黄不接,蔬菜奇缺,平时多是啃芥菜疙瘩下饭,偶尔吃点窖储的土豆、白菜和少量的萝卜,还有白菜腌制的酸菜。赶上家里来个亲戚串门,才能用黄豆换几块豆腐招待客人。在老百姓的眼里,熟悉芥菜疙瘩就跟熟悉玉米、白菜、土豆一样。


每当冬初,母亲总会腌制芥菜。新鲜的芥菜稍微晒干水份之后,便在菜叶子上、菜茎上撒盐,用手搓软了,然后装进容器里,每放一层芥菜便撒一层盐,装满之后压实了,再用石块压在菜的上面,缸里的芥菜慢慢就变成咸菜了。经过多年的耳闻目染,我们也传承了母亲 *** 芥菜叶和芥菜疙瘩的种种技艺。在那些岁月,芥菜就是老百姓家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宝贝。


后来油水多了,芥菜也就有了许多做法。菜叶和菜骨分开来炒,菜叶炒鸡杂,菜骨炒瘦肉,凉拌芥菜丝,麻辣芥菜(泡菜),都是绝佳味道。将泡制的芥菜切成段放在太阳底下晒,干透就变成了“梅干菜”。芥菜连茎腌制后,就变成了“雪里红”。梅干菜烧肉,是江南的一道名菜。芥菜疙瘩切成条,拌一点辣椒油,味道好极了。剁成小碎块炒肉做卤汁,手擀面顿时美味四溢。


芥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群,含有硷酸与钙、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常食雪里红芥菜,能醒脑提神、解除疲劳、解毒消肿,能开胃消食、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能阻断癌细胞生长,还具有排铅功能。芥菜不仅对减肥很有效果,而且还兼具抗老化的功效。


随着国民经济好转,生活水平地提高,越来越留恋过去的芥菜,总感到那时的芥菜味道是那样的香甜,那样的让人陶醉。现在的芥菜菜肴品种繁多,但很难找到童年的记忆,很难找到过去大口咀嚼的那种惬意和美妙,再也找不到母亲用芥菜烧制成菜肴的那种味道了!


多美的芥菜花,多鲜香的雪里红,我似乎觉得那香味那美味正连同我的思念和梦幻一起飘逸开去,飘向遥远的远方……

农村有种植物,为冬季特色蔬菜,儿时顿顿吃,如今很稀有

近2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在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一些老的事物却渐渐消失了,其中就包括小时候一些常见的农作物。

在亳州市华佗镇程屯村,村民邢怀民大叔正坐在自家门口,和家人一起整理堆放在门口的一堆农作物,看外形像是萝卜,不过根须明显过多,表皮也不那么光滑,这种农作物笔者是认识的,甚至是记忆深刻的,在儿时的农村,它是非常普遍的蔬菜,只是近些年渐渐少见了,如今在邢大叔家门口见到,还真是倍感亲切呢!

邢大叔所整理的这种作物,在当地俗称辣疙瘩,是芥菜的一个变种,属根用芥菜(芥菜变种大致可分为7种:雪里蕻、榨菜、辣疙瘩、油芥菜、大叶芥菜、皱叶芥菜及水东芥菜,怎么样,芥菜的家族是不是很强大?),和榨菜及雪里蕻的功能类似,主用于腌菜。

说起辣疙瘩这个名字,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感觉很陌生,但提到大头菜(用辣疙瘩腌制的咸菜),估计大家都听说过,现在主要用作炒菜或做肉的配料。

可在小时候的农村,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每到冬季,农村人的吃菜问题就遇到了挑战,即便是萝卜白菜也不是每家顿顿都能吃上的,可吃饭需要下饭菜,聪明的农村人,还是想到了办法,那就是购买一些用辣疙瘩腌制的大头菜,那种黑色的咸菜疙瘩,自然是咸得要命,有的购买回来,表皮还有一层白色的盐粒儿。

切成丝儿,就着馒头吃感觉还是蛮香的,最主要的是耐吃,买一块大头菜,哪怕是顿顿吃,也够一家人吃两天,毕竟是太咸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既下饭又省钱的好 *** 。

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辣疙瘩的习惯,储存到春节前后,勤劳的大娘大婶们,便会将辣疙瘩切成丝,用盐腌制咸菜,我们当地称之为放(音)腊菜,别看辣疙瘩有股芥末似的辣冲味儿,但腌制一段时间之后,切好的辣菜丝晶莹剔透的,看起来特别漂亮,吃起来那种辣冲味儿也不见了。

只是这些,仿佛只能从回忆里找回了,如今见到,勾起对儿时的念想,也就不奇怪了。据邢大叔介绍,这辣疙瘩刚收获后并不能立即吃,必须要储存一段时间才行,目的就是要让它本身的辣冲味儿消耗掉,这样腌制的咸菜风味才最独特。

至于为啥辣疙瘩如今没人愿意种植了,难道是经济效益不好吗?邢大叔表示,辣疙瘩这种作物,属于产量比较高的,一般亩产6000-8000斤,众所周知,但凡是产量高的农作物,价格都不会太高,像今年的辣疙瘩地头价才两毛多一斤,亩收益才一千多元。

辣疙瘩虽然种植成本低,生长期管理也省时省力,但收获及整理则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你看我家这些收获后的辣疙瘩,需要人工将叶子去掉、根须削掉,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做起来还蛮费事的,加上经济效益偏低,所以种植户都改种赚钱的农作物了。

加上现如今农村人的生活条件大幅提高,几乎没有人再吃大头菜了,现如今酱菜厂 *** 的大头菜,都卖给饭店里当佐料了,市场需求降低,也是导致辣疙瘩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邢大叔还表示,他是个比较念旧的人,他们村以前属于辣疙瘩种植基地,当邻居们纷纷放弃的时候,他却不顾家人反对,依旧选择坚持种植,在别人眼里,他是有些“老顽固”,但在他内心深处执着坚持的,其实是对过往的留恋。

掌握这“4个”关键点,腌制的雪里蕻翠绿诱人,放置半年也不烂

#2020生机大会# 立冬以后正是北方人正忙碌的季节,除了储存秋菜过冬以外,腌制一些咸菜做为越冬的食物也是必须要准备的。

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丰富,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很多食物还是自己加工 *** 的吃的舒服、放心,关键是因为这里面有家的味道,而且也是自己最熟悉的味道。

雪里蕻、芥菜疙瘩、苤蓝疙瘩这几样,都是我家里每年都要腌制的。尤其是是雪里蕻,到了冬季满天飘雪的时候,从咸菜缸里捞起一把雪里蕻。清洗浸泡以后,加上香油、虾皮和小葱一拌,做成佐粥的小菜,解腻清口又下饭,可以说是早餐必备的美食。


腌制雪里蕻我老妈可是行家里手,她腌制的雪里蕻从来都不会变黄、变烂,而且颜色一直翠绿诱人,每年我家里都会吃到第二年的“五一”前后。

老妈腌制雪里蕻有4个关键点,只要掌握了她腌制雪里蕻的这个4个关键点和按照步骤来。那么即使是腌菜的新手也能腌出颜色翠绿,不坏不黄,放置一冬天也不会变色的雪里蕻。

一,雪里蕻的挑选和清理

(1).挑选雪里蕻

  • 雪里蕻要选择根茎短一些的,这样的雪里蕻比较好腌制,而且容易腌透。


  • 用手去掐雪里蕻的根茎部位,能够掐动,而且掐起来有脆脆感觉的,说明这样的雪里蕻不老,吃起来不会塞牙。如果掐起来纤维过多,而且掐不动的雪里蕻,这样的雪里蕻比较老,不适合用来腌制。
  • 把雪里蕻打开扎,看看中间有无黄叶和腐烂的,观察一下雪里蕻的叶有无发黄和枯萎的情况。如果雪里蕻中间发热有黄叶和腐烂的,雪里蕻的叶片发黄有枯萎的情况,那么说明这样的雪里蕻不够新鲜,或者运输过程中已经被捂坏,这样的雪里蕻腌制后容易变烂,而且颜色也会发黄。

(2).清理雪里蕻

  • 雪里蕻买回来以后,把老叶摘去,把雪里蕻摊开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
  • 现在售卖的雪里蕻基本都很干净,因此无需清洗,因为腌制后的雪里蕻也需要浸泡清洗后食用。如果雪里蕻用清水清洗,很容易沾染上生水使腌制过程中发生腐烂或颜色变黄。

二,雪里蕻的腌制

(1).雪里蕻晾晒至打蔫后,就可以把雪里蕻收起来进行腌制。

(2).把雪里蕻按照一斤雪里蕻一两盐的比例撒上,然后然后用力揉搓雪里蕻,把雪里蕻的汁液揉搓腌制出来,压上重物放置一夜,把雪里蕻腌透。


(3).把腌制雪里蕻的缸或容器洗刷干净,然后用热水烫一遍,这样可以使容器更加的洁净,也可以杀菌消毒。

(4).把腌制的雪里蕻一层层码入缸中,然后倒入腌渍雪里蕻腌出来的汁液,上面压上重物。隔个一两天把雪里蕻上下翻动一遍,然后倒入烧开晾凉的开水,为了防止腌雪里蕻的水生花,可以在缸上面倒入少许的白酒。把腌好的雪里蕻放在阴凉通风通风的地方,缸上面盖上透气的木板或纸壳,这样腌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捞取食用了。


(5).捞取雪里蕻时一定要用干净的器具盛取,防止沾染油污使雪里蕻变质。


腌雪里蕻掌握好挑选鲜嫩的雪里蕻,腌制前无需清洗直接晾晒至打蔫,揉搓出雪里蕻里面的汁液,封缸使注意用水没过雪里蕻防止其与外界接触这4个关键点,那么腌出翠绿诱人,可以放到来年春天的雪里蕻并不是难事。

标签: 雪里蕻 芥菜 区别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