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调养作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汇总了黄芪的5大配伍及6个禁忌!
黄芪的好处
之一:强壮身体
第二:增强心肌收缩力 治疗胃炎
第三:治疗身体困倦、气短的情况
第四:治疗高血压
第五:缺铁性心脏病
第六:记性肾小球肾炎
第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第八:银屑病
第九:糖尿病
第十:慢性鼻炎
第十一:骨质疏松症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那可以适当的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可以有效的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第十二:脾气虚证
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治疗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的情况。
“生”、“熟”黄芪各不同
黄芪的5个“好搭档”
黄芪+丹参
黄芪补益肺脾,丹参活血化瘀,二者配伍能够起到益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证
容易被黄芪“伤害”的6类人
温馨提示
作为养生界的宠儿之一,黄芪的功效作用众多,应用广泛。但它始终是中药材,“是药三分毒”,应用还切记谨慎!建议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合理运用。
大家好,疫情期间注意防控!无论疫情与否,养生从不间断,好的身体更能抗病,今天我们谈补气的黄芪。
中医上的气有多种类型,有“保家卫国”的卫气,有营养作用的营气,有肾中的精气,有聚于胸中的宗气……其中卫气最善于防御外邪,让我们不容易生病,疫情期间,用点黄芪补气能够增强免疫力。
常喝黄芪水,身体有什么变化?
黄芪被《本草纲目》列为上品,是一个养生佳品,坚持喝有什么好处呢?
01补气固表
黄芪补脾气益肺气,用于气虚乏力,肺虚咳嗽,肌表不固之自汗。因此,对于经常疲劳,有气无力,容易感冒生病或者爱出汗的人群多喝黄芪水有益处。
02利水消肿
水气内停,或者一些疾病导致身体有水肿,或者晚上喝太多水趴着睡导致眼睛浮肿,可以用点黄芪。
03升举阳气
黄芪能够升举阳气,用于气陷。气虚升举无力,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皮肤有疮疡不破都可以用黄芪。
04温补脾胃
蜜炙黄芪变得温补,有壮脾胃,益气血之功。
黄芪与这些药搭配效果更佳
黄芪和防风搭配固表止汗的能力提升,黄芪和当归搭配气血双补,用于气血两虚。
但是啊,并不是喝越多越好,防病养生从小剂量开始,胃肠有热,有积食,阴虚体质的人群不宜食用。如果是治病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立秋补虚就是养命!教你黄芪泡水配一味,正气足、百病无俗话说,一两黄芪抵万金,黄芪有很好的补虚作用。秋天暑热之气还在,很多人却在秋行夏令,喜食冷饮、喜吹空调。那今天呢,我就教大家用黄芪配一味,来补虚扶正,祛邪气。
之一,黄芪+防风,补肺气。秋季干燥最易伤肺气。如果肺气虚了,就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咳嗽乏力、爱出汗、容易感冒等,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黄芪搭配防风泡水,来补肺气。
第二,黄芪+白术,补脾气。很多人秋行夏令,还是继续吃冰食、喝冰饮,伤及脾气。当脾虚运化失常,就容易生湿,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疲倦乏力、没精神、四肢困重等。这时候,就可以参考这个搭配。
最后,黄芪+蒲公英,通肝气。秋季干燥,最容易使人心情烦躁,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的人,经常叹气、容易发火,总感觉胸口憋闷、胁肋胀痛、眼睛干涩模糊、舌头两边鼓胀。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黄芪搭配蒲公英,来通肝气。
但要注意,中医用药需要辨证,有问题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大夫的辨证指导下,参考使用,临症加减。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这几个功效,很多人有体会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中,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解毒,排脓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同样也发现,黄芪中有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多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物质。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下黄芪到底有什么功效,以及怎样的吃法更好。
黄芪的作用知多少
抗衰老。自由基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有害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氧自由基的过氧化物对细胞和机体衰老有中药的作用。黄芪中有一种黄芪多糖的物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超氧化物气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清除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延缓细胞和机体的衰老。
保护心血管系统。黄芪皂苷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细胞的活性。黄芪多糖还可保护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同时黄芪能够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等。
降血压。黄芪中的黄芪皂苷甲能够调节血压正常,其对降血压的特点是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暂,对血压的调节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提高免疫力。黄芪能够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黄芪多糖还能够 *** 自然杀伤细胞的增值,提高机体免疫力。
抗肿瘤。黄芪中富含微量元素硒,硒是众所周知的“抗肿瘤元素”,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其抗肿瘤能力还体现在诱导细胞凋亡,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肿瘤的血管系统,还能够减轻肿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上。
黄芪的好处数不胜数,那我们日常想要服用黄芪的话,用什么 *** 吃比较好呢?
煲汤。“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用黄芪与鸡煎汤喝,补中健脾益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舒缓疲劳;黄芪炖乳鸽能够补气,适合中气虚弱、体乏无力者饮用;黄芪鳝鱼汤,补五脏、疗虚损,强筋骨,适合肾虚腰痛、产后出血者饮用;黄芪羊肉汤,此汤有暖中补虚的功效,适合于肾气不足、小便频繁者饮用。
黄芪粥。将黄芪切片熬粥,能够健脾养胃、利水消肿、补益元气,适合干眼、肾炎、溃疡患者食用。
泡水。日常用黄芪泡水作为日常饮水。还可分别配放金银花,起到清热解毒,解表祛湿的作用;胚乳枸杞能够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质量,有效抗衰老;配山药能够降血糖,补脾肾;配桑叶有助于治疗黄褐斑,促进生发。
黄芪的8种更佳搭配八补气养血不上火!中医认为,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倦、脉细无力者日常多喝黄水,可改善气短症状,使精力充沛,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而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但很多人吃黄芪会有上火的反应,不妨试试黄芪与这些药材相搭配
效果加倍不上火!
黄芪+红枣=气血双补、红润肌肤
黄芪+枸杞=补气抗衰、补肾益精
黄芪+获苓=补气养血、健气祛湿2
黄芪+陈皮=补气祛湿、理气健脾2
黄芪+玫瑰=补气活血、美容养颜
黄芪+麦冬=补气养阴、润肺清心
黄芪+西洋参=补气养阴、增强免疫力
黄芪+菊花=补气升阳、平肝明目!
黄芪虽好,也有使用禁忌,以下这几种情况不能服用
1发热的人不宜服用
2 阴虚体质不宜服用
3 经脾不易不宜服用
黄芪用的好,疾病悄悄跑,黄芪6种巧搭配,补5脏之气血作为一名专注于中医,我深知中药的独特疗效以及如何将不同药材组合应用以治疗不同的体虚症状。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黄芪的搭配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中药组合来改善健康。
1. 黄芪+防风(补气固表止汗)——肺气虚: 肺气虚常伴有盗汗、气短等症状,这是因为肺失宣降之功。黄芪补益肺气,而防风有固表止汗的作用,二者相结合可以补充肺气,改善盗汗问题。
2. 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脾胃气虚: 脾胃气虚常见于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症状。黄芪与白术相结合,既可以补益脾胃的气虚,还可以燥湿利水,改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
3. 黄芪+党参(补中益气)——脾气虚: 脾气虚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黄芪与党参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它们一起使用可以加强对脾气虚的调理,提升体力和精神状态。
4. 黄芪+熟地黄(补气养血,填精益髓)——肾气虚: 肾气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乏力等症状。黄芪补益气虚,熟地黄则补养肾阴和血,二者合用可以全面调理肾脏功能,提升肾气。
5. 黄芪+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心气虚(心脾两虚): 心气虚常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状,而龙眼肉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黄芪与龙眼肉相结合,可以同时补益心脾,平复心神,改善心气虚的症状。
6. 黄芪+当归(当归补血汤)——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常伴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当归是补血的重要药材。黄芪补益气虚,当归养血补血,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调理肝血不足,改善相关症状。
中药组合的应用,常常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黄芪泡水加这几味药,作用翻个倍,阴阳双补,精气双补还不上火大家好,我是武医生。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黄芪这味药,那黄芪这味药呢,我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有很多人呢会拿他来泡水喝,我自己呢平时也会泡水,但是武医生有一套自己的小妙招,简单加一味药,就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今天武医生就来分享给大家
首先呢,这个黄芪呢味甘,性温。主要的功效是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气固表,归心肺脾经,被我们称为补气之圣药,虽然黄芪不归肾经,但他通过一些简单搭配,就可以补益我们的肾阴肾阳,益精填髓。
首先是补肾阳,我们可以加一个肉苁蓉,肉苁蓉呢可以补肾阳,益精血。经常用来治疗由于下元虚损所导致的滑精,欲望低下,腰膝酸软,身体发冷等问题。那我们的黄芪呢归脾肺之经,这两个搭配起来同时去滋补我们的先后天之本,加强人体后天营养的同时也增加了先天的精微物质
然后呢,是补肾阴。比方说最近经常晚上睡觉容易出汗,然后呢这个手心和脚心还比较热,男子呢容易遗精,女子呢很容易出现经期提前但是量也不是很多的情况,再加上头晕,看东西不清楚啊这些问题。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加一个枸杞,枸杞主要归肝肾两经,可以补益精血,这两个搭配起来可以退虚热,滋阴补肾,填精补血的效果
第三个是补肾精。像是出现一些牙齿松动,脱发,精少不育,骨质疏松等等问题的时候可以加一个菟丝子。菟丝子可以固精缩尿,养肝血,温脾止泻。两者搭配可以治疗由于肾精不足引起的尿频,遗精,脾虚泄泻的症状
第四个是化肾气。气是阴阳之根本,气分阴阳,因此我们想要补阴阳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补肾气的药。比如平时感觉神疲乏力,上不来气,气短,那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参考一个山药。山药呢可以健脾,补肺,固肾,《本草纲目》里也记载了,山药可以“益肾气,健脾胃”,这两个配起来一方面直接补肾,一方面通过补足后天之本脾胃,然后通过后天之本去补先天之本肾。
这就是今天武医生给大家讲的关于黄芪如何进行有效搭配,从而提高疗效的几个建议。那么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黄芪配它煮水喝,补气活血,心梗不来找!心内科主任推荐40岁的胡先生某天晚上洗完澡后,感觉自己有些胸闷,还出了一些冷汗,就坐在沙发上休息,结果冷汗却是越出越多。好在他给在心内科工作的朋友打 *** 咨询后,在朋友的建议下立即拨打了120,送到医院及时进行了救治。
经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心梗,如果不是就医及时,就可能发生猝死。
临床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发病急、死亡率高,使它成为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杀手,而且近年来心梗还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不少才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就因突发心梗离世。
专家告诉我们,想要从源头上预防心梗的发生,要特别重视一张“看不见的皮”——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的重要性
血管分为中膜、内膜和外膜,血管内膜再往里一层就是血管内皮,它是人体更大的功能组织,它有三个重要作用。
①屏障作用:健康光滑的血管内皮可以阻止脂质等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一旦它受损,流在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斑块,斑块一旦破裂就会造成心梗。
②收缩血管和舒张血管
③抗血栓
冠心病等各种血管疾病的病变都是从血管内皮开始的,高血压、肥胖、高龄、缺乏运动、吸烟、过度紧张、家族史、糖尿病等因素都会破坏血管内皮。
黄芪这样用,保护血管内皮
专家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日常调理的小方子,经常服用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
药材:黄芪、红景天、川芎各6-10克(一个人一天的用量)
做法:三种药材一起加水煎煮20分钟,连续服用3个月到半年左右
方解:
黄芪补气升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红景天益气活血,它有很好的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川芎行气活血,也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都可以使用,尤其适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注意事项:这个方子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只适用于日常预防和调理,如果患有冠心病等疾病,要对症治疗。
饮食常吃这几样
除了中药调理方,我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改善血管内皮的健康,日常建议大家常吃这些食物。
1,茄子皮
很多人都知道茄子是保护血管的好食材,其实茄子皮更是保护血管内皮的法宝。茄子皮富含花青素,它有非常好的保护细胞的作用,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更重要的是茄子皮含有维生素P,它能增加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和渗透性,辅助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
建议大家平时吃茄子更好不要削皮,另外也给您推荐一个茄子皮的新吃法。
做法:
1.茄子皮、胡萝卜切丝,开水焯一分钟后捞出拌在一起
2.加入鲜酱油、白糖、醋、盐、蒜末、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2,黑米
黑米中的花色苷含量在常见的谷薯类食物中排之一,花色苷有抗氧化、促进血管内皮舒张的作用,有助于减低高胆固醇血管堆积,有利于血管畅通。
3,绿茶
绿茶中富含多酚类物质 有助于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重要提示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慢性病基础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警惕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急性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坚持喝黄芪泡水,身体能收获什么益处?和3味中药搭配效果更佳王阿姨今年63岁,平时很注重健康养生。王阿姨的体质较为孱弱,听说黄芪有补气补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所以她从一年前就开始坚持每天用黄芪泡水喝。
王阿姨喝了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身体不适,但由于前段时间转季,天气忽冷忽热的,导致王阿姨得了感冒。她想着感冒了身体肯定虚了不少,于是就把泡水的黄芪加量了,结果才喝了没几天却上火了。
王阿姨很不解,补中益气的中药怎么还会上火呢?
中医认为,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元气,是各种补气中药里最强的,更适合体质气虚的人群,例如年老体弱、平时做事总是无精打采、长期感到疲惫、手术之后以及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
90多岁的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也曾表示,他成功逆转三高是靠每天坚持喝自己调配的中药茶,而黄芪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味药。
那长期喝黄芪水,到底对身体是好是坏呢?
一、黄芪药食同源,经常吃会伤肾吗?
黄芪是日常中常用的一味中药,有人会用来泡水、煲粥,也会人会加入到菜里面吃,黄芪到底有何功效?
在中医学理论中,黄芪性味温甘,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益卫固表的功效。而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耐缺氧能力以及应激能力。
但黄芪毕竟属于中药,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长期吃黄芪会不会伤肝肾。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肾内科团队的研究分析显示,治疗膜性肾病时,单纯西药治疗的总缓解率为68%,而以黄芪为主的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总缓解率,则可高达86.9%。
而且还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在提高缓解率、降低尿蛋白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河南中医学院之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卢跃卿提醒,真正伤肾的是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例如青木香、朱砂莲、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天香藤和寻骨风等,建议服用这些药时应遵循医生指导。
二、坚持每天一杯黄芪泡水,或能收获4个益处
除了可以补气外,每天喝黄芪泡水还有以下好处:
1、提高免疫力
黄芪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喝黄芪水后能增强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还有助于预防感冒。
2、缓解大脑疲劳
黄芪所含的微量元素具有 *** 大脑、缓解大脑疲劳的作用,因此当有困意或者感到疲惫时,可以试试喝杯黄芪水。
3、消除水肿
黄芪可以利水消肿,特别是容易出现腿部水肿情况的慢性肾病和高血压患者,适当喝点黄芪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除水肿。
4、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黄芪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常会给体质虚弱、脉细无力、容易疲倦的患者服用黄芪来补虚。而日常适当喝点黄芪水,也能补充精力、改善气短和增强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泡水虽好,但有部分人群不适宜喝。
一是正处于月经期间的女性,否则可能会影响月经和身体健康;
二是怀孕期间的孕妇,因为黄芪可能会导致滑胎,还会损害胎儿和孕妇的健康;
三是肺结核患者,因为黄芪容易引起咳嗽和痰多,导致肺结核病情加重;
四是感冒初期有咽痛、发热和恶寒等症状的患者,因为黄芪可补气,如果过早使用可引起“闭门流寇”导致感冒难以痊愈。
三、黄芪泡水时,不妨加入这3味中药
与单用黄芪泡水相比,黄芪配伍其他药材泡水后能发挥更多的保健功效。
- 黄芪红枣茶
配方:黄芪10克、红枣6枚
做法:先将黄芪和红枣洗净,然后给红枣去核。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入黄芪和红枣,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熬煮20分钟。放到温热时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红枣茶不仅可以补气,还能补血,很适合气血虚弱者饮用,也很适合在冬天饮用。
- 茯苓黄芪茶
配方:黄芪3克、茯苓5克
做法:将黄芪和茯苓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熬煮10分钟。放到温热时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能补气升阳,而茯苓则能祛除湿气,两者配合能更好地调动体内的阳气。夏天喝这款茶能改善冬天手脚冰凉的症状。
- 黄芪枸杞茶
配方:黄芪5克、枸杞5克
做法:先用清水浸泡黄芪约20-30分钟,然后将黄芪和枸杞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20分钟。放到温热时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能补气固表,而枸杞则能补血安神、滋补肝肾,两者搭配一起能补肾气。
黄芪是很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壮脾胃等功效。对于体质虚弱、总是精神不振的人群来说,适当喝点黄芪泡水有助于提振精神、增强免疫力。
但黄芪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适合,因此喝黄芪泡水前建议要先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参考资料:
<1>王勇.黄芪 甘温补气名将.中国中医药报.2008-12-17
<2>黄乃祥.每天喝黄芪水提高免疫力.健康时报.2006-08-17
<3>妙用黄芪,补气益身.广东省中医院.2022-02-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黄芪的“黄金搭档”找到了,常喝或气血通畅,保持活力,不妨一试导语:黄芪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好的排毒、消肿等效果。
在现代医学中,很多人还发现黄芪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物质,这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具有很好的调养效果。
黄芪最为常见的 *** 就是用来泡水喝,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用黄芪泡水喝的好处。
春季饮用黄芪泡水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养脾益气:由于黄芪中含有微量元素,所以对疏通人体血脉是很有帮助的。当脾胃有炎症时,它也能起到不错的消炎作用,所以适当多吃黄芪有助养脾益气。
抗衰老:衰老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平时尽自己更大的努力来延缓衰老。
而黄芪就是一种不错抗老选择,其具有抗氧化效果,所以常喝黄芪水能保护细胞,减少自由基对细胞带来损伤,这不仅能抗衰老,还能延长寿命。
强心:之所以有很好的强心作用,会因为黄芪内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进入体内后可以让心脏的收缩幅度增加、心输出量增加以及消除体内多余氧自由基,所以具有很好的强心作用。
调节血糖:黄芪常用的一种食材,其味甘、性微温,有扶正固表、利水消肿、退肿生肌、补气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泻脱肛、中气下陷、表虚自汗及血虚萎黄。
黄芪中所含的多糖成分,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对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对于血糖较高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黄芪的“黄金搭档”找到了,常喝或气血通畅,保持活力,不妨一试
黄芪+白术——抗衰老、补气血
女性朋友一般都是比较注重自己容貌的,在平时会想尽办法来延缓衰老。但是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身体器官功能与年轻时相比失去了活力,再加上不注重保养,身心压力过大,导致气色越来越差,面部长皱纹色斑。
而平时若将黄芪和白术搭配在一起泡水喝,白术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效,能够帮助延缓肌肤衰老速度,同时可以提高皮肤弹性,保持光泽度。
女性坚持每天喝杯黄芪加白术泡水可以补气养血,保持年轻状态,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加漂亮。
黄芪+山楂——益气消食、活血
山楂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能够健脾益肺,利水消肿,固表止汗,托疮生肌。
若将两者合用的话,则有益气消食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脾胃气虚,食积内停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腹胀便溏,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肉食积滞者。
黄芪+枸杞——补气、益精
黄芪和枸杞,都是在临床当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中药,枸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枸杞多糖等营养物质,具有养肝明目,美容养颜的功效。
而黄芪具有非常好的补气作用,若想两者搭配,可使血管更加的畅通,对肝肾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黄芪+丹参——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黄芪具有大补元气,补气养血,而丹参的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所以若想两类中药材放在一块使用,特别适合一些气虚血瘀所导致的胸闷,胸痛,心绞痛,冠心病的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出现的气短无力,体虚,自汗,心律不齐等症状。
另外,对于气血虚弱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月经紊乱的女性,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痛经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以下这些人不适合喝黄芪水:
阴虚火旺的人。由于黄芪水是补气性温的药物,所以阴虚火旺的人不宜使用会引起上火的药。
孕妇。孕妇是不适合饮用黄芪水的。因为黄芪有益气升阳、固涩的作用,干扰了胎儿正常下降的生理规律。
另外,因为黄芪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过于滋补会使胎儿过于打,从而造成难产。所以孕妇是不建议使用的。
感冒人群。感冒人群之所以不建议饮用,是因为黄芪固表,吃黄芪能帮助身体抵挡外邪入侵。
但如果身体已经感受到外邪,再吃的黄芪的话,就把病邪关在了体内,无从宣泄,反而导致感冒病情加重。
总结:每天都会更新健康小知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写出你好的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你的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欢迎关注小编哦,传递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举报/反馈